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南美纯洁高尚的儿子 永远盛开的蓓蕾:何塞.德.圣马丁

2020-11-29 08:20:01
相关推荐

一列火车的运行离不开火车头,一轮小船的逆流而上离不开一个胆识能力俱佳的掌舵者,一个国家的诞生也需要英雄。近代史上的拉丁美洲是一个创造英雄的热土,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José Francisco de San Martín Matorras)堪称阿根廷的"国父",他是南美纯洁高尚的儿子、一朵永远盛开的蓓蕾。

阿根廷的前史

新大陆的发现是整个世界开始连为一体的标志。当然,西班牙殖民者作为其急先锋也被随之而来的滚滚财富而冲昏了头,他们总是渴望着去发现、征服和开发那些无力反抗的"处女地"。

西班牙人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同样也是幸运的,他们误打误撞的来到了现在的潘帕斯草原(Pampas praderas),并且很快便发现了扎根此地、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让他们更加惊喜的是,几乎所有的印第安人身上都佩戴着大量的银器和银饰。于是,殖民者便想当然的认为这个地方肯定盛产白银,便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拉普拉塔区"(La Plata),意思是"盛产白银之地"(当然,当时的西班牙人不知道的是,当地的印第安人其实十分稀少)。然后,他们又不断地探索,发现他们所发现的这个地方比他们想象中要大很多,于是便更名为"拉普拉塔省"。但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当然不能长久。在拉普拉塔省独立后,便正式改名为阿根廷,且一直沿用至今。

西班牙人发现阿根廷后,就像对待其它新发现的土地一样,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殖民过程。西班牙人将"米塔"(Mita)制度原封不动的搬到了阿根廷(此为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一种特殊徭役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印第安人每年定期要向殖民当局提供男性总数的4%~14%,从事强制性劳动。)

但阿根廷一代的原住民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稀少。在这种情况下,"米塔"制度非但没有在阿根廷开采出足够的金银,还成为了众矢之的。由于待遇低下、疾病流行等原因,绝大多数被征召的印第安人因疲劳、饥饿而死。有欧洲作家曾这样描写:"由于死亡过多,尸体堆满了矿井口,啄食尸体的乌鸦黑压压的布满了天空,有些人工作未完成就悲惨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尸体拖出来后只剩下一副骷髅"。

当时的欧洲正在大搞圈地运动,西班牙国内的宗教清算也一浪高过一浪,大批欧洲破产的农民和受到宗教迫害的新教徒都选择移民到这个幅员辽阔、物产丰美、远离世俗和宗教纷争的阿根廷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但等待着新移民的并不是肥沃的土地和良田(因为当时的西班牙人根本没打算在阿根廷发展农业),而是繁重的矿井劳作,这样来自本土的新移民和土著印第安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推翻西班牙的残暴统治。圣.马丁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慢慢登上整个南美、乃至世界的历史舞台的。

早年的圣马丁

何塞·德·圣马丁是西班牙军官胡安·德·圣马丁(Huan de San Martín)的最后一个儿子,然而他的出生地却并非西班牙,而是在阿根廷科连特斯省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亚佩尤。他具体的出生年月十分有争议,因为当时的亚佩尤极度荒凉,甚至后世学者都找不到任何记载圣马丁出生受洗的记录,即使圣马丁本人也没提起过自己确切的出生年月(很有可能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从其军事生涯的记录文件、结婚文件等文件中大致可推出其出生年份为1777年或1778年。现在普遍认为的1778年2月25日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推算。

1783年,大约在圣马丁六岁的时候,他跟随父母移居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Madrid)。但就像以前圣马丁的父亲奉命前往阿根廷一样,这一次,他们一家同样难以在马德里真正安居下来。过了不久,一家人便搬离马德里,去了马加拉(Magara)。在马加拉,圣马丁就读于一所临时学校。

这一时期,欧洲的启蒙运动(Movimiento de ilustración)正蓬勃发展着。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后欧洲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并迅速传播到西班牙。圣马丁正好赶上了这一波思想潮流,虽然此时的他还十分稚嫩,并不太能理解什么是天赋人权、什么是自由平等,但是幼年时期的圣马丁所接受的教育无疑是启蒙思想式的。而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平等与博爱。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幼小的圣马丁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然,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军人的儿子能够长期享受的。1789年,圣马丁在年仅11岁时就被父亲送到了穆尔西亚军团,开始了残酷的军事训练和军队生活。

圣马丁参加了多次战役:1791年,他在梅利利亚(Melilla)和奥兰(Orán)这两个区域与摩尔人作战;1793年,年仅15岁的圣马丁就晋升为中尉;1801年,橙色战争(Guerra Naranja)期间,他率领西班牙军与葡萄牙作战;1804年,他被提拔为舰长;1808年,圣马丁参加半岛战役;同年7月,他参加了贝伦战役(Batalla de Belén),此战之后,圣马丁的军衔升到了中校;1811年,他又参加了阿尔贝拉战役。

圣马丁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人,但是残酷的战争并没有抹杀掉他的良知和理性。圣马丁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对求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是异常执着的。在一次次的战争中,他开始厌恶殖民者敲骨吸髓式的压榨,和当时的大部分理想主义者一样,他希望在这片新大陆上建立一个新世界。1811年,圣马丁辞去军官职务,移居南美,参加了南美洲的独立战争。就这样,圣马丁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十年民族解放战争生涯。

戎马倥偬,向殖民者"开枪"

1810年,阿根廷本土爆发了为期一周的"五月革命"(Revolución de Mayo ),阿根廷人涌入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广场,他们纷纷请愿,要求脱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五月革命"短短历时一周,但却给阿根廷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阿根廷的独立战争也就此打响。

1811年,圣马丁从西班牙秘密回到阿根廷后便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阿根廷的独立战争中。圣马丁的到来是及时的,这对缺少战争经验的移民和原住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在阿根廷临时政府的委任之下,圣马丁立即开始着手组织和训练阿根廷人自己的骑兵。在圣马丁的领导下,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很快成型,并在1813年的劳伦索战役(Batalla de Lorenzo)中表现突出。

同年,圣马丁参加了阿根廷解放史上极为重要的圣洛伦索战役(Batalla de San Lorenzo)。战役的主战场在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位于拉普拉塔河对岸。这个地区是阿根廷保皇党的势力范围。当时的阿根廷统帅若泽·隆多希望迅速歼灭此地的保皇派军队。然而事与愿违,战事陷入了僵持。圣马丁被临危受命。

他来到蒙得维的亚后,便率领一波军队偷偷查看保皇派军队的行动。他们远远的跟着敌军。他发现当时保皇党军队的军纪十分混乱,肆意抢劫已经无法控制。他利用了这一点,在敌人洗劫村庄的时候对保皇党军队发动突袭。当然,圣马丁本人也险些在战斗中丧生,他的战马在混乱中被打死,他本人也被马压在地下,但部下及时的救出了他,否则他将因窒息而死。圣洛伦索战役最终以阿根廷的胜利而告终。

阿根廷南方战线的战况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北方战线却举步维艰。西班牙人在初期的失败后便开始向北方增兵以图扭转战局。临时政府鉴于北方军队与西班牙殖民者军作战的接连失利,于是派遣圣马丁统帅北方军。来到北方后,圣马丁发现北方军的境况十分糟糕:士气低落、萎靡不振,军队装备十分落后。圣马丁积极训练军队,并在此时产生了和南美北方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同样具有雄心的作战计划:单纯的防御战和小规模战役的胜利是只治标不治本,他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战果。他决定翻越安第斯山脉,然后北上直捣西班牙军队在南美的老巢秘鲁,一举击溃西班牙人,从而获得真正的独立和永久的和平。

圣马丁是一个下定决心就十分难以更改的人。他从北方军中调离4000军人组成了"安第斯军"(Ejército Andino)。为了确保计划的成功,他花了长达两年的时间训练这一军队。不仅如此,他在充分考虑到了翻越山脉将要遇到的所有困难。他为战士们准备了充足的牛肉、羊奶等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并使用牛皮制作了专门的御寒衣物。并且,圣马丁还命令士兵携带大蒜和洋葱头,这些东西既能御寒,又能一定程度上的抵抗高原反应。与此同时,他还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狭长坚固的的四轮小炮车,用在安第斯山脉上狭窄的羊肠小径行军。最后,为了确保计划的实现,他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支持。1816年,他召开了旨在获得印第安人支援的印第安人大会。

1817年,浩浩荡荡的军队从门多萨(Mendoza)开始了他们光荣的征途。安第斯山脉雄伟突兀,冰封雪埋,环境极为恶劣。士兵们只要稍不留神就会从狭窄的道路上跌落丢掉性命。

然而,由于战备周密和士气旺盛,类似于西蒙·玻利瓦尔式的壮烈翻越场景并未出现。圣马丁的军队仅用16天就翻越了安第斯山脉。并及时赶到了查卡布拉(Chacaboura.)。安第斯军一到达便与西班牙军队展开了决定性的一战。安第斯军大获全胜。此后,大大小小的战役皆以远征军的胜利而结束。8月,圣马丁率军进入圣地亚哥。1818年,智利宣布独立。

在此后的几年里,西班牙军队虽又进行了多次的反扑,但也无力改变形势。1822年,举世闻名的"瓜亚基尔密谈"在瓜亚基尔举行。战功赫赫,为南美洲解放事业而奋斗数十年的圣.马丁并未贪恋权势,会谈后不久他就宣布辞去了阿根廷北方军总司令的职务,解甲归田。

结语

圣马丁对南美的影响是深刻的,他不仅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要知道华盛顿在七年战争时期干脆就被法国人给打了个满地找牙,当时的英国撤职换人才算扭转了战局),他始终践行着他的理念,虽然有些天真但也是极度高尚的。他曾在一封信中表明他的崇高理想:"我为这些国家的独立征战十年,唯一的热望就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法律管理自己的国家,不受外国的影响建立自己选定的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Racine, K. . (2011). San Martín, José Francisco de (1778–1850). The Encyclopedia of War.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Britte, P. . (1978). Vida y obra de don josé francisco de san martín. revue francaise d & apos allergie, 6(1), 62.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想拥有什么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电影英语作文 老师的作用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200 暑假作文题目大全29个 写人物作文300字左右 300优秀作文 二年级的暑假生活作文 描写飞机的作文 仿写作文评语 少年责任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 许嵩高考作文破记录 有关朋友的英语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感恩母校500字作文 我想有个星期八作文 足球比赛作文500字 公益活动作文 初二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假如我是一朵花作文 有趣的蚂蚁作文200字 打屁股作文1000000字 伟大的母爱作文400字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作文 和睦相处作文 紫叶酢浆草作文 先抑后扬写人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大全300字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