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点亮心灵 托举未来 记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2020-11-30 02:00:01
相关推荐

20多年前,滇川交界的华坪仍处于交通不便、封闭落后、贫困面大的境地,山区农民对子女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意识淡薄,山区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读书的机会微乎其微。

这一切,因张桂梅的到来而改写。

1996年,张桂梅来到华坪中心中学任教,开始了她“让每一个贫困学子享有公平教育”的初心。但她未曾想到,这件事,将成为她苦心孤诣一生的事业。

坚守“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的信念,全身心呵护孤儿,19年坚定不移;每天5时起床管理学生、管理学校,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才睡下,11年风雨无阻;家访1345户,里程达1万多公里,身患重病亦未曾停歇;为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累计捐款100余万元,24年从未间断……张桂梅既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又像一名勇敢的战士,把自己的汗水、心血和生命,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书写人间大爱。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40多项荣誉,在人们心中矗立起一位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努力用“扶志”和“扶智”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母亲般的优秀人民教师榜样;而一直不变的,是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女高—福利院—家访的日常生活轨迹。

岁月流金、初心不改。羸弱温婉的外表下,流溢着如金沙江奔腾不息的信念和坚毅。走近张桂梅,人格的魅力、道德的力量、信仰的坚定,像奔涌的岩浆,从她身上喷薄而出。

梦想的萌芽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136个孤儿,背后是136个不幸的故事,我要用爱去融化孩子们心中的寒冰,让他们找到光明、温暖和希望。——张桂梅

去年10月24日,刚从医院出院的张桂梅回到华坪女子高中。拖着疲惫的身体巡查完教室后,她接到了在丽江读书的“儿子”王龙朗的电话。王龙朗委屈地向张桂梅倾诉在异地求学遇到的困难,张桂梅安抚好“儿子”后,便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李雅兰打电话,请她帮协调解决,并叮嘱李雅兰一定要多关心“弟弟”王龙朗的生活,不能让他在外受委屈。

李雅兰和王龙朗一样,都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李雅兰告诉记者,2001年,从她来到福利院的第一天起,“妈妈”张桂梅就倾尽全力照顾她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和健康的生活习惯。19年过去了,她和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妈妈却老了,但妈妈对他们的照顾和爱护却越来越多了。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跟着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期,她认识了自己的爱人,从中甸到大理追随他当了老师,伉俪双飞令人羡慕。不料1995年,丈夫查出患了胃癌晚期,她花光所有积蓄,依然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为了缓解悲痛,张桂梅决定离开伤心地,申请调动工作,最终选择了从未去过的华坪县任教。

到华坪后,张桂梅拼命用上课来化解心理创伤。学校里,有的孩子只打饭、不吃菜,有的为了省钱两三个月都不回一次家,有的床上垫的是包装箱的硬纸壳……眼前的情景深深刺痛着张桂梅,她开始缩减伙食费,省下钱来接济孩子。

由于工作出色,对孩子充满爱心,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成为了54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故事,每个孩子心里都揣着一块冰。”说起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身世,张桂梅一脸难过,“所以我要加倍对这些孩子好,让他们找到光明、温暖和希望”。

有一年中秋节,华坪县法院的工作人员找到张桂梅,告诉她“儿童之家”的几个小男孩把法院围墙的铁栅栏偷了。张桂梅回到福利院,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在她的追问下,孩子们委屈地说把偷了的铁栅栏拿去卖了买月饼了。张桂梅含泪对孩子们说:“妈妈最近工作太忙,忘了到中秋节要给你们买月饼,这是妈妈不对,可你们乱拿别人的东西是违法的,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当晚,福利院食堂桌上摆满了月饼和水果。

“我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个中秋节的场景。”福利院孩子张惠华说,院长对我们兄弟姐妹一直都很严厉,但从那天起,我们就把院长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在张桂梅的关爱和悉心教导下,张惠华成了儿童福利院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孩子,还考上了华坪县石龙坝镇的公务员,在基层一线担任扶贫工作队员,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像张桂梅一样为贫困山区做贡献。

“妈妈收养的孩子已经有136个,像我这样从华坪儿童福利院出来的,有50多个走上了工作岗位。”张惠华说,每逢过年过节我们都会回来看望无家无子的妈妈,因为我们心里明白,是妈妈用无私的爱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教会我们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信仰的力量

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使她们拥有一个公平教育的机会,让她们的希望飞越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

——张桂梅

“孩子们和学生身上的故事,直到现在都让我一阵阵心痛,他们为了求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说到创办华坪女子高中的初衷,张桂梅面色凝重。山区孩子读书难,山区女孩子读书难上加难,“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

2002年,当张桂梅萌生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时,周围许多人感到不解,“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精神病?”不管别人如何冷嘲热讽,张桂梅义无反顾踏上了创业之路。

为筹集建校资金,张桂梅四处奔波。她吃过闭门羹,被人当作疯子、骗子,甚至被人放狗出来追咬……那些日子异常艰难,可她始终初心不改。

历经重重艰辛,2008年8月,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的捐助下,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建成,当年在丽江一区四县招收了100名农村贫困女学生。

世事多舛,首创更难。张桂梅和老师们挺过了建校初期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只能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则睡在楼梯间的艰难,却没有挺过考试成绩不如人意的失落,17名教师有9名辞职离开,6个学生提出转学,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经常呼吸困难,产生剧痛。每天,她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想办法把学校办下去。整理档案时,她发现留下来的8名老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党员在,党组织就在;有党组织,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张桂梅脑中立刻有了主意。

随后,她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经典文章,大家郑重宣誓: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学校党支部很快成立起来,每位党员的胸前带上了党徽;每个周一的早晨,7名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每个周末的晚上,召开支部大会,学习党章党规,总结一周的教学工作,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不懈组织党员和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让每位党员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不忘初心,践行使命,让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

没有山重水复,哪来柳暗花明。10多年间,华坪女子高中毕业了1645名学生,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连续8年居丽江市高考升学率第一名。

本色的分量

贫困孩子就是她的至亲至爱

我不是为了索取回报才这么做的,我是为了这片土地,为了我的誓言。所以,我不后悔,孩子们在健康成长,我就是值得的

。——张桂梅

2006年,张桂梅的侄儿病危。当时,张桂梅刚刚获得“兴滇人才奖”,有30万元奖金。姐姐向她求助借钱救侄儿时,张桂梅告诉姐姐:这笔钱不属于她,得用到贫困山区的孩子身上。随后,她把30万元捐给了丁王民族小学修建教学楼。

等张桂梅赶到昆明,侄儿已经去世。看着姐姐撕心裂肺地哭泣,张桂梅心如刀绞,觉得无颜面对亲人。

有人暗地议论指责张桂梅没有人情味,更有甚者说张桂梅是在作秀。

面对指责和非议,张桂梅没有辩解,默默地回到儿童福利院的仓库里,看着侄子生前捐助的卫生纸,伤心自责。抹去泪水,她又立刻冲到第一线,照顾孩子,管理学校。

爱人去世,没有子女,亲人不理解……20多年来,张桂梅有时也会觉得心里空空的,到哪都不是家的感觉,就像秋天的落叶,随风飘零。

特别是有一次,张桂梅无意中看到福利院孩子的一篇作文写道:“我长大了,一定要把爷爷、奶奶接出来和我一起住,我要孝敬爷爷、奶奶。”当时,张桂梅心里有些不舒服,她把这个孩子从两岁养到大,整篇文章却没提她一个字。事后,这件事一直盘旋在张桂梅脑海里。回忆与思考中,党旗下宣誓的情景让她豁然开朗——女中和福利院就是她的家,孩子们就是她的亲人,让贫困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就是最大的“值”。

从“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从最初“让贫困孩子有书读”的朴素感情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教书育人的高度自觉,张桂梅用仁爱与忠诚播撒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让孩子心底从小种下人生的良种。

由“知心”而“教心”,由“启能”而“扶志”,张桂梅潜心发现和拨动每个孩子心中独特的琴弦,联通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让他们在健康成长成才中激发精神力量。

有过青春梦想,有过中年奋求,更有晚年痴心不改的守望。如今,从金沙江畔到玉龙雪山,从教育系统到社会各界,在认识不认识她的人们心目中,张桂梅就是贫困孤儿的母亲、山区女孩的保护神、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

华坪县城旧称竹屏镇,曾是辉煌了300多年的云南“斗笠之乡”。位于县城轿顶山东麓的华坪县博物馆内,布置陈列了华坪革命英模事迹展,包括张桂梅在内的一批先进典型,成了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闺中娇女多绝艺,乱篾理出百样花’,这是前人对当地竹编女的赞美之词。作为一位外来的弱女子,张老师像是一位竹编大师,执着一生编织华坪教育事业,一心一意献身贫困孩子!”县博物馆馆长马海说。

榜样的引领

播撒人生良种激发精神动能

这是我一生中最精彩的十几年,也是痛苦、劳累,贫穷、快乐的十几年。是这片土地接纳了我,给了我一个绽放人生的舞台!是党组织支持、培养了我,让我能够做事、把事做成,让我一次次实现梦想,了却了一份份心愿!

——张桂梅

出名后的张桂梅,自己花钱一如既往能省则省,每天还是乘坐助手的两轮电瓶车穿过街巷,来往于女中与福利院之间;到医院看病,仍像过去一样排队等候,但如果是孩子病了,她会千方百计“找关系”请最好的医生诊治。

“锦上拈花易,雪中送炭难”,这是2004年张桂梅应邀到中国教育电视台作访谈时,我国著名画家王成喜受其精神感动,专门为她画了一幅挺拔绽放的红梅图上所题,深得喜爱书画的张桂梅珍视。但当有人觊觎此画甚至开出10多万元想买走时,她干脆连同近200件奖品奖章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生不带来,死带不去,留着惹事干啥!”谈起她曾经“最值钱”的东西,张桂梅若无其事地说。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们在一起,能看到明年女高所有的毕业生都能考上一流的大学,有进清华、进北大的!”向记者说这话时,张桂梅显得很平静、快乐。

从1997年发现肿瘤到如今18种疾病缠身,张桂梅没有退缩、放弃,只有坚守、进取。对自己漠不关心地“冷”,对孩子满腔热忱地“暖”。张桂梅20多年扎根华坪孜孜以求的无声行动,感染、激励着周围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人们心目中,她就是华坪精神最鲜活的代言人。

杜朝仙原先是昆明一所私立学校的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张桂梅的事迹,她毅然辞职慕名来到华坪女子高中。在张桂梅潜移默化影响下,她不计报酬,争作贡献,做一名合格党员。离高考不到3个月时,意外脚踝骨折,她去医院包上石膏,让在私企上班的丈夫辞了工作,天天背她到教室,没有耽误一节课,这个班的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当年因觉得学校管理严苛,带头辞职离校的陈建华,9个月后又回到学校。

在张桂梅的言传身教带动下,全校老师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努力办学教学。华坪女子高中也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等,吸引了全国各地13200余名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他乡的生活提纯着您温暖的善良,人生的苦难从未撼动您执着的坚强,没有孩子却被几百个孩子称呼为‘妈妈’,日子清苦内心却总能安享另一种阳光……”这是“中国好人”评选活动给张桂梅的颁奖词。

“张桂梅如同一盏灯,以一生的坚守永葆初心,点亮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同一团火,以对贫困学子的深情大爱践行初心,温暖了学生的心灵;如同一面旗,以对党和人民的感恩滋养初心,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如同一颗星,以对事业的情怀担当彰显初心,启迪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健康成长。”这是张桂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的深情总结。

华灯初上,月光铺洒。记者与忙了一整天的张桂梅依依告别时,孩子们还在缠绕着她认真提问。夏夜如歌,校门前的大树挺拔葳蕤,辉映着运动场石壁上“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红色大字,周围盛开的鲜花芬芳四溢。

短评

“一生做好一件事”

张桂梅,云岭大地一个涤荡人心的名字。

她24年如一日,扎根边疆,献身教育;她把贫困孩子当作至亲,矢志育才,无怨无悔;她以羸弱之躯坚守“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不变初心,以重病之身担当“播撒良种、浇灌未来”的使命,成为受人尊敬、可感可学的新时代奋斗者。

立足本职岗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幸福的伟大奋斗之中。张桂梅用情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生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甘当“燃灯者”,乐于做园丁,去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美好未来,培育一批批时代新人。张桂梅用超越“小我”、贯注家国情怀的厚德仁爱,树立起赓续爱国情怀、弘扬时代精神的标杆。

作为云岭大地涌现出的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张桂梅的事迹激励着云岭大地上涌现出更多张桂梅式的热土赤子,担当时代使命,传递时代精神,创造新的业绩。

云南网记者 王永刚 和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不一样的幸福作文 爱眼作文 我开心的一天作文 难忘的友谊作文500字 对于高考的看法作文 红枫古道作文 第八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600 有关国家安全的作文 换巾仪式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800字 九年级语文作文 写一个人的作文300字 我的对手作文450字 小学生军训的感受作文 童话作文批改评语 母亲节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写给父母的话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小狗作文 作文爱国 国庆趣事作文开头 花园一角作文 50米短跑作文 弟子规作文 溺水安全作文500字 我的梦想怎么写作文 化妆与本色作文600字 伴我前行半命题作文 大学生诚信作文 有关家国情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