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经验

2020-12-03 04:45:01
相关推荐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毛泽东历来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将其视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①1948年4月在同《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并强调:“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②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工作基本经验的总结。

延安是新中国的摇篮,也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出版了报纸,建了通讯社,办起了广播电台,并通过刊物、图书、小报、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声音传遍全中国,形成“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宣传态势,在宣传理念、宣传模式、传播语境、编辑方针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天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提出“党媒姓党”的根本原则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正确及时宣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允许出现同党中央大政方针相反的观点。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这也是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在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中指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③ 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明确要求“把报纸办好,是党的一个中心工作,各地方党部应当对自己的报纸加以极大的注意,尤应根据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号召,来检查和改造报纸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要这样做,才是名符其实的党报”。④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致读者》一文,明确指出,党报必须贯彻坚强的党性。不仅要在自己的一切篇幅上,在每篇论文,每条通讯,每个消息都能贯彻党的观点、党的见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报纸与党的整个方针、党的政策、党的动向密切相关、呼吸相连。同年9月22日,《党与党报》的社论对在党报工作的同志提出要求:一切要依照党的意志办事,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要顾及党的影响。1942年10月,毛泽东要求各地党组织要“改正过去不讨论新闻政策及社论方针的习惯,抓紧各地对通讯社及报纸的领导,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⑤

延安时期将党性原则明确为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要求宣传工作和贯彻党的政策相一致。毛泽东明确指出报纸宣传要坚决服从党的政策,保证了“党媒姓党”的政治属性。历史证明: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工作的灵魂,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基础。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⑥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突出宣传党的主张,从而让党的媒体成为推进党的工作的有力武器。

二、倡导“开门办报”的宣传模式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组织路线,对于在党的宣传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一路线,1940年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指出:“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信短文寄去,表示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⑦才能办好报纸。1942年《解放日报》的一篇社论中指出:“我们党报同时也是群众的报纸。”⑧中共中央先后发出《根据地统一对外宣传的第二次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报纸通讯社工作的指示》《中宣部对各地出版物的指示》等文件,要求把群众的生活、生产和斗争情况在报纸上生动地体现出来。

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心声。《解放日报》改版后为每日出版,版面有边区要闻、党政军新闻、国统区和国际新闻、副刊,成为中共中央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机关党报,也成为党在延安时期影响力最大的舆论阵地。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在改版之后,确立了“以边区新闻为主、为边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道路,内容形式通俗易懂、简单具体,由10日一期改为3日一期,每期四开两版,使得“识字少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

延安时期,党倡导“开门办报”,让党员和群众参与办报,动员党政军干部和普通群众写稿,培养了大批通讯员队伍。各报社在各分区设置了相应的通讯处,通讯处受当地地委和报社双重领导。绥德专区记者田方在时任绥德地委书记习仲勋的带领下,采访了劳动能手刘玉厚,发表了《劳动人民的旗帜》《刘玉厚的光辉》等长篇通讯,有力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延安时期将群众路线确立为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方法,实行全党办报、全民办报,保障了新闻源于生活,源于群众,切实反映了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新时代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⑨党的新闻工作要善于将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呼声有机结合,宣传党的主张要有群众视角,内容和形式要让人民喜闻乐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三、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延安时期,由于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的物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住的是土窑洞。党的新闻工作者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在陕北寒冷的冬夜里,新闻工作者就着火盆取暖,赶稿到深夜,经常通宵达旦。1940年,延安举行纪念“五四”青年节有奖征文,参与投稿的人特别多。领奖时没有钱发奖,只得依靠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捐款才颁了奖。党的新闻工作者不是被动地吃苦,而是利用现有条件主动地创造、努力地奋斗。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就靠着自己的双脚深入前线采访,下到基层百姓中间寻找新闻线索,磨练出过硬的脚力。没有桌子,他们就在土坑上或靠墙搭起几块石头在上面写文章、编稿件,磨练出过硬的笔力。缺少写作必用的纸、墨、笔和照明用的煤油,他们就自制颜料做墨。没有墨水瓶装,就自己用陶瓷烧成装墨的瓶子。他们还用发黄的马兰纸制成稿纸,为了节省,每张纸的边角都写满了字。铅笔用到握不住了还舍不得扔,信封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为了节省煤油,晚班编辑都挤在一个窑洞中,只点一盏煤油灯来编稿。毛笔用秃了,修尖后继续使用,修得不能再修了的旧笔杆,还留着制作蘸水笔尖用。随着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延安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但新闻工作者艰苦奋斗的作风并没有松懈,反而转化成推动党的新闻事业前进的动力,写出一篇篇深入群众、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优秀作品。

2018年,习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勤奋工作,不忘初心,牢记党的新闻工作的使命,接续奋斗,奋发有为、甘于奉献,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谱写出党的新闻工作的新篇章。

四、探索“大众化”的传播语境

党的新闻工作是常干常新的事业。党中央初到陕北时,民众文盲率很高,经过各种扫盲运动,民众大都认识一些字,但对文言文、古诗词、白话文等还是不懂。党的新闻工作要能引领指导群众思想,必须对内容的表达形式进行大胆创新。为此,毛泽东对改革报纸的文风提出了要求:“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⑩

为了改变之前存在的“语言不通俗、句式过长、文白夹杂、拗口难懂”的问题,改版后的党报大胆使用了陕北方言、口头语。如“美得太”“婆姨”“咋、怎”等。《边区群众报》的要求是老百姓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报纸出版一周年时,报社对《边区群众报》上所用的字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总结出常用字大约为400个。也就是说,识字量在400字的农民都能读懂《边区群众报》。报社还采取了独特的“审稿”制度,请炊事员、勤务兵来“审稿”。先对他们念一遍稿件,看他们能否听懂,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征求他们的意见。在给群众读报时,记者们发现念到“肥皂”“火柴”这些“洋词”时,群众听不懂,就改用“洋碱”“洋火”等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记者到群众中体验生活时,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文化有了近距离地了解,就改编了陕北秧歌、陕北说书、信天游等用在稿件中。《边区群众报》还在报纸上专门开设版面,刊登农村新标语、改编歌词等。柯蓝用陕北说书形式写的长篇通讯《抗日英雄杨铁桶》在报纸上连载,被陕北艺人演唱出来,很快传遍全边区。为了鼓励农民开荒生产,报纸改写了陕北民歌《春耕数九歌》:“九九再一九,犁牛遍地走,又种小米又种豆,春耕的英雄我为首。数九在心头,有话说出口,只有劳动才快活,偷懒的才丢丑”。句子简短、易上口,很快在群众中流行起来,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宣传内容和形式上都做到了鲜活、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面向广大基层的报纸,在文字编排上尽量做到了通俗化,使广大群众一看就懂,让党的主张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提高了广大群众跟党走的自觉意识。

走进新时代,习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党的新闻工作要不断开拓创新,首先要创新理念,“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要创新内容,要不断巩固和提升内容生产这一核心竞争力,深入发掘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共鸣的好材料,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三是创新方法手段,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新闻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围绕生动活泼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功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采写作品,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可思性,从而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注释:

①②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13页、第149页、第55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页。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2 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1991年版,第728页。

⑧《展开通讯员工作》,解放日报1942年8月25日

⑨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8页。

11《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4页。

12《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72页。

原载:《中华魂》2020年第9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难忘的一天作文开头 精彩瞬间作文600字 有关除夕的作文 理想与信念作文 写景物的作文300字 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名人名事作文素材 失败乃成功之母作文 开学后的感受作文 元宵节作文50字 挠老师脚心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最懂我的那个人作文 打屁股机器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800字 什么让我陶醉作文 开学的打算作文 myschool英语作文 那些温暖的时光作文 劳动使我快乐作文 史铁生作文素材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犯错作文600字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 过年作文250字 有关创新的作文素材 我的乐园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500字 校园生活类作文 学位英语万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