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在哈佛 什么样的学者可成为系主任

2020-12-02 12:15:01
相关推荐

作者 |郭英剑

在西方高校体制中,系(Department)是一所大学最小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也是最小的学术组织。

那么,何人可以担任系主任、他们有怎样的特点等,或许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

最近,哈佛校报刊登了一篇《哈佛系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文章,该文统计了哈佛全校40余位系主任的有关情况,有些新的发现很有趣。

其中的一些经验,或许可以给中国高校带来一些启示。

哈佛系主任的三个特点

哈佛大学的系是学院下面的教学实体,也是最小的学术单位。哈佛非常重视系主任的选拔与管理。

根据哈佛文理学院所下发的系主任手册,系主任负责开发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监督教员的招聘和晋升,管理部门预算,并解决争端。

由此可见,哈佛系主任所承担的工作,大多是我国高校中学院院长所承担的责任。

那么,哈佛的系主任是如何选拔出来的?任期多久?

就系主任的选拔而言,在文理学院,院长向相关系发出邀请函,请各位教师推荐人选,最后由院长进行任命。

就任期而言,每个系对于系主任的服务期长短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大概在3年左右。通常任期两届,偶尔也有三届的。

根据哈佛校报的调研与问卷,他们发现哈佛大学的系主任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有长期的任教经验。据调查,在哈佛文理学院的40名系主任中,近一半在哈佛获得终身教职,近3/4在哈佛大学任教超过15年。

其次,良好的学术声誉。据分析,哈佛系主任的职业生涯往往很稳固,许多人在哈佛度过了大部分的学术生涯。

再次,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在哈佛,能够担任系主任,既是对一位学者学术地位的一种认可,更是对其管理能力的一种考验。

大牌学者为何不愿担任

虽然担任哈佛大学的系主任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但也不是所有学者都愿意担任。

能够担任哈佛系主任者,自然都是一些知名学者,但我们也知道,在哈佛,凡是教授,在各自的领域中哪个是不知名的学者呢?因此,我们在看到一些知名学者担任系主任的同时也会发现,还有很多大牌学者并不愿意担任系主任,究其原因,大概有二。

第一,繁忙的系部事务会占用个人太多时间。在哈佛校报的采访中,不少系主任表示,这个职位需要做大量的行政管理工作,会占据一位学者很多的研究工作时间。

曾在2005年至2008年担任系主任,且于2019年再次担任系主任一职的哈佛音乐系主任蒙森就不无幽默地说道,“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所以当被任命为系主任时,你总是左右为难,我应该祝贺你还是向你表示哀悼?”

事实上,哈佛系主任既要承担非常繁重的系务工作,也要注重与系内外的学者甚至是群体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

2013年,我在哈佛做高级研究学者时,曾经与该校英文系系主任辛普森做过交流,他和我说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经常感到疲惫不堪。

第二,对于很多哈佛学者而言,他们更看重自己的研究兴趣。蒙森强调说:“有时候,系里愿意担任系主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更愿意去做他们的研究。”

有时候,甚至因为教授们对自己的学术更感兴趣,使得学院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来担任系主任职位。

也因此,少有哈佛的大牌教授担任系主任。

我们知道,哈佛的校聘教授是最高级别的教授,也是一个教授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但哈佛校报的采访显示,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位校聘教授——历史学家安·M·布莱尔担任系主任,还是刚刚从今年7月份开始担任的。

哲学系系主任霍尔说,作为系主任,很难不牺牲个人的研究时间,因为你得去解决冲突和问题,去处理各种引发冲突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此说来,仿佛是在指责这些哈佛教授过于自私而不愿意为他人服务,事实上并非如此。

正如霍尔所说,虽然他用于研究的时间确实比过去少多了,但他很高兴有机会为自己的系服务。身为系主任,这是一件很重大的工作,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我国高校应重视遴选系主任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大体与世界上大多数高校的设置相同,即在各学院之下设置系。

一般来说,在我国高教体制中,大多数高校的系(或称教学部)都是最小的学术单位,但也有些高校在系下面还设有“教研室”,据称这是我国沿用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一种做法。

应该说,上述两种架构的设立各有利弊。将系设为最小学术单位利于系的统一管理,利于教师间开展合作,也便于与大多数国外大学的系进行对等交流。

而在系之下再设教研室则有利于形成不同的课程群组,也利于相同或相近的课程群体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体来说,我个人倾向于将系作为最小的学术团队,因为一方面,这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高校的通行做法,如此设置系有利于我国高校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系内部的管理与协调相对更合理,也更容易一些。

对于一个学术团队来说,教研室的设置显得过于狭小,也不利于与系其他教师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

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中的系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更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首先,要重视系的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学院的管理与建设,但对于学院之下的系的管理则大都交给了学院。

我认为,这样的管理模式虽好,但因为学院负责人、财、物,而系并无这样的管理权力,所以后者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教学单位,成为出人、出力的地方,甚至连完整的教学团队都算不上。

这既不利于发挥各个系教师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院的管理。国内高校提倡多年的工作重心下移,现在大都集中在学院层面,并没有下移到系层面。

其次,要强化遴选系主任的机制。据我观察,我国高校在遴选学院之下的系主任时,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种是轮流制,这适用于一些人数较少的系,大家轮流来做系主任;

一种是选举制,由各系教职员工共同选举,选上谁就是谁,此后再经学院任命或者宣布一下,系主任就走马上任了;

一种是任命制,由学院在广泛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任命系主任。

当然,这几种方式各有利弊,并无优劣之分,找到适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方式,使系主任能够发挥自身才能,从而带领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

再次,要选拔或推举优秀学者担任系主任。从现状来看,无论是在高校的层面,还是在学院的层面,大都缺乏对系主任的选拔、管理与监督机制,而一个系的职责并不分明,比如变成了单纯的教学人员的组织。

这就导致出现如下一些问题——有些优秀学者不愿担任系主任,也就无法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有些学者长期担任系主任,思想方法早已陈旧过时,但因为资历摆在那里,其他人也就听之任之,导致系工作难以推进;

有些系则因为各种原因,大家都不愿意做系主任,导致不得不选拔非常年轻甚至是刚入职的青年学者担任系主任,而这些被“逼上梁山”的青年学者同样感到为难,仅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起不到系主任所应起到的引领作用。

总之,系作为一所高校最小的教学单位,就像是一所大学的地基,应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地基作用。

在各个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的征途中,只有确立了一流的系,才会有一流的学院,也才能有一流的大学。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0-09-22 第7版 视点)

编辑 | 赵路

排版 | 志海

不想错过中国科学报的推送?

关注并将我们星标吧!

方法如下 ↓

点赞+在看 支持一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公益活动作文3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450字 开心的一天作文450字 成长因挫折而精彩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400字 与什么相遇作文600字 假盲人作文4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