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暑期公益课堂遍地开花:爱心路如何走得更远

2020-11-28 21:15:01
相关推荐

“姐姐,你们明年还来吗?”“明年我们一定还会来的!”近日,为期21天的南安向阳乡暑期支教活动结束,几名学生围在林燕玲等支教教师身边询问,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丰泽“暑期乐园”北星社区活动营的孩子举行汇报演出

暑假接近尾声,这个暑假,泉州不少部门、公益团体及热心人士组织开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课堂,逐渐成为受欢迎的假期“新玩法”,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教育惠民福利。那么,这些公益课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短板?如何提升公益课堂的教学水平?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并请业内人士建言献策。

现象 多部门多形式举办 公益课堂遍地开花

部门、社区牵头开办,公益团体招募老师支教,爱心人士组织开展……近年来,泉州公益课堂形式多样,遍地开花。

部门办实事 “暑期乐园”让孩子快乐度夏

打泥巴、拉坯、上色、刻图……近日,来自丰泽区丰泽街道源淮社区的吴淳妃小朋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当天,她到城东一家陶艺室体验陶艺制作,制作了一个杯子。这是该社区“暑期乐园”课程的一个剪影。据了解,丰泽区“暑期乐园”已举办14年,今年共设有54个活动营,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近200人,报名学员2000多人。7月15日开营,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各活动营除了辅导学生完成暑期作业外,还加强对他们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培养。

这个暑期由政府部门、社区组织的公益课堂真不少。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各县(市、区)总工会陆续开办职工子女暑托班,省总工会已将该活动列入2019年度为职工办实事项目。主要面向本辖区内暑期看管有困难的双职工子女,服务内容以基本看管服务为主,可提供学习辅导或兴趣班等,省总工会安排专项补助资金。

公益课堂不仅市区有,乡村也有。泉港区前黄镇凤阳村今年是连续第5年举办暑期公益活动。活动从7月15日开始,持续到8月16日,学生人数再次创新高,达到400人左右,开设有篮球、古筝、棍术、奥数、美术、街舞、作文、书法、英语等9个项目,共设9个班级。

不少公益课堂都有教学南音

公益团体牵头 山里娃免费上夏令营

在安溪义工协会志愿者和热心人士的组织下,安溪金谷镇、西坪镇、龙门镇今年暑期相继开办公益学堂,孩子们这里学习幼小衔接、学南音、做手工、上书法课……

龙门学堂位于龙门镇弘桥滨江新城物业管理楼三楼,7月17日开始,持续半个月,孩子们跟着龙门南音艺术团团长施顺行学习南音。金谷公益学堂7月15日开班,共有学生30多名,义工老师有在职老师、大学生,也有培训机构老师以及银行职员。西坪镇留山学堂则是从7月8日开始,学生60多人,上课内容以幼小衔接为主。

这个暑假,向阳乡190多名孩子也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返乡大学生林燕玲介绍,这是向阳乡第六届暑期支教活动,面向全乡留守儿童,在向阳中心小学和马迹小学开班,共设8个班、15门课程,23名大学生参与支教。

安溪金谷洋内村老师正在给孩子辅导暑假作业

乡村教师发起 辅导村里孩子做暑假作业

“在阅读中心有许多书可看,还有同学相伴,做作业有老师辅导。”今年,安溪县金谷镇洋内村小学生叶思婷和三四十名小朋友也参加了夏令营。原来,几年前,洋内村老师叶步云利用古厝创建了公益书屋,免费向学生开放。去年开始,他还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今年的暑期作业辅导从7月15日开始,到7月24日结束,前面6天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后面4天则举行作文、阅读、数学等讲座。“上下午都有学生三四十个,大多是本村的,也有来自邻村的孩子。”

这段时间的每天上午8点,安溪剑斗镇云溪村村部里都会传出琅琅读书声。由志愿者吴隆裕发起的支教活动,今夏在剑斗镇云溪村、御屏村和潮碧村同时开展,总共有学生200多人。吴隆裕介绍,支教团队由22名来自国内外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组成。去年暑期,吴隆裕也曾招募7名大学生来到云溪村、御屏村开展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共有170名学生得到帮扶。

东涂社区组织孩子体验击剑运动

成效 孩子过安全假期 家长无后顾之忧

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课堂,给孩子、家长带来了什么变化呢?志愿者又从中收获了什么呢?

孩子:结交新朋友 学到新知识

“我喜欢这里,在这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学到了新知识。”在泉州台商投资区职工子女暑托班采访时,苏郑涵同学表示,以前暑假她都待在家做作业、看书、看电视,今年的暑托班安排的内容她非常喜欢。

安溪县剑斗镇云溪村的郑国徽、郑国豪两兄弟这段时间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往年暑假,他们都是待在家里做作业、做家务,或者到溪里玩。有了夏令营后,他们天天来参加,他们说:“很开心,老师对我们很好,还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课程。”

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免去培训费用

叶先生和妻子都是台商投资区一家企业的职工,读三年级的孩子放假了,他们夫妻俩还要上班,把孩子放在家里不放心,除了安全因素还担心孩子沉迷游戏,带到公司孩子又不肯。“这个暑托班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叶先生说。

胡女士来自龙岩,来泉州已十几年,目前在服装厂打工。她表示,去年错过了报名时间,想送去参加培训班收费又太高,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渐渐地沉迷于网络游戏。今年社区“暑期乐园”一发出通知,她就帮孩子报了名。“在这里有人管,可以养成好习惯,还是免费的,对我们这种月薪三四千元的打工族来说,太好了。”她表示,孩子今年的暑期生活规律多了。

南安向阳大学生返乡支教

志愿者:支教受益良多 心态积极向上

志愿者聂文滔是江西宜春人,在九江学院就读,他去年就开始参加丰泽区的暑期乐园活动。“我以前暑假都宅在家里打游戏、看电视,对周边事物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他妈妈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丰泽区“暑期乐园”的招募信息就动员他参加,“我从来没有见过海,挺想来,于是就报名参加了。”

“去年暑假的一个月,是促使我性格和三观向好的方向转变的一个月。参加完活动回去后,整个人变得积极向上了,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热情。”今年6月,当他看到丰泽区志愿者招募信息时,就毫不犹豫报名了,还带来了两名同学。聂文滔表示,他以后还会参加这种活动,打算联系相关部门争取在九江创办一个“暑期乐园”,让更多人受益。

招联社区学员在玩弹力小车

困难 师资力量不稳定 教学内容难连贯

师资力量紧缺、没有专门场所、资金大多是自己筹集、教学内容无法系统连贯,各公益课堂在举办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

师资力量紧缺

谈到困难,各公益课堂负责人都提到了师资问题。凤阳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负责人连树勇表示,最大困难是志愿者老师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如果到实习期或者毕业,就不一定有时间来参加,师资流动性太强,所以开设的课程都要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经历来设计,每年都要调整。

向阳乡暑期支教活动负责人林燕玲说,他们从6月7日开始招募志愿者,想招募返乡的大一大二学生。但因本乡大学生数量不多,前面几届有的在实习、有的已毕业,只能向周边乡镇请求支援,还主动邀请安溪、惠安以及漳州等地大学生前来,还有个别是准大学生。

叶步云前期招募志愿者,但效果并不好,只有本村一个老师参加,最后他、妻子、退休的父亲和读大三的儿子不得不全家总动员辅导学生做作业。龙门学堂老师生病时,只能临时停课,等老师身体恢复了才继续上课。

没有专门场所

连树勇介绍,暑期公益活动虽然已连续办了5年,但场地依然是他们的瓶颈,这几年的活动都是在村里的会议室、办公室举办,没有学校那样的设备,桌椅也不方便摆放。剑斗镇云溪村村小学已撤并,所以公益课堂也设置在村部。

丰泽区委文明办副主任叶生荣表示,“暑期乐园”开班初期也曾碰到过场所的困难。有些企业老板不够重视,只能在企业食堂隔出一块空间开班,食堂一煮饭整个教室都是油烟。也有企业将教室设置在宿舍。现在再有企业或者社区申请开办活动营,他们都要求场所要符合条件。

经费大多靠募集

除一些政府部门举办的经费有保障外,多数的公益课堂都需要自筹经费,经费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到课堂连续性。

“资金基本都是动用个人各方面资源去募集。”吴裕隆表示。林燕玲说,他们也是自己筹集资金,除了网上募捐外,还向乡里、村里寻求帮助,此外还得到朝阳基金会和向阳助民合作社的支持,“20多天的活动总共花费了1万多元。”华侨大学支教团带队老师魏心融介绍,他们支教的资金有学校的财政拨款资金,也有同学们进行义卖和募捐活动的收入。

教学内容难连贯

关于教学内容,采访中各负责人都表示,因为志愿者老师流动性强,他们只能根据志愿者的特长来安排课程,大多以兴趣课为主,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连树勇表示,如果课堂需要统一教材,像奥数、英语,他们会专门去指定。不需要统一教材的,像美术、棍术,会让家长帮忙准备材料。

林燕玲介绍,他们以英语、机器人、绘画等兴趣课为主,并新增与垃圾分类有关的课程。吴隆裕说:“我们的教材皆由老师自行搜索、采购,再以印制的方式发给学生,还会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整。”

暑期公益课堂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建议 提前筹备多方参与 建立长效运作模式

如何更好地办好公益课堂,让更多的孩子受益?采访中,各学堂负责人也积极建言献策。

筹备要提前 不打无准备之战

林燕玲建议,要办好公益课堂,不能打无准备之战,要提前筹备,包括师资、资金、场所等,同时还要有备选方案。魏心融说:“每年的支教宣传招募活动3月份就启动了,5月份正式成团,之后还经历了多轮的素质拓展、培训、试讲和募捐,一直到7月15日才出发。”

“每年5月,我们就会对全区企业和社区开展调查摸底,按照自主申报原则,择优选择活动场所设立活动营。然后招募志愿者、培训,7月份开营。”叶生荣介绍。

政府需参与 宣传氛围很重要

吴隆裕建议,公益课堂需要政府进一步参与,可以赋予活动官方性,增强可信度;当地政府要做好后勤保障及各方面协调工作,让志愿者能更好地投入教学。

魏心融介绍,学校对支教活动比较重视,支教团工作被列入学校党委和团委的年度工作计划。团委主管主抓,每年都会选派辅导员全程跟团支教指导。为了保持延续性,还要求支教同学后期继续跟进,参加汇报、巡讲、座谈,并参加新队员面试和新老成员交流会。每年新入学的全校新生都会聆听支教团的汇报,同时学生干部带头参加。

叶生荣也表示,“暑期乐园”由丰泽区委、区政府主办,由区委文明办牵头,联合多个部门、多所高校开展,各项费用全部由区委、区政府承担。

发动大学生 师资要经过培训

“我觉得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以及返乡大学生的作用。”叶生荣介绍,他们按照活动营数量和高校就近原则,将志愿者名额分配到高校,由高校团委负责招募遴选。“还邀请中小学教师和往届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教学技巧、教学安全等培训。”

魏心融也表示,志愿者选定后,还经过了多轮的素质拓展、培训和募捐,“普通大学生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培训、团队建设及规章建立都显得特别重要。”虽然支教时没有特定的教材,但他们前期都会组织同学们进行教案的撰写和试讲。

聚各方力量 建长效运作模式

叶生荣表示,经过多年探索,丰泽区从活动方案制订、经费来源、内容设计、项目开展到活动营选择、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汇报演出策划等,形成了一套常态长效的运作模式。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举行评选表彰活动。“积极整合各参与单位力量,各部门及各合作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

吴裕隆则建议,可盘活社会上的一些资源,比如比较专业的培训机构,将他们争取到公益课堂中来。“我们现在就是公益团队、社会资源、政府三方合力来开展活动。”他说。

魏心融建议,高校可与地方团委、街道或关工委等组织建立固定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支教活动。这样能形成资源互补:为有需求的地方解决师资问题,也为长期结对支教打下基础。建立长效支教模式后,一批批大学生接棒,可以使当地孩子得到持续、系统的帮扶。此外,支教不能仅限于教学,还需要积极对接社会资源,改善支教地区的生活条件和办学设施,有的甚至可以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另外,持续支教需要模式创新,可考虑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将支教从暑假延伸到平时,还能同时辐射多地。 (记者 吴志明/文 公益课堂/供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山茶花的作文 写黄山的作文 假期感受作文 我的妈妈600字作文 有关学习的作文 端午节作文开头 我的英雄英语作文 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小学生获奖作文 什么的爱作文 桂花糕作文 春天的植物作文 五年级作文200字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