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晚安湖南丨今天我们怀念他:路遥 用生命去创作

2020-11-27 06:50:01
相关推荐

25年前的今天,年仅42岁的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

1986年至今,

尽管已经出版了31年,

但《平凡的世界》

仍然在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位居前列。

路遥,已经是很多读者心目中

最伟大的中国作家之一。

2015年3月两会期间,

习近平与上海代表曹可凡代表

聊起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全国热播时说:

“我和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

路遥和谷溪办《山花》的时候,

还只写诗歌,不写小说。”

▲路遥在陕西延安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故居

路遥曾深情地说:

“在生活中还是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最多,

我写《平凡的世界》最基本的想法,

就是写普通人……

我是带着深挚感情来写中国农民的,

我觉得对他们先要有深切的体验,

才能理解他们,写好他们。”

正是因为扎根人民,

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为无数窘境中的青年带来了希望和光亮,

那力透纸背的坚韧力量,

鼓舞了几代人走出人生的逆境!

而他自己的一生,

不幸的命运一直和他如影随形。

儿时被父母放弃,青年时被初恋抛弃,

病痛的折磨,苦涩的婚姻……

他却以悲壮的激情进行着人生的搏斗!

路遥

一位真正用生命去创作的作家。

农民的儿子

任何人都要对生命抱有正确的态度,作家这样,农民也是这样。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虽然懦弱,但很会劳动,种地时,把什么都准备得尽善尽美。拔草锄地,讲究美,他说从任何地方看去,都显得一行一行,很美,曾经在地头种南瓜,说这不一定是为了吃,一到秋天,地头一行一行子都长满了瓜,这“好看”。这就是审美!——路遥

▲黄土高原

1949年12月2日,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一个叫王家堡的小山村。路遥是父母的长子,属牛,乳名叫“卫”。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陕北像洋芋蛋蛋一样极其普通的孩子,后来竟成长为一位影响整整一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文学巨匠。

▲路遥的亲生父母和弟弟妹妹

1957年,父母因家境异常贫困,无法供“卫”上学,把他过继到延川县的伯父那里。苦难让“卫”过早懂事,并拥有超乎寻常的自控力。就这样,“卫”由清涧走到延川,成为小学生“王卫国”。伯父也是个农民,只能勉强供他上完高小。但是,王卫国在全县一千多名考生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延川县的最高学府——延川中学。初中三年,是王卫国人生最困苦最难熬的时光,他基本是靠同学们的勉强接济,才读完中学的。

▲大学三年级的路遥(左上)

饥饿和苦难,不但没有打倒正拔节成长的王卫国,反而更激发了他的人生志向。他经常出入于县城书店和文化馆阅览室,在饥不择食的阅读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有一天,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的消息后,兴奋得彻夜难眠,遥望夜空中如织的繁星,寻找着加加林乘坐的飞船轨道。他后来在创作中篇小说《人生》时,给主人公起的名字就是“高加林”!

▲路遥《人生》连环画封面

童年与少年时代苦难的人生经历,成为路遥一生都难以排遣的生命记忆。后来,他借用《在苦难的日子里》主人公马建强的心理活动,说出自己对苦难的理解:“正是这贫穷的土地和土地上贫穷的父老乡亲们,已经教给了我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因而我又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

用文学表达苍生情怀

我认为每一个人,不论搞什么事,都可能在自己的行业中干得好的,一个人最后的价值不在于干什么。我如果当木匠,全力以赴,也会是第一流的木匠。人的生命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是在结果中,结果并不重要。如果论结果的话,人都要死,而且地球也要崩溃,更广阔地看,没有什么伟大与渺小。——路遥

1970年,王卫国开始狂热地喜爱上诗歌创作。他第一首以“路遥”为笔名发表的诗作是《车过南京桥》。从此,王卫国成为文学青年路遥。

“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新时期之初,就在许多作家忙于创作“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时,路遥却以深沉严峻的历史眼光,敏锐地关注着生活在黄土地皱褶里的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变迁和悲欢离合,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融汇到了普通劳动者的身上。他在“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属于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区位,找到了文学表达的发力点。

1981年夏,路遥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创作完成中篇小说《人生》。“每天工作18个小时,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深更半夜在甘泉县招待所转圈圈行走……”视文学为生命的路遥,仅用21个昼夜就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这部深入思考中国广大农村有志有为青年人生出路问题的中篇小说,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3期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以至于1982年被文学界称为“路遥年”。

永远与黄土地同在

像牛一样地劳动,像土地一样地奉献。——路遥

《人生》等多篇中短篇小说的巨大成功,给路遥带来荣耀,但他从成功的幸福中断然抽身,进行更加艰苦的文学远征。

1983年以后,路遥潜心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最初决定以黄土高原农村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奋斗为线索,用现实主义的方式全景式地书写中国1975年至1985年10年间的城乡社会变化。他设定这部小说的基本框架是“三部、六卷、一百万字”,决心要把这一礼物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路遥在伏案写作

这部长篇巨著花费了路遥6年左右的时间。其中,仅准备工作就断断续续准备了3年——他潜心阅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确立自己的小说大纲;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为了准确还原历史,他还翻阅过这10年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与《延安报》。不仅如此,路遥还多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农村、城镇与煤矿中,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

路遥动笔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中国新时期文坛正刮起“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过时论”的风潮。路遥却一头扎进铜川矿务局的陈家山煤矿,坚持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书写普通劳动者的命运。

▲为写作《平凡的世界》,路遥深入铜川煤矿体验生活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后,评论界几乎是全盘否定。路遥并没有被打懵,而是以极大的艺术自信心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相继完成了第二部、第三部的创作。

就在路遥逆风而行、创作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时候,他健壮如牛的身体出了问题,“身体状况不是一般地失去了弹性,而是弹簧整个地被扯断”“身体软弱得像一摊泥。最痛苦的是吸进一口气就特别艰难,要动员身体全部残存的力量。在任何地方,只要一下坐,就会睡过去……”他甚至想到过放弃、想到过死亡,结果是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在简单的保守治疗后又开始第三部创作。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整整6年,路遥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以惊人的毅力为世人奉献了书写人民的煌煌巨著《平凡的世界》。在这部小说中,他既展示小人物不甘于屈从命运的不懈奋斗,更传达一种温暖的情怀,给读者提供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

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在陕北甘泉县为《平凡的世界》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他从书桌前站起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中的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此刻的路遥已经泪流满面。他再一次想到自己的父亲,想到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

从1988年春天开始,这部小说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一连播了152天。《平凡的世界》乘着广播的翅膀飞到千万读者的耳畔与心头,并产生了强烈共鸣。可以说,是亿万读者把路遥推到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领奖台上。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颁奖大会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积劳成疾,在42岁时英年早逝。路遥离世时,离他生命的第43个年头仅差16天!

路遥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与人民,但他的生命却以作品的形式得到延续。他的作品一直在读者中拥有热度,并引发长久不衰的“路遥热”。

在路遥逝世25年后的今天,

在我们的生活已经摆脱了贫困的今天,

我们依然不会忘记他。

我们依然怀念他。

他用作品告诉平凡世界里的人们,

鼓起勇气面对不完美生活!

他用不朽的文字鼓舞未来的年轻人

于逆境中自强不息,在苦难中搏击人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关于秋天的作文300 英语作文关于中秋节 抽阴作文 什么让我开心作文 苏州风景作文 写家乡的风景作文 四年级写景的作文 关于军训的作文600字 高考真题作文 打男孩光屁股作文 我最熟悉的人弟弟作文 小雨作文 杭州游记作文600字 以人为本的作文素材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 性虐作文 四年级200字作文 摔跤以后作文 感恩作文开头和结尾 写作业作文200字 运动会剪影作文 与英雄有关的作文 英语一作文字数 描写孤独的作文 关于开心的作文500字 写喝茶的作文 温暖的春天作文 运动健康英语作文80字 三年级50字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