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面特殊的镜子:《聊斋》

2020-11-29 01:30:02
相关推荐

《聊斋》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历史真实和社会生活的风貌,起到一种镜子的作用,这是与作者随时随地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分不开的。清代邹艘记了这样一个故事:蒲松龄在写《聊斋》这部书的时候,每天早上,带上一大瓶茶水、一包烟,放在人们经过的大路边,下面铺上芦席,把烟和茶放到上面,自己也坐在上面。

看见过路的人就拖住谈话,请他们讲自己所知道的各种奇闻逸事。嘴巴讲干了就请喝茶,或者请抽烟,一定要人家畅所欲言才罢休。听到一个故事,回到家里便加工整理出来。这样,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这本书才得以完成。

对这个记载,有人不相信,认为是无之谈。我们也不想去考证其真伪。但它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松龄是十分重视生活素材的点滴积累的,在他那样的时代,他是尽自己的可能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入生活”的。

他在《聊斋志异·自志》中说,自己“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欢和人谈论鬼神。听了之后就会把它记录下来,书写成文章。久之,四方同人,互相寄邮筒,因此都聚在一起,所积益”。

可见,如果没有他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没有“四方同人”的大力支持,《聊斋》是决不会有今天这样浩繁的卷铁和广阔的生活画面的。这一点,过去有很多人看到了如《聊斋》的主要评注者之一冯镇峦说:“此书多叙山左右及淄川县事,纪见闻也。时亦及于他省。时代则详近世,略及明代。

先生意在作文,镜花水月,虽不必泥于实事,然时代人物,不尽凿空。”《花朝生笔记》的作者说:“《聊斋》记事,多有所本,不过藻思之,点缀之,使人猝难辨识耳。”

他还举了《陆判》、《金和尚》为例证明《聊斋》“绝非杜撰”。还有一些笔记丛谈则更以生活中的故事与《聊斋》相印证,如说“《聊斋》所载易钗而弁之颜氏,即明代守桐城之直隶进士杨公尔铭之事”,(《春在堂随笔》)。

《聊斋》《香玉》一则,本于明即墨蓝侍郎游烟霞洞前之事也”,(《劳山丛拾》)等等虽不免有失之穿凿附会之处,但以之说明《聊斋》所作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真实,则是颇有说服力的。以为谈狐说鬼,了无对证,便可信口胡诌,那是根本不会懂得《聊斋》的精神的。

古人说:“世事涧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家要创作,仅仅靠道听途说、蜻蜓点水式的搜集素材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靠自己在生活中深入地观察、体验。

蒲松龄在他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他对世情、人物、环境、事件等的观察研究是细致、具体而深刻的。举凡中下层官吏的腐败,科举制度的害处,社会风俗的败坏,世道人心的险恶,他都洞若观火,了然于心。

所以,反映出来就能掌握得恰如其分,刻画得入木三分。冯镇峦说他“于一切俗情无不洞见症结,疑其心有七窍。”当然,所谓“心有七窍”完全是唯心之论,但说他洞察世事却是合乎实际的公论。

譬如,对于科举,由于作者几十年在这方面郁郁不得志,但又久久不能忘情,所以,对科场弊病,试官昏聩,士子心理等,都非常熟悉,写起来便能入肌彻骨,力透纸背。又如《聊斋》多写所谓“悍妇”,据说作者的嫂嫂就是一个“悍妇”,使他吃了不少苦头,所以歌于怀,因而写得也往往活灵活现。相反,对于他所不熟悉的人物、事件的描写,就不免有肤浅以至歪曲的地方。

对生活素材勤于收集,敏于观察之外,还要善于改造和运用。一个作家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高明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就能够把生活中一些看来很平常的东西巧妙地用到文艺作品之中,使之起到不平常的作用。蒲松龄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化平凡为巧妙的高手。

如同《狐梦》写狐女姐妹的闺房戏谑,《小二》写小夫妻的饮酒游戏,都是极平常的生活琐事,但因用得恰当,不但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划,环境气氛的烘托。《庚娘》甚至把夫妻间“闺中之隐谑”也搬到文学作品中,用来作为在看不清人影的情况下夫妻相认的关键,使人不觉得亵,只觉得巧。

“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蒲松龄在这里明确宣布,他的《聊斋》是历史书。他在许多作品后面,也学了司马迁的做法,来一段“异史氏曰”,把自己当作一个写历史一一只不过是“异”于正史的历史,而不是写小说的人。从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来看,他这样说是当之无愧的。

那么,他为什么不采取像《金瓶梅》、《红楼梦》等现实主义作品的写法,直陈“史”事,直抒胸臆呢?为什么要采取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表现方法呢?这一方面固然是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如鲁迅所说:“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文人虽素与小说无缘者,亦每为异人侠客童奴以至虎狗虫蚁作传,置之集中”。

这种风气对于生活于清初的蒲松龄无疑会有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因为搜集来的素材本身就是神怪色彩甚浓的神话或传说,只能在此基础上加工提高,却很难改弦更张,重起炉灶。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借此可以避免清初严厉的文字狱的迫害。作者的这种苦心在《自志》中是有所表示的。

他说:自己在昏暗的灯下,坐着冰冷的凳子,写成这样一部“孤愤之书”,表示有所寄托,已经足以悲伤了。但是,像李白、杜甫那样的知音,还不知在哪里呢!不是更可悲吗?

因此,我们切不可将《聊斋》看作是一部荒诞无聊的书,更不能当作“封资修大毒草”或“黄色书”,也不能当作只供茶余酒后消遣的书。那样,就未免愧对古人、有负作者的一番苦心了。这就是为什么把《聊斋》称之为一面镜子的原因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6-02 14:54梦梅书生[山西省网友]IP:1743592409
    这个故事让我不禁反思人性的善恶,真正的镜子是我们内心的反映。
    顶0踩0
  2. 2021-08-07 19:37+_+❤我※(ˇˍˇ) 想~[台湾省网友]IP:607329949
    《聊斋》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每一篇故事都散发着神秘的氛围,让人着迷。
    顶1踩0
  3. 2020-10-13 00:19众声[河南省网友]IP:1743505481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谨慎对待镜子,它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秘密。
    顶1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神笔作文 写故乡的作文 我的变化作文 自然风光作文 一件趣事作文 风景作文800字 旅游作文开头 写景作文200 成长的感悟作文 作文新学期计划 400字写事作文 作文一件有趣的事 我笑了作文 语文作文400字 写开学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600 400字以上的作文 初中生作文800字 底色作文 新起点作文 冬天作文开头 不放弃的作文 兴趣爱好的作文 喜欢的美食作文 开学感受作文 自然美景作文 四年级450字作文 梧桐树作文 美丽春天的作文 高中作文八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