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为高中生 你估算过要上985/211大学 各科至少要达到多少分吗

2020-11-28 03:50:01
相关推荐

作为高中生,你知道你目前成绩与目标大学之间还有多大差距吗?你估算过要上985/211大学,各科至少要达到多少分吗?

今天,我们就根据往年的985/211大学各地最低投档分数线,以及公布各科成绩的各省份一分一段表,推测一下要想考上这些大学,考生各科目至少要考多少分?

首先,来搞清楚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使用情况,以及985/211高校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

△ 使用全国I地区分数

△ 使用全国II地区分数

△ 使用全国III地区分数

△ 自主命题地区分数

看完2017年全国各省份的批次线和985/211大学最低投档分数线,很多同学可能会心生疑问:为什么同一所大学在使用同一份试卷的各省份,分数线不一样呢?

先给大家普及一个常识:

决定分数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一是试卷的难易度;

二是招生计划的多少;

三是高招人数的多少,更准确地说录取率的高低。

对使用同一份试卷的省份来说,第一个影响因素是一样的,不存在难易度的差别。而其他影响因素则大不相同。

以全国Ⅰ卷为例,9个省份中如果一个省份的本一录取率远高于兄弟省份,那么本一批次录取的人数越多,分数线势必越低。而影响本一批录取率的因素就更多了,比如省内本一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数。

当然,分数线低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因素之外,还有部分客观因素如同分考生数量的多少、高三生中复读生拉高分数线等。

那么,想上985/211,各科至少要考多少分?

△ 985/211预测分数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知:文科生要考上清北,数学和英语肯定是要接近满分的,文综肯定要在230分左右。理科生要考上清北,总分至少要在670分以上,而且数学和英语、理综几乎要接近满分,由此可见,理科对分数的要求更高。以上都是按照最低分数统计的!

语文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985大学,语文至少不能低于110分!

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

文言实词

阅读文言文需要的实词来自:学过的文言课文、《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练习过的文言语段。由于实词过于繁多琐碎,放在语境中更容易理解记忆,所以需要反复诵读这些内容,复习重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例如:文言阅读中经常作为得分点出现的“论”字,其“判罪”这一义项,来自必修四《苏武传》一文中的句子“会论虞常”,对课文很熟的话,理解和翻译都不成问题。另外,对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如与政事、官职等相关的实词,可以进行一些概括归纳,以强化记忆。

古代文化常识

因为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出现在文言、古诗阅读中,在现代文中并不常见常用,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即便记住了,也常会遗忘,所以要反复进行复习。

不仅要复习课文中出现过的,还要复习科举教育、风俗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2016年考到的“移疾”,作为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语,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过。古代文化常识虽然内容庞杂,但要求掌握的限于常识,比较生僻的内容就不再是常识,积累的必要性不大。

名篇名句默写

理解性默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出现错别字。因此,背诵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例如:《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义就不会错了。

另外,针对前期在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掌握。如《劝学》中的“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两句中的“致”“至”二字,《登高》中的“霜鬓”等。

成语

一些近义成语原本就不易区分,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一视同仁”“一概而论”等。因此,在复习成语时,除了要了解意思,更要掌握其特定的用法,如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褒贬谦敬等。

现代文阅读

阅读类题目,应该强化答题规范。无论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答题都有其特点和规范。

就客观题而言,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每个选项中的理解和说法是否正确,切不可无视文本,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加以判断 ;确定错误选项时,不能认定某个选项错了就立即确定答案,一定要在落实所有选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抓大放小”,确定答案。

就主观题而言,一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和“总结×××的形象特点”看似都在问人物形象,但答题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后者直接进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规范作答。在答题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虽然可能都要进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条理清晰,表述严密,逻辑合理,语言通畅,但表述的用语体系是不同的。

例如:小说中“设置情节”“形象特点”,传记中的“组织材料”“精神品质”等就是这种区别的体现。

文言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最能体现考生的文言水平。翻译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联系上下文,以便把握大意;关注得分点,力争准确翻译;调整语序,补出省略的部分,让语句连贯流畅。因为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较多,尤其是主语经常省略,所以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动词,以便顺藤摸瓜,补出主语。

古代诗歌阅读

古诗阅读要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规范作答。诗意读懂了,做题就容易多了。在阅读时,不能像文言文一样去翻译诗句,而是要找出诗句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再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这些形象的,从而读懂意象;最后再看上下句、每一联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很快读懂诗意,把握作品的意境。

例如:叶梦得《水调歌头》中“霜信报黄花”一句,诗人选择的形象是“黄花”,即菊花。“霜信”是霜期来临的消息,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稍加思索,就知道这句是说:菊花开放,带来了霜期来临的消息。在准确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去按照题目的要求规范作答就可以了。

例如:意境类考题,一定要先表述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再说明景象的氛围特点,最后结合手法阐明作者融进的思想感情,点出该手法又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而且用语要使用诸如“雄浑开阔”“宁静恬淡”“凄清冷寂”等表现意境的专业术语。

作文

积累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写议论文。议论文重在说理,而说理的基础是占有材料。另外,不同的时代有不尽相同的主流价值观,当代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围绕核心价值观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并注意素材的典型性和现实性。这样,作文才能有说服力和针对性。

强化结构意识

高考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因为答题时间紧张,有些同学不注重谋篇布局。事实上,议论文严谨的结构能显著增强说理的逻辑性,因而也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在这个阶段,可以精选一些作文题目,列出作文提纲,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例如提出论点和分论点,列出准备使用的素材。

书写

对语文而言,清晰工整的书写至关重要。高考虽然是网上阅卷,但赋分的是阅卷老师,潦草的书写不光难以辨认,也会造成阅卷老师对书写者答题水平的误判。因此,书写对语文答题的伤害是无形的,也是痛切的。书写习惯差的同学,可以在这段时间好好加强书写练习,确保字体清晰工整,能够辨认。

数学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985大学,数学不能低于125分!

回归课本,拓实基础

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复习的重中之重。这一步一定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

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函数为例,学习函数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有:函数的概念,建立函数关系式,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学会利用图像即数形结合。

而求值域与最值有几种方法,重点是利用二次函数,利用基本不等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特别是导数法,这些都必须在自己的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与网络。

抓住重点内容,注重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主体内容是支撑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部分,这些内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点考的。像关于函数(含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和圆锥曲线、线面关系、数列、概率、导数等,把它们作为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来处理,要一个一个专题去落实,要通过对这些专题的复习向其他知识点辐射。

重视错题本,及时整理

要及时对做错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尽快订正。

比如,在讨论有关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时,许多学生漏掉了q=1这种情况,这实际上是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不熟练所造成的,假如能真正掌握此公式的推导过程,熟知其特点,在做题时,是不会轻易漏解的。

像这些错误,如不经过仔细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后还会犯同样错误。对做错题目的及时反馈,是复习中的重要一环,应引起广大考生的普遍重视。

对相同知识点、相同题型考题的整理,也是复习中的重点

许多知识点,在各类试卷中均有出现,通过复习,整理出它们共同方法,减少以后碰到相同题型时的思考时间。

如:设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函数,且f(x+2)[1-f(x)]=1+f(x),又f(2)=2+根号2,则f(2006)=________,在此类题目中,要求的数与已知相差太大,要求出结论,必定有周期性在里面,因此先应从求周期入手。

在复习中,如能对这些相同题型的题目进行整理,相信一定能提高应试时的准确性。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整理

近年来,高考中明确指出知识考查的同时要考数学思想方法,这其中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等思想方法。平时在复习中,如果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应试能力,还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熟悉题型:每种题型解题方法不一样

选择题排除,填空题猜测,大题写知识点和公式。

下面说到具体的应试技巧,当你面对一道题时,真的不知道准确答案,对于不同的题型也有不同的方法。

选择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有四分之一对的概率,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这个概率,当然,排除肯定不可能对所有题是一个很好使的方法。填空题可以根据题干进行猜测,当然是在你不会的情况下。

对于大题,完全无从下手,也可以把你知道的知识点,或是公式写上,不一定就用到了,也能赚两分。最忌讳的就是留空白,不会就完全不动笔去写,留下一大片空白在那里,阅卷老师生气,你的分就无望了。

关心教育动态,注意题型变化

由于新增内容是当前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内容,因此它们都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把诸如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与框图的基本要求有目的的进行复习与训练。

英语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985大学,英语不能低于120分!

单词、词组复习不可少。着重高频词汇的复习,可以抽出时间专门背诵高频词。“很熟的看一下,生疏的最好动手写一写。”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整理以前考过的试卷,回顾错题。可以翻看一下错题集,重新做一下以前的错题。”同学们要把学过的知识复习掌握好,这是考好英语的基础。

坚持每天进行英语听力训练。语言是需要反复加强记忆的,坚持天天听英语,增强语感和熟悉度,对英语考试很有帮助。

写作积累与训练。分题材进行回顾、总结,最好各类型的范文能背诵、掌握一两篇。近年来,高考话题贴近考生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为了保证测试公平,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命题情境的切入点,倾向半开放性写作。同时,民俗文化内容有关的文章越来越多出现在高考语文和英语作文,这是一种命题趋势,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最好留心下相关题材的文章。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是一种命题趋势。考生应着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训练。其一、进行自己相对较弱的题型的解题训练;其二、训练解题技巧熟练度,限时答题的精准度。英语阅读量大,因此考生要合理分配每个题型的时间,在日常训练中做到心中有数。

突出基础题复习,如语法、改错。基础题目不失分,拿满分

理综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985大学,理综至少不能低于240分!

物 理

研读课本

研读课本的目的是搞清课本中的“四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和价值点)是什么。

比如“摩擦力”的“四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大小计算、方向判定)。

难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判定、静摩擦力的大小确定。

关键点:分析物体受力、确定相对运动/趋势。

价值点:加深对“运动/趋势相对性”的理解;加深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的认识;知道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利用摩擦力、控制摩擦力的具体方法。

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一定要多一些交叉,把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把学过的知识,织成一张网。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把这些关联的考点联系起来(还要搞明白区别),把基础打牢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好方法。比如在学习天体运动人造卫星这一章节,一定要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翻看波尔能级模型的相关概念。

训练物理解题方法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道题你都可以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可以相应省略一些步骤。

重视物理笔记本和错题本

笔记本

记定义。教科书上的一些基本公式都有相应的解释比如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公式:与两物体物质质量成正比即F∝Mm,与两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是r即F∝1/r,万有引力常数是G。。。。得出:F=MmG/R。

用自己的语言记录重要概念、定律、原理。如楞次定律、偏转场等。

记录老师课堂讲解的综合性例题,要作详细的笔记并加以揣摩。这些题综合运用并考查了许多知识点,能起到一题覆盖一片的作用。

错题本

记录一些方法技巧。比如学习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后,若题目中触及到时分就用动量定理(ft=p/-p),触及到位移就用动能定理(fs=ek/-ek)。

记录有价值有典型意义的题目。选取不同的角度思考,从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举一反三。

记录总结的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记录知识结构。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电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电场的知识结构等等。

重视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

一定要弄清楚题目究竟是哪个模型的变型或哪些模型的组合,这有助于同学们归类题目,大致确定要使用哪些知识来解题。而做完一道题以后,如果能熟悉试题背后的物理模型,则可以为今后的解题积累经验。

在审题过程中,要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解物理题,能画图的尽量画图,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过程以及探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化 学

把元素周期表理解透彻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最为关键的地方。体现元素周期表最重要的实验和理论一定要弄懂。学好元素周期表能够解释许多问题。

例如:钠,钾,镁分别与水反应的快慢程度实验。第三周期体现非金属性强弱的含氧酸强弱顺序。

例如:为什么HF能腐蚀玻璃SiO2,而HCl,HBr,HI等不能?

因为F的非金属性强于O,所以Si-F键比Si-O键键能大,键长短,键更稳定。所以向着比SiO2更稳定的SiF4生成的反应方向进行。而O的非金属性强于Cl,Br,I所以盐酸,氢溴酸和氢碘酸都不能和SiO2反应。

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归纳总结题型和解题思路

掌握基本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做题时要善于归纳总结题型和解题思路。化学学科有很强的规律性,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自如地驾驭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等等。

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一些如核外电子排布及运动规律,电解质的电离、化学鍵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等都非常抽象的知识中,我们不妨先将其形象化,模型化加以理解,再深入探讨其实质,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学习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

增强动手画的能力

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对有机化学。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这也是有机推断题的基本功。现在并不需要掌握机理,只要发现规律就行。

比如甲烷氯代反应:H3C—H+Cl—Cl=光=H3C—Cl+H—Cl,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只手抓住了“H+Cl”,然后翻转180°,嘿,变成“Cl+H”了。我们把这个“游戏规则”叫做“取代反应”。

重视等效思想

等效思想在各个学科中都很重要,等效思想是找同分异构体的关键步骤。当然前几步是算不饱和度、选母体、找出杂原子或基团。然后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组合。

这时把杂原子分为几类:一价基类(-Cl,-R,-OH等)、二价基类(-O-,-CH2-,-COO-等)、多价基类(氮原子)。对付一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氢,有几种取代等效氢的方法就有几种异构体。对付二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键,有几种插入方式就有几种异构体。注意像酯键这样的二价基有正插和反插。对付多价基,具体方法在例子中解释。多价基其实是专门拿来对付连着三个取代基氮原子的。

找共性进行类比

化学绝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第一道选择题除外),而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科。比如“拟卤素”这种神奇的东西,就是化学性质与卤素极其类似,举例有(CN)2、H2O2、NO2(N2O4)等,比如他们的氧化性普遍较强,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CN)2+H2O←=→HCN+HOCN这样的反应。

更典型的是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族的递变性值得总结,比如含氧酸的酸性、氧化性与还原性。比如NaOH与Al的反应,同样可以推广到与硼元素,2NaOH+2B+2H2O=△=3H2↑+2“NaBO2”,所谓的“偏硼酸钠”。与偏铝酸钠一样,实质上都是[M(OH)4]-的形式。

还有三对对角线规则Li~Mg,Be~Al,B~Si。所以可以推测出Li在空气中燃烧不生成过氧化物,Be与Si同样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将氧化性与电负性顺序的相同与不同做一下比较。

生 物

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

简化记忆法

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联想记忆法

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可以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重视生物的概念

对名词的定义尽量背诵

阅读课本时应当注意限定词,这会对理解一个名词及判断从属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的定义阐释了其来源、运输途径、功能、含量、化学本质。

对过程的概念动态理解

课本中有许多动态过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描述这些过程的概念并不需要背诵,而是需要在脑中有动态推演的过程。

例: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这个概念很长,实际上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有氧呼吸的每一个阶段发生什么生化反应。脑海中要有一张动态图,如下。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规范术语的完全记忆

本质相同但表述相异的答案并非不正确,但在高考这样的标准化考试,按照原文表述一定万无一失。如果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原话表达,至少要做到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

例: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重视错题集

有些同学不太重视生物的错题,因为感觉生物除了背还是背,没必要收集那么多题。但我觉得,我们做错的每一道生物题,总能或多或少反映出自己在知识框架或细节上的理解漏洞。而这种整理的过程本身,也会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宏观。

构建知识网络

我们知道,生物学的概念、名词、术语相对较多,也是考试所要考察的重点内容。但是它们的分布比较零散。

如何深刻的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掌握有关公式、原理、生理过程呢?建议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等,运用比较形象的方式,包括画图、表格、知识网络图等构建知识网络,构建出来之后还需要找老师修改,或者可以与其他同学相比对,互相指导、互相促进。

重视归纳方法

网络构建法。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知识体系构建宜简不宜繁,宜小不宜大。

图解归纳法。适合原理及规律类知识。例如光合呼吸过程、免疫调节过程等。

比较整理法。适合概念类。例如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各种细胞器的比较。

要综合归纳知识,并灵活运用

生物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文综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985大学,文综至少不能低于210分!

政 治

汇总时政热点,兼顾即时热点与长效热点

政治学科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和国内外重大时事的密切结合。高考命题注重能力立意,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导出新设问,要求考生解读和整合信息。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等热点多年从不同角度反复考查。

梳理筛查知识网络

既要把握宏观体系,也要深入微观结论。在高考设问中,宏观背景、微观切入依然是主流,对于运用的知识有比较明确的范围要求。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但又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突出知识的自由裁剪和答案的生成性。

适当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文综作为三科合卷的综合能力测试,思考量和书写量都较大。同学们每天可五十分钟限时训练一套“12+2”模式习题,重在训练审题、抓材料关键词、多角度分析和学科术语表述。另外,同学们应善于总结各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并提炼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解题程序步骤,通过练习内化为自己的答题习惯。

规范答题,确保细节之处不失分

在往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出现考生因基本理论记忆不准确不全面、答题格式步骤不规范而无谓失分,如将“认识具有反复性”表述为“真理具有反复性”,基本理论与试题背景材料脱节,甚至出现擅自更改题号、答错位置等程序性的错误。因此,在同学们应严格要求,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将高考当作平时考试,水到渠成。

历 史

历史考高分的七个关键点

把握历史课的主要内容

历史的学习是有规律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情节和作用。掌握了这些基本点就掌握了一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也就掌握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建立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

同学们学历史是一课一课地学的,学的往往是一些单独的历史事件,学完一个单元或一本教材之后,它就是一段很完整的历史,这时就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以便逐步达到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不仅对加强记忆很重要,对加强理解也是很重要的。

学会历史的分析

方法。我们学习历史,目的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要学会历史的分析方法,这样就能系统地从历史事件出发,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从错综复杂的历史变化中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历史发展的必要性。

做好笔记,善于总结

我们在学习中要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要记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把与整个历史时间有关的因素都勾画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化知识。

规范答题过程

高考文综测试时,时间紧、题量大、强度高是每一个考生都将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有限的练习中,把握好答题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①向仔细审题多要1分。如选择题:审清题干时间范围、看清关键词(正向还是逆向)、仔细推敲各个选项、确定符合题干的最佳选项。

②向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多要1分。如非选择题:一是从材料中归纳提炼答案,二是结合所学的知识整理答案,三是材料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整理答案。当材料观点与所学的知识不一致时,要以材料为准,尽量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③向理清思路、严谨归纳多要1分。例如非选择题:审题后,把思考问题的角度确定好,下笔前判断好对知识的取舍。每一小问所设的分值往往会提醒你需要答出几点要点。

④向语言表达的准确、规范多要1分。如非选择题:审题再好,思路再明确,所用知识判断再正确,最终都要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历史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规范决定了得分率高低。

地 理

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中心就是主干。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于这些主干知识,学生们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地图是关键

最好的办法是填充图画,即拿一张空的图自己标上山川、城市、河流还有等值线之类的,这样考试时就会有快速反应了。可以把世界地理的每个方块的图都剪下来,放袋子里,有时间就看,看多了,就非常熟悉了。

抓住三种图表,提高识别地理特征的能力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

图表可分为三种:一是等值线图,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二是统计图表;三是区域地图。

注:此文综合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管理员处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记事作文300 什么真热闹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600字 抓小偷的作文 经历风雨作文600字 没有电的日子作文 我的梦英文作文 苏州园林作文 幸福是什么作文600 和谐的作文800字 收地瓜的作文 出租车司机作文 关于冬奥会的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600 朋友的关心作文500字 北京天安门一日游作文 我和你的作文 我学会了做饭作文200字 我的实验小学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800字 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作文600字 我想对自己说作文400 布依族的风俗作文 搬西瓜作文 什么的启示作文600字 反非法集资作文 杭州低碳科技馆作文 值得半命题作文 学生作文 拯救熊猫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