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井边岁月/唐文梅

2020-11-29 18:45:01
相关推荐

井边岁月

文|唐文梅

山东省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是我出生的地方。这里没有海,也没有山,有能年年种植小麦、玉米、地瓜和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的丘陵土地。在生活还不富裕的七、八十年代,多亏村内村外几口井,方便了人们生活。

这几口井,深浅不一,井口大小不同。别看在一个村,水质还不一样。水质甘甜的用来烧水做饭,水质稍差点的就用来洗涮、喂养牲畜、浇灌植物。它们分布在村里村外不同的角落,我无法核实这些井的来历和存在的时间,也没有记载的资料可查。老人们都说,是老辈人留下的。

据《新泰市地名志》记载,我们村建村历史悠久。村内曾出土商代石器。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些受株连的人逃难到此定居。西汉初,又由山西迁来唐、王、阎、程四姓,取名德兴庄。清嘉庆十年(1806年),朱氏由谷里迁此定居,名改朱家庄。朱氏后裔先后在村东、村南各建新村,称名东朱、南朱,本村遂更名西朱村。

西朱村与东朱村之间有几块厚石板铺成的石桥,方便来往的行人通过,那时有人叫跨县桥。由于行政区域划分,西朱村归宫里乡,隶属泰安县;东朱村归谷里乡,隶属新泰县。后来西朱村又划分到谷里乡(现为谷里镇)。这石桥石板之间的缝宽,伤过孩子的脚,毁过自行车、小推车的轮。一九九六年,有村民集资,我父亲带工修建成水泥桥,桥上栏杆上写上了西朱大桥。

提到这桥,是因为桥西有一口老井。老井口的青石板被来往挑水的人踩得光滑。这是东朱村和西朱村共享的水源。井南原是土地庙,后来成了小学校,我在那里上的幼儿园。西边就是我外婆的家,外公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王木匠。母亲时常来这里给外公外婆挑水。那时我还小,总觉得清晨的井边很热闹。来往挑担的人互相热情地打招呼。到了井边,放下扁担,拿起井绳,拴在铁桶上,送到井里,摇晃两下,两手再使劲交换着往上拔,一会儿就打上一桶水来。空铁桶在扁担钩子上,磨得“吱哟,吱哟”响;挑满水的扁担,在人们的肩上,一上一下的忽闪。来时不紧不慢,回时急急匆匆。

每年夏季大雨,水漫石桥。老井里的水也涨高了,还浑浊的不能饮用。外公就在后院挖了一口井,他自制的木辘轳和圆锥形的木桶,至今我还有点印象。这样比出去挑水方便多了,再后来换了压水机,外公打了个两米长的石槽,水从井里压上来,能直接浇后院的菜和花草树木。若是把石槽的洞堵上,蓄满了水,能在里面洗衣服。外公真是个能工巧匠,他不爱言语,爱用长长的烟袋吸烟。当我无聊的时候,他拿打着卷的刨花让我玩,还用泥巴给我捏过大耳朵的“猪八戒”。可惜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他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

外公走后,我的两个姨三个舅都已成家,外婆自己生活。她有天天喝茶的爱好,她人缘好,茶客多。泡茶的水也很讲究,用的是泉水泡茶。外婆年龄大了,自己不能去挑水,我的母亲、姨和舅谁合适了就去南边井泉挑水。我这才知道,顺着跨县桥的小溪流,向南一里路还有东朱西朱共用的另一口井。

这个泉井水不深,一眼能看见底。不用井绳,大人用扁担勾住铁桶放进井里一摇一晃就提起来。我上初中时,周末去外婆家,看到水缸见底了,就学着去挑水。外婆给我找两个小桶,然后桶里放上外公用葫芦锯成的水瓢,千叮咛万嘱咐,在泉口上游,没人洗衣服的地方舀些回来就行。泉口离井口一米深,水流汩汩,清澈甘甜,一年四季都有洗衣服的人。有时去了,不觉得口渴也趴下喝两口,低着头,撅着屁股,那样子特别滑稽。有时遇到大人,不管是不是一个村的,都帮我从井口打上水来。第一次挑水,肩膀压得生疼。我个头不高,一路上东倒西歪,到了家中水也洒了一半。外婆看了心疼:“哎呦,俺的孩啊!能干活啦!我是人老不中用……”。

村东的老井、泉井,供两个村的人一起使用。外婆家在村东头,我家在村西头。我家吃水,来泉井打水就远了,来回五里路。有时为给外婆送一担,我也捎回泉水来。一路上穿街走巷,休息两三回。我家姊妹多,我又是老大,早早学会了烧火、做饭、挑水等一些活路,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

我家吃水常去村西北的大桥深水井。这个大桥长宽也就五、六米,是光明水库排水渠上的桥。这里井水特别深,水质跟泉井差不多。平时井绳十来米,遇到干旱时,井绳接上好几回。来这里挑水的都是大人,我的父亲或母亲天天来此打水,来回三里路。有一次路过,我偷偷趴在井沿上往里瞧,水深得吓人。以后就躲得远远地,不敢再看。特别是有一回,二十多岁的六姐来挑水,脚一滑,掉进了井里。幸亏有位大哥路过,听到井里喊“救命”的声音,他高声喊过其他村民,一起把六姐捞了上来。当时六姐穿着棉衣,庆幸不是一头栽下去的,漂浮在井里,救上来时,脸上没一点血色,在家躺了三天才缓过神情来。从此小点的孩子,更不敢去那里挑水。

井深了,水桶有时拴不结实或井绳断了,掉进井里是常有的事。我家的也掉下去好几回。都是母亲去借来磁铁和铁钩子,父亲抱着接了一节又一节的井绳,拴上它们去井边捞水桶。有时捞大半天,捞上来的还不是我家的。

有一年大旱,玉米刚长出扎把高,光明水库也放不出水了。这深井也禁不住全村人日夜抢水浇苗,最后见底了。为了能取到多一点的水,大人就把会干活的小孩用井绳拴住腰,用手抓住绳子,送到井里用舀子舀水,等一桶满了,喊一声,躲到一边,让大人提上来。那次,我也被父亲放了下去,心里特别害怕,也不敢反对。随着井里阵阵凉气,双脚着了井底,井下特别凉爽。井底发黑,借着井口的光亮,能看见光脚踩着的泥沙和小石头,就不怎么害怕了。低洼处有水不断冒出来,每舀满一桶需要二、三分钟。好在我在井下呆的时间不长,就浇完了附近这块地。然后父亲让我把绳子再系在腰上,我用力抓着绳子,他像提一桶水一样,把我从水井里拉上来。其实我还担心,被我们小孩子踩过的井底,等有水了再怎么用啊!可是村里人不在乎,一晚上井水积攒多了,等到清晨照例高高兴兴地挑回家去。

在深井西面一里路左右,有我家菜园。这个菜园是一大队每户人家都有份的,按人口分的。这里的菜样样丰收,就是因为菜地中央有口井。这井水深五、六米,井口方正。谁家的菜缺水了,就来浇。远点的肩挑手提,近点的就整理水沟灌沟浇菜,这样浇地,菜长得旺,撑得时间长。我和母亲经常灌沟,我们同时站在井口,各占井口一角,你一桶,我一桶的倒进改好的沟子里。我的手小,井绳又粗,不一会儿手被磨得又麻又疼。我打一桶的功夫,母亲能打上两三桶。她说尽量越快越好,不能让水断头。看着母亲弯腰躬背,干劲十足的样子,我就咬牙坚持。

菜地在光明水渠北面,连着这菜地的是成片成片的麦地,收了麦子就种玉米。守着这些庄稼的,还有藏在地里的两口圆形大井。水渠南面是一块一块的坡地,种着地瓜和花生,还有几十亩的苹果园。守着这些坡地,瓜果年年都能收成的是西岭顶上的大机井,在村西五六里。这里用机器抽水,修有十米高的扬水站,每当抽水浇地的时候,机声隆隆,水声震耳欲聋。那流水的气势,就像一条长龙在土地上舞动。人们的欢声笑语,随着哗哗的水流,在坡地里来回飘荡……

如今,村里生活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谁还去井里挑水?这些年,年年风调雨顺,那些浇灌庄稼的井还是不是原来的样子?不管时间怎么改变,岁月怎样匆匆,那些井边的岁月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生活在村里的亲人成了我一生永远的思念和牵挂

作者简介

唐文梅,七十年代生于山东新泰。自1995年开始写作至今,新泰市文梅作文创办人,著有诗文集《放飞》山大散文合集《小树林的月光》散文集《迎着朝阳奔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考试作文300字三年级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句 夜游西湖作文 丽江古城的作文 游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关于全球变暖的英语作文 写春天花的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初中 哈尔滨太阳岛作文 以小见大手法的作文 春天里作文 记叙文 现实与浪漫作文 理想作文700 小学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句 残疾人作文 冬日里的阳光作文 作文绿色生活 英语作文不少于5句话 优秀游记作文 关于少年强则国强的作文 我的一件事作文 社会变迁作文 拉丁舞表演作文 渴望600字作文 笔作文600字 喜欢猫的作文 我的一家作文500字 在家里发生的一件事作文 守护什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