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晚唐杜牧一首写荷花的唐诗 一共4句每1句都用数字量词开头

2020-12-01 02:30:02
相关推荐

一直觉得杜牧的七绝唐诗在唐代诗人的诸多作品当中是最好的。他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明月在,玉人何处教吹箫?”每一句都是那么的脍炙人口,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晚唐的杜牧和李商隐延续了唐诗最后的辉煌。只不过李商隐显然更加喜欢写七言律诗,而七言绝句最后的顶峰就出自杜牧之手。后人把他们两个并称为小李杜,与之前的杜甫喜欢写律诗,而李白的绝句更加出色,似乎也存在某种关联。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所描写的内容就是池塘当中的荷花。全诗的意境显得有些凄凉,但是杜牧在描述这首古诗的时候,每一句都用数字量词开头,赋予了这首七言绝句无尽的审美意蕴。

且看: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齐安郡中偶题·其一》,是诗人一首组诗当中的第一首。除了第三句当中写到了一个“绿荷”的字眼,否则,全文读下来都不知道杜牧是针对什么而发出的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七言绝句的每一个开头,“两竿”、“半缕”、“多少”、“一时”都和数字量词有关系。虽然这些数字不见得就代表着实际的指向,但是却能够赋予诗句更多形容的可能。不见得多么确切,但是通过量化的处理使得诗歌当中的意象更贴近我们的审美感受。

开篇写夕阳西下,诗人站在“溪桥上”举目远眺,感受着夕阳最后的余晖。在他的眼中,看到“落日”距离地面有“两竿”之遥,日薄西山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后杜牧又看到了“半缕轻烟”,已经到了黄昏的时候暮霭沉沉,生出的缕缕青烟把岸边杨柳都笼罩其中。

接下来的第三句, 是杜牧对于所抒发情感意象的描述,“多少绿荷相倚恨”,你看那池塘当中有多少的“绿荷”在秋风当中相簇相拥。一阵风吹过,它们随风摇摆,相互簇拥。在那么一瞬间,“回首背西风”,西风吹翻了巨大的荷叶,露出了荷叶的背面。

杜牧的这首唐诗流传度不算很高,但是在描写景色描写荷花的唐诗当中,这首古诗还是很有精彩意义的。尤其是诗人抓住了夕阳、西风、轻烟等瞬间的变化将这一切的景物定格在某个瞬间当中,才写出了这样具有动态美的精美诗篇来。

尤其是一句“一时回首背西风”,活灵活现,直接映照在我们的脑海当中。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