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58件故宫文物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

2020-11-27 09:40:01
相关推荐

12月26日,《金玉琅琅——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拉开帷幕,通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金、玉器的展示,重现清宫祭祀、万寿、婚礼和过年的仪式与活动。

太上皇帝之宝:虽已退位,权力犹在

在各类祭祀、典礼仪式中,皇帝用贵重的金、玉器事神祭祖,不仅体现了虔诚与尊崇之情,更隐含着对权力永固的向往。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乾隆珍藏的古代祭祀用玉以及这位皇帝的“创意点评”,还可以欣赏到皇帝权力和身份的象征——玉玺。

青玉交龙钮“太上皇帝之宝” 故宫博物院藏

本次展出的青玉交龙钮“太上皇帝之宝”,是清代唯一一位太上皇乾隆皇帝的印章。乾隆认为,自己的在位时间不能逾越祖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因此,在其执政满六十年之后,85岁的乾隆皇帝决定将帝位传给第十五子颙琰(即嘉庆皇帝),自己则封为太上皇。然而,乾隆虽已退位,仍旧握有批阅奏折、任命官员等重要权力。同时他还命人篆刻了多枚“太上皇帝之宝”,以供日常使用。“训政”3年之后,乾隆于89岁去世,成为中国历代最长寿以及主持政务时间最长的帝王。

“五福五代堂记”碧玉如意:“古稀天子”的朴素愿望

清代皇帝十分重视万寿(生日),认为长寿是大德在身、治国有成的标志,并将万寿节与元旦、冬至一同定为宫中的三大节日。到了万寿盛典之时,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外藩使节、各省官员等都要敬献寿礼。其中,如意因寓意“万事顺遂”,成了寿礼的最佳选择。清朝历代帝王中最喜爱如意的当属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至三十三年(1751-1768年)间,乾隆几乎每年都会给自己的母亲献上一柄玉如意作为寿礼。乾隆六十大寿这年,大臣们还使用“众筹”的方式,集体进献了60柄用金丝编织的如意,耗费黄金达1361两。

乾隆御题“五福五代堂记”碧玉如意 故宫博物院藏

如此喜爱如意的乾隆,自然也不会放过在如意上题字的机会。此次展览中的乾隆御题“五福五代堂记”碧玉如意,则记录了乾隆喜得玄孙的“感言”。乾隆四十九年,已过“古稀之年”的乾隆皇帝抱上了玄孙,五世同堂。三年之后,他亲手书写了“五福五代堂”匾悬挂在景福宫内,还写了一篇“小作文”——《五福五代堂记》。“金玉琅琅”展厅中这柄不到40厘米长的碧玉如意上,就镌刻了300余字的楷书《五福五代堂记》,表达出乾隆作为“古稀天子”的喜悦和对子孙的勉励。

皇后之宝、金“囍”字如意:见证帝后伉俪深情

清帝大婚是国家级盛典,仪节隆重繁缛。同治皇帝的婚礼筹备了三年多,历时三个月。婚礼还没完全结束之时,光户部支出的白银就已达千万两。光绪皇帝大婚也花费了约550万两白银,占当年清政府财政总收入的1/4。

在长达三个月的婚期里,皇宫要依次进行婚前的“纳采礼”、“大征礼”,类似于我们熟悉的“下聘”。而正式结婚这天的“婚成礼”,则是皇帝大婚中最隆重的仪式。此次展览中的金龙钮“皇后之宝”、金“囍”字如意等华丽物件,都在此时纷纷出场。

金龙钮“皇后之宝” 故宫博物院藏

金“囍”字如意 故宫博物院藏

金“囍”字如意是光绪皇帝大婚时使用过的物件,上面不仅刻有“囍”字,还有“百子呈祥”、“长宜子孙”等吉祥话。如意旁边还有一幅盖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龙”字卷轴,足见慈禧太后对这场婚礼的重视。金龙钮“皇后之宝”,是1922年溥仪与婉容结婚时使用过的玺印。此时清朝虽然已经覆灭,但子孙仍旧严守着祖宗留下的婚礼典仪。

金“大吉”挂屏:展厅中的吉祥物

清代宫廷的春节从腊月初一起,到二月初二结束。从雍正年间开始,皇帝每年过年都要开笔写“吉”字。具体来说,皇帝会在大年初一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用“金瓯永固”杯饮屠苏酒,点燃“玉烛长调”烛台上的蜡烛,再用“万年青”笔写下新年祝福吉语,同时翻阅历书,祈求政权稳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次展览就用展品还原了这一场景。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乾隆款“玉烛长调”烛台 、“万年青管”翠毫笔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一年使用一次的贵重之物,“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受到皇帝高度重视。工匠先要精细地描画图样,经皇帝过目批准后才能承做。制作过程中,不仅要用到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使用花丝镶嵌、錾刻等多种精细工艺,还要再三修改图纸,直至皇帝完全满意。

此外,各类寓意吉祥的金玉摆件、挂屏等,也是新春佳节里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展览中的金“大吉”葫芦式挂屏,中央用青金石镶嵌着“大吉”两字,周围环绕翡翠、松石、珊瑚、碧玺等各色宝石,还有青金石和红珊瑚镶嵌的蝙蝠造型图案。用极奢华的材质和工艺,组合成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期盼。

金“大吉”葫芦式挂屏 故宫博物院藏

鼠年即将来到,展厅里以金累丝工艺制成的金丝小鼠也值得一看。这只小鼠精致小巧,做工复杂,眼睛的位置原来还嵌有红色宝石。在新年里,可能也是备受孩子们喜爱的玩具。

金丝小鼠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奢华到极致的展品,因其背后的故事而带有温度。

更多图文信息请至公共邮箱下载:账号jinshaxinwen@163.com / 密码20070416

来源:中国日报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鹦鹉的作文 工匠精神作文素材 再走一步作文 成长话题作文 南方的冬天作文 家乡的雪作文 学溜冰作文 端午情作文 什么真好的作文 敦煌莫高窟作文 月亮作文800字 打屁股作文狠 高考作文600字 福建土楼作文 健康的饮食英语作文 最好的选择作文 四年级英语小作文 关于冬的作文 我不再什么作文 以青春为题的作文 日语作文万能模板 密室逃脱作文 假期的一件事作文 400字的说明文作文 中秋节作文小学生 重拾信心作文 梦想与现实作文 雅思小作文范文 寒假作文大全 茶文化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