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宁波海曙盲人作家陈效平十余年坚持用耳朵写作 成为网文“大神”

2020-11-27 04:20:02
相关推荐

2018-03-02 20:07 | 中国网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无边的黑暗中,宁波海曙区盲人作家陈效平用耳朵刻苦写作,以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六十多个沉甸甸的奖项,充分诠释了这句名言。

从2008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陈效平已公开出版故事、散文、小说三百余万字。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2013-2014年度宁波市优秀文艺作品特别荣誉奖、第四届全国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一等奖、2017中国故事节全国征文一等奖、2017年度浙江省网络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效平个人故事集《地球隧道》入选“中国百年百部故事经典”。

不公的命运,坎坷的人生

命运一开始就对陈效平很残酷,1972年,刚满周岁的陈效平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祸不单行,当陈效平一瘸一拐走到人生的第32个年头时,厄运再次降临。那年,陈效平因眼底出血引发视网膜脱离,由于网膜修补手术失败,从此双目失明。

曾经清晰地看见露珠在花瓣上滚动,看见鸟儿在湛蓝的天空自由翱翔,看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生机盎然……但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那种天上人间般的落差让陈效平实在无法承受。也许是冥冥之中,陈效平同史铁生一样,史铁生也是在1972年因病致残。失明后的陈效平也和刚瘫痪的史铁生一样脾气暴躁:好好坐着突然暴怒,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墙壁。史铁生在地坛的老墙下,双手合十,祈求神明。古园寂静,神明不为所动,自杀过三次都没有成功。陈效平也多少次想过自杀,有过轻生的念头!

是不甘、不愿、不屈服,让陈效平一次次悬崖勒马,逃过死神的魔爪。

失明后,陈效平觉得人生没了希望,把所有的藏书送给了亲朋好友,自己只留了个收音机,“没有工作,只有一片黑暗,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只能用耳朵听听收音机。”有一次,电台正在播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他曾经读过路遥的这部小说,此刻用耳朵重温竟让他脑中灵光一闪———“对呀,没有视力还有听力,我可以用耳朵继续阅读!”这个瞬间产生的念头,最终让他走出颓废并重新找回了人生的自信。

一天,弟弟帮陈效平找到了一款专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读屏软件,通过这款软件陈效平学会了电脑操作,开始用耳朵阅读、用耳朵写作。其实,陈效平从小喜欢写作,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家里也有近千本藏书。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陈效平从学校毕业后,从事了会计行业。而鬼使神差,陈效平又回到文学的路上,重新点亮了对文学、对人生的希望。

文学抚慰心灵,写作燃起希望

起初,陈效平不断托家人购买文学作品的录音带,每天如饥似渴地倾听。但久而久之,可供选择的录音带越来越少。后来,他找到了一款专供盲人使用的“晨光”读屏软件,通过这款读屏软件,他学会了电脑操作,开始用耳朵重新与文学相伴。

用耳朵写作,要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陈效平最初遇到的障碍是误打同音字,汉语里有大量同音字,仅靠耳朵无法区分。陈效平用电脑读屏软件写就的第一篇散文一千四百余字,其中错别字竟有30多个。当时不少朋友劝陈效平:“盲人写作太困难了,你就别折腾了,不如听听音乐,聊聊天吧。”但陈效平没有气馁,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千方百计勇闯难关。经过反复摸索,反复实践,陈效平终于总结出一套避免误打同音字的办法:遇到没把握的生僻字,尽量打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词语,然后把要写的这个字单独挑出来。如果还不行,陈效平就将无法确定的字放到百度中去搜索,根据相关解释和上下文内容判断对与错。靠着自己发明的这些土办法,陈效平终于解决了误打同音字的难题,文字的准确率日益提高。

用耳朵写作,追逐文学网

盲人写作的另一个困难是创作素材来源不足。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要求作家到现实中去,充分汲取生活的养分。由于双目失明,陈效平外出采风的机会很少,能够接触的人和事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素材来源不足成了制约陈效平写作最大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陈效平在“听”字上下足了工夫。每个月,陈效平都要给自己拟定一份长长的阅读清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倾听电子书。此外,广泛收听电台、电视里的社会新闻,也是陈效平丰富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日复一日,通过耳朵孜孜不倦的阅读,陈效平笔下的作品情节越来越生动,人物越来越鲜活。

在2016年之前,陈效平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通过期刊发表,但随着手机阅读迅速兴起,传统纸媒日渐衰弱,曾经红红火火的期刊纷纷倒闭。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陈效平意识到必须向网络文学转型。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为了生活,这个自由撰稿人不得不以笔为犁,在坚硬的生活田地里,一个逗号一个句号地播下纤细柔弱的秧苗。

每天十小时,笔耕不辍成就网络大神

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是个全新的领域。为了写好网文,陈效平从头学起,努力研究它的取材、行文和受众。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陈效平以陈述为笔名,开启了第一部网络小说《陈宫恨》的创作。《陈宫恨》以陈朝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通过传奇的手法,融悬疑、武侠、言情、宫斗于一体,以百万字的宏伟篇幅,生动地演绎了一段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

创作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不仅考验作者的文学功底,还考验作者的耐力和体力。对双目失明、肢体残疾的陈效平来讲,后者的考验比前者更大。为了赶进度,陈效平每天坚持写十个小时,常常写到腰酸腿疼,连站都站不起来。有一次,一个老同学来看陈效平,一进门就皱眉道:“咦,你家咋一股子药味?”陈效平指了指自己,解释道:“身上贴着六块伤膏呢。”

2017年5月18日,《陈宫恨》第一部《陈宫恨之不白之冤》在中国最大的手机阅读平台“咪咕”上架,深受广大读者好评。该书获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奖。《陈宫恨》第二部《陈宫恨之艰难逆袭》也已完稿,即将上架。目前陈效平正在创作第三部《陈宫恨之进退维谷》。

2017年7月20日,“咪咕”特意在杭州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陈宫恨》读者见面会。那天上午,走入七月如火的骄阳时,陈效平暗暗对自己说:“这次杭州之行,将是我文学创作的新起点!”

在读者见面会上,陈效平收获了芬芳的鲜花和雷鸣般的掌声。咪咕将陈效平的手印和签名永久收藏,陈列在展览室里。

有位网文圈的文友曾对陈效平说:“你创造了一个奇迹,第一次写网文就驾驭百万字的长篇,并且拿到了大神级的稿酬,荣获省网络作协的扶持奖。”

陈效平回答道:“那不是奇迹,那是我辛勤的汗水在闪光。”

十多年下来,陈效平已坦然接受双目失明的残酷现实,但在文学创作上,陈效平从来没把自己当作残疾人,他用耳朵代替眼睛,顽强地追寻着自己的文学梦。

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陈效平坚信,只要不懈努力,成功离他并不遥远!

(原标题《用耳朵写作的网文“大神”——盲人作家陈效平》。编辑周松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初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龟兔赛跑新编4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 三年级暑假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我的乐园作文200字 袁隆平作文600字 保护环境作文400字 妈妈的爱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白兔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关于困难的作文 关于收获的作文 牡丹花的作文 关于文明的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踏青作文 怎样写作文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