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袁枚的一首古诗 恬淡闲适 读了三遍 更感诗味醇浓

2020-12-01 04:45:01
相关推荐

古诗中有很多反映归隐山林的作品,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东晋的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挂印、回归自然。他还写了很多饮酒诗,过着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农耕生活。

再如盛唐才子王维,早年勤奋苦读、努力工作,晚年则半官半隐,还经常在竹林山岗中吟诵诗篇,生活也是十分惬意。下面介绍袁枚的一首古诗,恬淡闲适,读了三遍,更感诗味醇浓。

随园杂兴

清代:袁枚

花自带春来,春不带花去。

云自共水流,水不留云住。

我欲问其故,无人有高树。

树下闲思量,春与云归处。

袁枚少有诗才,24岁进士及第,后来在各地担任县令长达7年,却始终没得到升迁。诗人惆怅满怀,却无人可述。乾隆14年,在33岁的袁枚买下随园的第二年春天,他辞去江陵县令的官职,归居随园。

诗人在此写了《随园杂兴》,描写随园的景致和自己的感触,表现了他对随园退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诗的大意是:是花带着春天来,春天并不带着花儿去。是云跟着水一道流,水却无心留云住。我想问这是为什么,这里无人、只有高树。我在树下悠闲地思量,何处才是春天和云的归处。

这首诗意象简单,除了春花、高树,还有行云与流水。春花代表那些美好的事物,更寄托着人们对温馨甜蜜往事的回忆。但是春花也容易凋谢,禁不住狂风暴雨,甚至还会有游客的催折。

流水则象征着愁情,诗人们有时也借此表达岁月易逝。而行云也漂浮不定,行踪难觅,常常用于传达一种超脱、悠闲的境界。

作者先提到报春花,人们看见一片繁花似锦,到处姹紫嫣红,自然就知道春天已经来临。花开就会花谢,而春天并不会立刻离去。等到夏木阴阴之时,人们才意识到春去夏至,诗人说“春不带花去”,虽然有些惜春的感慨,但并无太多的惆怅。

因为大自然丰富多彩,虽然春姑娘走了,花儿也都谢了,可是陪伴诗人的还有行云与流水。行云有意,而流水无情;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其中道理在于个人感悟。

诗人身体停留在随园,也没有高树可以让他登高望远,但他的心却如行云一般起伏不定,更希望飘飞到遥远的地方,那里没有忧愁和烦恼,只有快乐和吉祥。

这样想着,诗人反而觉得沉静下来,细细地思考起很多平时不太关注的问题,也感悟到一些看似微妙的道理。他想知道“春与云归处”,此刻的诗人仿佛一位天真的孩子,遇到问题就希望打破砂锅问到底。

其实这样的问题还是朦胧一点更显浪漫,所以行文至此就戛然而止,也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描写眼前景色,平淡如话,诗味醇浓,表现了主人公恬淡闲适的心态。陶渊明的作品看似恬淡,其实内心却渴望建功立业;王维的作品,似乎更倾向于出世精神。

而袁枚比较早就离开了仕途,可谓心如止水。他完全沉浸于悠闲浪漫的想象之中,其中的快乐是前两位诗人无法享受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