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区叠加 江北新区连弈“先手棋”

2020-11-27 00:55:01
相关推荐

8月30日,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落子江北新区,长江北岸,39.55平方公里热土再迎发展利好。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国家级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叠加”的江北新区吹响了高位攀升的号角。

四年探索实践,被寄予厚望的江北新区围绕开放和创新两大“关键词”,聚力制度改革、产业集聚和绿色发展,以昂扬斗志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自贸区建设既是历史机遇,更是庄严使命,江北新区将立足自身特点,矢志改革创新,用“一盘棋”思维抢抓“先手棋”,发扬追求品质、勇于超越的“江北精神”,交出优异的“南京答卷”。

制度集成创新,激活发展引擎

江北新区柳洲东路,“被困”数年不能建设的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春节后如期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过半。如果没有江北新区推行的项目审批“信用承诺制”改革,这个重大民生公益项目进展不会这么顺利。

“自贸区不是用来要政策的,而是搞制度创新。”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动员大会上,南京市主要领导对江北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新区全面推行全局化考量、定制化服务、智慧化审批、精细化管理,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成为新区以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厚植创新创业根基的鲜明注脚。今年上半年,江北新区新增企业7172家、新增注册资本769亿元。

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南京江北新区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首要任务,抢抓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契机,在省、市“3550”改革的基础上,率先提出“2330”改革目标——企业开办两个工作日内办结;查封登记、异议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10项业务均实现现场办结,其他业务均实现48小时内办结;在全国率先实质性推进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试点,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基本实现重大产业项目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成。

全面实现“区域评估”成果共享,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江北新区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综合代办服务体系,出台《南京江北新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多部门协同联动区域评估实施有序。

此外,江北新区选取研创园作为试点,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行备案制、环评共享,对满足简化原则的项目进行简化审批。改革后,实现环评报告书项目节省75%的编制时间和90%费用,环评报告表项目节省95%的编制时间和90%费用。

破解关键堵点,做优产业生态

今年暑期,两场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类大赛在江北新区举办,超过两千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师生在这里交流碰撞,贡献了一批脑洞大开的设计。

围绕“两城一中心”的产业定位,江北新区将聚力提升创新浓度,增强发展后劲。今年上半年,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同比分别增长122%、47%。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江北新区产业链的做大做强和产业生态逐步完善。站在自贸区的风口,江北新区如何抢抓机遇,提速产业升级?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新区将对标全球影响力,强化要素集聚力,提升人才创造力,大力促进科技与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形成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

立足“芯片之城”的产业方向,江北新区将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聚焦加快构建国产化、自主可控、支持先进工艺的全流程EDA工具平台,打破国外垄断和封锁,破解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卡脖子”问题。在平台建设方面,拟重点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联东U谷-南京高新卫星应用产业基地等平台载体类项目39个;在产业投资方面,总投资预计超过1000亿元,创新中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计划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超过20个;在技术研发方面,积极布局EDA、IP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通过自主研发、并购整合、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快实现技术突破。

围绕“基因之城”的目标愿景,江北新区将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南京园区)为契机,在17.3平方公里规划“1个中心+3个应用基地”四大功能片区,分别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储中心、国际健康服务社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及健康科技产业园,构成的高端配置产业链。

知识产权保护,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防火墙”。在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463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备案入库。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案件,能够直接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通道,大幅缩短审查周期。同时,江北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法庭、检察室、仲裁院、维权援助分中心等多机构协同保护机制,构建了集行政保护、司法保护、调解仲裁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服务国家战略,写好“命题作文”

地处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重要节点,做好这两道“命题作文”,南京义不容辞。

江苏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指出要加快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和支持完善长江“生态眼”多源感知系统。

在市区就能见证“微笑精灵”江豚跃出江面,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一份幸运。长江“病”了,这份幸运也曾濒临消失。2016年江苏启动长江江豚保护计划,江豚保护效果逐年显现,今年,不少爱好观察江豚的南京市民表示,江豚又“活跃”了。

“长江‘病’了,这个病怎么治,南京要拿出一个样板、一个示范。”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负责人、南京大学教授李爱民说,南京涉江部门有18个,个个都有信息化建设,只有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以大数据为支撑来形成系统治理格局,才能真正做好长江生态保护的工作。

正处在筹备阶段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已集聚30家新型研发机构,这是构建生态文明创新链条、加强创新协同的宝贵财富。据介绍,中心将在江北新区研创园建设建筑面积82000余平方的创新空间载体,集研发、展示、办公、产业孵化、入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中心将建设包括生态文明战略研究院、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与高校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学院、伙伴实验室,与企业、地方共建环保产业园、应用示范基地。

破题长江生态保护环保监测监管力量不足的短板,南京以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等创新协同中心为依托,打造长江生态监控平台,启动实施了“生态眼”多源感知系统项目。汇集18个涉江部门的23个信息化系统数据资源,长江南京段的“一举一动”尽收“生态眼”中。在动态感知、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叠加国内外领先的卫星高光谱遥感影像、卫星影像岸线分类识别、高清夜视监控等技术,“生态眼”必将成为保护长江的“1号卫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