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年河北中考试题评价|语文:稳中求变 守正出新

2020-11-30 17:10:01
相关推荐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试卷坚持“稳中求变,守正出新”的原则,从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方面进行考查,既具有良好的甄别选拔功能,又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今年的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可以用五个关键词呈现其特点。

关键词一: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读书学习是育人,考试评价也是育人,考试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学生在读美文、答试题的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受到有益的影响。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是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的一个突出特点。

比如,第4题选自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先生为自己的书房绘制的一幅画,通过这幅画学生可以领悟到作者读书治学的志趣。名句名篇默写和古代诗歌阅读都选自经典篇章,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阅读语段分别是黄庭坚、苏轼和陆游的三篇精美的小品文,内容均与读书有关,意在引导学生体悟读书的妙处。议论文阅读选自林非先生的《真情实感》,倡导美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名著阅读《骆驼祥子》选段表现了祥子正直善良、自尊自爱的品质,让学生体会到积极的正能量。记叙文阅读《南瓜茄子小鸡》一文,语言清新,情感细腻,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对母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作品传达的家国情怀,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的考试内容将学科能力的考查与思想道德渗透有机结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二:情境载体

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在具体情境中设置题目,紧扣学生生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命制了答题角度多样、结论开放、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是今年我省试题的显著特色。

第1题考查字音字形,以梁衡的美文《冬日香山》中的一段文字为情境载体,这一类试题以学科本体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体现试题的“基础性”。文言文阅读第7题考查“亦”“及”“绝”“已”四个常见文言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创设的是课外文言语段情境,考查迁移能力,体现学用结合。第4题,设置的情境是季羡林先生为自己书斋绘制的一幅画,这是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载体,学生看到这幅画后,自然联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情境设置合理巧妙。第(1)题“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画面的主要内容”,这道题考查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相当于一个微型作文写作,要求学生运用合理的顺序说明事物的能力,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

第3题精心选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五条宣传标语,如“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等,这些材料来自今年疫情期间的真实情境,属于以社会生活情境为载体。试题要求“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试题设问方式开放,试题答案开放多元,学生可以任选一条,从任意角度写出喜欢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题目设置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同时,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

以文学作品情境为载体在试题中也有重要体现。记叙文《南瓜茄子小鸡》的阅读以文学作品的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阅读能力。名著阅读第20题“从‘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以“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文字为情境载体,让学生谈阅读感悟,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体验,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今年我省语文中考试题以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在分析解决此类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水平,试题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三:核心素养

学科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今年的语文试卷,阅读部分是重点考查内容,包括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议论文阅读、记叙文阅读和名著阅读等五个板块内容,分值为50分,其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试卷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注重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这也是试卷的一个重要特点。

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内在品质。文言文阅读第10题“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判断出选文中哪些内容属于叙写的故事,然后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再品读其蕴含的情感,试题考查学生辨识、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很有思维含量。记叙文阅读第15题考查“市场上售卖的瓜,一头大一头小,圆不圆,扁不扁,着实不耐看;吃起来,水垮垮的”这个句子的作用,解答这道题,首先需要概括出句子写的是市场上售卖的瓜不好看不好吃,然后分析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与上文家乡的南瓜进行对比,以此突出家乡的南瓜好看、好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试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要求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语文学习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试卷突出了审美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古代诗歌阅读第6题试题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体验和感悟,然后描绘诗歌的情境,考查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表达能力。议论文阅读提出美文创作要抒发真情实感的观点,这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记叙文阅读从词语的表达效果和句子赏析两个角度考查审美能力。比如,第16题考查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铺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中“勾”“铺”“描”的表达效果,这几个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写了妈妈对瓜苗精心呵护的情景,准确精练,引导考生从词语角度赏析,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关键词四:教学导向

语文考试不仅是为了甄别选拔,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今年的语文试卷对教学的的导向作用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重视语文课本的使用。语文课本是落实《课程标准》目标要求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今年的语文试卷与课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第1题考查的“别墅”“徘徊”“呈现”“巍峨”等四个词语在课本中都能找到,第2题的名句名篇默写材料全部来自课本;第4题所选的图画可以联系到课本中刘禹锡的《陋室铭》;古代诗歌阅读所选的两首诗歌《赤壁》《登幽州台歌》都来自课本;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常见文言词语及翻译句子中出现的文言词语,课本中也都出现过;议论文阅读《真情实感》,选材与课本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文章一致,都是浅显的文艺论文,内容都与读书求知、艺术鉴赏有关。即使是作文命题的材料也来自课本上的《十二章》。试卷引导教学回归课本,用好语文课本,把课本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引导教学回归基础,重视学科的基础内容,确保学生基础扎实。只有根深基稳,才能枝繁叶茂;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要扎实推进整本书的教学。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我省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持续加大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今年我省试卷把名著阅读作为一个重要板块放在记叙文阅读的后面,突出了其重要地位。名著阅读分值逐年增加,今年是分值最高的一年,达到8分。考查内容涵盖文学常识、情节概括、人物分析、读书感悟等多个层次。我省名著阅读考查的发展脉络是清晰的,由浅阅读向深阅读不断迈进。比如,名著阅读第18(2)题“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品质?”考查学生对人物分析、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第19(2)题“从‘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试题要求学生阅读后谈自己的感悟,不仅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还考查感悟体会能力。这样的命题方式意在引导广大语文教师扎实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要适当增加阅读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适当增加了阅读量,比去年增加了400余字,这一变化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量”。适当增加阅读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精读、默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法,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生活处处皆语文,各种书籍报刊、招牌广告、对联标语、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网络等,都是我们的语文学习资源。第3题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抗疫标语,引导我们要重视生活中的各种语文学习机会,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广大教师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形成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五:真情实感

今年我省中考的作文试题延续了去年的命题形式,是在去年微材料作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体现了试题的稳定性。今年作文试题由两则材料构成:“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两则材料语言非常简练,内蕴却非常丰厚,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

今年的作文试题紧扣学生生活,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便于抒发真情实感。今年的作文试题引导学生作文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热爱表达;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的培养。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选文文质兼美,育人功能鲜明;以情境为载体,题干设计科学;落实学科素养,学科特点突出;倡导真情实感,教学导向明确。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是一份质量上乘的语文试卷。

(河北省教育厅中考中心)

【来源:燕赵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放风筝的作文 失败的滋味作文 云南之旅作文 我为你喝彩作文 春风拂面作文 优美作文500字 写海景的作文 过年的作文200字 幸福的颜色作文 滑雪作文5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 校园生活作文400字 国庆节作文350 四年级上册作文题目 读书使我快乐作文 包粽子的过程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描写雪花的作文 作文题记摘抄大全 作文提纲例子 愧疚作文600字 阅读作文800字 打光屁屁作文 上善若水作文 我好想什么什么作文 最宝贵的财富作文 我被什么作文 我不再胆小作文 防侵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