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美术研究|有职业的不叫职业画家 而没职业的却称职业画家!

2020-11-30 23:50:01
相关推荐

“全球化”,或者说“一体化”、“接轨”等等,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前景,这是好事。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一例。但如果在文化领域尤其艺术领域也这样做,那就麻烦了。然而这个麻烦,当前正如一股浪潮,冲击着世界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堤坝,更是一个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全球化怎么“化”,谁与谁“一体”,究竟有没有“轨”以及“化”的目的与结果是什么等等,都是我们将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绘画#

一 、碰撞与冲击

艺术,就具体作品而言,有优有劣。就艺术家个体而言,有精粹有平庸。文化也一样,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特定标准中,具体内容可以分出良莠。然而,对于总体的艺术体系、样式和文化形态本身,是没有高下与先进落后之分的,它们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地域人类精神创造的结晶。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同的艺术样式,由于形式语言、材质等的不同,会有视觉效果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区域,由于其国家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的强弱,客观地形成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别。不同区域、不同体系文化之间的交流自古就有,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对各自本土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历史功绩是应当肯定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特别是由于实力的悬殊,再加上利益的需要和富强者对贫弱者的偏见与欺凌等等因素,这种交流就显得越来越不平等了。它往往带有明显的冲击性,甚至侵略性、掠夺性和吞噬性。全球化等口号如果用在文化、艺术上,显然带有这种性质。这中间有的现象是各自艺术自身的性质决定的,有的是人为强加的。面临这股浪潮的冲击,我们应当敞开胸怀、冷静分析、科学应对。更重要的还应记住这个真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1、差异就是矛盾

在一些国际展览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当中国画与油画陈列在一起的时候,中国画会显得很弱。但当传统的油画与现代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摆放在一起的时候,那油画同样又显得弱了……不同的艺术样式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有的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老远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而有的远看并不惹眼,但走到近前仔细观看,却令人回味无穷。中国画属于后者。尤其是文人画,多是士大夫阶层孤芳自赏,不事张扬,旨在抒发胸中逸气、玩赏笔墨情趣。而油画色彩绚丽、形态逼真,再加上材质厚重,当然就更惹眼了。不过,即便是再刺激的油画,与庞大的装置作品或者活人的行动相比又大为逊色了,后者无疑更为抢眼。

“抢眼”与否是艺术样式的差异,并不说明艺术本身的高下。然而,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差异就是矛盾。当两者摆放在一起时观众会更注意抢眼的,这也是客观存在。这种比较,在特定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强者对弱者的挤迫。油画传人中国之初,在强大的大清帝国面前,这种舶来品还属弱势文化,虽曾有过侍奉宫廷的殊荣,但毕竟被改造成了郎世宁的模式,这就是一种挤迫。民国以后,油画逐渐普及,而且在与中国画的相互碰撞中相得益彰、相安无事。到共和国时期,由于传统油画的写实性、叙事性甚至宣传性更适应政治的需要而愈发壮大,从而逐渐发展为强势艺术,以至一度对中国画产生挤迫。好在同在红旗下,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文化的俗化与俗文化时尚

从前有一句雅言:开谈不讲《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很少有人能坐下来看完一本《红楼梦》了。如今提起“文化”两个字,再也没有从前那种崇高感觉了。精英被“解构”,名著被“消解”已经成了这一时代的文化动向。艺术也一样,很少有人下苦工夫深入钻研中国画或油画的传统基本功。尽管人人都在抱怨当今没有大师、欠缺力作,但也罕见有人耐着性子去走当年大师们走过的路,心甘情愿地经受他们所历经的寂寞与磨难。这些,一方面是社会发展所做;一面方面也是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艺人迫不及待地浏览和尝试了西方的现代和后现代艺术,自此,国人的眼界开阔了,艺术领域扩大了,艺术也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人们不再局限在当年那狭窄的范围内。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在涌现出一批认真探索的艺术家的同时,也滋生出不少懒汉和投机者——毕竟在这些新样式中,有很多是无须基本功的。于是,有人就在装置、波普和行为中“出名”了,他们抱着越离谱就越能引起社会注意的心理,更何况你流芳可以百世,我遗臭还可以万年。从更深更广的范围考察,市场经济给时代带来蓬勃生机,高科技牵引着社会以加速度向前迈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电脑的普及,使中国百姓及时地走进了信息时代。科技的标准化也客观地要求文化的趋同化,使之更便于交流。人们又开始面对信息爆炸、高速传播等新问题。在这快速更新的年代,人们有很多新知识要学,没有时间、甚至也不一定需要看《红楼梦》。

在这七彩纷呈的社会,人们有许多新鲜要尝,没有耐心去修炼传统基本功。尤其在这神秘诱人的虚拟世界中,人们除了自身利益外,其它一切都不必那么认真……于是,电视上无聊的戏说和模仿港台的节目行时;主持人、演艺明星台词不准、错别字连篇照样出镜,甚至老大不小了还在装疯卖傻地搞笑,浪费宝贵的时段;大量的印刷垃圾、网络垃圾以及短信垃圾在消耗珍贵的木材和时间。无处不在的广告中,字写得越难看、话说得越不标准就越时髦……文化,比起上一个世纪的“僵化”,的确是“大众化”、“平民化”多了。不过,太极端,又难免会趋于“俗化”——文化的俗化。于是,一时间俗文化成为时尚。若把外延再扩大一点,加上消费文化、享乐文化的行时,更会使这种俗化增添不少低俗的趣味。

3、无价位

如果上述的冲击现象还属客观的历史条件所连带的结果的话,那么在理论上套用“全球化”等口号,则更具主观性和征服性。首先,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向来是不平等的。中国的“中”字就是中心的意思,在历史上我们就有过大汉、大唐乃至大清帝国作为世界中心的威风,鸦片战争后就不行了。欧洲文艺复兴尤其是工业革命,使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于是,尽管美洲大陆已经有一千多年文明史,但愿欧洲人竟还说是“发现”了人家这块“新”大陆。人类文明最早的几个发祥地,两河地区被称为中东,而“中国”则变成了远东。艺术批评的标准、艺术史论的视角都是欧洲人的。到了现代、后现代艺术时期,中心又移到了美国。第二,弱国无价位。这种不平等在艺术市场上最明显。

凡·高的一幅《加歇医生的肖像》竟卖出了八千多万美元的天价,我们的国宝也很难卖到这个价钱,更不用说一般大师的了。在艺术市场上,中国画乃至中国油画的价位要比西方作品的价位低很多,是不是中国画就不如油画、或者中国人的画艺术水平就不如西方人的呢?绝对不是,道理前面已经讲过,最根本的原因是:艺术的较量不是较量艺术,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加上西方超级大国本来就在着意推行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那文化的“全球化”、“与国际接轨”,不啻为西方标准化张目,“接”到西方的“轨”上去了。况且,这也还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扔掉自己的传统跟别人跑,人家是否认帐还很难说。

譬如你搞的现代派,人家总认为不地道,大概那些适合特殊需要的政治波普之类还可例外。也许印度的情况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印度可算是“接轨”的了,当了190年的英国殖民地,连官方用的语言文字都改成了英语,自己的文脉断裂了。在他们那里看到的要么是古代佛像,要么是与当代西方类似的艺术,这些作品怎么看都难免给人邯郸学步的感觉。我想,还是挺直民族的腰杆说自己的话好。

二 、民族化与民族性

提倡“民族化”或者强调“民族性”,是当前许多国家对“全球化”作出的必然反应,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文化的国家反应尤其强烈。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维护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纯洁性。这对大国也不例外,如法国就抵制好莱坞文化,甚至抵制英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1、确立自尊

正式讨论“民族化”这个话题,是建立后的60年代,并且还大力付诸实践。记得当时音乐界民乐的器乐为了民族化,还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低音大革胡,以取代大提琴和贝司。后来,可能是经过实践效果不理想而没有推广。美术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发展到“文革”初期,有些地方竟在非常写实的油画上给人物勾勒轮廓、衣纹线条,以示“民族化”。还是主席伟大,处理类似的问题在关键时刻都表现出了高瞻远瞩。

如同意军乐队用西洋乐,还以总不能在我们的战士背上写个“勇”字作比方;又如同意使用裸体模特儿,并明确指出,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这是一段值得总结的历史。提出民族化,其出发点是应该肯定的。问题在于不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加上操之过急和行事简单化。更重要的是,“左”的思想越来越严重,最终为后人留下了教训与思考。后来“民族化”这个概念大家都避而不用了,但是这种探索并没有停止。可以说,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中华民族在争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也在为确立自己的自尊而努力。

2、敞开胸怀

一种形式联想意义上的巧合颇为有趣。中山装虽然也吸收了一些日本的内容,但主体精神还是中华民族的,广义地说也是东方的。其风纪扣那么严严紧紧,总显得有点封闭。相对而言,西装倒是敞开胸怀的。改革开放,年轻一代的领导人带头穿起了西装。国门打开了,民族振兴的年代到来了。与当年列强用炮舰打开的被动方式不同,这次是主动敞开胸怀。中国人放下了自我封闭的极左时代的“自尊”,逐步尝试和有争议地接纳了一些西方的文化、生活样式。

今天回顾当时的这类争议很有意思。最早喇叭裤传人中国,就有过一番这种资产阶级的奇装异服能否穿的争论,不过未等作出结论,它在外面已经过时了,西装的普及也经历过同样的争论,只是因为领导人带头穿着而一锤定音;中国美术馆一个外国画展的开幕式因故推迟了两个小时,原因是对其中两幅像毛巾毯一样的现代派作品能否展出争执不下;某工厂印刷安格尔的《泉》,要挑选优秀党员负责,并用帆布将那台印刷机围住。《裸体艺术论》刚出版时,须凭专业工作者的工作证或介绍信购买……要知道,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毕竟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自觉地开展了一次新时期的“运动”,以更理智的方式对待西方的科学、民主。艺术环境逐渐趋向宽松、多元。80年代,社会最终容纳了西方现代艺术,开展了形式问题的讨论,开始了裸体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与此同时,人们又从本体的层面冷静地思考和清理本世纪尤其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些思路及其得失。譬如中国画是否要素描或者应该怎样画素描的问题,中国画的“笔墨”、“底线”问题,等等。这里虽然没提“民族化”,但其实质还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因为有了中、西艺术作全面参照,人们能从世界的角度反观传统的结果。

诚然,对“笔墨”的冲击,早在第一次换笔——钢笔取代毛笔的时候就开始了。西洋画的主要画种油画使用的工具是“刷子”——英文“笔”的直译是“刷子”,油画是“刷”出来的,或者说是一笔一笔地“摆”出来的。而中文的“笔”并非刷子,尤其“笔”、“笔墨”用作美学概念的时候,其内涵更丰富。传统中国绘画“书画同源”,讲究“写”。从前儿童开始学写字就执毛笔,可以说人人都是书法作者。到文人画时代,喜欢玩两笔松针、竹叶的就可成为画家。换笔使中国“全民皆书”的土壤丧失了,电脑的使用则连执笔这种观念都彻底铲除。现在的书法,已经几乎和绘画一样,作为一种专门技艺而留存于世了。

不过尽管如此,书与画还是民族传统样式的主流,而“笔墨”也还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和形式规范。另一方面,我们从大艺术的范围着眼,又应该正视当前艺术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如一个新学科——“设计”在中国蓬勃兴起,其在学人员正以几何级数扩展。这首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自身而言则是与电脑等新科技的应用分不开的。“设计”从内涵到外延都与原来的“工艺美术”大不相同,其工作过程更显示出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几乎全部任务都由电脑完成了,原来的手绘技巧只留存在学生时代的基础训练中。它在戏剧、电影美术尤其是特技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其效率和效果都是前人无法想象的。一种新技艺的兴起,总是要以一种传统技艺的萎缩为代价,这是令人痛惜但又无可奈何的事。电脑这种新的工作方式甚至思维方式本身,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观念而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3、优根性与劣枝性

什么是传统?传统是意识长河的积淀。民族文化传统,至少应该包涵如下几点:贯穿着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审美趣味与追求;体现着民族形式的喜好与规范。这是一条流动的长河,不断有活水补充,不断在发展变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伟大的,其最值得骄傲之处,就是这条长河一直没有断流。如我们的文字,是在世界几大文明发祥地中,唯一从产生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的文字,是全人类的瑰宝。艺术也一样,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样式。而我们的传统之所以伟大,还因为它能海纳百川、推陈出新。早在汉唐时代,印度的佛教文化就传人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引进了更多的西方文化。

而所有这些,都融会到中华文化长河之中,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在不断有新的成分产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冷静地接受这样的事实,即也会有一些固有的成分因不适合时代的需要而淡出主流,这是推陈出新的客观规律。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数百年,但它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我们的昆曲观众越来越少了,但它是我国第一个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艺术样式的未来也许就如希腊悲剧一样,以博物馆方式保存为人类记忆遗产。而更多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亡。我们提倡民族化、强调民族性,最根本的是要高扬民族精神,突出民族审美追求,钟情民族形式规范。而这一切,都应当在不断汲取新鲜养分、在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实现。

谈到民族性,从前常常提到的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说法值得探讨。如果是一些志士仁人恨民族之不争所发感叹可以理解,但奉为定论甚至言必称之是不可取的。首先,一个民族连根都是坏的,那这个民族还能救药吗?其次,这个“根”的部位在哪里呢?从历史时段来划分,是划到原始时代还是划到汉唐?原始时代我们的民族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汉唐盛世更是雄视天下,这段“根”无疑是优的。从文化源流来追寻,追到春秋,这正是诸子百家争鸣竞智的年代,尤其还出了老庄孔孟,形成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主体精神,这个“根”无疑更是优的。

所以应该是“优根性”。历史上朝廷腐败、国民麻木、内忧外侮时期是不少,鸦片战争之后。但那是“枝”而不是“根”,应该是“劣枝性”。我们在努力克服“劣枝性”的同时,更要昂起头来理直气壮地宣扬自己民族的“优根性”!我曾经倡导采用和宣传一个新概念——“三江文明”,即从我国的青海省流出的三条大江河——黄河、长江、澜沧江,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概括性、形象性并与“两河文明”等概念具有类比性,推广开来一定更朗朗上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是非常正确的,而且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了迅速将经济搞上去,这段时间侧重实用科技的发展也是合理的。但到了一定阶段,应该回过头来扶持一下薄弱的人文学科。我也曾在多种场合呼吁:“自然科学能使船坚炮利,人文科学能涵养民族底气。”希望引起全社会对人文科学尤其是其中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总之,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们应该冷静分析、科学对待。我们强调民族性,但反对民族主义;我们提倡现代化,但不搞全盘西化。我们既不崇洋媚外,以为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也不夜郎自大,听到人家的阿波罗飞船登月,就请出嫦娥来自我安慰。

三 、艺术发展的前景

中国艺术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以民族精神为主导的多元化。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我们历来倡导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团结亲和以及当今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艺术的角度去体会,上述的成分一般地体现在作品的文学性内容中。就本体而言,它更多还是民族总体宇宙观念、审美趣味、形式喜好等等的下意识流露。民族精神是民族集体遗传,在个人身上,它是与生俱来的,处处都会留下它的烙印。然而,面临“全球化”挑战的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再也不像以往那样学术化了,强调民族精神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战略需要。

1、碰撞的火花

如前所述,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会产生矛盾,会出现火花,但其优秀成分最终会融入本土文化的洪流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上是这样,现在和将来还是这样。譬如,作为主体的传统中国绘画的发展道路就留下了这样的轨迹。对诗异域艺术无非三种方式:抵制、利用、改造。第一种抵制为纯传统模式。主张固守传统形式规范,让传统绘画在相对封闭的本土环境中发展。代表人物如齐白石,他从民间艺术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

这是保守方式,“保守”一词无贬义,犹如医学之“保守疗法”仅指一种治疗方式一样,实即与异域艺术拉开距离,河水不犯井水。虽然抵制派不主张融会异域艺术,但客观上可以把对方作为自身的反面参照,这也是交流本身的意义所在。第二种利用吸收融会模式,提倡取异域艺术之长处以丰富自己。这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折衷派,如岭南派、海派等均属此类。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立足于传统形式规范,以异域艺术观念、技法等补本土艺术之不足。

这也就是从前所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代表人物如徐悲鸿,他西洋画的造型观念、素描手法等引进中国,拓展了中国画的语言。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即它的形式规范还是民族的。或者说,它还是以传统绘画观念、按中国画的程式套路制作的。第三种改造是否加工融会模式,这种方式保留了异域艺术的基本观念和制作套路,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审美趣味对它进行加工改造。这可以说是对异域艺术尤其是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拓展,它为现代艺术的中西融通架起了桥梁,代表人物有林风眠等。上述三种方式,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产生的火花,而且今后也大致离不开这几个模式。

2、整体引进

上面是站在中国传统绘画立场上看中国艺术与异域艺术交流碰撞的情况,从整个艺术领域看,还有一种结果是对异域艺术——如西洋的油画、版画、雕塑等——整体引进。如前所述,西洋油画引进之初,还曾有过郎世宁式的遭遇。不过,它最终还是在中国大地扎下了根,成了中国绘画的一个全新画种,接着版画、雕塑等进入,成了艺术百花园中的新品种。由于为政治服务的需要,版画、油画等外来画种还先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至今油画已是与中国画地位相当的主要画种。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已流行大半个世纪但一直被拒之国门之外的西方现代艺术以至后现代艺术,又被作为一种新观念、新流派引进中国。虽然中间有过大大小小的争议,但毕竟使中国艺术向多元化又迈进了一大步。

可以说,20世纪所有的这些交流、碰撞都还保持在观念、学术等层面上,未曾牵涉到其他领域。进人21世纪,全球化浪潮日趋凶猛,信息科技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再也不是简单的纯艺术的你来我往等关系和多元化前景的维持,而是要应对大艺术以及整个文化范围的精神侵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化资源被掠夺等重大问题。

3、产业化的新课题

文化资源正在成为别人的文化,文化市场正在成为别国倾销的目标。文中举例说,作为国宝的故宫,被美国英特尔公司在互联网上设立了主页,该网站的被访率极高,在英国“故宫”主页还获选当周最热站点,一个满是错误的冒用“故宫”就这样成了众多读者心目中的权威,由此产生的误导和偏见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纠正。问题是,这些历经千百年年培育锤炼的宝贵文化资源,在一个早晨就被国外势力廉价收入囊中,反过来中国却要向他们购买版权、播映权。

更为严峻的是,这种以掠夺和侵略为本质的文化霸权,正在被解释为互联网名义下包括文化资源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这种掠夺还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实现,如合资、参股,甚至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和市场前景的文化企业,吸引国内人才为其打工,使许多国内文化产品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版权经一定的市场转换而为外国所有,中国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另一方面,我国文化消费空间巨大,但高水准、消费者自愿购买、自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产品严重不足,这为国外文化产品大量倾销国内提供了可能。

当今的青少年中,看“美国大片”、玩外国游戏已成时尚,我国游戏市场的软件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地。一手掠夺一手倾销的实质在于利用文化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淡化自己的民族意识和自尊,认同对方所提供的文化消费背后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的最严峻最具体的现实,犹如索罗斯一样,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搞垮了,他还是“合法”的。

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中谈艺术发展的前景,恐怕除了多元化之外,强调民族精神的主导就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有相应的对策,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发展产业化。这是一个新课题。历史上的中国文人大多重文轻商,自视清高,计划经济年代更是视商为资本主义。所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文化的多元化有很大的发展,但文化市场的发育一直滞后。今天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一切得按新的市场规则运作。外国人公开宣称:你拥有文化,并不一定就会传播文化。

而不会传播文化,你的文化最终会被别人拿去改装,成为别人的文化。所以,单凭精神、口号或者停留在孤芳自赏的满足中,那就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侵略和掠夺。当务之急,除了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外,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市场,保护自己的民族艺术并反过来促进其发展,才有可能谈真正意义的走向世界。

四 、艺术家的责任

中国艺术要在世界上展现它应有的价值,有赖于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同时也有赖于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当前社会处于改革、转型阶段,旧的问题未解决,新的情况又出现,很多工作都有待梳理,需要在实践中前进。而对于每一个艺术家,还是那句话: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l、面对竞争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常常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艺术环境作对比,认为前者是作政治的奴仆而后者则是作金钱的奴仆,前者社会地位高而后者较自由,各有利弊。但国内安稳而海外竞争激烈,所以不少人权衡之后又回来了。如今,“竞争”这个词已经变成为每一个中国文化人必须面对的现实了。首先,是队伍扩大。我们现在有专业职业的画家,还有许多“飘”着的没有职业的画家。但有趣的是,有职业的不叫职业画家,而没职业的却称职业画家,这是计划经济年代留下的痕迹。当今这支“职业”的队伍相当庞大,诸如职业画家、职业演员、职业编辑、职业撰稿人等,活跃在各自的领域,成为文化界一支重要力量,分享着“非职业”艺术家的“蛋糕”。

队伍扩大还有一个新情况,就是艺术专业的院、系急剧膨胀。现在全国有高等学校1080所,其中设置艺术类学科的就有近七百所。任何大学都可以办“艺术”,都在扩招,而原有的一些名牌艺术院校,往往招生上千,报考者过万。在整个招考大军中,以设计专业为最,几乎是以几何级数扩展,占扩招人数的80%。如2002年,全国报考艺术院校的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被媒体列为当年美术十大新闻之一;2003年,仅中国美术学院考生就2万,设考场一百一十多个。

此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解决学生升学问题,避免滞留社会或连人带钱都流出国外,再拿回个“克莱登大学”文凭;如艺术学科“容易”办、生源多、收费高;如个别院校学科求全,等等。当然,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自然是“考试经济”和“教育产业”的明显利益了。这是当前转型期的特殊现象,里面难免有泡沫成分,留待调整,那是后话。而眼前的情形是:一、竞争加剧。每年一批批学生毕业,将更明显地加大这支队伍的基数,使就业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二、市场混乱。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所以艺术市场一度很活跃。

可惜的是一直未发育好,至今仍很混乱。就美术市场而言,因为买者大多外行,而经纪人制度、批评家机制又尚未完善,目前至少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官本位”行时,即按“职”论价而不是按质论价,因为买者一般都缺乏判断能力,谁的官大谁的画就值钱的推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二是造假猖狂,造假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现象,谁的画卖得好就造谁的,现在已发展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三是炒作风盛,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跟着广告走。谁的广告做得多做得大,甚至谁炒作得厉害、牛皮吹得唬人,谁就更容易蒙骗不明真相的买主。至于水平和质量,那是另外一回事。这又是一种“竞争”,而且更多是“画外”的“竞争”。

2、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科研工作,或者从前习惯所称的史论研究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重要。首先,时代在发展,以往的理论有的已经显得不够用了,还有的是不适用了。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形成适应新时代的理论体系,指导艺术事业的发展。其次,国际文化交流日渐增多,一些异域理论发展快、变化快,需要研究,需要洋为中用。这里还有必要作些简要的说明,即一般说的理论工作主要分两大块,一是基础理论,诸如艺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艺术审美规律等;二是艺术批评,诸如对画家、作品的分析、评介等。

现代主义出现后,有的理论家还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直接介入创作。如有的观念艺术,由批评家从理论上提出,艺术家加以实践,然后举办展览,这展览就是批评家的作品了。科研工作者的培养,我国从前多放在专业院校中,外国很多是放在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科中。同样,因为这是一个边缘学科,艺术科研人员一方面来源于本专业,另一方面来源于文、史等专业。两者各有长短,前者专业熟悉,论述问题准确深入,但若过于偏狭,则容易欠缺高度,甚至有框框、偏于保守;后者视野较广,能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与思路,但若太不熟悉专业,则容易欠缺分量,甚至隔靴搔痒,明显外行。

古今中外,艺术科研领域出了许多大学者,在学术上作出了很多奠基性的贡献。现在,国家号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理论创新环境更好了,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做学问,高瞻远瞩想问题。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敏感性,选题时要善于运用新锐观点,敢于冲刺前沿领域。所谓新锐观点,应该包括新方法、新角度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运用。而前沿并非前卫它应当包含下面的内容:可能是新出现的,也可能是历史上积聚下来的;未知层面更深更广或解决难度大的;长期令人关注或当前社会急需的。

至于另一个组成部分艺术批评,则是更直接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工作。西方的权威批评家是很独立的,一般不为非艺术因素所左右。他们不轻易出席画展及其“座谈会”,也许你不请他又自来。但一旦出现,那对展览将是举足轻重的事。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艺术科研曾有过一段灿烂的时期。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队伍也在迅速扩大——与艺术类专业扩展迅猛相同步,在今年博士、硕士点的增列申报中,艺术学类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总体说来,这对加强科研工作以及整个艺术事业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未来的大师就在我们当中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艺术工作者自己了。常常有画家觉得现在很“乱”,不知怎么画才好。我想,这里有对新环境逐步适应的问题。前面已经作了分析,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艺术已逐步走向多元化,逐步形成竞争环境。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就拿绘画来说,现在任何一种样式都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所谓“乱”,实质是选择的机会多了,自由的余地大了。人们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跟风”,可以尽情地舒展自己的艺术个性。

这应该说是一个理想的宽松环境。在此,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尽早选定或及时调整自己的主攻方向,这对艺术创作人员和科研人员都是一样的。现在教育提倡宽口径、厚基础,专业分工不像以前那么精细,旨在培养通才,这是合理的。正因为如此,及时定向就显得更重要了。譬如从事中国画创作的,选择哪种模式、哪种题材甚至走哪种路子最好能尽早决定,以免徘徊反复,浪费时间。谈到油画,我倒有一个建议。现在多元化了,搞什么流派、样式的都可以。不过有一点,即有一些原本人物造型能力很强的画家,放弃了自己的专长去搞别的,我感到很惋惜。我想,就传统写实技巧而言,当今世界还能培养优秀学生的国家就数中国和俄罗斯了。而且,达到较好的创作水平更非易事。当今,主题性绘画、历史画等不行时了。

不过,我倒建议在这方面有能力的作者逆潮流而上,以一种新的视觉、新的样式——不是从前那种僵化的图解——去画当今激越的年代,去画民族沉厚的历史,我想没准会爆出个大冷门来。第二件事情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般地说,能够考上纯美术专业的学生其绘画基本功都是很不错的,但文化课总体都比较差。这也是所有艺术专业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因为他们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技巧训练上。不过,真正有志于事业者不应以此原谅自己,而应奋起直追补上这一课。因为今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在同等的手艺层次,你的构思、意蕴的深刻、丰富程度要胜人一筹,必须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作基础。此外,还有一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就是攻读学位。

本来,只有从事科学研究者才有资格被授予学位,现在我们的一些大学中,居然对操作性的绘画等专业也封起了硕士、博士头衔。当然,其侧重点还在创作而非论文。这本是不符合传统规范的,不过这样做在客观上对提高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倒也是一个促进。今天,创作人员越来越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首先,从哲学的层面讲,任何人的创作都自觉不自觉地受某种理论的指导或支配。有人说,我从来不看什么理论,也照样画得很好。这种说法可能是出于幼稚无知,也可能是将这种指导误解为某个理论家的辅导。再者,若真如其所说从来不看什么理论,那肯定不会“画得很好”。

其次,从实际需要而言,你想上一个层次、攻一个学位,还得认认真真读一些书、写一篇理论文章呢。我期望有更多学者型的艺术家出现。与此同时,我也提倡科研工作者要熟悉一门手艺,“怀一技以求精,博论道以求通”。譬如从事美术研究起码应该熟悉其中一门,如绘画、雕塑等,有过创作经历最好,仍在继续创作则更理想。能身怀一技,就容易体会深、论述精,进而对理论的抽象与升华也容易感通。古今中外这类以本职为主的通才型学者、艺术家很多,新时代再度呼唤他们的出现。

第三件事情,也是毕生要做的,那就是执着追求。现在外面的世界的确太精彩了,诱惑实在太多。人生有许多选择,既然已经选择了艺术,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事业上有所追求的。然而,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在人生的竞技中,最根本的较量是毅力的比拼。你的方向确定,剩下来的就是“执着”二字了。这当中,得舍弃许多精彩与诱惑,甘于寂寞。对于科研工作者,还要甘于清贫。

而社会的回报也是公平的,同样是对成功者的尊重,给画家是多一份热烈,给学者是多一份凝重。在当前,不论是从事创作还是研究,都要力戒浮躁,力戒急功近利。譬如常有作者提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画出自己的风格?其实,风格是艺术家才华的最高显现,是艺术家长期思考、实践的结果,并且是以下意识流露的方式体现于自己作品中的。不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历史上能够称得上有风格的艺术家只是少数,当中的少数人甚至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才,而且他们都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风格不是谁想求都求得到的,更不是能“快”得了的事情。有人急于出“风格”,于是就去模仿、去“制造”。

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即便是出来“风格”,也并不是自己的。另外,最近有些地方还兴起了一种“打造”什么什么“画派”的宣传,这显然是揠苗助长甚至干脆就是一种炒作。画派是不可能凭主观愿望去“打造”的,而艺术创作的环境和条件倒是可以和应该好好打造。要想真正在历史上有所造就,还是得踏踏实实地遵循艺术规律行事。科研工作者的不足常常表现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缺乏创新精神,罕有新锐观点,不敢冲刺前沿领域;另一方面则是东抄西拼、轻浮浅薄、牵强附会、哗众取宠。尤其是个别人喜欢生搬硬套外国人的一些文词概念,文理不通、艰涩拗口。这种人一般不是外文未弄通,就是中文未弄通,更有可能是中文外文都未弄通,所以才以此唬人。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都在呼唤力作,呼唤大师。诚然,力作与大师不一定与经济同步增长,更不是凭呼唤就能出来的。真正的大师,多是经过时间的考验被后人公认,而不是凭主观意志事先扶植的。而且,未来的大师如何界定,也一时难以预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一个艺术工作者事业有成,需要天赋,也需要机遇,但更需要勤奋和执着。在这个躁动的年代,更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要打好传统基础,了解异域精华,勇于开拓创新,牢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努力提炼生活感受,表现真情实感。最后还有一点应当注意:在姹紫嫣红的当今世界,不可能期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作品。但是,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完美地表达了生活给自己的那份激动,自然会有一部分人为我们的作品所激动。如果我们能经常地、持续地带给人们激动,那很可能就会给历史留下激动。而当历史回过头来寻索大师的时候,也许大师就在我们当中。作者:陈醉

美术研究|中国绘画最成熟的是山水,画家应该画好每一幅作品!

美术研究|绘画不是用形象去解释文字,而是用形象去认识、思考!

美术研究|道德净化人格圆满,讲的是艺术家的精神修养和人生品格

美术研究|书画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中国传统绘画,虽有信笔出之、这正足千锤百炼之后高度的艺术概括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美术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中生活作文 节日英语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 春游的作文 名人作文素材 关于我的作文 关于年的作文 友谊 作文 经历作文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你是我最什么的人作文 他生气了作文400字 我的发现作文300字 北京烤鸭作文 雨过天晴作文 吃团圆饭作文 关于故乡的作文 免费作文300字 牵牛花的作文 蚂蚁搬家作文 写景抒情作文 写事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大全 童话故事的作文 初二语文作文 春节的英语作文 包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