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你 千千万万遍——新疆之旅·喀什噶尔(上)

2020-11-29 04:35:01
相关推荐

作者 | 小C

我爱新疆。

若有来生,若复为人身,让我托生在新疆吧。

富的话,让我有一辈子都吃不完的羊肉纳仁揪片子碎肉抓饭烤包子。

穷的话,有阿布拉馕吃就行啊。

让我生在春天的赛里木湖,夏天的喀什噶尔,秋天的独库公路,冬天的阿尔泰山下。

当不了人的话,让我当只鹰。

盘旋在那拉提草原上空,倏尔一生。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新疆究竟有多大?在写游记之前,我百度出来一列数据,略作整理,便是如下:

新疆=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160个上海=100个北京=9个广东=16个江苏=……

所以,27天的旅程,对于新疆而言,太短。短得只够让我走几段路、看几座城。即便如此,对于我来说,已是足矣。

对于新疆的喜爱,由来已久。新疆的美,第一次让我觉得震撼,是从汕头大学的教授给我们举办的一个名为《美眼看世界》的专题讲座,新疆的美景,就这样紧紧抓住了我的眼球。

后来,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所提供的一段材料,更是让我对新疆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它说:“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汤因比的选择,不知是否让当年的考生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但至少,它让我很不淡定。

自此以后,新疆成为了我心中的远方,而那个远方的远方,是一座叫“喀什噶尔”的城。

“古代由西域通向整个亚洲腹地,有北疆的草原之路和南疆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又分南、北两路,然后在一个地方汇合,翻越帕米尔高原而去。两条丝绸之路的汇合处,是西域开发最早的城郭,叫“疏勒”,也就是现在中国最西的城市喀什,又叫喀什噶尔。”(余秋雨《文化苦旅》)

偏远的地理位置,掩盖不了它璀璨夺目的光芒,这座城,在古丝绸之路上享誉了2000余年,如今依然熠熠生辉。

2018年7月8日,我从和田出发,傍晚时分到达喀什。从火车站出来,看着比和田更蓝的天,我忍不住抬头傻笑。出了车站,拦了的士直奔老城青旅,路上的风景一晃而逝,还来不及细看,老城就在眼前。

有人说,喀什有两副面孔,一副是老城,一副是新城。

走进老城,层叠错落的古朴土屋、九曲八弯的迷宫小巷、花纹精美的木质门窗,总给人一种穿越时光来到中世纪的错觉。在这里,时间是缓慢的,甚至,是静止的。

而走进新城,马路干净宽阔,车辆穿梭往来,气派非凡的广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崛地而起,铁路、国际机场也已正式投入使用,这样的喀什,不亚于内地的那些现代化大都市。

喀什的两副面孔,代表着两种生活、两种时间。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喀什噶尔这个充满浓郁的维吾尔气息、让人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神奇城市。正如一位新疆作家所说的,“你可以一眼望穿许多城市的五脏六腑,但你无法看透喀什噶尔那双迷蒙的眼睛”。

01 #喀什老城#

在喀什市,我对喀什老城的喜爱,甚过其他。

漫长的岁月并未毁掉它旧时的容颜,时光似乎在这里静止下来,紧紧依附在过街楼、厚实的土墙和油腻斑驳的木楣上面。

逛老城,意趣全在于你面对岔路口时那随性的选择,因为你不知道,从脚下延伸而去的这条巷子,会把你带到哪里去,而你,又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在喀什,每个人都能享受着阳光多情的馈赠,李白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以致需要“秉烛夜游”,但来乎就变得到喀什,似没有必要了。

阳光对这座古老的城市保留着非一般的偏爱,老城的大部分时间沐浴在阳光下,显出一副慵懒而随性的模样,即便到了夜晚,仍能感受到阳光存留的温度。

漫长的白天可以一直持续到北京时间22、23点,这个时间点,在广东的你,可能已经入眠了,而在喀什的我,可能才开始吃晚饭。

阳光是个魔术师,能让世间平淡的一切绽放出别样的光芒。阳光照耀下的老城,极具美感,明暗交错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古朴的美,这种美,柔和而深沉,凝重而明亮,即使不加修饰的泥墙,在植物斑驳的光影中,也在制造着出人意料的美景。

老城的居民独具匠心,似乎轻而易举就能把庸常的生活过成一种艺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于对一草一木的呵护上。即使自家房屋都那么一点陈旧不堪,但在老城里,几乎家家的门口、院落里都有着迷人的绿色。有时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内院却是别有一番天地:盆栽的无花果树和各种花草长得健康、繁茂,葡萄架上缠满了绿藤、挂着还没成熟的绿葡萄,架下常放有一张大炕(或木床),铺着鲜艳的毡毯……这样生活而艺术化的场景,在老城却是随处可见。

老城幽深的小巷,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玩陀螺、跳皮绳,踢足球,或是围在一起分享小零食……他们享受着童年的无忧无虑,也分享着彼此最单纯的快乐。每次从他们身边经过,总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贪婪地想要记住他们每一张纯真的笑脸。

00:09

老城的孩子,似乎并不怕生,有时候他们会主动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跟你问好,和你聊天,如果你举起相机,他们会很配合地摆出各种造型,当你相机一放下,他们就一窝蜂冲过来看照片,一边看、一边笑。有些还会主动要求合影,问你姓名,或邀请你去他们的小巷子玩耍……当你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些孩子会挽留,和邀请。甚至为了表达内心的认同,他们对你说:你长得像维吾尔族。(此处应该有掌声)

老城拥有一股魔力,就像是一个黑洞,总能让你沉溺其中,忘了时间流逝。喀什的孩子,镜头感都特别的好,估计是长得很好看的缘故。很多小孩,根本不需要你狂按快门,随随便便拍一张,就已是逆天颜值的最好体现。

有人说:“人们很难说清喀什噶尔到底属于什么人种,因为在过去几千年里,由于四面八方的入侵,这里的人种混杂得相当厉害。使他们既具有游牧民族的奔放豪气,又有汉民族的中庸适度,还具有西欧人的风度、南亚人的热情,这一切在他们身上形成了一种少见的贵族气质。”

老城值得逛的地方很多,但这两个地方,更是值得一走。

始建于1442年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坐落在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尔广场,意为“假日礼拜和集会的场所”,是中国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也是喀什噶尔的象征。

喀什老城在以前是以清真寺广场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延展的,所以,艾提尕尔清真寺在喀什的地位不言而喻,一张地图就说明一切。(因为敬畏,所以不敢随意进入拍照。)

如果你看过电影《追风筝的人》,你会发现,很多场景似曾相识。影片开头阿尔米的父亲和朋友拉辛汗看风筝比赛的地方,拍摄地就是这百年老茶馆。(PS:电影《追风筝的人》大部分场景于喀什取景。)

百年老茶馆在2013年重新装修过,所以并不会显得老旧。来喝茶的客人主要是本地的维族大叔,他们喝茶吃馕,聊天八卦,心情好时,有人奏乐、有人跳舞……老城的慢节奏、维族人的热情,体现于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

如果说,喀什噶尔的灵魂在喀什老城,那么,老城的精髓就在高台民居。

从2009年起,喀什市对喀什老城的传统民居进行加固改造,加固改造后的老城就是现在的喀什老城(5A景区),而一部分没有加固改造、依旧保持着原始模样的,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

02 #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建在老城东南一处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历经千百年的沧桑,依然倔强地矗立着。

从两千多年前开始,维吾尔族人就世代聚居在这里,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有的凌空横跨在小巷之上,成为过街楼;有的凭空而来,落脚在十字路口之上,成为悬空楼。就这样,慢慢地形成了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奇特的民居建筑群。

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走进高台民居,犹如进入一个规模宏大的迷宫,迷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像我们,绕来绕去地走,始终走在那些熟悉的巷子里,后来遇到一个放暑假的初中生,他给我们指了方向,估计担心我们走不出去,就给我们带了路,后来,我们到达的出口,其实就是我们来时的那个入口。

老城的房屋建筑材料主要是生土、土块、砖、砖坯和南疆最常见的白杨木。木头去枝之后,没有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布局随意、自由,房屋看上去松松垮垮,很不安全,但据说这里的房子很牢固,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在全国到处拆拆建建的国情下,这两年,高台民居也加入了改造行列,很多房子都成为了危房和空房,站在高处看,眼前的景象破败不堪,让人心惊、也让人惋惜。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片地方,仍然有不少的居民舍不得离开,他们的生活依旧,吃饭、聊天、读书、上班、种花、洒水……越是如常,越是让人震撼,“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或许,住在这里的人们,对于脚下土地的那份情感,和艾青能感同身受。

除了破败的房屋、路上遇见的人,土陶在这里应该是出镜率较高的景物了。据说在800年多前,有一个烧制土陶的匠人首先发现了“色格孜”土,于是就在土崖上建造了第一个土陶作坊,随后相继有很多土陶艺人在高崖上开设土陶作坊。

这个最初仅仅是维吾尔族人盛水装物的日用器皿,在古城过去的岁月里,曾无比重视、无比辉煌,而今天却不可避免地被价廉物美、坚固耐用的铝制品、搪瓷制品、塑料制品所替代,高台民居的土陶作坊,已经所剩不多,这门绝技,是否注定走上没落的绝路?谁,还能够救救它呢?

PS:因为改造,高台民居从2016年开始就已不再对外开放,各出入口张贴告示,并有当地协防人员把关,禁止游客入内。而至于我是怎样进去的,此处就不详细说明了。

03 #喀什大巴扎#

喀什大巴扎,位于喀什市东北角的吐曼河东岸(高台民居附近),全称“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有“亚洲最大集市”之称,又称东门大巴扎。

喀什大巴扎是新疆最大的农贸市场,喀什及新疆的各种土特产、手工艺品、日用百货、瓜果蔬菜以及大小牲畜在这里是应有尽有,每逢巴扎日,这里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可以说这里是体现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最集中的地方。

我来这里,目的只有一个——买干果。来新疆之前,听过多方告诫,例如,不买的东西不要随便碰,更不要随便问价格。来到新疆,我才发现之前接收的信息是有误的,大巴扎的商品,不仅可以随便碰,还可以随便吃。

在吃中比较出不同品种口感的细微差别,也正是因为有了差别,才更明白,贵有贵的道理。但喀什干果的价格真的不贵,再加上运费也便宜,看中的,可以毫不犹豫地买。

关于喀什,想说的,实在太多,那些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总是一次次让人驻足不前。但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喀什的夜市、和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现在,我在广东,想念喀什新打的馕、散发着热气的羊肉烤包子、和那一杯超级解渴的酸奶刨冰。

喀什的行程,不过短短数日,却让我割舍不下。在离开喀什前往伊犁的火车上,看着渐行渐远的这座城,我是真心因为离开而感到难过。

喀什带给我的,全是美好,在塔县经历的一切,更是让我无可救药地爱上它。所以,喀什,我们会再见。或许是,明年夏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集封面 科技创新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写景的作文400字 我的一天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300字 爱是什么作文 旅游作文 小学作文 写事作文500字 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 童年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四年级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妈妈 作文 责任作文 写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写过年的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 好书推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