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放弃百万年薪来贵州 教师节致敬“时代楷模”陈立群

2020-11-27 22:20:01
相关推荐

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要退休了,

作为全国重点高中校长、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他在全国教育界都广获认可,

有民办高中开出年薪两百多万挖他,

但这个“名校长”却做了一个决定,

让很多人看不明白。

2016年,他来到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当这个国家级贫困县

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

他要在这所“差校”实践教育的理想,

给这帮苗族孩子开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更要影响成千上万户苗族家庭的未来。

1

全国名校长在小地方遇难题

来台江前,

台江县教育局局长龙峰不知道,

他大胆的邀请,

能否得到陈立群的同意。

然而,

陈校长没开条件,

“解决吃住就行”。

但刚在学校转了一圈,

陈立群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哪像学校的样子啊?

3000多名学生只有一个食堂,

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宿舍,

公共厕所气味扑鼻……

偏远山区硬件条件不好能够理解,

可民中的教师状态和学习氛围之差,

才更让陈校长感到诧异。

他带着小板凳旁听一节高三语文课,

结果老师不负责任、照本宣科,

把作文的开头当作了结尾去讲。

他的“雷霆手段”接踵而来,

直击学校沉疴。

不到一个月,两位老师接连被撤岗,

这件事震动了黔东南教育界。

很多习惯松散的老师,

一下子把精神都绷紧了。

课堂大于天,

这个理念唤醒了全县的老师。

2

爱与责任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学生是老师。”

如何提振教师士气、激发教师潜能,

成了陈校长急需解决的另一道难题。

因为待遇跟不上,

台江民中每年都有十几位教师离职。

为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

他没少跟当地教育部门争取,

但当地财力实在有限,

到手的补助杯水车薪。

他把20多万元奖金捐出来,

那是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杰出人才奖,

在台江设立“奖教金”,

每年奖励9名教师,每人5000元。

更让陈校长焦虑不安的,

是另一座横亘在人心里的

“大山”。

一些学生靠着国家和社会的资助,

注重享受而不思进取,

早恋、抽烟、沉迷游戏等现象频发,

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辍学。

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长,他又能如何?

他打的第一张牌就是严格管理,

宣布开展校园安静环境学习月。

原先像是四处撒欢儿野马驹的学生,

突然被新校长的这根缰绳一拉,

像是有一记无形的教鞭抽在了心上,

一盘散沙式的学习氛围在逐渐改变。

通过国旗下演讲、成人仪式,

他去激发学生的斗志。

这些学生们从没有听过的活动,

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人生的新大门。

3

他改变的

不只是这群苗族孩子

2017年6月,他带的首届毕业生高考。

当揭开榜单看到成绩的那一刻,

从家长到亲友无不感到欣喜。

一本从40多个翻到100多个。

往年,台江中考前100名的学生中,

留在台江民族中学的只有十来个人,

而2018年这数字翻了几倍,到95人,

全县中考状元也第一次留在民中。

2019年,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

有561人考取了本科,

老师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陈校长号召老师们走进寨子,

让苗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意义:

考出一个孩子,

脱贫一个家庭,

带动一个寨子。

“给钱总是要花光的,给物资总是要用完的,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才能使家庭的贫困不会成为世袭。”

——陈立群:《我的教育主张》

4

一批贫困生被扭转的人生

19年前,陈校长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创办了浙江省首届宏志班,

招收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

为他们免除一切费用、提供补贴。

“人生而平等”,

带着这样的初心,

陈校长摸着石头过河。

为了筹集资金,

他数不清敲了多少家企业大门,

走访了多少山区中学,

吃了多少次闭门羹。

不少宏志生

体弱多病、内心自卑,

不愿意和外界接触。

为了改善宏志生们的性格,

他教学生怎么生活,不能死读书。

他提议成立铜管乐队、长跑队,

孩子们变得阳光、乐观、自信了。

拥抱着这样的爱与责任,

浙江省首届宏志生交出优异成绩单,

首届宏志班51人中有45名上了一本线,

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陈校长一共带出了12届宏志班,

招收的951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

相比于成绩,他更坚信一句话: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

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5

反哺这个时代

当年的宏志生在回报

从创办宏志班,

到现在办好一所宏志校,

陈立群走过这么一条路,

“爱与责任”的办学理念,

影响到更多学生和老师。

一批批宏志生已经长大成人,

将宏志精神传递到更多的土壤上。

朱华彬和宏志班的同学

一起去看望校长时,

孩子身上的那种无力感,

和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眼神,

直勾勾地戳进了朱华彬心里,

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他们决心像校长那样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他们正筹备宏志基金,

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求学梦。

这样的一种传递,

这样一种奇妙的命运相系,

跨越时间和地域,

让我们看到爱的力量、

人性的光芒,

以及这片土地的希望。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的现场,

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颁发奖章和证书,

授予“时代楷模”陈立群以国家荣誉。

在很多学校都挑剔生源质量的今天,

那些聚光灯照不到的贫困家庭孩子,

那些所谓的“差校学生”、

基础薄弱的“留守儿童”,

我们如何给他们光明的前途?

他用“花甲之年入深山”的行动,

给了我们答案:

人,生而不同,禀赋不同,

成长的环境也不同。

教育的神奇,

就是千百万像陈校长这样,

有理想、敢担当的老师创造的。

教人无问贵贱,

育人不分优劣,

让我们一起道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编辑:赵子滟

编审:吴亚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400字 感恩的作文 假如没有网络作文 写一篇游记作文400字 扬起理想的风帆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玩具汽车作文 我学会了做饭600字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四年级 操场上作文 芦荟 作文 散步的作文300字 自然风景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800字 的颜色作文 辛苦的暑假作文400字 师生情满分作文 景物描写小作文 写人品质的作文 诚信最珍贵作文400字 按照空间顺序写的作文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文 作文框架 关于母亲的作文500字 月考后作文 运动会的作文结尾 小学生作文网课 调查报告作文 有你同行作文600字 夏天的荷花池作文 历经磨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