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诗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道理我都懂 具体如何做

2020-11-26 09:15:01
相关推荐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当同时代的文人墨客,都将诗情寄于盛唐的长安与酒之时,王昌龄却以他雄健的笔力,勾勒出了一幅幅苍茫荒寂的边塞景象。这首《从军行七首·其二》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边塞将士军中宴饮的场景,表现了从军者的复杂情绪,其读来高响,思来酸楚,被誉为“臻于七绝上乘之境”。

此诗之高妙,其原因多在于结句。诗人第三句言“边愁”,却于结句宕开一笔,描绘了一幅“秋月高照长城”之景象,从而勾起了读者无尽的情思。在长城之上,秋月之下,是戍关之孤寂,是离家之乡愁,或是报国之雄心?诗人并没有言明,故而,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

王昌龄此诗,能够产生这种效果,正是因为符合“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观念。中国古典文化艺术,极为注重“余韵”,乐要有“弦外之音”,画要有“墨外之旨”,而诗,则要有“言外之意”,古人作诗之时,往往也会苦心追求这种境界,使自己的诗歌作品读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么这种诗歌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奠定地位的?古人创作诗歌时又是如何塑造出这种艺术效果的呢?

“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观念在古典诗歌中的形成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对“言”与“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长久的思考,《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对于这句话,古今已有不少文人学者做过详细论述,但涉及的概念较多,短篇幅难以详述,在此说说我对这番话的理解:

《周易》的作者认为,书是不能详尽记录言语的,而言语也是不能完全表达本意的,所以古代那些有大智慧的人,用“象”来辅助说明自己的本意。而这个“象”,则是大众能够普遍认识、理解的事物现象。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为了向梁惠王说明,其与邻国不负责任的君主并无不同,从而讲述了逃兵“五十步笑百步”的现象,以便让梁惠王更好的理解他欲表达的意思。这便是“立象以尽意”的一种方式。

后世学者在《周易》这一观点的基础上,不断领悟、辨析,逐渐从“言不尽意”延伸出了“意在言外”审美观念。关于两者之间的临界点,魏晋时期的士人从玄学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思辨,过程、内容十分复杂。

但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可以管窥“意在言外”这一审美观念在文章领域的形成脉络,下文我将试之推演刘勰的思辨过程:

刘勰认识到“言不尽意”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文章中,其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神思》中言:

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他认为,意旨在自己脑海中感受、想象可以很新奇、清晰,但是要将意旨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很难做到巧妙驾驭。所以必须要“意授于思,言授于意”,也就是意旨、神思、文字要三者紧密结合。但这个解决办法依旧很空泛,具体还是要从“立象以尽意”来切入。

魏晋士人在思辨的过程中,亦肯定了“立象以尽意”的方式,并且他们进一步明确了“象”是“言”传“意”的载体,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言论有经学家王弼,他言道: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再以《孟子·梁惠王上》举例。梁惠王认为他尽心尽力,孟子却不以为然,便向梁惠王说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梁惠王能够很清晰的理解孟子的意思,另外,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否还有讽刺、劝诫、失望等意旨?

我们不得而知,孟子没说明,却似乎感觉有言外之意。所以这种方式会令人不断地回味、思考,从而更深、广地去理解对方的用意。这便是“立象以尽意”巧妙之处,能够最大程度传达自己的意旨,且更有余味。

文章立言载道、抒发情意,因此这种方式,在当时的很多文章中也能看到其应用,如枚乘《上书谏吴王》: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

枚乘用系着千钧之物、且悬在深渊之上的麻绳来传达自己的话意,这不仅起到了劝诫的作用,更让吴王清楚自己的处境,并且在这番话外,是否还有担忧、讽刺?也令人值得回味。

正是通过对此类文章的阅读体会,再结合前人的“言与意”的理论,刘勰发现了其中的妙处所在,也就是“以象传意,使意在言外”的妙处。于是他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提出“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的审美观念。

“重旨”便是言外的丰富意旨,刘勰认为好文章有“隐”、“秀”两种,“隐”就是在文章之外还有意趣,不在文字中直接说明,而是运用写作技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脑海里的想象,从而产生自己的想象。

当然,这个推演不能及刘勰治学过程之万一,简而述之,目的在于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刘勰是如何通过“言难尽意”至“以象立意”,从而提出的“言外有多重意旨”的文章审美观念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多风格、审美观念都是在此时形成,“言有尽意无穷“的审美观念也从文章精确到了诗歌这一体裁分支。钟嵘《诗品》当中,便明确地提炼出“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诗学观点,这一审美观念,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诗歌创作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古典诗歌主流审美观念中的奠定

至于唐朝,诗歌发展空前繁盛,大量的优秀作品,在这个时代踊跃而出。绝大多数诗人,或受刘勰钟嵘之说影响,或不谋而合,所创造的许多诗歌,都趋向“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观念。

诸如上文所举王昌龄之诗;譬如刘长卿“青山万里一孤舟”之句道出了无尽的眷恋;再如一诗成名的崔护,他的《题都南庄》最后一句“桃花依旧笑春风”正是因其回味无穷的意境,被后世诗人争相模仿化用。

诗歌的发达,也催生了诗评的发展。初唐、盛唐名家林立,故而中、晚唐逐渐兴起诗评之风,不少诗家开始著书立言,或是评点前人诗作以总结创作经验,或是表述自己的诗歌理念。白居易便在其所著《文苑诗格》中提出了“须令语尽而意远”的诗学观点。

作为唐代享誉盛名的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白居易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当然,这只是他结合前人优秀诗歌的创作经验,明确肯定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观念,这与他的“语尽而意远”是同一指代。

唐代著名诗僧皎然亦有“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之说,认为能够在文字之外见到诗人所寄寓的多种情感意旨,才是最高妙的。

唐代珠玉在前,“言有尽而意无穷”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有目共睹,故宋代诗家也多继承了这种审美观念,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诗学理论中也比比皆是。

宋诗的开山鼻祖梅尧臣便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之说;一代文宗苏轼亦有“言有尽而意无穷,天下之至言也”的感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沧浪诗话》更是直言盛唐诗之精妙,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唐宋诗歌文学之辉煌,宋元明清以至今日,皆难比拟,后世诗家学诗也多宗法唐宋。在仿效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的接收了唐宋诗歌的审美理念,由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便一直作为古典诗歌主流的审美理念之一。

清代诗人叶矫然曾在《龙性堂诗话续编》中,将谢茂秦的“天横落照明孤垒,地涌寒沙接乱山”与杜甫的“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作比较。他认为谢诗虽然精彩,但不如杜甫,因为谢诗“景出意尽”,而杜甫这一句“景尽而意无穷”。此可见一斑。

古典诗歌创作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言有尽而意无穷”,置于诗歌当中来释义,便是一首诗已经读完,仍然感觉意味不尽,如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诗的言尽之处,在于结句,因此,诗人创作时,多在结句下功夫,以达到这种艺术效果。

而这种言外余韵,不仅源于文字之外诗人丰富的情感,更源于文字之内的创作技法,下文将选取“留白”、“出场”、“比拟”三种较为常见的技法,分析说明古典诗歌创作如何达到此种艺术效果:

1. 留白——以空灵渺远的景物创造余韵,勾起读者想象

中国古典文化艺术,既是相互独立,也是相互依存的,很多时候,不同的艺术体裁,有着相同的审美理念以及创作技法,例如国画中“留白”技法,合理地运用于古典诗歌创作中,便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所谓“留白”,便是有意留下空白之处、或是简单勾勒几笔线条,将画卷上已有的内容进行延伸,并给予观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古人在创作诗歌时,便大量应用了这种技法,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最后两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载着孟浩然的帆船已经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剩下长江之水,还在不停歇的奔流。最后一句虽然没涉及到人与情感,但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在这空荡荡的江水上,有李白对离别的不舍、因好友离去的落寞、或许还有孟浩然不断回望的目光。这便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境界。

再看晚唐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于山中寻访一位隐士,在前面三句中,诗人已经勾勒出了苍松、童子、山峰的图画,在此之外,则是茫茫白云。这白云深处,或许隐藏着无尽的苍松,或许有更俊秀的山峰,而诗人所寻找的隐者,是否就在某座山峰与世人高人松下对弈,犹未可知,故能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

从这两首诗例可以看出,留白技法运用古典诗歌之中,更多的是以某种空灵、渺远的景物来结尾,如“江水”、“烟雨”、“白云”等,初看虽淡然无味,细品则余韵无穷。

2. 出场——以诙谐、细小的事物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杨载《诗法家数》中言:“结句……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的“散场”,是基于严羽《沧浪诗话》中的“收拾贵在出场”而发挥的。他们均认为,结句“出场”,可使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谓出场,其实是杂剧演出的一个步骤,宋杂剧表演,最后“全以故事世务滑稽”的方式结尾,也就是用一种诙谐的方式,体现戏剧所要表达的意旨,或是讽刺某种现象。

这种方式类似周星驰电影的经典片段,很多情节观影者看着十分搞笑,但笑过之后,却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悲伤,又渐渐明白那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从搞笑情节体会到电影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从而引发思考,这与“出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盛行“以剧喻诗”的风气,其代表人物诸如黄庭坚,他曾说:“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这句话指代和论述已经非常明确了。

我们从具体诗例来看: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章碣)

章碣此作是一首咏史诗,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但他在结尾并不是总结自己的看法,而是说秦始皇焚书对秦朝政权的稳固没有作用,因为推翻秦朝的刘邦和项羽,一个是无赖,一个是武夫,是不读书的。

这里就是运用了“出场”的手法,结句言刘、项二人不读书,十分诙谐可笑,但在这一声笑的背后,是对秦始皇做法的讽刺,更蕴含了秦朝二世而亡的深刻思考。章碣这一观点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这种创作技巧,却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读来令人深思。

再如杜甫《滕王亭子》的结句“千骑拥霓旌”,用滕王曾经豪华奢侈的场面,烘托他所看到滕王亭的破败,从而引发读者对唐朝由盛而衰的思考,这同样是运用了“出场”的结句技法。

3. 比拟——用类似的事物表达复杂的情感

比拟是文学创作中很常见的手法,具体就是将一件事物,以另外一件事物来表达说明。比拟其运用在古典诗歌的结句中,往往也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其较为经典的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在一个寒雨连江的清晨,王昌龄送好友回洛阳,临别之际,他嘱咐好友说:“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烦请转告,我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玉壶都是极为高洁清白之物,前人常以此自比清高的品格。当时王昌龄屡遭贬谪,所受非议不小,那些关爱他的亲友,定然迫切的想要知道他的情况,但王昌龄并没有辩解、抱怨,而是用比拟的技法,来展现自己的内心和气节。

一句诗寥寥数语,即使再高明的诗人,也无法讲出面对众口交毁的复杂情感,但联想到洁白、孤清、澄空的冰心、玉壶,王昌龄那些亲友,我们这些读者,自然感受到了他的纯质和坚定。

再如宋代诗人李觏《乡思》的最后两句“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其以“碧山”来比拟归家路远,用“暮云”来表达因俗事缠身,从而还乡无计的愁思。读罢此句,我们仿佛看到一层浓厚的暮云,遮住了归路的青山,灰暗、沉郁,让人看不清方向。

结语:

从“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辨、至刘勰“文外之重旨”的文学艺术效果追求、再至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诗学主张,可见“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观念,是一脉相承而来的。

即便后世学者不断的从源头开凿支流,将活水引至书画、诗歌、音乐等领域,它们依旧是殊途同源、互相交融的;它们之间的审美观念、创作技法也是可以相互借鉴转化的。

所以无论是留白、出场、还是比拟,在诗人合理的运用下,均能将他们情思感悟与故事,蕴藏在文字之外,让读者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受到古典诗歌之美。而在这些技法的应用中,亦能看出“立象以尽意”的痕迹。

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观念,并没有随着岁月流逝与时代变迁,被后世读者给否认。相反,那种余韵无穷、回味不尽的诗意,令人为之沉醉神往,每次吟诵那些诗篇,其中的情思意旨,都如习习清风,在我们心湖吹过,然后荡漾起层层涟漪,久不能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天的声音作文400字 寻找幸福的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套用 九峰公园作文 星空的作文 国庆一事作文 写游乐园的作文 有关家人的作文 秋天作文小学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作文 小鸡作文1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3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作文 爱在心口难开作文 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描写芦荟的作文 家务事作文300字 蜘蛛织网的作文 月亮的心思作文 我学会了滑板车作文 红歌作文 我学会了感恩500字作文 国庆景色作文 关于葫芦丝的作文 狗作文五年级 关于规则的英语作文 用心做事作文 以菊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母校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