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央视最“真实”纪录片 揭露人性痛点:读书实苦 却是最容易的路

2020-11-30 00:30:01
相关推荐

有书君说

又是一年高考时,一场关乎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即将拉开帷幕。

提到高考,你会想到哪些关键词?命运?希望?残酷?还是......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选择,对教育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有书君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2015年上映的高分纪录片《高考》。

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值得每一位家长观看的教育类影片。

现在就随着有书君一起,放下一周的疲惫,在周末好好享受一部好电影,给这周来个完美的收尾吧~

如果没有那场疫情,今年的高考差不多已经落下了帷幕。

如今,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有高三学子都还在争分夺秒的复习。

病毒的侵袭、夏天的炎热,也依旧驱散不了他们冲刺的激情......

天蒙蒙亮,班级里学生们都像和尚念经一样,虔诚又麻木地反复诵读英语或文言文;

中午十二点,家长把饭送到校门口,看着孩子10分钟狼吞虎咽完又进了教室;

在堆满书籍资料的桌子后,学生们苦读到深夜,等回家睡下已是半夜一点多。

高三班主任秉着“拯救一个小孩,就是拯救一个家庭”的决心,在《班级月考分数表》上方写下“触目惊心,警钟长鸣”的标语;

每一位老师都口婆心鼓励学生:

“每多考一分,就能甩开至少两百人。”

陪读家长虔诚拜着佛,希望分散孩子高考的压力:

“孩子怕考不上没面子见老师同学,很后悔把孩子送到这里,把孩子压得没有人样子。”

这些场景大家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因为它们全部来自真实的生活。

同时也来自,今天有书君给大家推荐的纪录片《高考》。

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下考生的挣扎,家长的焦虑,老师的急迫,以及诸多因为高考而改变命运的家庭。

这部纪录片共六集,豆瓣评分9.1分,虽然拍摄于2014年,但当下看来依旧触动人心。

01 高考是大多数人唯一的出路

朋友家的女儿今年高考,五点起床,十二点睡觉,压力非常大,经常在起床的时候痛哭,抱怨父母不送她出国。

朋友很无奈,她不是没想过给孩子更好的出路,可对普通家庭来说,出国比高考更难。

《高考》里,早早放弃高考的北京女孩刘云昊,从小就和父母一起定下了留学哈佛的目标。

刘云昊两岁学英语,五年级背熟托福单词;

她的妈妈,从公司副总裁到陪读妈妈,花重金送女儿去北京最好的国际部,选最好的中介,绞尽脑汁帮女儿提升背景。

成功录取后,留学四年的费用,至少需要150万!

换句话说,出国留学,是一场可怕的时间与金钱的比拼。

父母都愿意竭尽所能托举孩子走更好的路,但现实之下,九年一役的高考已经让父母精疲力竭。

《高考》里,为了方便随时照顾儿子吴世康,爸爸吴俊关掉了家里的工厂,在毛坦厂中学当起了保安。

吴世康成绩好,成绩在全校排三百多名,可临近高考,成绩竟然掉到三千名以外。

吴俊急得火烧火燎,可高考关口,一向信奉棍棒教育的他,不敢骂不敢打,说话也瞻前顾后生怕影响孩子心情,夫妻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煎熬不已。

出成绩那天,得知儿子考了五百多分的吴俊,对着镜头哭到哽咽:

“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从小到大,他读书我都陪着,就为了这一个梦想。”

在我们周围,像刘云昊父母那样没负担地为孩子打开看世界的路的家庭并不多。

大部分家长都像吴俊,为了培养一个孩子已经付出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更多父母,需要举全家之力供孩子念书。

《高考》里的何飞爸爸,一家六口全靠他开摩托车养家,全家省吃俭用凑了五万元学费,把何飞送到毛坦厂中学复读。

班主任说:

“这么关键的一年,你租个房陪读,这可是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大事。”

一天百来块都难挣到的何飞爸爸,硬是租了房,叫奶奶来陪读。

命运是不公平的,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 “罗马”的存在。

就像何飞爸爸,他不明白为何一定要租房陪读,但老师说不能影响孩子,他就拼尽全力培养孩子。

因为,高考,是唯一一条让他能看到希望的路,也是他们家唯一能抓住的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02 高考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快捷的方式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不但是唯一的出路,更是改变命运最快捷的方式。

《高考》里的刘洋洋,是甘肃穷山沟里的孤儿,由奶奶和伯伯养大。

为了供洋洋读大学,伯伯倾家荡产四处借钱还是凑不齐。

幸运的是,洋洋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并获得助学金。

2019年,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谢谢奶奶教导我,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日后要尽所能给家乡的孩子走出大山提供一份助力,让他们也能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家乡的现状。”

那个曾经背着干粮走20多公里崎岖山路去上学的自卑的刘洋洋;

现在,励志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姑娘。

很明显,高考改变了她的命运。

如果不是高考,她大概只能出去打工,日夜在流水线上消磨青春与热情。

当然,什么工作都有价值,都值得尊重。

只是,如书籍《努力,才有更多选择权》中写的一样:

“努力,不是为了跟谁攀比,只为拥有更多选择权,爱想爱的人,过想要的生活。”

而高考,是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最快捷的方式。

《高考》里的另一位女孩,刘燕霞因为没有高考错失了很多机会。

父母在上海打工,她从小随迁,按照制度,上海免费安排随迁子女读小学中学中专,高考只能回老家。

刘燕霞选择了留在上海读中专,毕业后,她去心仪的工厂实习,非常努力,还是因为学历被劝退。

后来,她意识到文凭的重要性,开始自考,一年考2次,共24科,不挂科最快两年考完,挂一科要延迟半年补考。

既要工作,又要自学,当然难,但不考,往后的日子就更难。

刘燕霞常常后悔:“当年回老家高考该多好。”

确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高考能帮人走得更快更稳。

人生的路口,有万千条岔口,只要努力走,都能找到人生的出口;

但犹如白岩松所说: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是非常事实的东西。”

命运有很多种被改变的途径,高考是最快捷的方式。

03 人生实苦,读书是最好走的路

读书很苦,冲刺高考的高三更苦。

但进入社会,吃尽生活的苦,才明白,原来,读书竟是人生最好走的路。

当年,16岁的小未贪玩,觉得读书苦,辍学去当了焊工。

如今,30岁的小未,天刚亮就起来,天黑了还不下班,活紧时一干就是一天一晚不睡觉:

“高空作业,三十几度的大热天,穿着厚重工作服,一整天下来,浑身像雨淋过一样。”

烧焊14年,浑身都是烫伤:

“吊在高空,也不敢动,只能强忍着痛。”

记者问他累不累,他表示很后悔:

“以前爱玩,父母叫我读书不去。现在就想着让两个女儿好好上学,我累一点无所谓,就想给女儿创造更好的条件。”

有人说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世事洞明皆学问。

确实,365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但都需要厚积薄发的积累与千锤百炼的磨练。

无论干什么,系统的读书能大大加速成功的过程。

反之,不读书的苦,会让你未来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公司的销售总监老何,来自河南农村,父母没文化,但知道读书的重要,砸锅卖铁供他上学。

老何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奋斗和积累,终于安了家,又把父母接过来含饴弄孙。

去年,他回乡过年,当年和他感情最好的堂哥借着醉酒哭得稀里哗啦:

“如今你在天上,我在地上,我就后悔当年没好好读书,这些年四处打工,怎么努力都赚不着钱,一家人跟着我过苦日子。”

老何唏嘘不已,十年时间,同一个起跑线的两兄弟,一个吃尽苦头却还在艰难地讨生活;

一个却带着一家人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大城市有车有房的中产阶级。

改变的源头,来自于高考。

高考当然不是鲤鱼跃龙门,人生可以从此一劳永逸。

但你吃了高考的苦,人生就开启了新阶梯的敲门砖,会让你未来的路走得更稳当。

你躲避了高考的苦,才会发现人生的苦才刚萌芽,会捶打得你在岁月里无力反击。

04

《高考》一共六集,讲全了高考应届生,复读生,随迁生,出国留学生的故事;

也展示了家长,老师和校长对教育和高考的思考。

不可否认,因为地域等关系,高考并不是完全公平的。

但同样毋庸置疑,高考是大多数人改变命运最公平的捷径,而读书是人生最好走的路。

高考,并不是只为了文凭,而是为了系统的接受知识。

读书,更是为了拥有更大的视野与格局,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力。

这样,未来才可以选择有意义的工作,甚至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被迫谋生,甚至,等待别人的帮助。

最后,想把“曾放弃高考后来觉得自己退学很失败”的韩寒的两句话送给大家:

第一:读书能改变命运,读书的确未必在学校,但学校和高考,是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应该感谢与遵循;第二:别以为读了几本书,有了文凭就了不起,这只是开始,是人生的标配。

别怕读书的苦,那是我们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生活中的美景作文 励志类中考满分作文 关于风的作文500字 难忘的一周作文600字 体育锻炼的好处英语作文 慢下来作文 课余生活作文三年级 高考语文作文山西 维多利亚港夜景作文 初中作文精彩开头 细品书香作文 家风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心愿300字 如何面对挫折的作文 猜猜我是谁300字作文 给我一个什么就够了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400字 青蛙捉害虫的作文 父爱450字作文 我的小狗200字作文 写童话的作文400字 素质的作文 二年级写动物的作文 童年的记忆作文500字 作文游乐园 中国的脊梁作文800字 我的小汽车作文 离不开你作文600字 描写英语老师的英语作文 孔子文化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