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袁哲生《送行》:写作是一场深情的告白 清而远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2020-11-27 10:00:01
相关推荐

2004年4月6日,台湾知名小说家袁哲生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38岁的生命。在台湾的文坛上袁哲生享有“冷面笑匠”的称号,得奖无数,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文学界留下了十部作品。在作品中他常用青少年及儿童的眼光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想法,如成人世界的无常、社会的虚假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

在袁哲生去世前的十年时间里,台湾中生代小说家丘妙津、黄国峻等也相继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了世界。而在袁哲生自杀时的遗书中,他说自己自杀是因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他很爱自己的家人。袁哲生的母亲也称他在自杀前就抱怨压力大想要轻生。

袁哲生离世后,他的十部作品也成了文坛上的绝笔,而在其创作的十部作品中,我尤其喜爱文集《送行》。2019年8月印刷出版的《送行》收录了袁哲生的部分短篇小说、文学评论和生前未发表的小说等作品,这是一部极富纪念意义的文集。

全文共25.8万字,分为四辑,第一辑收录了袁哲生1988年至1995年间的作品,这部作品曾发便于1995年,并以《静止在树上的羊》为名,这部分的写作多以家人为主,也是袁哲生献给父母的礼物。第二辑收录了袁哲生对中外一些著名作家和作品的解读评价。第三辑收录了袁哲生生前未发表的许多小说。第四辑最短,收录了他所描绘的一些句子,表达其独特的思想。

透过他的他笔下的文字,我们既能感受他笔下清新脱俗的故事,也能体会其写作过程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手法。他的送行不仅是一部与世界告别的唯美著作,也是一部学习写作的指导书籍。

辑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是我对你最长情的告别

辑一中袁哲生向我们描绘了许多生活中的画面,他们或许是亲人离别时的场景,或者是生活中的某一个小故事。每一个片段都叙述的那么唯美,那么清晰,让人在碎度之际,感动的泪目。

父爱是传承,任时光匆匆,你永远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忧伤辑一《雪茄盒子》中,袁哲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儿子怀恋父亲的故事,在儿子的童年,父亲在连续八年的儿童节里,每次都陪伴儿子前往动物园。

我喜欢看他从宽大的西装裤口袋里掏钱买东西,那么胸有成竹的样子,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军号手。我喜欢这个时刻,机会感到一份光荣。

这是一个孩子眼中的父亲,胸有成竹、顶天立地。在人潮拥挤中,父亲会把儿子先送上车然后在人潮拥挤中最后一个上车。

在动物园里,父亲会教儿子认识动物,猩猩、斑马、骆驼、大象,而当遇见父亲不会读的动物“马来貘”时父亲会告诉儿子叫他“怪物”就好。

当买了零食时,父亲总会给儿子吃。

而当父亲死后,这份爱便成了传承,“我”也会像曾经的父亲一样,带着五岁的儿子去动物园玩,会告诉他叫“马来貘”怪物就好。

你死后我成了你曾经的模样,但当我看见你留下的雪茄盒里的动物园门票时,依旧会泪流满面。

父与子:无关岁月,无关权势,我愿意用仅有的双臂,护你周全

辑一《送行》中描述了几对人之间的情感,火车上宪兵押着犯人,而犯人的父亲就牵着小儿子坐在对面,他没有出声,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只是在宪兵们下车后,他带着衬衫要帮儿子穿上,而儿子一只手带着手铐怎么也穿不上。

列车将出发,父亲看着大儿子,离开几步后又依依不舍的向前行,直到列车出发时的最后一秒才慌忙离去。

另一面父亲将小儿子送回学校,在路上细心的购买生活用品以及小儿子的内裤。和小儿子分别时,父亲想起自己曾答应给自己买一个望远镜。为了不辜负对儿子的承诺,他把自己工作时用的望远镜给儿子,然后欣慰的离去。

无过多言语,我爱你,只想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给予你!

辑二:写作是创作上的“自由”与现实生活类似

如果人人都可以像莫扎特一般的话,那么地球周围必定会和土星一样冒出一道光环来。

这是袁哲生在谈创造力时所说的一句话,他认为创造力时非常少见的。而关于写作的见解,袁哲生则认为创作上的“自由”与现实生活类似,大概就是由自己去摸索出那堵墙来。

在书的第二辑袁哲生为我们展现了自己对于中外小说家作品和写作手法的解读。我们在阅读之中,也能学习到这些小说家的精妙的写作手法。

长镜头的写作:凸显生活的真实性,让我们看见更多渺小的人物什么是长镜头,长镜头顾名思义就是拉长电影的镜头,从而让人物的画面更加的渺小,同时能够看见更多的事物和人。

长镜头的叙事方法,在电影中较为常见,但其实在小说的创作中作者们也有应用。列如徐四金在创作《夏先生的故事》是就多次运用长镜头的写作方法。

徐四金先生在创作时并没有花大的笔墨去描绘夏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用一种较为模糊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个一百一十八公分、体重二十三公斤的小男孩的双眼来让我们“巧遇”夏先生。

《夏先生的故事》全篇只有2万字,跨越时间长度达10年。随着这个二十三公斤的小男孩逐渐长大,夏先生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变化。全篇中夏先生的台词少的可怜,但他仍然是故事的主角。

直到小男孩长到夏先生的年龄,他才恍然间明白夏先生的“受苦”形象。在这个长镜头奔跑的过程中,夏先生的命运已经和小男孩的命运融为一体。

长镜头的写作方法,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画面就足以触动人心。

写作是一场“冰山理论”,凡是你知道的东西都是可以删掉的“水底的部分”一部好的作品总是离不开想象,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作家,大概率上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写作上的“冰山理论”源于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

水底下的部分占整座冰山的八分之七,凡是你知道的东西都能删去;删去的是水底的部分,适足以强化你的冰山。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作品的内容描写的是作家未知和无知的部分,他是一个谜,因而可以描绘一切。

列入作家关于死亡的描述,这就是一个需要依靠相信完成的过程,活人不曾经历过死亡,自然不知道死亡的感觉。

在海明威的小说《尼克的故事》中,有一篇《印第安人的营地》就将死亡刻画的极其成功。一面是小说主人公尼克的父亲,为一个印第安人的妇女接生,女人已经生了整整两天,终于在尼克父亲的接产下,小孩子出生了,而母亲却精疲力尽。门外女人的丈夫,却用一把刀,从耳朵像脖子划开,留下了一刀深深的划痕,生与死在同时进行着。

死亡究竟是什么?是作家留给我们的思考。

袁哲生:写作是一场深情的告白,清而远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辑四的前言中袁哲生写到“小说就是告别人世前,一声如释重负的叹息。”

这一部分很短,就如同在读一个寻常人的朋友圈一般,有他对生活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难过是内心的哀伤。

我的问题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好好地活着。除此无他。

艺术之与人生,犹如拐杖之于人,虽人工但不造作,虽后天而非虚假,相辅相成,相加亦相减。

这些简短的句子,让我感受到一个作家的真实,字里行间透着他的伤感和忧郁。他是在2004年时,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的,关于他自杀的原因他在遗书中也有交代,是因为内心的忧郁。

纵观古今中外的作者,忧郁和孤独的不在少数,他们将自己内心的伤逝通过文字展现出来,渴望用文字来治愈自己。然而作家的工作注定需要人们更加的敏感细腻,而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感伤。

于是写作成了他们向世界深情告白的方式,也成了他们告别的仪式。正如袁哲生自己所言,写作是一场深情的告白,清而远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小学作文 天津中考作文 盼的作文 初中中秋作文 作文爽 感动老师作文 苹果树作文 作文的审题 人物介绍英语作文 写人作文范文 小学国庆作文 雪作文600 介绍长城作文 作文人物描写 作文精彩的我 我做主作文 作文我的哥哥 中考英语作文模板 二年级春天的作文 一篇300字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小动物 作文的优美段落 600字作文写事 作文700字高中 日记200字作文 种植物的作文 遇见500字作文 童心的作文 600字写事作文 作文我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