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王尚荣:我的弟弟西部歌王——王向荣

2020-11-30 08:30:01
相关推荐

王向荣,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全国著名民歌演唱家,被誉为西部歌王,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83年走上艺术舞台的弟弟,因一首《黄河船夫曲》红遍大江南北。二十多年来作为全国著名的歌唱家,他多次在全国各地的大型演出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唱腔和充满黄土气息的民歌,其歌曲音像制品在全国广为流传。

从1996年至2006年连续十年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北京音乐厅、北国音乐厅、青岛阳光大厅、台北音乐厅等处举办了近十次以向荣为主打歌手的“陕北民歌独唱音乐会”和演唱会。在北京(包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十几次“新春音乐会“和春节歌舞晚会,中央电视台1套、3套、12套、“心连心”等大型演出中,也常有他的节目出现。出访过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巴西、俄罗斯、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在36部影视剧里配唱主题歌插曲、并扮演角色。在晋、陕、蒙、河北四省区举办的二人台电视大奖赛中,向荣获得了一等奖和特殊贡献奖。

因为他不光唱得好,还会编词作曲,山曲、漫瀚调、爬山调、二人台都可以信手拈来、随口就唱。于是音乐界的许多专家说他的头脑就是一座音乐的宝库,在民歌演唱界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2004年向荣作为唯一的一位民歌歌唱家走进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的演播厅接受专访,同年还接受了香港凤凰卫视名牌栏目《鲁豫有约》的采访,名播海内外,誉享中国歌坛。陕北民歌,因他而更加精彩。2006年被陕西省授予“陕北民歌特殊贡献奖”、并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杰出传承人”。

母亲教儿唱民歌

1952年,府谷新民马菇圪垯村,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日,弟弟向荣出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弟弟的降生,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母亲给他取个小名叫丑丑,听母亲讲,老辈人给孩子取名越叫丑,孩子才会越长得漂亮。

向荣从小就很爱听大人唱民歌、哼小曲,每当哭闹时,母亲就给他唱民歌,每听到唱民歌的声音,弟弟就破啼为笑,因而母亲就把唱民歌作为哄孩子的唯一办法。母亲在院子里赶着毛驴围磨,脊背上背着弟弟,转一天磨,能为弟弟唱一天,如此不厌其烦地为儿子一整天唱民歌的母亲,天下很难再找到了。

弟弟四岁那年,我已经十一岁了,有一天,父亲不知受那一位高人指点,突然决定送我到二十华里之外的陈庄上小学,两个月之后,父亲又突然赶着毛驴来到陈庄小学接我回家,给校长说:“他们要下地劳动,要我回家照看弟弟。”一切都是突然的,我那时懵懵懂懂一切随着大人的意愿行事,路上我看到父亲脸色沉重,快到家时父亲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当他离开校长办公室时,校长办公室里有一位本村姓严的群众大声说:“这种穷人家还能培养出好子弟?就是有个好子弟也误了”!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父亲的心,为了糊口度日,眼下只有把我接回家照看弟弟。照料弟弟的时候,我也常常把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唱民歌作为哄弟弟吃饭的招数,否则弟弟就很难咽下那野菜粗粮制作的糊糊饭了。母亲下田间干活去的时候,早早的就用“卧单绳”将弟弟捆背在了我的背上,用唱民歌的办法将弟弟哄离开,就此弟弟也就不哭不闹了。从此,我每天将弟弟向荣背出背进,整整照看了一年半。

到后来母亲就给弟弟教唱民歌,在我的印象当中,母亲给向荣传授的民歌有《打马茹茹》、《种白菜》和《摇三摆》等。如果说向荣唱民歌有了成就,那么,母亲教他的民歌就是他最早接触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元素。母亲逐字逐句,不厌其烦了教弟弟唱,向荣也一遍又一遍学唱,直至向荣进入梦乡。母亲会唱的陕北民歌我没有完全统计过,但可以肯定,至少在百首之上。母亲不识字,但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有着独特的音乐天赋。可以说向荣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在母亲的民歌声中慢慢长大的。

弟弟五六岁的时候,坐在母亲怀里就能跟着母亲唱出一连串的民歌曲调“打马茹茹”呀、“十对花”呀“摇三摆”呀、“种白菜”、“妇女翻身了”呀、“禁洋烟”呀……七八岁时他跟着父亲去放羊,上山后就民歌不离口,什么“天下黄河向东流,大树湾出了一个张奔楼”;“五歌放羊”;“走西口”;“二三林子刁人”;“梁山泊与祝英台”……弟弟唱什么歌是什么调,不乱唱,不混调,起唱落板很有讲究,谁听了谁赞叹!

童年时的“元宵节”

马茹圪垯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村庄,全村十几户人家,从来也没有在这里唱过大戏。向荣六七岁的时候,父辈们天天晚上“耍丝玄”演奏二人台曲牌,有时打坐腔,有些人顺口随着曲调唱几段二人台,就算是“闹红火”了。向荣跟着我每场必到,久而久之,音乐的火花就在他幼小的脑海里碰撞,从而也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向荣对二人台艺术的偏爱。向荣八九岁的时候就爱看唱戏,距离马茹圪垯十里地的新民旧城——镇羌原新民公社所在地,每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历史久远,形成定制。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十六日结束,整整三天三夜。

街道中央用大块煤炭垒成的“火塔”有七八尺高;火塔四面留有窗口,造形精美,极具观赏价值,白天在垒好的“火塔”上还罩上了一层用红绿纸剪成网状形花格的外罩。相距五十米有一座,顺长摆满了南北街,乍看去就像一坐坐披红挂绿的“铁塔”,遥相呼应,显得庄严而隆重。每到晚上,点燃了火塔,刚燃烧时火苗从四周窗口处一层层带着浓烟,喷云吐雾般向四方射出,不一会儿,变成了冲天火焰的火塔,把一座古城映照得如同白昼。这时候文艺活动同时开场,有“秧歌队”、有“高跷队”、有“旱船队”、有“杂耍队”、送灯队的前面伴有高吭嘹亮的唢呐乐器队,沿街排开。载歌载舞,花红柳绿的秧歌队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不知该看哪一班儿好。每逢正月十五,戏台上的二人台要演三天三夜,看红火热闹的人们,扶老携幼潮水般从十里八乡涌来,把个“镇羌城”挤得人山人海。当地百姓把正月十五闹元宵,干脆叫“看火会”。看热闹的人们,看完了白天,还要看晚上。

晚上街道东西两侧各大店铺门前必须挂一个独具造型的纸糊灯笼,有西瓜灯、白菜灯、莲年有鱼灯;狮虎灯、跑马灯、金鸡报春灯;有仙女灯、牛郎灯、唐僧取经灯;有劈山救母灯、三娘教子灯、龙凤呈祥太平盛世灯……通街挂满了各色花灯。人们五个一群,三个一伙观灯,古有正月十五称为“观灯节”之说,也便是由此而来。

“灯游会”别具特色,仅占场地就三亩之大,迎面做个大彩门,彩门上两边挂了两个很大的跑马灯,整个门面一派流光溢彩,气势不凡。里边栽了三百六十一根四尺长的木杆,木杆的上顶端做成各种颜色的桶状灯,内里点上黄油天灯,每一根杆代表一个天神,木杆顶端的灯表示,天神拿着火把用来照明,杆与杆,间隔两米用彩绳连接起来,摆成象迷宫一样的弯弯曲曲的通道,五颜六色的灯,把过道照得通亮,乍看去象满天繁星闪闪发光,给人以神秘而遨游天际之感。三回九转,豁然开朗。

从一个入口进去,不知转了多少个怪圈,再从另一个出口处走出,这途中还设有一座座小门,叫“九曲黄河阵”。传说是娘娘庙上,供俸的三位娘娘:云霄、琼霄、碧霄为了给人间禳瘟除病布了此阵。“灯游会”是元宵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人带着虔诚的心,从老远的地方赶来,必须进去游转一回。据说,转过以后一年会通顺大吉的。直到凌晨四五点钟,才开始放焰火,通宵达旦人们还要等着看完了焰火才散去。

我带着年仅十岁的弟弟就随着人群,看完这边又看那边,弟弟最感兴趣的还是二人台,二人台的主角是当地著名的二人台艺人孙斌、党四毛、刘二流水(刘二流水唱旦角男扮女装),孙斌的某些唱法与现在内蒙古二人台艺人郭威老先生很相似。孙斌先生做戏细腻语言诙谐,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常常把人逗得满场哄笑,刘二流水扮相漂亮,亭亭玉立,舞台走场如行云流水,举之端庄,一派大家闺秀之态。他们的表演确实是让当地观众赏心悦目。二人台是集表演、说唱、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而且用的是方言,老百姓一听就懂。向荣更是情有独钟、如醉如痴,一旦看开就走不了啦。一次他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里回忆说:那时他听到二人台音乐曲调的感觉,“远比国际最知名的贝多芬交响乐好听百倍”。

忍饥挨饿要看戏

每当二人台开场后,向荣就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从头到尾看完。直至会场上的人们快走完了,他才慢慢地,一步一回头离开会场。三天时间只吃三顿饭,每天早晨在家里吃一顿饭,就跑到十华里外的新民城看社戏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再跑回家吃早饭,三天往返新民城六十里,只吃三顿饭,既不说饿,也不说累,忍饥挨饿要看戏。有一年向荣还是个小孩,跟着他的嫂嫂去距离老家40华里的孤山看唱戏,看完后不吃不喝,返到距离孤山20华里的朱家峁嫂嫂的娘家住下来才吃饭,第二天再返回自家,来回往返100华里不知饿,也不说累。

向荣九岁那年农历四月初八新民唱大戏,家里父母不让看,根本拦不住他,我们大一点的孩子在前面走,他偷偷跟在了我们的后边,拉开了距离,防止被我们发现。演出结束了,我突然发现弟弟从戏场里跑出来了,还咧着嘴一个劲朝着我笑。满面灰尘,衣衫褴褛的弟弟让我看了哭笑不得。我心里酸苦交织,非常难受,可怜弟弟连鞋都不穿,光着脚、披挂了一身刚能遮住羞的烂衣服,空着肚子,过一道河,翻一架大山,一个小孩孤身一人冒险敢走这十里山路。“你不要命啦,你是看的哪门子戏呀!”我心里暗暗埋怨他,为了看一场戏,如此不听人劝阻,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认为他胜利了,最终还是看上了戏。这行为着实让我气恼,大人们担心的是会场大了,人多不安全。那时我年纪小,全身上下不装一分钱,没有能力给弟弟买饭吃。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看完了夜戏,半夜里才从十里外的新民城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返回马茹圪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左书文苑

这一下把父亲惹怒了,把我和弟弟大骂了一顿,质问我和弟弟:“你们把戏子送走了才回家?干脆跟戏子走吧”,指着母亲说:“看你生的这些戏丁,不吃不喝也要看戏,看戏能看下穿吃?好没出息呀”!父亲是个忠实本分的农民,他本来具备演唱天赋,听伯父们说:“父亲在年轻时还很爱好二人台演唱”,可是不知怎么父亲就不愿意让我们学习二人台演唱,更不让我们多看戏。他说:“这是吃的一门儿张口饭,被人看不起。”这种思想对我影响很大,可是他没有影响到弟弟向荣,反倒使弟弟一意孤行,甚至做到了一发而不可收……现在向荣在舞台上演唱的二人台“拜大年”,那打动人心的观灯唱段,就有小时候亲身体验到使人眼花缭乱的“元宵节观灯”的气氛有关。艺术源于生活,向荣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再现了生活。因而老百姓就爱听他的唱,老百姓说“向荣的唱能揪动人心,听得让人荡气回肠,百听不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僵尸作文 六一儿童节三百字作文 摘板栗的作文 让我牵着你的手作文 我是小小消防员作文 挑战自我作文500字 以春游为题的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初中 未来的衣服作文4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高中 介绍自己外貌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老师5句 观察蜗牛作文5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三年级 古风唯美作文开头 我发现了家乡的美作文 我心目中的良师作文 母亲的心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初二作文600字 三年级作文桂花 袁隆平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类别 描写大雾的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好词好句 描写炎热的夏天的作文 作文题目没写扣多少分 北极熊的作文 足球作文500字 初一我准备好了作文 泰山观日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