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茶馆》—这杯茶你再品品

2020-11-27 17:50:01
相关推荐

一出话剧,寥许三幕,戏说人生悲欢离合;三教聚合,九流登场,回首曾经沉浮烟云。

记得曹禺曾言:“《茶馆》的成就‘前无古人,盖世无双’,尤其第一幕,完美程度达到了‘古今中外罕见’。”曹禺何人,那是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写出了《雷雨》和《日出》的中国戏剧界的泰斗,可见《茶馆》的艺术成就确实是达到了一定的层次。

《茶馆》这出话剧没有真正的主角,又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主角。或许又有人说王利发是这间茶馆的主人,三个故事都有他的存在,而且占据着大量的戏份,这不就是妥妥的主角嘛。这样理解未免有失偏颇,在我看来,主角也不一定就是人物啊,严格地说,茶馆才是真正的主角,而这个茶馆是一个小社会,所以这部话剧的真正主角是中国社会。

这件茶馆经历了中国三个具有代表性质的历史节点,戊戌变法、军阀混战、新中国成立前夕,演绎了一部中国旧社会历史的话剧,在这段腐朽落后的历史时期,个人的命运早已注定,那是完全由时代和社会所决定,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毫无意义。王利发的精明能干、世俗圆滑,秦二爷的立志救国、开创事业,常四爷的不屈于现实、敢于斗争,这样的正宗北京爷儿们,正直、善良,却难逃时代“法网”,垂垂老矣,不得善终;相反,刘麻子贩卖妇女,小刘麻子和贪官勾结,两位警察欺软怕硬,却混得风生水起。这是哪个时代给我们的宣告:在那个时代个人奋斗没有意义。那这件《茶馆》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呢?

对话语言的高超

你可能还会想起你上学时期的作文,大部分的语言基本处于大白话,开头结尾再来几句华丽的语言点缀,所以读完这本话剧之后,没有什么高深啊,每句话都能读懂,如果自己的作文再修改修改,或许也能达到这个层次。其实,这也正是他的语言高超所在:

对于如今的消费社会,人们对于杰出的产品设计,并不会产生大吃一惊的效果,大部分的歌词,听完上一句,下一句随口即来。可当你读完《茶馆》,“我爱咱的国,可谁爱我呀”,“他说实业救国,他救了谁?救了他自己,他越来越有钱了”,“你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这些台词都不是简单的俏皮话,有些放到今天,可能都具有它的实际意义,这是把中国人的心理琢磨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再比如那句“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和“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对于那些嚷嚷着企业内部改革的公司来说,许多员工的心里有没有此等想法呢?这些话的谐音和节奏,是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的邪魅一笑。研究中国语言的大师何其之多,也正以为大师们的存在,语言的发展才趋于完善。老舍先生无疑问就是其中一员,句子很平常,但韵味十足。

人物刻画的丰富

《茶馆》的三幕戏,都围绕着一个场景,就是老北京的裕泰茶馆。第一幕的时代背景,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刚失败,为什么曹禺说这一幕高明呢?写这个时代的北京,没人能超过老舍。从氛围上来:它有老北京最浓郁的市井生活和风土人情,里面的每个细节,都是有神韵的文化符号,见字如听音,北京人说话字正腔圆,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本身就像是一种“表演”。北京的“唇艺术”非常发达,类似于相声京剧,声音都是极其重要 的元素。从技术上来说:所有情节,每句对白都高度浓缩,但又不显得紧迫。

整部戏有对话的人物就有将近40人。刚开场,就连续有二十几个人物登台,看似单一的人物,老舍先生用一两句话就能把他立住。像高手下棋,对每条线、每个位置都调度计划妥当了。让我们觉得,这个人物走进茶馆之前,有着丰富的过去;走出茶馆以后,会继续生活下去。

茶馆掌柜王利发,别看年轻,但精明强干,老于世故。虽然有点儿自私,但心地很善良。他的人生只有一个主题,就是想尽办法把这家茶馆经营下去,维持一家生计。我们最熟悉的,贯穿三幕明暗线的人物有:茶馆的房东,阔少出身的秦仲义--秦二爷,是个抱负很大的民族资本家。八旗子弟常四爷,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敢做敢当。反派或丑角里,像心狠意毒的人贩子刘麻子,性格阴暗乖戾的大太监庞总管。秦二爷一登场,第一句话是“来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做生意不会”,这是老年人居高临下的口气,但这时,他其实才二十多岁。为什么这么说话?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实业救国,别人没有他的见识高,这句最不像年轻人说的话,却最符合他自信、故作成熟的心态。说起常四爷,总会想起他的爽朗与正直。常四爷身上有浓郁的侠骨之风,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他是八旗子弟,但并不迂腐,反而痛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他心存国家,勇而无畏,敌军入侵他上阵杀敌,特务拷打他临危不惧,给穷困的过路人施过面,给窘迫的王利发送过鸡。即使沦落到卖菜为生,他也并未放下曾经的豪情,嘴上念的还是“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这样生动的语言,立马让一个心怀天下却壮志难酬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有个相面的唐铁嘴,抽鸦片,总到茶馆骗吃骗喝。在第二幕,他有一段经典台词,是这么说的:“我已经不吃大烟了”,王利发说那你可真要发财了,可他接着说:“我改抽白面儿了。”每次到这儿,观众都哄堂大笑。老舍后来说,这句话不是虚构的,是他亲耳听吸毒者说的。至于接下来,唐铁嘴又演示怎么用英国烟装日本白面儿时,说“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儿,这福分还小么”,这句才是原创,最能写出唐铁嘴的无耻。简单几句话,一半出于观察积累,一半出于虚构,对接得天衣无缝。宋恩子、吴祥子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

出场的人物不论台词多少,都写得活灵活现。剧里的每个人物,老舍都是先彻底琢磨透了才动笔。这种效果叫“开口就响”,既把人物表现出来,而且能制造强烈的舞台效果。

情节设计的紧密

《茶馆》里的对白,是一句废话都没有的。看的时候也许你不觉得节奏快,但这种情节密度,在现实里找不到。《茶馆》的每一幕,都有大量在特定历史时期才有的荒诞事件。在第一幕,是大太监庞总管从刘麻子手里,买了十五岁的女孩康顺子做老婆。常四爷因为发了句牢骚,被抓走坐了牢。第二幕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间。王利发脑筋活,会改良,把茶馆的后一半改成了出租公寓。虽然经常受大兵和特务勒索,但还能勉强维持。常四爷出狱以后,自食其力,靠卖菜为生。当年在这里被卖的康顺子,在庞太监死后,带着也是被买来的儿子康大力找回这里,被王利发妻子收留了下来。这一幕的荒诞事是:刘麻子继续贩卖人口的勾当,这一次是两个逃兵要合买一个老婆。第三幕是北平临解放前夕。这时,距离第一幕已经过去五十年,王利发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茶馆也破旧不堪。世道动荡,群魔乱舞。前两幕的特务打手、人贩子和江湖骗子后代,都子承父业,混得风生水起。这一幕的荒诞事是:庞太监的侄子成了邪教三皇道的首领,要在西山当皇上。因为康大力参加了八路,就想绑架康顺子当人质。小刘麻子勾结官面,要霸占茶馆。王利发送走了康顺子和家里人,和同样走投无路的秦二爷、常四爷撒了纸钱祭奠自己,上吊自尽了。每一幕的发展似乎都在为下一幕的结局埋下伏笔,人物的结局也总是给人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剧中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剧中的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这种外力就是时代的发展。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最后全剧在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三人的的自尽中落下了帷幕,这一出乱世,最后以悲剧结束。老舍先生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们与旧时代的冲突。这是一个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流氓特务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时代,也是一个中国人民对水深火热、灾难深重的社会反抗的时代。

感悟:

冯唐在《欢喜》中所写:腿上留着血的人飞快地跑着,去迎接希望、去迎接死亡。得道的傻和尚慢慢地在雨中走着,跑什么呢,前面不还是雨吗?

上知天文能有何用,下通地理又奈谁何。

这是一部时代的作品,人物的悲惨际遇也终将化作时代的掠影,当时光的车辙渐行渐远,却也指引着一路跟随的人们去追忆那段特别的掠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