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原南京大学副教授任职街道办!经历从中科大到哈佛博士后的求学路

2020-11-30 19:30:01
相关推荐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研乎

近日,有网友爆料,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办副主任罗林姣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此事引发热议。

8月26日,南山区委组织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罗林姣确为哈佛大学博士后,她选择当街道办副主任属个人行为。

哈佛博士后任职街道办真的“屈才”了吗?据北京日报,罗林姣的履历与其现职位颇有契合之处。

曾就读哈佛大学物理系的她,2013年成为该系脑科学中心博士后,同年回国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任副教授;2018年出任桃源街道办副主任。

该街道辖区内有著名的深圳大学城,而罗林姣恰恰兼任街道办建设部部长、挂点大学城社区,可以说“才尽其用”。

虽然罗林姣的学术生涯令人惋惜,但是凭借强大的名校背景,她也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成功人士。

中科大本科阶段:0.1%乘以1%

罗林姣本科就读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那个年代科大录取分数线比今天高一些,不过方便计算,就算全省前千分之一吧。她在2003年毕业的时候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也就是说她的本科GPA应该是全系第一名。考虑到科大读物理的人比较多,就算1%的水平。(这一步足以说明其过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

哈佛博士阶段:至少平均水平

2003-2009年读哈佛博士期间,她发表了两篇一作,分别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和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上,虽然两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高,但期刊口碑还是可以的(截至目前两篇文章的引用数都超过了50),而且显然她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老板的认可,让她继续留在组里做博士后。

哈佛博士后阶段:国内一流高校AP水平

在2009-2013做博士后期间,她又发表了两篇一作,分别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PNAS上,文章档次比之前两篇提高不少。注意在PNAS文章是2013年投稿,2014年接收的,所以她的作者单位不仅有哈佛,也有南京大学物理系。这篇PNAS文章,也是她学术生涯的高光时刻,凭借这篇文章,她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国内顶尖物理系的认可。

南大独立科研阶段:黯然失色

在2013-2018在南京大学期间,她也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神经学方面的文章,但是注意这些文章里都有哈佛老板的挂名(直到2018年),而且作者也没有其他南京大学的成员,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在南京大学期间的独立科研成果。她参与的完整的属于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有迹可循的只有两个,是2017年分别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和sensors的两篇文章, 但是她的作者排名比较靠后并且不是通讯作者,所以贡献相当有限。

客观来说,在南大的这段时间,罗林姣并没有展示出成为独立科研工作者的潜质,也就是说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黯然没落了。具体原因未知~

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这么高的学历不当科学家属实有点儿可惜。

很多人认为科研就该一股脑走到底,但是,科研并非适合所有人。在我们的现存科研体制里,缺乏一种合适的退出机制,我们只有半个“淘汰”机制。

从攻读博士学位的那一天开始,你要是打退堂鼓——不,哪怕不是“退”堂鼓,只是换个职业,都要被千夫所指。从来没听说过还有哪个领域这么干的。

副教授有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去处,有更好待遇的下家,跳槽了,人们第一反应:这人是没有学术潜质?是追名逐利?是堕落?

人家什么都不是。只是 转 行 而 已。

讲师、特聘副研非升即走,有些大家都知道的学校淘汰率高达90%以上,同样在读博士读半截发现不适合学术,或者和导师起了矛盾,再或者极端一些,遇到了无良导师,被骚扰、被侮辱……还得读完这个能要人命的学位,还得想办法继续在这个给自己带来无尽痛苦的领域求生存,这更是匪夷所思。

我们整个社会可能要接受一个基本事实:一共就那么多教授名额,待遇又未必多高,很大一部分博士、博后、讲师、特聘副研、副教授没有必要非得等到最后一刻被淘汰被扫地出门。尽快建立平稳合理的退出机制才是更合适的办法。

95后海归硕士做汽修工

同样在近日“95后海归硕士做汽修工”上了热搜。主角孙同学毕业于同济大学,读的是工业工程专业,后去美国进修工程硕士。简历过硬,却选择“屈就”一家汽修店,舆论迅速炸锅,甚至有人直呼“书白读了”。但根据这位同学自述,自己从小就喜欢汽车,这份工作干好了年薪能达30万,并且符合他个人的事业长远规划。

类似的年轻人职业选择被送上热搜,主要还是因为超越了传统认知。在很多人头脑中,“重学历轻技能、重学术轻操作”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总认为产业技工既没有知识含量,也没有事业前途。

但事实远非如此,这些年中国是“设备易得,技工难求”,仅从供需比看,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每到用工季,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沿海到内地,企业高薪争技工、互相“挖墙脚”的新闻屡见不鲜。“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只要技艺精湛,根本不愁没有发展。比如技工张志坤、张志斌兄弟,先后斩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20岁出头便获得了相当于“副教授”的待遇职称。

劳动无贵贱,从如今的社会现实看,传统的“职业鄙视链”也已经过时。而修正落后的就业观,主要还是要让大家看到“行行皆能出状元”,以更多保障,涵养尊重技能人才、推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现在大量硕博学子学成后,更加勇敢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这才应该是未来高学历人才应有的勇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