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全产业链海博会实力“圈粉”

2020-12-02 11:55:01
相关推荐

150家领军企业亮相最高“含金量”专业展会

昨日,作为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板块之一的2020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界博览城开幕。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开放融通智享未来—蓝色·海洋·科技”,以创办“中国一流的海洋全产业链国家级展会”为目标,致力打造集技术交流、产品展示、成果交易、招商引资等平台于一体的“海洋产业国际会展客厅”。

青岛位列东亚海洋城市文旅发展指数前十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范镇通讯员何琳)昨日下午,2020东亚海洋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海洋文化、旅游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参会的形式,围绕东亚海洋文旅融通发展共享经验、共商发展。论坛上同时发布了《东亚海洋城市文旅发展指数报告(2020)》,对中日韩和东盟9个国家的28个沿海(或岛屿)旅游目的地进行量化对比,以期促进东亚及东盟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

共话文旅业如何转“危”为“机”

作为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的板块之一,本次论坛以“东亚联通文旅共赢”为主题,分享交流各国海洋文旅融合发展建议,探讨东亚海洋文化与旅游合作新路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国等国家的海洋文旅产业专家和人士发来视频贺词,通过视频方式发表主题演讲。在论坛现场,近百位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海洋文旅未来发展方向,分享相关经验和观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文旅业如何转“危”为“机”成为嘉宾和专家关注的焦点。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对外联络部及会展活动部总监陈波表示,旅游业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但旅游业也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风向标,是具有较强韧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对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希望通过此次论坛,集中全球智慧、经验、力量,促进世界文旅产业恢复、振兴、繁荣。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巡视员王淑娟表示,区位优势和历史原因,让青岛在推动东亚海洋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联动上责无旁贷。借助论坛,青岛去年发布了《东亚海洋文化和旅游合作倡议》、成立了东亚海洋文化和旅游合作联络办公室,促进东亚各国相关文旅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曹文忠表示,海洋是各国文明交流的天然纽带。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东亚海洋文化更为丰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当前,东亚地区对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深化海洋经济文化领域合作,已成为各国高层共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海洋资源,将成为东亚沿海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托。举行2020东亚海洋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将掀开东亚海洋合作的新篇章,为推动东亚海洋文旅合作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表示,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经历了数次重构,文旅视角成为海洋发展的新方向。海洋文旅是国家战略支撑,也是人民生活元素。未来,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是推动海洋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他建议推出“海阔天空”计划、“四海五洲”合作平台等,加快东亚海洋文旅发展。李仲广表示,青岛等城市应加快建设步伐,成为国际海洋文旅高质量发展标杆。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盖广生围绕“海洋文化旅游与海洋博物馆”发表演讲。他指出,博物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和标志物,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海洋博物馆在海洋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标国际,应加强我国海洋科技馆建设,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海洋意识。

东亚海洋城市文旅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此外,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分析师陆晓明发布了《东亚海洋城市文旅发展指数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9年东亚海洋城市文旅发展指数前十位依次是东京、新加坡、大阪、曼谷、上海、釜山、广州、厦门、青岛、巴厘。据介绍,指数评价范围包含东亚3国和东盟9国(不包括老挝) 的28个沿海(或岛屿)旅游目的地。结果和排名是基于文旅活力、文旅资源、文旅生活、设施政策四个维度量化,从具体16个指标分析得出。

近年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东亚及东盟地区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是全球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作为海滨城市的青岛,“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滨海风光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青岛独特的海洋文化符号与人文遗产, 同秀丽的滨海自然风光浑然一体,使青岛成为中国经久不衰的热点旅游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承载着“经略海洋”的国之重任、历史使命,2020东亚海洋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的举办,将为西海岸新区提供前端专家研究成果和智慧,拓展海洋领域交流渠道和载体,助力西海岸新区深化改革开放,助推海洋经济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搭建高效供需对接平台

据悉,本届博览会首次采用“线下+线上”办展模式,线下部分包括高端海洋专业展和特色海洋商品展。记者在现场看到,高端海洋专业展由国际合作与战略产业展区、新基建与新产业展区、海工装备与海洋科技展区组成,集中展示了国内外在海洋经济、海洋生态保护、尖端海工装备、海洋科技、新基建与新兴产业等领域最新、最前沿的成果。海尔卡奥斯平台、海洋工程平台自动化系统、华为云、工业机器人、大型海洋工程机械等令人目不暇接。

特色海洋商品展由国际消费商品展区、配套产业商品展区、渔业水产商品展区组成,荟萃了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与中日韩(10+3)国家高级别参展商,带来了进口食品、智能家居、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供观众选购。此外,还集中展示了国内外海洋配套产业高新技术成果及渔业水产技术装备、瑯琊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等。

“东亚海博会是我们在中国参加的首个国际大型展会,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够向广大润滑油行业和终端用户充分展示俄罗斯石油的润滑油品牌,吸引更多合作方,共同开拓中国市场。”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驻中国总代表konstantin告诉记者。

当天,主办方与腾讯科技公司合作打造的“线上展会”同步亮相。近千家企业(机构)线上参展,实景鸟瞰、展会导览、展会序厅和虚拟展厅“四大展示环节”与线下展会同样精彩,观众登录xs.eamcp.cn即可云端逛展。不仅如此,“线上展厅”还提供精准智能服务推荐,为参展企业搭建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有利于实现贸易资源的匹配。

本届博览会的主办方青岛黄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宽介绍说,“我们线下实体展总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和机构770余家、参展商品5万种,是目前国内参展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海洋领域全产业链专业品牌展会;世界500强、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知名企业等1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机构)参展,专业展区全特装比例达到90%以上,是目前已知国内海洋领域行业领军企业(机构)参展数量最多的专业展会。”

让海上“朋友圈”越来越大

为发挥平台作用,推动经贸合作,加快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产业对接,本届海博会还首次为参展企业量身定制“一对一”专业观众邀请方案,“一对一”邀请专业买家。根据专业观众采购需求,精准选择供应商,全力放大供需对接平台效应,保障展会实效。

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在开幕仪式中表示,“本届东亚海博会的举办,将有力推动东亚各国海洋经济领域务实合作,为全省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希望借此平台不断深化国际海洋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构建蓝色伙伴关系,让我们的海上‘朋友圈’ 越来越大。”

据了解,此届博览会的海洋专业展将持续至9月24日,商品展持续至9月27日。博览会免费向市民开放,市民进入展区须测体温、佩戴口罩、出示山东省健康绿码。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海博会严禁冷链类商品入场,进口商品须提供海关检疫证明,经核酸检测合格并消毒后方可入场,确保参展商品的安全。

/青岛财经网记者范镇通讯员邵璐杨宏宇

2020东亚港口联盟大会“探索港口未来”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宋大伟范镇李倚慰)昨日下午,作为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的重要板块之一,2020东亚港口联盟大会正式开幕。

本次大会以“聚焦科技创新探索港口未来”为主题,构建起资本与项目对接、路演的桥梁,积极探索港航数字化转型之路,助推青岛建设新一代智慧航运中心。多个机构和基地揭牌,并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青岛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力支撑。

大会邀请了东亚港口联盟成员港口及海上丝路沿岸港口负责人、国际港湾协会等组织代表,以及国内外港口航运企业、物流供应商代表和业内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加大会。

发布《东亚港口高质量发展报告》

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东亚港口高质量发展报告(2019年)》。报告从发展形势、总体研判、东亚港口发展趋势、青岛港航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石磊说:“受疫情影响,东亚地区贸易虽面临不利形势,但亚太地区构建合作优势正在显现,整体贸易抗风险和港口连通性保持相对较好的态势。”

“十四五”期间,青岛将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建立行业标杆,将着力推动港航业务模式创新,将构建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实现行业各类信息的全面汇集,推动通过智慧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一盘棋管理;将通过绿色交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绿色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港口航运服务数据应用指南》工作启动

今年8月,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主导的山东省地方标准《港口航运服务数据应用指南》正式立项。

会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立平宣布:山东省地方标准《港口航运服务数据应用指南》工作组正式启动。该标准是山东省首个针对港口航运服务信息化的地方标准,填补了山东省港口航运服务信息化地方标准的空白,标志着山东省智能航运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为山东省港口航运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指引,有助于推动山东省海洋强省战略、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

高立平说:“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率先在全省提出建设数据应用标准,港口航运数据应用指南,用于指导各航运要素和航运业务的数据交换应用,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对于加快推动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强国,发展壮大山东航运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岛港航发展研究院揭牌

大会期间,青岛港航发展研究院、市交通运输局服务自贸区示范点、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保数据服务基地等多个机构和基地揭牌。

其中,青岛港航发展研究院是在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下,由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发起,青岛出版集团与青岛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专门从事港口和航运研究和咨询的机构,持续助力青岛智慧港航建设,为青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高端对话为青岛港航产业献智

大会期间,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分别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通信中心、海尔数字科技公司和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多方支持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提升青岛港航信息化能力和智慧航保水平,加速港航要素集聚,推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此外,大会举办期间还举行了多场高端对话,专家们从青岛“十四五”交通运输可持续建设、5G赋能智慧港口、全球港航发展趋势,以及枢纽港口绿色可持续战略、港城联动发展等不同角度,为青岛港航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具体探讨了港口、航运转型升级以及未来面对的挑战与机遇等内容。

国际健康海洋高端论坛昨举行

中外专家共同把脉海洋“大健康”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李倚慰) 昨日下午,以“保障海洋健康,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协同研究’,实现陆海统筹,大洋与近海统筹,科学为主题的国际健康海洋高端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与技术统筹,科技与社会统筹。围绕海洋观测体系召开。作为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分论构建影响机理认知、决策平台的建设、演变效应应坛之一,国际健康海洋高端论坛邀请国内外海洋领对、资源持续利用,开展多学科全链条研究和应用,域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共60余名来服务于国家的战略,服务于地方发展战略。王凡嘉宾,围绕健康海洋重大需求,共商国际海洋健康发在题为《面向未来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展大计,深入探讨保障海洋健康新模式、新路径和新心》的演讲中,介绍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愿景,推动全球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构建海洋命组织架构、核心平台、建设进展和成效,并描绘了中运共同体。 心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蓝图。

渡边良朗、蔡辰豪依次以视频录播报告的形式,分别带来了《西北太平洋渔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人科研填补生态恢复环境研究空白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母暴发与未来海洋胶质化的关论坛采取“线下会议+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系》两个最新研究成果报告。举办。期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联动东亚和“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究所所长王凡,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最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孙凯发布《东亚国家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日本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洋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报告,指出在保护海洋健康所教授渡边良朗,韩国汉阳大学教授蔡辰豪分别发发展方面,东亚各国有着共同的愿景。蓝色合作是表主旨演讲。 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东盟国家围绕海

其中,汪桂斌围绕“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可持续洋合作形成了大量共识,也签署了大量宣言合作,将发展”主题,回顾渤海区域在过去二十年所做的海洋理念转化成行动是形成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步污染防治工作,指出要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骤。中国是构建东亚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未来海洋污染防治工作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多、发展快,非常建立长效机制,关键在落实,在规划中要注重顶层设重视环境保护和海洋健康,中国搭建的各种海洋合计,加大科研投入,填补生态恢复、环境研究空白。作平台,将有利于继续推动与东亚其他国家的务实

合作,共同助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据悉,为了保障海洋健康,2017年12月,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宣布了“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戴民汉作了题为《海岸带-近海多界面跨圈层相互作用与可持续健康海洋》的演讲。他认为,海岸带(2021-2030)计划,动员政府、科学家、企业、社会开跟人类、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展海洋科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海洋研究和技术创前沿科学问题,也是社会管理经济模式转化的全球新,以扭转海洋健康衰退趋势,为海洋可持续发展提发展难题,要依托技术革命来提升海洋认知以及解供更好的条件。本次国际健康海洋高端论坛的举办,紧紧围绕健康海洋等重大需求,紧紧把握国内、决海洋问题。

孙松在《协同发展是健康海洋的基础》演讲中表国际海洋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凝聚了国内外海洋领示,近海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恢复可能是解决我国域院士、专家、学者的宝贵建议,强化与东亚和“海上渔业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海洋牧场建设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科技合作与联动,形成了积的重要目标,基于渔业资源的健康生态系统和基于极有效的论坛成果,将继续推动海洋健康保障的相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是协同发展过程中实实关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持,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在在应该考虑的问题。

国际海藻与健康产业论坛发布《海藻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深度开发海藻资源为人类健康“加分”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范镇通讯员韩丽耿晓月)昨日,作为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的板块之一,以“健康无处不在,海藻相伴你我”为主题的国际海藻与健康产业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论坛上,由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藻类肥料重点实验室编辑出版的《海藻生物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据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海藻生物资源,发挥其在新时代健康产业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我国海洋生物领域首个获批建设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明月海藻集团揭牌成立。五年来,该实验室围绕海藻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及其在健康产业中的应用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期,该实验室会同农业农村部海藻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将系列成果与其他业内海藻活性物质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形成《海藻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海藻生物产业发展报告》在介绍海藻生物资源及海藻含有的生物质成分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多糖类、多肽类、氨基酸类、脂质类、甾醇类、萜类、苷类、酶类、色素类、多酚类等海藻源生物活性物质在功能食品、保健品、海洋药物、生物医用材料、美容护肤品、生物刺激剂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系统总结了海藻活性物质改善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降三高、减肥、排毒、抗氧化、促进创面愈合、刺激植物生长等许多独特的健康功效。”论坛上,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秦益民介绍道。同时,该报告也为海藻生物产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平台,将为大家更好地了解海藻活性物质在新时代健康产业中特殊的应用价值,利用海洋资源、造福人类健康,提供更加详细的借鉴与参考。

近年来,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依托蓝色经济发展平台,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充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不断使公司发展迈向“深蓝”。明月海藻集团董事长张国防表示:“《海藻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的成功编写,离不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海藻活性物质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对海藻活性物质的健康功能,目前的开发应用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将以此次报告的发布为契机,在海藻生物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科学探索,发掘更多的市场潜质。”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答案作文提纲 冬天的山作文 不安于现状的作文素材 济南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的优美开头 温暖的旅途700字作文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作文 作文厨房交响曲 介绍襄阳的作文 学生的职责作文 端午节作文 500字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500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大全500字 我错了吗作文 2013河南高考作文 很好的作文 什么什么告诉我作文 英语作文六级模板 一张全家福作文 作文优美的句子摘抄 重读这本书作文 介绍华容道作文 母爱作文250 衢州水亭门作文 天目湖一日游作文 广场作文300字 我爱古诗词作文 什么什么感觉真好作文 王国维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