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鹿为何被称为仙兽?儒释道文化与鹿的渊源 看了再也不喝鹿茸酒了

2020-11-29 04:30:01
相关推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动物和文化结合紧密,比如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麒麟被中国人视为瑞兽,乌鸦被视为不详。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鹿文化,鹿在中国通常被视为道家文化中的一个吉祥物,道教神仙南极仙翁的坐骑就是一只白鹿,而事实上,不只在道家,鹿与我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都具有深厚的渊源。

一、鹿与儒家文化

在儒家文化中,鹿是帝王仁德的象征,白鹿的隐现常常被附会为检验帝王德政的好坏和上天意志的表征。汉陆贾《新语》:“鹿鸣以仁求其群”,“鹿鸣”是读书人的精神支柱。“鹿鸣”一词遂有科举及第、科场得意之意。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以梅花鹿诠释利益与统治的成语。即,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指鹿为马等等。

二、鹿与道家文化

在道教中,鹿常常为仙人的坐骑,在道教神话中,仙人多乘鹿,所以鹿又被称为仙兽。李白一生热衷于寻仙问道,是一个最具道家气息的诗人,所以被冠以“诗仙”之称。在李白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句子。鹿被成为仙兽,大概是因为鹿的性格特征和道家所追求的隐士精神相契合。鹿幽居山林,逐食良草,安于自然,具有恬净无为的道家气息。所以,古代隐士以戴梅花鹿皮帽为身份、权威、修身养性的象征。所以,有一成语“鹿衣牧世”,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才能的隐士,虽隐于山林,但其高尚的情操仍能影响天下。

三、鹿与佛家文化

鹿性格温驯善良,故也被慈悲为怀的佛家所宠爱。佛教经典《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云:悉达多太子入山修道时,遇到两位猎人,遂自忖:既已弃家,则不宜如凡夫被服宝衣,犹存欲望。故脱去宝裘,而向猎人买鹿皮衣,并披着离去。据说,佛无量劫前曾经多次做个鹿王,所以在佛教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鹿的故事。佛祖释迦牟尼三十五岁生日时,众教徒捧寿桃,进献一对梅花鹿以示特别庆贺,在我国山西省大同云岗石麓中的石雕描绘了这一宗教历史传说。

四、鹿与民俗文化

不仅仅是在儒释道文化中,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鹿文化也是历史悠久。我们知道古代有马车、牛车,而事实古人很早就知道驯鹿拉车,《南史·东夷扶桑国传》载:“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除了拉车,鹿在原始农业耕作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西晋张华《博物志》中描述,古代农民会利用麋鹿踩踏烂泥,然后播种稻种。有意思的是, 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圣诞老人是乘着梅花鹿所驾的雪橇给孩子们送礼物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 鹿也是吉祥的象征。《祥验记》:“鹿者,禄也。禄就是升官发财的意思。所以,古代官宦家在修建宅园时候,会在门楼上雕镂“十只鹿”,谐音为“食禄”,鹿衔灵芝图、寿星骑鹿图等也常常在古代宅院雕梁画栋中所见。在我国明、清古建筑中,宗教庙宇、神像雕塑上都能看到塑造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梅花鹿形象。

鹿在中国文化中还寓意长寿,《抱朴子》云:“鹿兽千岁,满五百岁则失其色白。”《述异记》也有记载:“鹿一千一年位苍鹿,又五百年化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中国有一种文化观念,吃啥补啥,鹿既然那么长寿,吃鹿肉就也能长寿,所以《述异》中说“玄鹿为脯,食之寿二千岁”。鹿为长寿象征,所以鹿祝寿、祈寿的场合往往成为主题,在传统寿画中,鹿也常与寿星为伴。

小结:

从儒释道文化到神话传说,从神话传说到文化经典名著,在中国文化中,处处我们都可以看到鹿的身影,其范围之大,历史之久,典故之精,都让人惊叹。在今天,乃至地名以鹿命名的地方也比比皆是,如鹿港、鹿城、鹿村。海南三亚鹿回头,深圳鹿丹村,广西鹿寨,杭州鹿鸣村,河南鹿盘村不胜枚举,而这些地方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不得不说的是,野生梅花鹿在中国已是高度濒危动物,鹿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的“仙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保护吗?看了这些,你还喝的下去鹿茸酒吗?

/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 底气作文 雅思作文范文 我多想作文 全国高考作文 父亲节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 家长会作文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 小学生作文范文 提醒作文 语文小作文 二年级作文大全 感恩作文素材 星期天作文 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难题作文 路灯作文 父母的爱的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 小制作作文 七夕作文 奥运会作文 小小作文 作文秋 万能作文模板 考研 英语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