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病黑锅能让温儒敏总编背吗?语文难学吗?病根在哪里?

2020-11-29 05:30:01
相关推荐

争鸣丨由温儒敏教授语文观引出的话题:语文难学吗?病根在哪里?

导论:

没想到我殷勇一个小教师“英勇”地为温儒敏教授的语文观点赞和拍砖的两篇小文我崇拜语文教育权威温儒敏教授丨我英勇地为您点赞又拍砖!争鸣丨对语文教育权威温儒敏教授语文观的点赞和拍砖摘要,能引起全国专家、一线教师、家长、有语文情怀的社会人士这么多的热议。受到鼓舞,现再接再厉,抛砖引玉。

语文学习成了天下第一难学的课程吗?语文学习弄得语文教师怨声载道、学生背书抄名言警句做作业无可奈何吗?大学生读了12年语文,进了大学还喜欢修《大学语文》吗?

不幸,斯言皆言中矣!

本论:

本来,语文是不难学的,而且是津津有味的!

每个人在孩童时代学会了第一母语方言,进幼儿园学会了第二母语普通话。哪怕暂时还念不好国语普通话一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中华不同民族进行沟通交流的共同通用语言。普通话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但方言和普通话都是汉语,实际上应称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我们写规范汉字。我们都会汉语汉字,再加点古时私塾先生说的断文识字、诵经、写尺牍,今人说的文章、课文、范文、名著、作文,“语+文”不是都有了吗?

至于说作文难,那也难在大人的苛求和好为人师!一个人会说话、会诉求、会吵架、会煲电话粥、会用手机捕捉新鲜镜头,也学会写字了,难道就不会把“话”写成“字”搬上“作文”吗?!

一一清末黄遵宪说得好:“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我们大人的“高大全"“高大上"的指挥棒把小孩的童真童趣扼杀了,把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适当的娇嗔和“叛逆”全盘否定了,把处于高考冲刺的高中生功利化、投机取巧化,逼入独木桥了。

中小学如此,大学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处境尴尬。

大学语文设为必修时,课时只给30个、2个学分,但授课内容又是古语韵、训诂、甲骨文、青铜器、文学长河,美其名曰大语文、文化语文、人文素养、语文美育。大学生大多不玩这虚的风华雪月,只死攻他们的“工程”。那好,就改为选修吧。

但从新千年起,大学语文课程处境更加尴尬,命运每况愈下。尽管,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尽管,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专门发了38号文,力主“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或削弱,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尽管,温儒敏教授等语文界专家多次发出“要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的呼吁,但大学语文课程仍然面临被PK的危险。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委员会的一项普查发现,近年将语文列入必修课的,全国高校实际做到的尚不足三分之一。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校长是深知中国语文的重要性的,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是名牌大学校长曾有过在重要典礼上闪失以致网上嘘声一片的经验教训。将心比心地说,高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有他们的难处:上有中央文件精神规定“必修”之“两课”,下有四六级统考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课不属于“两课”, 也不用统考,可开也可以不开;折中的办法就是——变“必修”为“选修”。

选修,学生却不领情!他们认为从小学、中学学了12年语文,好不容易到了大学,还要学语文,没劲!南开大学教授李瑞山对这段时期“大学语文”课程的概括是:教育理念根本缺位,课程性质定位模糊,课程目标左右摇摆,教学手段因循守旧。难怪学生没劲,少人选修。

结论:

学不好语文是天下的笑话!

病根在大人一一包括家长、教师、教材、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厌学情绪互相传染。

中国语文多美啊!语音琅琅,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不信?你随便挑一个成语读,都有三四个声调音阶,外国人说听中国人说话,像在听音乐一样。汉字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的一一“女”和“子”一结合就是“好”,中国文字是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一一70%是形声字,可从意旁认识意思又记住声旁的读音。这比纯表音的good好多了。

再看国家的“國”字正体书:

这里,有一个边围大圈“囗”一一念wei,或guo,里面是表示地域的“或”;整个会意字的意思是:有一块很大的地域,有很长很大的国境线一一这,就是“國”。如果我们的老师随便一点一一国家推行一种官方语言一一国语。中国文化是家国同构、家国情怀。在家,你尽可以讲方言、讲家乡话、讲你的小母语。出门要与外乡人交流,出席会议发言,尤其是参加地区、国家重大的典礼、参政议政的大会,无疑必须讲国语、写规范汉字。这样,语文美育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矣。

话又说回来,语文博大精深,容易学但难学精!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以免以讹传讹一一成龙大哥风靡大江南北的主旋律歌曲《国家》,其实第一句、第二三个字就唱错了一一“一玉口中国”,姑且不说“一玉”不是“國”,就是小“口”也要写成大大的“囗"也一一这怪词作者;更不能读或唱成kou一一这要怪成龙武功行、文功不到家。

所以,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生前说过:一个人学语文是一辈子的事,永远没有毕业。

拙作观点和例证,欢迎争鸣,不惧拍砖。

(作者:殷勇团队;编辑:殷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