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平:在四个经典故事中与犹太求经思维相遇

2020-11-28 10:40:01
相关推荐

主讲人:张平教授

张平教授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终身教授

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

01

沙希之争

拉比犹太教中的两个学派,沙玛伊学派与希列学派,他们争论了很多年。前者说律法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后者争辩说律法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后来有神音宣布说,两派所说的都是真神的话语,但律法与希列学派裁决相一致。这段经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争辩文本,符合希腊哲学逻辑学里面讲争论的三段式。

争辩文本他都有两个逻辑前设,一个前设叫矛盾律,矛盾律管什么事情?就是说无论我这个争论中间出现多少种观点,我最后只能选择一种观点作为一个裁决。这段经文中,说到这里有神音出现,他说两派所说的都是真神的话语。我们知道他有裁决原则的,上帝的话就是律法,如果两派所说的都是真神的话语,那么这地方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两派说的都是律法。但怎么可能一边说两派都是真神的话语,一边说律法只是与希列学派的话相一致?

那么这个案例所表现出的逻辑系统,我们把它称之为平行逻辑里面的平行律。什么是平行律?平均律是先针对矛盾律来,它反矛盾律。平行律,我们表述叫做P和非P同时为真,命题P也为真。

02

蛇炉之辩

蛇炉是一种烤炉,墙上先掏一个洞,然后用石块砌出一个烤炉,石块中间有缝,我抹上灰浆,缝看起来弯弯曲曲,有点像条蛇一样,这种炉子叫蛇炉。

蛇炉之辩,争论蛇炉洁净不洁净的问题。犹太律法有个很大的一个议题,简单说洁净不洁净都是跟饮食有关系,就是吃、喝的东西会有洁净不洁净的问题,烤炉他会拿来用来烤食品、烤面包,它存在一个洁净不洁净的问题,具体到这种蛇炉有没有可能是不洁的,那么当时产生了分歧。

有两派的观点,一派观点是拉比以利以谢,他认为蛇炉不存在这个问题,蛇炉永远洁净,不可能不洁。另外一派是其他所有的犹太贤哲,他们都认为蛇炉有可能不洁。

正常情况下这个不是问题,为什么?因为犹太教它是争辩性思维,但它也有一整套裁决原则,其中的一个裁决原则,终局裁决原则,是多数人的意见是律法。但是最后实在争辩不下怎么办?投票。谁票数多,谁是律法。他这个太明显,就他一个人,对面所有人,所以要投票的话肯定是不行,所以他拒绝接受这个结果。拒绝接受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两个,一个他是那个时代的律法权威、学术权威,跟他争辩这些人绝大部分是他弟子,所以他不肯认输。再一个犹太教历史上讲权威到这样一种级别的人,他就也不是凡人,他就已经是通神的人,所以他也不肯接受了。他不肯接受怎么办呢?然后他就讲,他说如果律法跟我讲话一致,那么现在门前那棵树就飞下来,他那句话一出口,那棵树马上飞来。这个时候一个拉比约书亚站出来反对,他说律法是给人遵行,草木没有律法,所以这个树飞起来,它不能证明你说话是律法,无效。于是他又行了河流与墙两个奇迹,都被拉比约书亚判无效以后,拉比以利以谢,就把终局裁决搬上来,他说如果律法与我一致,那就让上天来证明,上帝来告诉你们谁的话是对的,就这句话一出口,马上上帝从天上说话。上帝从天上说什么呢?说你们为什么要与拉比以利以谢争执,律法明摆的都是以他意志,这个人就是活律法,这个人讲的话就是律法。

拉比约书亚,这时候站起来跟上帝争辩,跟上帝讲什么,他讲这句话,这律法不是在天上。上帝沉默,不再参与。那么后来这些参加讨论的拉比他们就投票做两个决议:第一个决议是当然蛇炉以多数派意见为准,蛇炉存在不洁净的问题。那么第二个决议是把拉比以利以谢开除教门,赶出教会,从此不许他参加拉比犹太教会。

这个故事我们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沙希之争里面上帝出来做了裁决,这个裁决是有效,到蛇炉之辩里面上帝做出了裁决,裁决就无效。同样都是上帝说的裁决。那么这两个故事差别到底在哪里?

沙希之争里面,上帝在做裁决之前,首先放出了平行逻辑的一句话,两派所说都是真神的话语。蛇炉之辩里面上帝作裁决的时候,他实际上简单地否定了平行逻辑。当你把这两个故事连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平行逻辑在犹太思维中的重要性,重要到什么程度,如果上帝尊重平行逻辑的话,那么上帝的话也可以接受。如果上帝不尊重平行逻辑的话,上帝的话是要被否决的。

第二个问题,我看到故事结尾拉比以利以谢现在被大家做投票,做决议赶出教门,我们讲犹太人求经思维,求经思维是什么?拿经典文本做诠释,通过诠释得到律法,按照律法去生活。这里面的话你的经典是已知,诠释经典的方式是已知的,你的生活上也是已知的,这里边唯一一个未知数是律法,所以整个要追求的问题就是反复在问律法是什么。那么就为了这个费很大力气学习、读经,把这些不合格的人口赶出去,进行辩论。所有那些都会找到律法,他现在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圣人,这个人全能全知,这样就是活律法,这张嘴讲出来就是对的,我们的生活突然一下变得非常简单,我们可以把这个人请来,那我们也不用读经,我们也不用学习,我们辩论中请他来讲,我们在下面记录,就完了。他有所有答案,我们把答案记下来了。这样一个大圣人,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当做一个圣人供奉起来?我们反过来要把这个圣人赶出去?我们要开除他的教门,这是为什么?

03

拉比约哈南与雷实·拉奇实

拉比约哈南是那个时代的律法权威、学术权威,那个时代最受人敬仰的拉比。雷实·拉奇实,这是一个强盗。有一天两个人在约旦河洗澡碰到一块。拉比约哈南是塔木德时代著名的美男子,雷实·拉奇实大家可以想象他是强盗,浑身都是肌肉。两人碰到一块以后,拉比约哈南看见拉奇实,就跟他讲,说你看你这个人一身的力气,你这整天拿来干这些坏事多浪费,应该拿来跟我读经,跟我学习。拉比约哈南就跟他讲这样,他说我们做个交换,说我有个妹妹长得跟我一样漂亮,你要肯过来跟我读经,我就把我的妹妹嫁给你。雷实·拉奇实英雄难过美人关,他就同意了。同意了以后,他娶了拉比约哈南的妹妹,从此开始跟拉比约哈南来读经,两个人一起学习。

犹太教强调学习,儒家也强调学习。但这两个学习的概念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讲学习的话,我们学习的标准叫做头悬梁,锥刺股,学习的时候是不能有任何半点的事情来打扰,应该一个人,安安静静在那读书。犹太人的话,第一个禁止一个人学习,学习至少是两个人,最好是三个人;第二个禁止不出声的学习,禁止你学习时候不说话,因为犹太认为学习的意思就是争辩。

那么通常争辩拉比约哈南他会占上风,他是老师,雷实是他的学生。但是有一次他们争到一个问题,雷实·拉奇实占了上风,什么问题?争刀子,又是跟洁净不洁净有关系,因为刀你可以拿来做餐刀,所以它存在一个洁净不洁净的问题。是这个刀有个制作的过程,他的问题是什么?我到从哪一步开始,就存在洁净不洁净的问题。那么拉比约哈南他想的比较简单,他认为刀锻打成型之后就可以拿来切东西,那时候就有个洁净不洁净的问题。雷实·拉奇实跟他说那不行,就是锻造成型的刀子很脆,实际上没办法切东西,需要淬火,淬火之后,然后才可以切东西。那么吵完之后拉比约哈南知道他自己要输了,那么他讲一句话,说什么,他说当做强盗的人明白自己的营生。他什么意思?说今天争辩你赢了,不是因为你学问比较好,是因为你以前当过强盗,舞刀弄枪的,对刀比较熟。这话说出来之后雷实·拉奇实很不高兴,就反唇相讥,他说当初当强盗的时候,人家就叫我拉比。(拉比这个词,在古代犹太人就像中国人讲师傅,你在某一个行当你当老大就可以叫拉比,不一定是念书人。)现在我跑过来跟你读书,反而我没有拉比名称,因为你是拉比,你以为你给我什么好处?你可以这样跟我说话。这两个人一来二去吵翻,吵翻以后,拉比约哈南就很生气,他就宣布跟雷实·拉奇实绝交,不再来往。雷实·拉奇实就病倒去世了。

别人就给他又找了一个学生,他这个学生大概以前听说过雷实·拉奇实,这一次无论拉比约哈南和他说什么,这学生马上就说了,老师你说得真对。就这样学了几天,拉比约哈南就不干了,所以他就冲着学生发火,他说以前无论我说什么,雷实·拉奇实总是提出24个反驳争辩,对此,我将以24个反驳回击!现在我不管说什么,你都说《巴拉伊塔》上有一条支持您的看法,难道我自己不知道我说的是对的吗?(24它是一个约数,它不是实数,很多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反复辩论,由此构成对传统信条的全面理解。)讲完这句话之后,拉比约哈南仰天大叫,雷实·拉奇实你在哪?

这是平行逻辑第三个例子,这个故事我们也提一个问题,最后一句话说,难道我自己不知道我说的是对的吗?如果有一个观点我觉得是对的,那么我希望什么?通常情况下,我希望别人同意我。看我的想法是对的,你的想法也是对的,他的想法也对,大家想法都是对的,很好。所以,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里面他知道他自己说的是对的?他需要别人来反驳他,不是需要别人来同意?

04

拉比约哈南与卡哈纳

同一个拉比约哈南,弟子卡哈纳是另外一个。卡哈纳是一个伊拉克流派的,脾气也比较爆。有一次跟人家闹矛盾,把人打死,打死了之后,他老师就跟他讲说你不能在巴比伦住下来,你逃到以色列去,走之前老师跟他讲一件事,说到以色列你肯定会去拉比约哈南的课堂,他是最有名的学者,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情,七年之内不要与拉比约哈南争论,你不要去到他的课堂上提问题,卡哈纳同意了。

卡哈纳到了以色列,他去听的第一课是雷实·拉奇实的课,还是雷实·拉奇实和拉比哈德南吵翻之前,他就跟雷实·拉奇实争辩,辩论完了以后,因为雷实·拉奇实讲的都是拉比哈德南的观点,但是卡哈纳不知道。所以辩论完上完课之后,雷实·拉奇实去找拉比约哈南,就跟他讲了,说从巴比伦来了一头狮子,我们要小心一点。说这个人很厉害,因为学问很厉害,提的问题很尖锐,像头狮子一样。

那么第二天这个卡哈纳就去拉比约哈南的课堂上课。塔木德时代的课堂,学生是按排坐,一共是七排,就座的顺序是学霸坐在前面,学渣坐在后面,学霸跟学渣按什么来分?你提问的水平来。老师讲一个观点,你提出一个疑难问题,老师答不上来,你往前移一排,老师讲观点,你提不出问题来,就往后移一排,讲七个问题,你还提不出问题,那么就坐到最后一排,再一个问题提不出来的话,那就出去。那么这个卡哈纳进到拉比约哈南的课堂,他很自负,他也是很出色的学者,所以他大摇大摆地坐了第一排。

但是当拉比约哈南开始讲课的时候,他就不说话,因为他老师跟他讲过,七年之内不许他跟拉比约哈南来争论,他不能提问,所以很快他就移到第七排。移到第七排以后,拉比约哈南就很看不起他,就跟雷实·拉奇实讲,他说你这个人,你说他从巴比伦来的一头狮子,我看着他连一只狐狸都算不上。那么这个话被卡哈纳听到了,听到了以后,他就很生气,他就跟他自己讲了,他说老师是跟我说,我七年之内不要跟他争论,但是我现在后退了七排,这还怎么等七年呢?

所以他就开始在拉比约哈南讲课时候就开始提出疑难问题。他很厉害,很快的话他就从最后一排那移到第一排,移到第一排就开始轮到给老师出问题。最后拉比约哈南觉得他很厉害,就睁开眼睛看他的样子,他看卡哈纳在那笑,然后他就很生气,就诅咒卡哈纳,卡哈纳就死掉了。第二天有朋友说,卡哈纳没笑,就是长那样子,拉比约哈南觉得自己误会了,就准备去复活卡哈纳。

卡哈纳拒绝复活,说担心下次你再次把我诅咒死。拉比约哈南最后就向上帝发了誓,从此他有关卡哈纳所有诅咒都无效,最后卡哈纳他同意复活,两个人一起离开。

这里面我们也提一个问题,我们讲争辩性思维要获得新的律法,要产生新的知识。我们想象中的课堂,应该是鼓励学生提供新的意见,老师讲一个观点,学生一个观点,我们有很多观点,我们产生很多新的知识。但如果你去看这个拉比约哈南的课堂的话,会发现他跟学生之间讨论,实际上并不是关于新的知识很多,并不鼓励大家提出新的建议,而是就这个老师讲的观点,大家提出问题,提出疑难问题,所以这是为什么?他说课堂鼓励大家提出问题,而不是提出观点。这是第三个问题。

争辩逻辑跟平行逻辑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平行逻辑它是有很强的创造力,它能够产生新的观点,它能够产生不同意见。但是平行逻辑本身这个东西是比较危险的。争辩逻辑很大程度是,补充平行逻辑的缺陷。所以争辩逻辑给平行逻辑设定一些规则,这样不至于让平行逻辑掉到陷阱里去。平均逻辑有三个基本的陷阱,我们将刚才讲的这三个故事应该展现出来了。

第一个叫意气之争。什么是意气之争?就是拉比约哈南跟雷实·拉奇实的故事里面,讲到最后争到最后不是争这个刀子什么时候变得有有没有洁净问题,而是谈论你这个人当没当过强盗,你这个人是个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争到这一步的话,你这平行逻辑就掉到陷阱了去了,没办法再继续,你不再是讨论问题,你讨论的是参加争辩这些人。第二个叫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我们前面讲蛇炉之辩这个拉比以利以谢,你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人物,他所有的答案都有。这样一个人物出现了,就让你整个争辩体系都失去了意义。第三个叫无意义平行。就形成一个叫微不足道的系统,他们实际上类似于古希腊人讲的爆炸以后的信息,所有人都是对的。所有人都对的有什么问题,就是说大家都在提自己的观点,这观点和观点之间没有联系,这种时候提出的观点是没有意义,因为构不成一个体系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知识有价值,一定是在一个体系里面。

所以针对这三种陷阱,犹太传统发展出他的争辩逻辑,专门处理这三个问题,而争辩逻辑第一个定律,我们称之为叫做反方律。反方律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反方律的意思叫做反对意见先行。我们用两句话做解释:第一句话叫做无反对意见则任何意见均无效。第二句话叫做决策结果不影响反方意见的地位。

第二个定律叫形式律。形式律一个关键的一句话叫做思维形式比思维内容重要。这是与我们中国传统反过来的,我们都认为内容比形式重要,庄子讲得很重要,一句话叫得鱼忘筌,我们捕鱼的竹篓,我要鱼头抓到的话,这个竹篓我还要它干嘛?那么就这个事,犹太传统还是反过来的,他认为思维形式比思维内容重要。这里面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任何内容均进入讨论形式。不存在不进入讨论形式的内容。那么第二个要点叫不为内容牺牲形式。这实际上针对我们讲先知先觉的问题,说如果有一个人跑题了,就在心里讲,我不需要通过你的形式,我直接拿出来的话就已经是正确,你们大家都接受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走这个形式,而只是给我们行个奇迹,然后大家都同意可以这样吗?那么形式律告诉我们不可以。

最后一个叫问商律。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点就是问题比结论重要。重视提出问题,不重视提出观点。那么犹太传统在这里面叫做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叫做按题而问,就是说不许你跑题,如果老师讲这个问题,你没有权力抛开老师问题去讲其他事情,所以它形成一种讨论,你提问题,但是你按照老师题目提出问题,你先理解对方讲的话,至少要按照对方的问题问。那么第二个原则之问优先于其他问题。提问的侧重方向是追究他提出的这个观点所依据的原则。我们先把这些原则问题搞清楚,这个是它的基本的方法。这个里面的解决的问题就解决对方无意义平行。你提一个观点,我提一个观点,看起来很多观点,观点之间如果没有联系的话,这些观点都没有价值。

如果我们讲领导力的话,领导力究竟讲是提问能力还是解答问题,最终实际上领导力讲的提问,所以最终是提出问题那个人来领导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找,提出问题的人非常难找。能提出好问题,这种是非常少的。

我们讲了平行逻辑,我们讲了争辩逻辑,同样我们讲犹太思维的基本特性。作为总结性的我们讲一个,就是美国有一个三十年代的一个作家叫菲茨杰拉德,曾经写过一本很有名的小说,叫《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在1936年写了一本中篇小说叫《Crack Up》,很神奇,他也没有研究过犹太教,他也没有研究过儒家思想,但是他讲这句话,把我刚才讲平行逻辑这套是这套体系都概括来:

“一流智力的证明便是:具有同时在头脑保持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的能力,同时仍不丧失行动的能力。”

你一方面有能力把所有的观点都保持在这里,另一方面你还有能力做选择去进行行动,这种人就是一流智力水平。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思维。但是你们如果仔细看这个这个东西,实际上本质上不是一种能力,本质上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它是一种能力的话,没办法,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但是如果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话,那么思维方式实际上可以通过训练达成。所以他讲的什么样的思维是一流智力,但是他没有讲我们怎么样可以达到这种一流智力的水平。以平行逻辑为基本特色的犹太“求经思维”提供了达到这种“一流智力”的方法和途径!

土士学习联盟:

2014年,由中国数家领先企业联合发起,土士学习联盟正式成立。通过精选前沿商业实践、互动式的案例学习,提升企业高管认知及领导力,构建助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学习网络。到目前为止,已服务过近30家500强企业高管,联盟成员企业年营收合计超过2万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超120万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记事作文300 什么真热闹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600字 抓小偷的作文 经历风雨作文600字 没有电的日子作文 我的梦英文作文 苏州园林作文 幸福是什么作文600 和谐的作文800字 收地瓜的作文 出租车司机作文 关于冬奥会的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600 朋友的关心作文500字 北京天安门一日游作文 我和你的作文 我学会了做饭作文200字 我的实验小学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800字 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作文600字 我想对自己说作文400 布依族的风俗作文 搬西瓜作文 什么的启示作文600字 反非法集资作文 杭州低碳科技馆作文 值得半命题作文 学生作文 拯救熊猫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