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醴陵沩山镇:做好“农”字文章 让大山变“金山”

2020-11-27 19:20:02
相关推荐

红网时刻通讯员 邓立平 朱纯 匡凤 醴陵报道

初夏,天气有些炎热。

醴陵市沩山镇泉水村,王邦辉在新开垦的地里和同伴交流:“每天工资100元,老板还包一餐中饭,今年这个贫是脱定了。”在他身后,是一片青葱的70亩有机蔬菜和果园,种植着南瓜、茄子、苦瓜、黄豆、香瓜、甜瓜等十余种蔬果。

这是沩山镇泉水村新建的生态果园基地,当天,和王帮辉一起在基地务工的有12名贫困户劳动力。

外引+内培:让农业合作组织成为贫困户的“脱贫快车”

沩山镇7个行政村中,2个省级贫困村,2个一类重点面上村,70%以上的山地,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72户1890人,近年来,镇党委依托自然资源,做好“农”字文章,让大山成为金山,让农业产业化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017年,沩山镇组建“产业扶贫招商小分队”,向市内外知名人士宣传、推介沩山秀美山水资源。实地考察后,钟武专被泉水村桃花片区深深吸引,“我准备将这个片区打造成以观光农业为内核的当代桃花源。”今年,他投资1000万元注册了公司,目前已投资240万元,今年还准备投资200万元,从云南等地引进新奇水果品种,“明年您来这里,就能看到长在树上的葡萄,味道也比市面上的好吃得多。我们优先招收贫困户,每月五号准时结工资,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在本地脱贫。”钟武专说。

泉水村农民蔡素文去年投资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他已在泉水村种植油茶340亩,流转泉水、大林、青泉3个村的农田140亩种植“再生稻”,合作社招收了26个贫困户和困难群众,他们每天的工资是120元。“我们这里的土质好啊!我小时候,这就是满山的油茶树,别的村一斤茶籽只能出2.2两油,我们这至少2.7两。”这个年近五旬的汉子已经投入了80多万元。

截至目前,沩山镇已成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5家,解决贫困劳动力61人。

“技术+资金”帮扶,贫困户变身“养殖达人”

两年前的程金明还是一个一无所长的“作田汉”,一家人住在山里,总是为父母的赡养和两个女儿的学习生活费用发愁。扶贫工作队进驻后,鼓励他承包农田种水稻、搞养殖,工作队包销路。程金明吃下了不愁销路的“定心丸”后,承包了30亩水田,种植优良大米,并养殖了50只鸡、100只洋鸭,年底这些产品全部送往驻村扶贫工作队各单位食堂,程金明也成了全村有名的“鸭司令”。今年,鸭司令又扩大了规模,养了4头牛、130只鸡、300只鸭、20只鹅。

沩山村的陈炯自幼四级肢残,全家三口人,家住边远山冲,35岁才结婚。妻子有病,儿子在读初二,每天需接送。本人在家养蜂,但规模一直不大,只有五六箱,生活困难。正当他对未来感到迷茫时,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来了,并帮他落实了雨露计划、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鼓励他发展产业,燃起了其脱贫的斗志。免费赠送5桶蜂,还帮助找销路,一年下来养蜂增收1万多元。加上在当地务工收入,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2018年,他获评株洲市发展产业致富脱贫之星。现在,陈炯养蜂规模达到26箱。

镇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泉水村注册的“缈云峰”商标在周边蜂蜜市场上开始有了一定名气。养蜂,成为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又一利器。全镇共有养蜂户220户,养蜂1200多箱。

2017年,沩山村、泉水村两个贫困村成功退出,400户1424人实现脱贫。今年,沩山镇将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就业、鼓励,帮助113户348人实现脱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逛街作文 学写作文 我变了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脚步作文 苹果的作文 运动会的作文 大自然的作文 抗疫作文 作文材料 我的心愿作文500字左右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450字左右 春游去哪儿玩作文300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600字 妈妈有你真好作文 关于父母的爱的作文 防溺水作文300字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 特别的爱作文 成长的力量作文 我最熟悉的人作文 我和谁过一天作文 南京大屠杀作文 我的文具盒作文 可爱的小动物作文 放下作文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爱我中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