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省人大代表潘志高答小时记者问:乡村振兴 这篇“四新”文章要做好

2020-11-26 16:45:01
相关推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俞任飞 刘栋 文/摄

昨天上午8点,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前,省两会期间首次设立的“代表通道”正式亮相。

8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代表来到通道,接受记者提问。他们敞开心扉,谈民生,述民情,话改革,诉期待。

在现场,钱江晚报记者成功抢到了提问机会,向省人大代表、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丁埠头村村委会主任潘志高提问,请他和大家分享他们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潘志高代表在回答中表示,要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做好“四新”文章。

“代表通道”正式亮相。浙江日报记者 董旭明 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詹程开提问:请您分享乡村振兴的发展经验

昨天的“代表通道”现场,汇集了来自省内外的多家主流媒体。早上7点多,参加采访的记者们就已经提前来到现场,寻找最合适的拍摄角度,占据最有利的机位。采访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问题,都希望在“代表通道”正式开启后,能够得到提问的机会。

王茂法、吴桂英等代表先后在通道上接受提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成功抢到了第六次提问的机会,向省人大代表、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丁埠头村村委会主任潘志高提问。

记者詹程开获得提问机会

我向潘志高代表提问:“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去年召开了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我想问一下,作为一名村委会主任,你们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认真听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后,潘志高代表轻轻地点了点头,并且向记者表达了感谢。

省人大代表、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丁埠头村村委会主任潘志高。浙江日报记者 董旭明 摄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关心和关注我们农村,我借着当了十多年村委会主任的经验,谈点个人的体会吧。”

潘志高代表说,关键是要做好“四新”文章。

“第一个‘新’叫新农村,新农村不能等同于新房子。建筑物应该具有农村特色与风格,有科学定位,而且同时要有规划,为以后的经济发展留下空间。”

潘志高代表认为,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有规划设计意识。比如,村庄的布局、农房的建造,不仅要考虑居住功能,还要考虑经济功能,为农民发展产业项目留出空间。同时,要按照“两山”理念,加强对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并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让美丽乡村建设既焕发出颜值,又带来经济价值。

“第二个‘新’叫新农民,现在农村村庄美了,环境好了,但农民少了,农民老了,那未来广阔的农村由谁来接管?我们要鼓励一批有志向有文化的青年回乡创业,让这批新型农民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唱主角。”

潘志高代表表示,新时代需要培育新农民,现在一些农村的农民越来越少,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那些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群体,汇集农村、发展农村、壮大农村。

“第三个‘新’叫做新业态,因为有了这批新的青年农民的努力,业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原来是简单的农业生产,现在的业态可能是综合的,包含了文化、旅游以及一些共享经济……”

潘志高代表认为,当前,城市与农村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产业与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要根据农村实际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农村新业态,特别是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共享农屋、共享鱼塘等各产业项目,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打开门路。

“第四个‘新’就是新动力,有了新业态的发展,就需要金融下乡、资本下乡、科技下乡、人才下乡,特别是能人下乡,有他们的支撑,才有更大的动力。”

潘志高代表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撑。要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设计更加精细化的金融产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长期投资“三农”项目,让农民老板、乡贤携手发力,让资本、资产、资源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创造最佳条件,提供最强动力。

发言的最后,潘志高代表稍稍提高了音量,在他的言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自信。他说,他相信,做好这四个“新”字的文章,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我们浙江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乡村振兴的政策,老百姓很高兴,也有满满的获得感。”

潘志高代表接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专访:站上“代表通道”,自豪,也很光荣

从“代表通道”出来后,潘志高代表接受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专访。

这位架着细边眼镜、模样斯文的村委会主任脸上洋溢着笑容,神情也放松了一些。“其实这次上台,我不仅是磐安、金华的农民代表,更是全省农民们的代表,压力还是挺大的。”不过,作为一名基层代表首次站上“代表通道”,潘志高代表说,他还是觉得自豪,也很光荣。

今年浙江省两会,首次设立了“代表通道”,潘志高代表觉得,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直接回应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也让他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为农民们发声。

自从2018年当选省人大代表后,潘志高就成了丁埠头村的“红人”,“村民们有了困难,都会来找我商量,希望能帮忙解决问题。”他说,这几年来,丁埠头村从一个偏僻的村庄,发展成了磐安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潘志高看来,只有带动村民发展产业,才能真正推进乡村振兴。丁埠头村位于大盘山脚,灵江源在这里穿村而过,前几年,村旁的灵江源森林公园与漂流项目开门迎客。“旅游项目带动了就业和农家乐,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到了2万多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 爱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450字 推荐一本书500字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400字 堆雪人作文300字 他笑了作文500字 写事的作文800字 以感动为题的作文 我的童年生活作文 我不想长大作文 第一次走夜路作文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有家真好作文 我的乐园300字作文 高考微作文 关于桂花的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 小学生童话作文 初三优秀作文 运动会开幕式作文 他陶醉了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 同桌的你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 戏剧作文 写海的作文 关于童话的作文 关于水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