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研招调查报告出炉!报录比创新高 弃考率10% 专硕受追捧!

2020-11-30 02:10:01
相关推荐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最新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其中有很多重要信息值得我们同学了解一下~

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是大势所趋

2019年研究生招生录取91.7万人(其中硕士招生约80.5万人),相较1949年招生242人,招生人数增长了3789倍。

有具体数字为证。1949-1977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较为缓慢,累计2万+人,但从1978-2019年的40年间,招生人数累计达1084万人(其中硕士约943万人),发展快速。其中2010年招生不足55万人,但到2019年已达91.7万人,几乎翻倍,尤其在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后,涨幅明显。

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人口比并不乐观,我们的人口博士比是发达国家的近5倍,人口硕士比是其近3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有质量的中高速发展将是常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会继续扩大。

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美国博士授予数来源于美国博士调查数据(SED)

在高校层面上,“双一流”政策启动后,研究生群体成为高校实力竞争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

举个栗子,东南大学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招生数量达到5100人,比2017年增加了1100人。

数据来源: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报录比逐年增加,竞争激烈

很多同学因为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等原因,在毕业后纷纷加入考研大军。

数据来源:教育部

由上表可以看到,考研报名人数每年都以较大幅度增加,2019年增幅达21.85%,在此基础上,2020年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增长17.59%,达到341万人。

再看录取人数和报录比,尽管录取数每年也在增加,但幅度远达不到报名增长幅度,所以也导致了报录比逐年上涨。换句话说,竞争愈加激烈。

2020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进行了扩招,报录比应该要比2019年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的报录比将比2019年只高不低。

往届、双非是大部分考生的标签

而2020年毕业人数预计874万人,考研人数341万,难道几乎一半都去考研了吗?不是的。

由于就业形式严峻,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人中往届生的比例不断增加,也就是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考研人,他们几乎占了一小半。

比如辽宁省从2016年到2020年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比例从34.5%上升到41.8%。

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

另外,从本科院校来看,考研人以非“双一流”考生居多,占比83%左右,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来自于“双一流”高校。

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如果这次考研失败,有29%左右考生选择脱产考研,42%左右考虑边工作边考研,还有29%放弃考研。也就是说有71%的同学选择二战或三战。

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弃考率居高不下,剩者为王

在考研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和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

这说明一些考研人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工作或认为复习没有准备好时,就会选择弃考。另外有些在职考研人也容易在压力之下放弃考试。

比如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约11%。

数据来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

数据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当同学们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心里默念一句“剩者为王”,剩到最后就是胜利,当然前提是你有好好复习准备,不混日子。

专硕受追捧,招生占比超半

在社会对在专硕认可度的提升、高校专硕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考研人也因为专硕侧重实践能力,有助于就业,以及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小等原因,将目标视线由学硕转向专硕。

2009年专硕招生占总招生人数仅15.9%,不到十年,在2018年占比已达近58%。

数据来源:教育部

具体到省份来看,湖北省2015年报考专硕人数为45819人,占比45%,2019年人数为86934人,占比60%以上。

数据来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学生是否选择专硕有较大差异,从下图可知,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第三是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会计等热门专业学位均榜上有名。

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6》

专业热度冷热不均,社科类更受青睐

在专业报考上,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的现象。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专业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考生选择专业有较强的趋同性,喜欢追求所谓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增长,报录比也随之拉高。

苏州大学2019年报考的热门专业中,十个有两个是理工科类专业,即化学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其他均为社科类专业。

数据来源:苏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以工科见长,社科类专业相对薄弱,但仍出现社科更受欢迎的现象。在2019年各院系硕士报录比中,建设工程学部3.3:1,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报录比2.8:1,能源与动力学院报录比2.6:1,相比之下社科类学院报录比更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7.3:1,外国语学院6.2:1,管理与经济学部5.3:1。

数据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持续增长而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使得分数线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工科类专业分数线则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教育部

上图表可以看到,从2015年至2019年,社科类专业分数线全部上涨了5分至25分不等,其中历史学上涨了25分。工学分数线从2015年起逐年下降,2019年虽然相较有所增长,但整体看近五年间下降了10分。

总结一下:

①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加大,研究生规模扩大是大势所趋。

②扩招幅度不及报名增长幅度,报录比逐年递增,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研越来越难。

③超80%考研人是非“双一流”学生,近年考研人中,二战、三战考生越来越多,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考研人努力奋斗,决不放弃。

④考研弃考率超10%。风雨考研路,走着走着就会甩掉一批竞争对手,我们走到最后就是胜利者。

⑤专硕相比学硕有助就业、竞争较小,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引导,近年报考专硕考生持续增加。

⑥因不考数学或跨专业门槛较低,社科类专业相比工科类更受考生欢迎,因此竞争十分激烈,报录比、分数线均水涨船高。

⑦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考研人能做的就是积蓄力量,夺得高分,尤其是英语这门科目,不仅分数线越来越高,而且拉分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可以决定复试的成败。

我们考研人要如何有技巧地掌握英语的学习密码?如何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积累英语高分能力?听说并进、读写互通如何学习才能保证初试高分保障复试顺利?

三座大山跨过去 考研才会好轻松

胡敏教授手把手教你学考研英语

直播嘉宾

胡敏教授

胡敏教授,不仅是国内考研英语培训的领路人,好轻松考研总顾问,而且是南师大、上师大、华中师大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20多年的高校学术背景,让他能够紧跟考研动态,把握考研风向。胡敏教授在英语教学领域深耕多年,还著有《2021考研英语高分作文》《读故事记单词考研英语词汇》等畅销书。

时间:6月10日(周三)晚7:30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哇真香作文600字 我的六月作文 守护家园作文 学校的改变作文 三个字游戏作文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家训家规家风作文 中国好少年作文 作文半命题 关于礼的作文 爱作文开头 初三语文作文素材 枫叶的作文400字 仿照春写作文 我不再相信眼泪作文 以评价为话题的作文 6级作文范文 描写柯基犬的作文 初中三年英语作文 关于游玩的作文300字 校园的一角300字作文 智能书包作文 人物的作文300字 打开的作文 考试遇到难题作文 未来的校园350字作文 做自己的主角 作文 少林寺的作文 童年作文700 关于大学教育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