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容和书社蒋红:重温最美诗词里的空灵禅境

2020-11-28 09:10:01
相关推荐

重温最美诗词里的空灵禅境

——读《诗中自有禅滋味》有感

掘港小学 蒋红

偶然逛书店,书架上那本《诗中自有禅滋味》深深吸引了我,喜欢这个书名,一个是诗,一个是禅,诗是最美的文字,禅是最高的哲学,两者结合,充满了趣味。

作者李清秋是一个用心用情感受生活的女子,心似兰草,文墨清雅。手捧书,开始阅读,便被书中的故事和诗词深深吸引了。诗中的确有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些让人回味悠长的诗句,越是品味,越觉得富有禅意。

其实,禅,不仅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一种心境,是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文化中寻找禅意,除了茶道,要数中国的诗词。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可以在几个字的排列组合中蕴含万千世界。诗词可以,它凝练、简洁,懂得戛然而止,又懂得余音绕梁。像是国画中的留白,不言不语,又传递出更多信息;像是禅宗主张的不立文字,唯有心法方可直达本源。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我们可以为自己留下一小段时光,带着质朴,带着禅思,走进诗词世界。我想,无论是捡拾梦想,还是沐浴宁静,都是美妙的感受。

以我观物: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人们常说,拥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生硬,但在生活中,若我们细细观察体会,便会发现事情确实如此。

学校要求35周岁以下的老师必须参加青年教师读书组,于是小年轻有时可能会抱怨真倒霉,怎么什么事都轮到我呀?快到35周岁的会想我不就剩两年了,一定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好好读书;刚过35周岁的老师也许会暗自庆幸自己不需要参加了;而那些快退休的老师也许会感叹自己老了,真心羡慕年轻人真好,读书真好!

心境,真是奇妙的东西。

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美丽的景色自然可以悦人,但若观赏者本身没有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又怎会有心欣赏这份美景?同样的鸟鸣,若是心中生怨,听到的便是噪音;若是心中生爱,听到的便是乐音。

心态决定一切,保持一颗单纯、阳光、积极、健康的心,便可无畏于生活的残酷,无畏于成长的磨难,便可不因外界的风吹草动而心慌意乱。

心境随心转: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人们常言,“心随境转”,意为环境会对人的内心产生影响,进而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为子三迁皆为这个缘由。

“境”不仅指环境,也指境遇。于是,人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理由,将自己的种种不幸的境遇归结于外界的环境,认为一事无成是因为身不逢时,不能出头是因为世无伯乐。

于是,人们习惯了推诿责任,比如,某老师由于缺少赛课或班主任年限不够而迟迟未评到职称,他认为是学校没有给机会,而不去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某家长,放学后不及时接孩子,也不和老师打声招呼,找不到孩子便冲学校发火,责怪班主任;某学生,二年级语文常考满分,到了三年级,成绩下降了,家长便认为是老师教得不好,而不去关心孩子低中年级过渡期的变化。

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心虽会随境转,境却也可以随心转。一个乐观的人,会时刻让自己保持好心情,积极乐观地面对每一件事,即使遇到困难,也只是淡然一笑,不会怨声冲天。这,便是“境随心转”。

处变不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经营着爱情、事业、学问、家庭……然而,纵使我们为之付出一切,也避免不了在途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和意外。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意无留,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怎样一种舒适的心境?又是怎样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人世间,真正能做到处变不惊的人少之又少。

当身边人遭遇意外时,很多人都会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类的话来安慰他们,劝他们安心淡定。然而,当同样的事情降临到自己身上时,他们却乱了步伐,乱了心境。

“平常心”,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远离颠倒梦想,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妄生喜忧;就是处变不惊,遇事泰然自若、无所畏惧;就是万事随缘,不勉强不焦躁,平平淡淡;就是宽容大度,不苛刻,不张狂;就是不避艰辛,踏实劳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心静时,我们才能倾听到来自内心的、真实的声音。然而,在这个热闹的都市中,人的心却很难平静下来。我想,那存在于古诗词中的禅意,似乎更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在繁琐的家务,烦闷的工作之余,别忘了泡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诗词,读圣贤箴言,悟禅之空灵,去心灵尘埃,感人生真谛,如诗人一般怀揣美好,心存感恩,快乐工作,享受诗意的生活!

作者简介

蒋红: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南通市骨干教师,如东县学科带头人,如东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如东县优秀共产党员。曾获江苏省“杏坛杯”课堂教学展评特等奖,南通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执教省、市、县级公开课、开设讲座30多节。先后在《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等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教育感言

用心呵护孩子人心灵,

用爱点亮孩子的心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宜兴竹海作文 关于地点的英语作文 怎么写人物作文 照耀我的人作文 关于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 我和别人不一样作文600字 音乐的作用英语作文 作文如何审题 我的新年梦想作文 手机的好处和坏处作文300字 呕吐作文 关于聂耳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句格言作文 关于潍坊的英语作文 以谢谢你为题的作文600字 描写风景的作文三年级 杯弓蛇影作文 治标不治本作文 我喜欢的昆虫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800字 积极乐观的作文800字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麦田作文 描写童年回忆的作文 鄞州公园作文 关于元旦的作文400字 欲望作文 珍惜生活作文 friend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