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回归中国”式爽文为何屡试不爽?

2020-11-30 09:40:01
相关推荐

近日,有公众号发布多篇“×××(国家或地区)为何渴望回归中国?”“这个×洲部落渴望回归中国”等文章,因涉及夸大误导,甚至引发外事事件而被下架、封号。炮制这些文章的主体则指向了西安某企业。

实际上,这类“回归中国”的文章不算新发明,多年以来网上就有不同版本流传。编造手法如出一辙,都是挑选历史上与中国语言、文化、习俗相同或相近的国家和地区,模糊“回归”的概念来批量生产“爽文”。

充满狭隘民族主义的噱头总是在网络徘徊,应该警惕。其危害不仅在于“假”,还在于它对“真”的伤害和扭曲。它塑造出对外部世界的刻板印象,制造不必要的撕裂和对立。每一次篡改哪怕很微小,都可能积累成巨大的、群体性的认知偏差。

民族主义的内涵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大相径庭。早期民族主义在欧洲出现,旨在强化王权,降低国家间对抗烈度。之后,民族主义又有了凝聚共同体意识、整合民族历史记忆、摆脱殖民困境等多种功能。可以说,民族主义既是一种历史进程,也是一种容易被滥用的概念集群;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甚至危险的一面;既强调趋同性,也强调排他性、对抗性。

尤其令人担心的是,为什么“回归中国”这类充满狭隘情绪的文章总是在舆论场上不断涌现?

有生产当然是因为有市场。实际上,不仅是“回归中国”流,网络上时不时会有类似的“某国失控”“某国颤抖”式假信息,表面上看激情澎湃,实际上折射出的是褊狭的“键盘民族主义”。

德国学者在回顾近现代史中的德国时,认为当时德国的公共舆论充斥着“防卫型民族主义”,裹挟着民众不断作出错误判断。一定程度上看,“键盘民族主义”或许也是这种情绪的体现。其中或许包含着对历史过住的遗憾、对重启历史的期许,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放在现实世界里,则成了逮谁扎谁的刺猬。

特别是在当下,从全球范围看,狭隘民族主义在一些地方已经不只是轻率的舆论表达,而且成为了政治行动。“回归中国”式的言论,强化的是排他性、对抗性,等于为这股潮流推波助澜。这既代表不了多数民意,反而有损中国的整体形象,酿成外事风波也是早晚的事。

当然,抑制此种言论不代表抑制多元声音。无论对内对外,民间声音都是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重要渠道。正因为这个渠道重要,才不应被虚假、亢奋的狭隘民族主义信息堵塞。

做大国公民而不是大国寡民,发出理智的声音而不是狭隘的声音。“回归中国”之类的言论虽是少数,但也在提醒我们,建设健康、多元的舆论生态,也是关系到国家现代性的大课题。

(来源:新京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给男朋友写小作文 窗外的风景作文 诚信作文500字 写玫瑰花的作文 小学生200字作文 乐山大佛作文 欲扬先抑的作文 感恩亲情作文 我的舅舅作文 自律作文800字 节日作文400字 作文周记400字 满分作文400 西双版纳作文 我的老师600字作文 包馄饨作文 作文开学的第一天 分享快乐的作文 去外婆家作文 真情实感的作文 关于改变的作文 家乡的小河作文 夫子庙作文 我的老师500字作文 可乐鸡翅 作文 苏州园林作文 划龙舟作文 反思作文500字 合作的作文素材 冬天的美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