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坤鹏论:一无所知的无知之知 认知的最高境界

2020-11-30 05:30:02
相关推荐

越是高人越谦虚,那是因为他们正在接近或是已经达到了无知之知的境界。——坤鹏论

曾经有人采访乔布斯,问他喜欢什么样的人交往。

乔布斯答: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采访者问:聪明人没有尊严吗?

乔布斯答:不,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不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

由此,验证自己认知水平的一个标准也就出来了。

如果你因为别人的怀疑、否定、批评而火冒三丈,只能说明你的认知真不够。

有句话特别经典——人可以受千般苦,就是受不了学习的苦。

其实,许多无知的人从内心里不愿意变得有知,那实在太苦了。

但是,他们一样想快速获得自信和成功。

有些生意人也不希望他们变得有知,因为那样敛财会变得太难。

怎么办呢?

那就让无知的人通过以比读小学还轻松的方式“自以为有知”。

话说,有两个教育专家抬杠。

一个说:“我们现在基本消灭文盲了!”

另一个说:“呸!只不过现在文盲会打字了!”

现在想想,第二个专家说得特别有道理。

如果知道自己是文盲,什么也不懂,则会谦虚谨慎,反而不易出错;

反之,总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了,啥也懂,不懂也要装懂,结果懵懵懂懂成了傻大胆。

这不就是现在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吗?!

有句话叫: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

它揭示了知识的一种获得途径,就是认知不断提升过程中,有时候突然间领悟一些事情,而这种领悟往往就是真正的大智慧。

所以,博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特别是在这个思想大投喂的时代。

从今天开始,坤鹏论写个关于学习的小系列,今天是开篇。

一、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我愿意用自己一生的成就去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乔布斯

有一天,德尔斐阿波罗神殿的女祭祀说:“苏格拉底是世间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听闻此言颇为诧异,明明自己对正义、善、美一无所知,为什么女祭司却称赞聪慧呢?

他也曾就何为善与正义请教诸贤,诸贤基本是“当然知道了,但怎么解释呢……”,他们自以为知却实在不知。

后来,苏格拉底意识到,比起“明明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的”旁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己更要高一层。

这就是无知之知。

而德尔斐阿波罗神殿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将其解释为“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那些明白自己不知道太阳底下每一件事的人,比那些知道不多,却自认为懂得很多的人要聪明。

知道自己无知,也是一种知识。

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对某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自信满满的人。

本着消灭所有不懂以及模棱两可知识,坤鹏论介绍一下德尔斐阿波罗神殿。

德尔斐阿波罗神殿属于德尔斐神庙,堪称人类历史最成功的预测机构。

德尔菲神庙主要由阿波罗神殿、雅典女神殿、剧场、体育训练场和运动场组成。

阿波罗神殿最为著名。

阿波罗是古希腊象征光明和青春并且主管音乐、诗歌及医药、畜牧的太阳神。

古希腊人认为,德尔斐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

大约从公元前700年到公元300年,它被人们当作是阿波罗神昭晓其神谕的地方,专门接收神谕的人被称为神托,而神托就是古希腊,波斯等地从事与神沟通,解释现象,占卜吉凶,预言未来之人。

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有三句石刻铭文:“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承诺带来痛苦”。

这三句话曾引起过无数智者的深思,后来被奉为“德尔斐神谕”。

德尔斐神谕则指,阿波罗神借女祭司皮西娅之口发布的晦涩难懂的预言性言辞。

神谕就像空气一样充斥着古希腊人的生活,无论事情的轻重缓急,他们大都习惯于事前去各地的神庙去祈求神谕。

不夸张地说,阿波罗神的预言和指示,一直深刻地影响了希腊世界的文化和历史。

德尔斐神谕为古代统治者进行了无数预测,甚至包括发动战争或是与他国结盟这样的国家大事。

纵观古希腊历史,大到城邦的军政要事,小到个人琐事,素以“理性”著称于世的古希腊人都会求问德尔斐神谕,并根据神谕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趋吉避凶。

二、苏格拉底——知识的助产者

字母表的发明可能会使人健忘,因为人们不再使用记忆;他们信赖外在的文字,自己不再记忆……你赋予弟子的不是真理,而是貌似真理的东西:他们是牢记许多事情的英雄,却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他们表面上无所不知,却什么也不懂。

——苏格拉底 《斐德罗篇》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70年,卒于公元前399年。

他也许是整个人类哲学史中最神秘难解的人物。

他从未留下任何文字,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重大的人物之一。

苏格拉底生于雅典,是石匠的儿子,肥胖、罗圈腿、秃头、扁鼻子,总是衣衫褴褛,甚至是脏兮兮的。

他有生之年大半时间都在市中心广场和市场等地和他遇见的人闲谈。

他一生醉心于教育活动,在他的周围聚集了各色各样的门徒,其中有些青年来自当地的名门望族。

他教学生从来都不收报酬,靠学生和朋友的热情款待为生。

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到苏格拉底的生平,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而柏拉图也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柏拉图曾写过几本《对话录》,以类似戏剧对白来讨论哲学,苏格拉底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与代言人。

由于柏拉图在书中是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所以,我们无法确定《对话录》中苏格拉底说的话到底是不是他本人说的,也就是说,要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学并不容易。

苏格拉底时代,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生活群体形式是城邦。

城邦,不是严格意义的部族,也不像现代国家,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

城邦都很小,其中雅典是最著名的,因为它在某段时间是“民主的”。

当时雅典的面积是2589多平方公里,比北京的密云区稍稍大一点。

它的民主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只要18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可以成为雅典公民,雅典通过召开公民大会来管理事务,公民大会定期举行来通过法律和制定政府政策。

而且,他们想出了一些相当现代的主意,比如:投票、公平审判等。

雅典人都懂得,他们的城邦由法律而不是国王或祭司任意的一时之念来统治。

不过,雅典的妇女和奴隶没有政治发言权,所以它的民主是打引号的。

并且,和后世一样富人和强势者是政策制定者,并且比普通公民更有影响力。

由于公民皆可参政,所以雅典人的视线从自然移向了法律和规则。

为此,青年们支付高昂的学习,向哲学家学习成为政治家必需的辩论术。

教授这些青年辩论术的哲学家被称为诡辩家。

而诡辩家最牛的武器就是相对主义思维,只要掌握了它,并运用到演讲中,哪怕是出于私利的政策也可以包装得大义凛然让人难以察觉。

诡辩家普罗泰戈拉表示,价值观因人而异,世上并不存在可以共通于所有人的绝对真理,所以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比如:对于生活在比东北还要寒冷的地方的人来说,东北是个温暖的地方,而对于生活在热带的人而言,东北是个相当寒冷的地方。

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只是他们对于冷和热的标准不同。

这种思想就叫相对主义,也是当今普遍的思维方式。

就像同一个人,不同人对他的评价往往有所不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而这些人都能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实例,所以,他们都在陈述自己认为的事实。

再比如面对同一幅画,有人认为美极了,有人则表示它丑到家,在此他们也在陈述自己认为的事实。

相对主义最大的功效就是避免独断专行,能够带来更多的宽容。

不过,正如相对主义所宣扬的一样,它同样有利有弊。

它确实做到了让人警惕那些自命不凡、独断专行的意见,但也会令擅长诡辩玩弄话术者广泛得势。

比如:政治家就可以反复利于诡辩将自己的利益正当化。

此时,苏格拉底登场了。

他通过和政治家对话来尝试改革。

这就是著名的对话法,通过对话,让对方发觉自己无知的方法。

比如:有个将军自称很有勇气。

苏格拉底问:“恕我无知,请告诉我什么是勇气?”

将军答:“虽然敌众我寡,仍敢于一战,这就是勇气。”

苏格拉底问:“这是勇气的例子,并不是勇气本身,而且这样一来,我方战士势必大量牺牲。”

将军答:“但也说不定,万一赢了呢……”

苏格拉底问:“勇气就是冲动鲁莽吗?”

将军答:“嗯……”

正是通过这样的对话,本以为对正义和勇气了如指掌的政治家意识到,其实自己对它们一无所知。

于是,他们可能会产生“想要学习正确知识”的心情。

苏格拉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和别人谈话时看来并非要指导别人。

事实上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很想从那些与他谈话的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如果他纯粹只是倾听别人说话,那他显然不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哲学家。

有句名言叫:在常识止步的地方,哲学却扬帆起航。

虽然他所做的只不过是提出问题而已,但是,明白人都知道,能提出问题才是最难之事。

苏格拉底在对话中一直扮猪吃老虎,仿佛一无所知样子。

通常在讨论过程中,他会设法使他的对手承认自己理论上的弱点。

最后,到词穷之际,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无知。

另外,如果你注意观察刑侦类电视剧,比如:《重案六组》,就会发现,讯问罪犯时,警察总是不断追问,而真相往往就在这样的追问中暴露。

苏格拉底的教育完全采用对话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学生提问,老师作答,在他那里,顺序颠倒过来,他是提问者。

也就是将学问颠倒过来问学。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产婆,所以他常说他的对话法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产婆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助接生而已。

同样,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他不想做一个传承“智慧”的导师。

因为他坚信,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他不可能自己生产智慧,只是帮助别人生产思想。

同时,只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所以,苏格拉底有个外号叫:牛虻,因为他总是刺激人们去独立地思考。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鼓励人们独立思考,质疑所有成年人世界的规则。

“真正的知识来自讨论和论证,发现知识是一场相互合作的历险。”

坤鹏论认为,我们的人生很难遇到苏格拉底这样高明的老师。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他的方法来学习:

原则:先提出问题,清楚地发现实际上问的是什么,然后询问什么样的回答是可接受的。

苏格拉底常常以善意的问题开场,然后就不停地追问下去,一点也不让步,并逐渐把谈话转到一般的哲学问题上。

比如:什么是善?何为美?何为耻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审慎、癫狂、勇敢和胆怯?我们如何获得真理?哪一种宪法最好?一个国家和政治家,一个政府和君主应该如何作为?

这些其实都基于苏格拉底的神圣信条——做一个内心自由的人,为了自己而向善、而发问。

他坚信,只要人们对此有足够的认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善良和高贵的人。

苏格拉底自始至终感兴趣的都是人,而不是自然,发问中他通常得出的结论就是——自知自己无知,这与历史上智者派的怀疑主义态度没有区别。

苏格拉底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借苏格拉底的学生阿基比亚德斯之口说道:

“我们大家都完全被他的谈话吸引住了……我甚至想对你们发誓,以保证我说的是真的,这个人的言谈让我着迷,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当我听他说话时,我的心跳得比跳激烈的舞蹈时还要快,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而且我也看到,在场的其他许多人也都和我一样。”

有人曾这样评论道:

“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对后世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因为他那种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并不是因为他的思想,他的人格和他这个人一起被写进了人类的历史,自那以后,便成为一种影响越来越深远的文化力量,这就是人们普遍倡导的那种建筑于自身内部的坚定独立的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神圣信条’,做一个内心自由的人,为了自己而向善。”

为什么一个如此模糊的历史人物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呢?

有人说,因为他的殉难和《圣经》中时常提及的耶稣以及早期基督教殉教者的死亡有些相似之处,所以苏格拉底能够长久地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那么,他是如何殉难的呢?

当时,希腊存在两大政治力量——民主派和贵族派,虽然苏格拉底没有积极参与政治,但是,他还是被看作贵族派的代言人,视为帮助贵族派提供思想工具的人。

后来,民主派经过颠覆活动复辟后,苏格拉底因亵渎神明而被推上法庭,并被判处饮鸩而死。

那时,他已经七十岁,他坚持己见,拒绝请求赦免。

有人为他提供逃跑机会,也被他拒绝了。

他说:“人重要的不仅是活着,而是要活得好。”“恶法亦法”,然后饮下了毒芹酒。

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多么痛的领悟!

坤鹏论建议大家看一看柏拉图在《斐多篇》所做的感人至深的描述。

通过对苏格拉底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一无所知是学习最正确的态度,学习、生活中多问为什么,然后去刨根问底地探究,并独立思考。

简单讲,看文章时、看书时,甚至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会的、不懂的、不知的,就去查、去学、去实践。

只要你想学,处处皆学问。

坤鹏论的很多文章都是在从不知到学习、实践中写成的。

为什么越是高人越谦虚,那是因为他们都已经达到了无知之知的境界。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高手,都不言胜,比如:真正的投资高手,都不会强调自己“准”。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请您关注本百家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是包括百度百家、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亲情类 作文 初心 爱上阅读作文 19年作文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 中考的作文 激烈的足球比赛作文 冬天里的故事作文 教师节英语作文初中 写我的爸爸的作文 黄姚古镇作文 观察的作文200字 运动会作文儿 相信美好作文 我喜欢吃鱼作文 我被妈妈感动了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400字 风景作文600字初中 温暖作文400字五年级 生活需要作文500字 口语交际作文100字 写一篇水果作文 550字作文大全 大自然的奇妙作文300字 四年级作文评语大全 作文某某我想对你说 运动会200米作文 珍爱时间作文 看菊展作文 勇往直前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