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永兴岛迎贵客:西沙部队邀请官兵家属上岛团圆

2020-11-29 17:25:01
相关推荐

2月9日18时,汽笛声响,“三沙一号”徐徐驶离码头。金灿灿的夕阳铺满在船顶层甲板上,沐浴着这群特殊的旅客。他们中,很多人是第一次乘坐轮船出海。他们不停地变换摄影角度,就着每一处美景,乐此不疲地互相拍照留念。劈波斩浪,“三沙一号”渐渐驶入夜色。这一夜,对于这80余位上岛过春节的军属来说,将是终身难忘的体验。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乘船去西沙,见证80余位官兵家属的甜蜜之旅——

团圆在天涯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通讯员 肖 永 盆世舟

士官吕超帅一家人在石岛老龙头快乐自拍。

站在海南文昌清澜码头,秦建国向大海深处眺望。

这是位身材高大的老人。温润的海风吹拂着他的满头银发,亚热带阳光打在他古铜色的脸上,会心的笑容荡漾开来。

2018年2月9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南海黄昏,老人的心情此时却充满了别样的期待——

两个月前,秦建国和老伴张丽君像很多东北“候鸟”一样,从冰天雪地的吉林老家出发,一路自驾游,抵达温暖如春的海南。途中,老两口接到了西沙部队的邀请——上岛和儿子团圆,可谓意外之喜。

再过10多个小时,他俩将乘坐“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抵达西沙永兴岛,见到在那里守岛的儿子秦川。

想到这一点,秦建国老人眼神里闪烁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他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码头到吉林老家的距离:4128公里;而这里离永兴岛的直线距离,仅300多公里。

此刻,距离农历戊戌年春节仅有一个星期。这意味着,这个春节秦建国和老伴可以和儿子一起团聚了。

和他们一样幸运的,还有80余位西沙部队的官兵家属。他们来自湖南、福建、江苏、河南、山东等15个省市。齐聚在文昌清澜码头的他们,将奔向同一个目的地——西沙宝岛,与各自的儿子、丈夫、父亲和兄弟团聚。

就在他们热切等待“三沙一号”出发的这一刻,海的那一边,岛上的官兵们也在翘首期盼,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这,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团圆之旅。

这一夜,团圆之旅不再遥远

2月9日18时,汽笛声响,“三沙一号”徐徐驶离码头。

金灿灿的夕阳铺满在船顶层甲板上,沐浴着这群特殊的旅客。他们中,很多人是第一次乘坐轮船出海。他们不停地变换摄影角度,就着每一处美景,乐此不疲地互相拍照留念。

劈波斩浪,“三沙一号”渐渐驶入夜色。这一夜,对于这80余位上岛过春节的军属来说,将是终身难忘的体验。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船舱里,西沙某水警区士官吕超帅的妻子谢丹丹轻声唱着催眠曲,哄着女儿吕雯馨睡觉。

同住一个舱室的陈美,是西沙某水警区三级军士长邓定斌的爱人。她7岁多的儿子邓朝阳已经跑到别的舱室,跟刚刚结识的小伙伴们玩闹去了。

还有一夜,他们就能和家人执手天涯。嘀嗒,嘀嗒……距离越近,时间似乎过得越慢。此刻,这一夜,显得如此漫长。然而,相比以前,这趟团圆之旅快捷得“不可思议”。

8年前,与邓定斌在电话里谈了一年多恋爱的陈美决心上岛看一下。当时动车还没有开通,也没有民用的交通船只,虽然家在广东,可坐火车到海口,再转到三亚,途中已经记不清辗转换了多少次交通……

那次刻骨铭心的海岛之行,陈美理解了守岛官兵的不易,也体会到了上岛之旅的艰辛。

多年来,陈美最大的期盼是一家人一起过团圆年。以往的奢望如今变成了现实。接到部队邀请的她,“下一番狠心”决定带一双儿女一起上岛。让她没想到的是,一路畅通无阻,三沙市安排的接送车辆直接载着她到了码头。

陈美的感受,也是很多家属们的共同感受。

“要不是孩子闹着要见爸爸,我真不想来!”2013年的海岛探亲之行,横跨七省、用遍了陆海空交通工具,军嫂罗媛直呼“遭了老罪”。

那一次,罗媛带着两岁多的孩子从山西长治老家动身,途中遭遇暴风雪,乘坐的长途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堵了六七个小时。赶到郑州机场时已经凌晨一点,因大雪机场关闭,航班停飞,直到第三天她才飞到三亚。

这一次探亲之旅,在罗媛眼中顺利得“没想到”……

罗媛的老公胡海玉是岛上某场站车辆修理保障的技术“大拿”。15年的岛龄,让他患有严重的膝关节病。

夜深了,行驶的海轮随着波浪有节奏地摇动。孩子睡着了,罗媛此时忙里偷闲,在为老胡手工缝制的护膝上,耐心地绣着“平安”字样。

从四川宜宾老家赶来的宋川宁、刘海英夫妇,有着与其他上岛家属不一样的“烦恼”——他们的儿子宋天雄至今未婚单身,是永兴岛守岛部队的一名士官。

电话里,孩子说:“今年上岛的名额增加了,不仅官兵配偶子女可以上岛,父母也可以来过年。”夫妇俩思量再三,决定到岛上看孩子,不过他们有另外的盘算:今年岛上团聚,一定要动员孩子抓紧谈对象……

夜空繁星点点,甲板上的人们渐渐散去,舱室里也安静下来。

此刻,枕着起伏的波涛,孩子们都已进入香甜的梦乡。此刻,满心期盼团聚的大人们却正在经历着最甜蜜的失眠。

顶着星光,迎着海风,“三沙一号”载着一船人的期盼,载着一船人的思念,在夜色中航行。

某部士官陈延义的孩子在纪念碑上指着爸爸守卫的岛礁。

这个清晨,小岛的海风满是甜蜜

2月10日清晨,天微微亮,甲板上站满了翘首眺望的军属们。

近了!近了!永兴岛,从一个黑点,渐渐显现出海岛轮廓,越来越清晰。

望着映入眼帘的美丽海岛,秦建国的眼神里流露着好奇和亲切。这位从小在军营长大、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人,一向支持儿子在部队的工作。

去年,儿子秦川从大连调到海南,很快又调整到西沙工作,秦建国夫妇俩二话没说,坚决让秦川“服从组织安排”。听儿子说在这里的工作已经得心应手,秦建国倍感欣慰。

7时许,“三沙一号”缓缓驶进港池。

码头上,官兵挥动着双手。甲板上,通道处,大家踮着脚尖,不停挥手,时不时有人发出“看到了”“看到了”的呼喊。

人群中,某场站助理员李强4岁多的女儿李柠西,在妈妈耿艳蕊的怀里不停地喊着“爸爸”“爸爸”。结婚7年,李强也只是在家里过了一个春节。前年回郑州探亲休假,见到孩子,李强伸手想抱,李柠西连哭带喊,一个劲地把他往外推。此时,小柠西从欢迎的队伍中认出爸爸,耿艳蕊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人群中,宋川宁、刘海英夫妇提着从老家带来的腊肉、香肠,张望着寻找儿子宋天雄。电话里,刘海英就对儿子说要把“家乡的味道”带到天涯海角。

终于到了!“三沙一号”靠稳在永兴岛码头。

“爸爸!”9岁的王一萱第一个快步走下舷梯,紧紧跟爸爸王成峰拥抱在一起。这次上岛,小家伙挑选了一块手表作礼物送给爸爸。她想提醒爸爸干工作注意休息。

李柠西仍然没有接受爸爸伸过来的热情双手,直往妈妈耿艳蕊怀里钻,机灵的双眼不停地来回扫视,望着码头上来来往往、身着海洋迷彩的叔叔。

曾经多少次,徘徊在路上、等待在窗前,盼着亲人回家的身影——此刻,全都化作了海岛码头短暂的相聚,化作了一个个交错的眼神,化作了一两句简短的问候——

邓定斌忙着从陈美怀里抱起邓雯嘉,在仅见过两次的女儿粉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两下。

一脸笑容的胡海玉一手接过爱人罗媛的行李,一手将孩子揽入怀中。

秦建国轻轻拍了拍儿子秦川的肩膀,算是打了个招呼……

这个普通的小岛清晨,因为这群特殊客人的到来,海风中满是甜蜜。岛上的渔民也赶来看热闹,分享着这份团聚的欢乐。

此刻,太阳冉冉升起。热情的永兴岛敞开怀抱,迎接着来自祖国各地的亲人。

部分上岛军属在三沙设市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屈成刚摄

这一天,他们手牵手相聚在天涯

北京路,永兴岛上的心脏地带,人头攒动。

网上搜索,全国十多个城市都有“北京路”。而祖国最南端这条300多米长的北京路,是上岛客人的必到之处。

电话里,邓定斌多次跟儿子邓朝阳“吹牛”——永兴岛上的北京路一点也不比省会广州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差!

午饭后,邓定斌带着一家人,兑现了带着孩子逛北京路的承诺。银行、医院、超市、面包店……拉着儿子的手,邓定斌边走边说:“孩子,这就是西沙的北京路,代表着西沙水兵与首都北京心连心!”

一家人手牵手地走进永兴邮局,他们细心地挑选颇具特色的三沙特色明信片和文化衫,计划带回老家,让双方的父母亲人分享他们团聚天涯的快乐。

北京路尽头,上岛的亲属们忙着与标识牌合影,上面的数字,标注着永兴岛与首都北京相距2680公里。

在西沙海洋博物馆,王成峰兑现了对女儿的诺言——带她去看官兵亲手制作的海洋生物标本。孩子高兴地说,这下子寒假作文有新鲜内容可写了!

“我们这里有海石花厅、海龟龙虾厅等8个厅,共收藏各类海洋标本、图片资料约400多种、3000多件。”听着介绍,王一萱、邓朝阳等10余孩子看得目不暇接。

在石岛老龙头,王成峰一家人兴奋地拍照留影。以“祖国万岁”石刻为背景,妻子樊亚娟执意拉着9岁的女儿王一萱和王成峰拍张全家福。

原来,从小喜欢画画的王一萱第一次画全家福,画面上一家人牵着手,可她在爸爸的头部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问她为什么这样画,孩子说记不清爸爸长什么模样。当时,樊亚娟心头一紧,连忙拿起电话,让王成峰多拍点照片寄回来。樊亚娟把王成峰那张站在“祖国万岁”石刻前的照片设置成电脑桌面,并且把这张照片洗出来装框摆放在小一萱的床头,让孩子记住爸爸的模样。

永兴岛主权碑前,挤满了人。大家认真看碑文,了解西沙的历史。秦建国特意拉着老伴张丽君的手,照相留影。

配上“西沙,我的家”简短文字,秦建国发了一条“朋友圈”。不一会儿,手机里得到一长串点赞。

夜幕降临,广场上三沙军民自导自演的新春晚会开始了。

在永兴社区,在渔民开设的农家乐餐厅,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品尝着地道的海鲜,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解放军报三沙永兴岛2月12日电)

为了团圆这一刻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通讯员 肖 永 周文智

把爱带到天涯海角,团聚是最好的礼物。

春节前夕,军地携手组织80余名军属登岛过年。这是三沙市设市5年来,首次组织的大规模军属登岛探亲活动。为了团圆这一刻,一个多月前,三沙市政府和西沙驻岛部队精心筹划,密切配合,联手打造甜蜜的探亲之旅。

这,是一条联结天涯海角的“温馨航线”。

刚住进 “三沙一号”舱室,制作精美的《活动手册》与水果点心就被送到参加探亲之旅的官兵家属手中。温馨提示、活动行程安排、活动期间永兴岛天气预报……部分活动行程的时间安排甚至精确到分钟。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让大家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温馨航线”,源自体贴周到的精心设计。三沙市军地融合局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西沙海域的海况和天气预报情况,特意选择“天气晴朗,海浪小”的2月9日乘船,免除了大风浪航行中的颠簸之苦。

“温馨航线”,同时也是西沙驻岛军民的“生命线”。据三沙市军地融合局领导介绍,“三沙一号”2015年1月5日首航至今,共开了158个航次,官兵上下岛交通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军民团结一家亲,团圆见证海岛变化。

在海岛,团圆不仅仅是军人军属的小家团聚,更是三沙政府机关、驻军部队和三沙居民、登岛家属的一次欢聚。

2月10日下午,上岛家属代表应邀参加“共享军民融合成果,携手共建美丽三沙”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感受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分享军民建设美丽三沙的经验,展望打造璀璨南海明珠的美好愿景。

“坚持绿色发展,累计在西南沙岛礁植树80万株”“建成北岛海龟保护中心,孵化海龟1.2万余只”……这些独具特色的“三沙数据”,让上岛官兵家属们耳目一新。岛礁垃圾污水无害化排放、祖国最南端的城市影院投入使用、三沙哨兵书屋对军民开放……有关岛礁的点滴变化,上岛官兵家属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里,还为家属们准备了一份独特的“环岛游”。

海军收复西沙纪念碑、西沙海洋博物馆、石岛老龙头……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南海独有的生物标本,给大家讲述着祖国的西沙宝岛古老历史、西沙群岛海域富饶而珍稀的海洋资源以及一代代军民乐守天涯的感人故事。

如今,这个独特的参观线路增加了新的内容:三沙市环保中心、岛礁垃圾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厂……

天涯海角,欢乐今宵。

《这片海有我》《珊瑚颂》《向着伟大梦想出发》……这是一份满是“三沙味道”的节目单。节日期间,海南文艺团体的演职人员将与岛上军民一起,共做一场军民联欢的“文化大餐”,唱响“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欢乐今宵。

亲人们团圆, 折射时代之变

■海军西沙某水警区政委 胡巨民

宝岛西沙,与祖国大陆不再遥远。

春节前夕,西沙驻岛部队与三沙市成功举办“家属探亲之旅”活动,实现了驻岛官兵与亲人共度佳节、同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一个个家庭岛上团圆,折射着时代发展的印记,折射出军民深度融合给天涯海角带来的巨变。

岁月更迭,永不褪色的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红色基因。近年来,西沙宝岛的每一处变化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弦。哨兵田径场、环岛公路竣工,三沙邮轮、海航包机通航,影院免费开放等一系列军民融合暖心惠兵项目落地建成,西沙官兵切身感到了改革发展红利。

这一次,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同时组织80多位军属上岛,有效解决了驻岛官兵家属来队探亲的“老大难”。民航班机开通,团圆之路不再颠簸;公务船只领航,相见之旅不再舟车劳顿。暖心的细流充盈官兵心窝,官兵获得感更加丰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在全社会广泛落实“军人依法优先”的大背景下,“家属探亲之旅”,也将提升社会对军人家庭的普遍认同。军属从“默默无闻、牺牲奉献”,到共享优先优待“有面子”“地位高”,军人家庭自我认同、自我肯定更加有信心、有底气,官兵受尊崇感更加实在。

习主席多次强调,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三沙军地紧跟时代步伐,在抓牢生活保障上军民共建,统筹实现军地优势互补、岛礁优势互补,有效完善三沙军民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精神情感深度融合的实际效能,在最高统帅发布训令、全军将士训练热情高涨的形势下,创新方式邀请军属参与军营活动,就是为了解决官兵后顾之忧,让家庭和睦成为激励官兵全身心投入练兵备战的强大动力、保持旺盛血性斗志的精神支撑。

“守岛一条心,建岛一家人。”让我们同舟共济,携手共建美丽三沙、幸福三沙、主权三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鱼作文 评价作文 《路》作文 新的作文 作文一百 自然的作文 张作文 作文800高中 作文影响 作文上的 作文一封信 妹妹作文 清明作文 作文清明 作文 分享 清明 作文 我想作文 《选择》作文 关于的作文题目 作文实验 作文 阳光 介绍景点作文 玩的作文 作文改变 作文节日 600作文初中 作文一件事 作文命题 玩具作文 作文的开头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