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开在病房里的学校:“我想上学”触动无数人

2020-11-29 09:05:01
相关推荐

在北大妇幼医院儿二病房血液科走廊的一角,摆放着消毒过的地毯、活动用品、书籍、玩具等。每到周三、周六的下午,这里就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课堂。七八个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上语言、艺术、科学等学科的课程,志愿者还给孩子们讲绘本,教美术、音乐、做手工等。上课的孩子都是白血病患儿,免疫力较低,志愿者与孩子都戴着口罩上课。这里被称为“病房学校”,都是因罹患白血病、长期住院治疗而“失学”的儿童。“病房学校”是为他们建立的一个特殊学校。有的设在院内,有的建在医院附近,温馨的教室、温柔的志愿者、老师,还有各种书和玩具。让这些孩子能够在这里免费接受教育,患儿的状况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不管你喜不喜欢上学他们非常渴望上学” 开在病房里的学校

“我想上学”触动无数人

北京儿童医院旁,新阳光病房学校恒华院外学校里,一间大教室里面装修得十分温馨,小桌子、小椅子、书籍、玩具样样齐备。相似于其他学校中的教室。每天下午都有患儿在这里进行学习。虽然戴着口罩,可以从他们的眉眼间看到发自内心的笑容。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发起人、秘书长刘正琛表示,70%患白血病的孩子接受2至3年的治疗后可以被治愈,然而治愈之后这些孩子还要面对回归生活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上学。“在治疗的两三年时间里,这些患病孩子本应该在学校就读,却不得不长期住在医院,因而脱离了学校和社会环境。这些原因都导致长期住院孩子的童年会有大段的时间没有老师、同学、课本、玩闹,只有医院、护士、药物、针管。”

病房学校建立的初衷,是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收到了一封信和一幅画。画中,一个戴着口罩的光头小男孩背着书包去学校。并在上面写着“我想上学”几个字,表达着自己的心情。

写这封信的小朋友小延在上小学3个月后,就被发现患有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爸爸妈妈带着他从老家到北京治病,从此他就再也没去过学校了。小延的故事打动了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除了决定接手帮助他的学习之外,2012年,基金会成立了“病房学校”,为以白血病患儿为代表的长期住院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及相关服务,希望帮助更多面临同样困境的孩子。至今,全国已经有14个省市建立了26间病房学校,每年服务大约2500个孩子。

刘正琛说,病房学校强调建设学校环境,解决这些小朋友社会化中断的问题。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课堂氛围,开心地学习,与同年龄段的小朋友正常交往。从而为他们治愈后回归社会做着准备。

小喆每周最盼望去上课

小喆如果不被病情中断学业的话,现在正上小学六年级。

白血病让他不得不离开校园和教室,离开了他的小伙伴们。“每个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会有一种放弃的冲动。”在小喆眼中,自己一向乐观,但在面对充满危险而又黑暗的未来时,他也会沮丧和迷茫。“但总有一种力量,让自己撑下去。”

治疗期间,嘴巴烂得如被刀子割一样,肚子明明撑得比皮球还大,却还是觉得没有吃饱,想吐又吐不出来,放个屁都怕把大便拉出来……在那无数个看似没有希望的日子里,小喆几乎绝望。当手上已被针管插满,却还要再扎时,他想过放弃。家人的不断鼓励,让他有了勇气,咬着牙又继续战斗下去。

与病魔抗争,休学两年的小喆耽误了太多学业,失去许多美好时光。不仅要承受同学们喊他学弟的痛苦,更为痛苦的是他的成长规划从此打乱了。“出院以后我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以为曾经的梦想不复存在。”

新阳光病房学校中,小喆回到了他梦中多次回到的课堂。每周都有语文、数学、外语学习。“针对我们所在的年级,有志愿老师为我们讲学校中的知识,不让我们落下学业。”小喆说,病房学校中的学习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又点燃新的希望与梦想,不再灰心丧气。“每周去上课都是我最盼望的事情。”

在新阳光病房学校研发培训师刘伟雄看来,教学中不仅涉及教育,还和社工、儿童心理辅导相结合。在病房学校,孩子应该享有学校、课堂的环境,从软环境、硬环境给孩子一个基础的教育保障,有类似学校环境的接触。“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有所改变、有所成长,这就足够了。”

从少言寡语到逐渐开朗

北大妇幼医院的病房学校上课前,刘伟雄总是要去招呼病房中的孩子。一些新入院的患儿,表现出既想参与,又很犹豫的状态。刘伟雄说,组织患儿进行游戏或学习需要十分慎重,病房学校对老师有严格的培训和要求,比如女老师进入教室不得化妆,如果有感冒等病毒感染的情况,严禁进入教室等。

在每次上课前,需由院方的医护人员确认进入教室的孩子身体状况完全能适应学习。很多时候,父母也可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少言寡语”成为刘伟雄对一些患儿的最初印象。

因为生病,患儿小美少有朋友,只有冰冷的医院,原本内向的小美变得更加安静。每次课上,小美都是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虽然她也在参与,但是一句话都不说,她的爸爸常说,‘她从小就是这个样子’。爸爸这样的话,让她更加少言寡语。”

刘伟雄发现了问题后,在课后单独与小美爸爸沟通,“尽量让他不在小美面前说那样的话。”

志愿老师也会在课中与小美多沟通,两三次课之后,小美终于开口说话,躲在一旁的爸爸也十分开心。“在课堂上,小美不再沉默了,也会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较之以往有了很大变化。”

小美是众多被白血病改变命运的孩子之一,在刘伟雄眼中,孩子们在接受治疗期间身心备受巨大的压力,经历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冲突出现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语言能力也会明显下降。许多父母忙得不得了,要陪护,筹钱、借钱,跟医生商量诊疗方式,所以没时间、没精力跟孩子聊天。一些患儿变得任性、自我、自卑、退缩、不会与人相处。“希望在医院里面为孩子创造一些契机,可以去谈论生病以外的其他话题。在病房学校的实践案例中,患儿通过与老师或其他患者建立起人际关系,对治疗依从性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病房里还主动学奥数

在病房学校拍摄的一段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管你喜不喜欢上学,他们非常渴望上学。”

病房学校的志愿老师王晓宇负责教授小学六年级数学,平时他在教育机构上课。在他眼中,强烈的求知欲是白血病患儿与其他孩子明显的差别。“对每次上课都很渴望,会不断地向家长询问什么时候上课,课上的状态也很好,课后的作业完成也很积极。”

志愿老师李雪姣同样是教育机构教师,每周四休息一天。周四下午,她便去病房学校做志愿者,为孩子讲授小学四年级数学。“我们都是想力所能及帮助这些孩子,虽然辛苦一点,看着他们求知的眼神和不断的进步也很欣慰。”

刘正琛表示,在病房学校中的志愿者主要是教育机构的老师、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大学生社团。“机构的老师负责教学,大学生作为助教,社团的学生会帮助孩子们做一些活动。”

新阳光病房学校北京恒华院外教室老师李静,负责患儿的一对一课程。李静在去拜访医院时医生告诉她,有个16岁的孩子病治好了以后辍学在家,家长向医生哭诉:“我们花了这么多心血把孩子治好了,可是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废在家里了。”

为什么不回去上课?李静发现,一些年龄较大的患儿,在治疗期间耽误很多学业,孩子回去以后跟不上学校的进度,失去了信心,所以不愿意去学校了。经各方努力,今年3月病房学校开始一对一的免费辅导。

为了避免孩子的压力,并不赞成患儿学习奥数。但是李静发现一些孩子和家长偷偷地买来了奥数课本,让老师辅导。“最终还是同意他们学这些内容了,他们渴望学习,学习让他们感到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生活和未来的掌控权又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刘正琛希望让长期住院渴望上学的孩子们不再被遗忘,能够享受应有的校园生活。本报记者赵喜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植树节作文 描写风景作文 安全作文 考研作文 成功作文 500作文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 漫画老师作文400字 我的理想作文600字 关于真情的作文 懂得作文600字 新的开始作文 关于夏天的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 游记作文600字 描写家乡的作文 菊花的作文 高中作文开头 下雨的作文 江苏作文 风景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60只蚊子写作文 关于家庭生活的作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 高一英语作文范文 描写景色的作文 读书的好处作文 关于孝的作文 曹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