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署名文章:习近平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浙江探索(2)

2020-11-28 08:30:01
相关推荐

(小标题)三、从能源科技创新到能源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一直非常注重能源科技创新。2003年2月19日,他在调研浙能集团嘉兴电厂建设项目时提出,“电力行业要敢于创新,发展电力多元化。浙江精神就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创新也就获得了先发优势”。习近平同志这时的能源创新理念,主要集中在发展电力多元化方面,对能源主要领域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初步思考。

2004年7月26日,习近平同志再次到嘉兴电厂调研时指出,要发展新能源技术,扩大清洁能源的应用。随着“八八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施,他从更深层次阐述科技创新对能源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2006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经济日报》发表的《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一文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浙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把发展能源、山海资源开发、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习近平同志站在全省高度阐明了能源是科技创新的重点,科技创新要为发展新能源以及降低能源消耗创造条件和基础。从发展电力多元化到推动能源全行业科技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能源科技创新问题的思考,与他后来提出的能源技术革命理念在逻辑上是契合的、要求上是连贯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他提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能源技术变革趋势,高度重视能源技术变革的重大作用。确定能源技术开发应用的重点,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经济合理、国际合作可行性等因素,按照“三个一批”的路径,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他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要求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这些年,浙江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培育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在舟山和温岭,分别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机组和我国第一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浙能集团首创的超低排放技术,荣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了浙江省该奖项零的突破。

(小标题)四、从深化浙江能源改革到能源体制革命

无论在地方工作,还是主政中央,改革的理念始终贯穿在习近平同志对能源发展的思考之中。2003年,他在听取浙能集团等单位负责同志关于浙江省天然气开发利用事业的工作汇报时,从浙江山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统筹发展浙江省天然气产业的原则意见,明确了“多气源一张网”的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和集约化的天然气购销格局。

2004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浙能集团总部调研时明确提出,浙能集团要通过深化改革,为浙江全省的能源安全起到保障作用,进而为浙江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这次调研,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了能源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2005年5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听取“十一五”规划重点调研课题汇报时指出,加快能源建设以及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以缓解能源供给不足对浙江发展的制约。这一观点,旗帜鲜明地在省域战略层面提出能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对能源体制改革进行了前瞻性的积极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我国能源发展对体制变革的迫切需求,积极推动能源体制改革,提出了能源体制革命的重要论述。他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能源体制革命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形成的能源体制改革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主要思路理念和目标取向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比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其中涉及国家油气管网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取向,与浙江长期坚持并实践的“管住中间、放开两头、集约化管理”的天然气改革思路是很一致的。这些年,浙江省始终把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作为能源发展的突破口。目前,浙江已成为全国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之一,电力直接交易降本减负超过110亿元。浙江正加速推进油气体制改革,通过建机制、提效率、降成本、促公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小标题)五、从区域能源合作到能源国际合作

扩大开放,是习近平同志海纳百川广阔胸怀的重要体现。2003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交流合作,从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能源开发利用等多方面进行合作。2004年7月26日,习近平同志调研嘉兴电厂建设项目时指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区外购电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兄弟省市的支持,增加对我省电力电量的输出。电力公司要加强与周边省份的联系,千方百计争取短期和临时交易电量”。他不但提出通过扩大合作来弥补浙江自身的电力不足,还积极主张加强天然气管道与周边省市的互联互通,指引了浙沪联络线天然气管网的建设。

2004年8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指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在省外、国外建设我们的粮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实现“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立足全国发展浙江”。这一论述,更加丰富了区域能源合作的观点,由之前的外购电拓展到在外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由能源终端产品的引进拓展为能源上游产业的建设,合作的视野更加宽广,指导浙江与其他省区实现合作共赢。

2005年3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突出选商引资》指出,浙江是资源小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境外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是长远的战略选择。这一观点,符合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又把合作的范围由国内拓展到国外,反映出习近平同志已经对能源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思考。

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国际合作的理念,由调研浙能集团提出电力合作开始,到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在国内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再到提出在境外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由内向外、由单一向综合、由终端向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国际能源合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能源是对外合作的重点领域。他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要求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国际合作的理念,与他在浙江推进能源合作的实践探索一脉相承。这些年,浙江省把对外合作作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截至2018年,全省外购电量1503亿千瓦时,占比达到33%。在安徽、新疆、宁夏等地建成电源基地,在新疆建成世界单体最大的煤制气项目。成功收购巴西圣西芒水电站,在“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上迈出新步伐。(未完待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批语怎么写 打屁股的作文1000字 包饺子作文350字 偶遇作文开头 优秀写人作文大全 简单也美丽作文 初中游记作文600字范文 细节描写作文200字 我喜欢雨作文 厚积而薄发的作文素材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作文 河南风景作文 关于网络诈骗的作文 2018河南高考作文 关于花开花落的作文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文 三年级作文海鸥 pte作文 作文开国大典 特殊的一天英语作文 芷江风雨桥作文 写泥鳅的作文 青年的使命作文 我的梦想英语作文120字 向什么学习作文600 法律伴我成长作文 关于奋斗的作文题目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 遥控汽车的作文 如何做蛋炒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