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农民礼赞——写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2020-12-03 21:45:01
相关推荐

农民日报编辑部

日历翻至秋分这一天,太阳抵达黄经180°,直射地球的赤道,气候从热转凉,昼夜开始平分,物候意义上的秋天即将正式开始。

华北平原的稻谷熟了,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低下了头;黄土高坡的苹果红了,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丫;江南水乡的螃蟹肥了,飞舞着钳爪爬上渔船……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就要来了!

从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小岗村,到“两山”理论肇始地浙江余村,从厚植黄土文化的陕西梁家河村,到独具岭南农业特色的广东大黄村——神采各异的特色村寨靓起来,垂涎欲滴的农家美食摆起来,缤纷多彩的民俗活动演起来,大江南北处处是丰收的胜景,神州大地到处被喜悦环绕。

尽情享受吧,农民兄弟!热烈庆贺吧,父老乡亲!

这是属于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这是属于中国农民自己的舞台!

这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欢歌, 这是欣欣向荣、民富国强的胜景!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农民的崇高礼赞,是新时代对“三农”工作的又一次重锤响鼓!

它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是由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我国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全国性节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三农”、关爱“三农”的生动体现,是“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鲜活昭告,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的深情书写。顺应民意,深得人心!

这是一件惠泽亿万农民的喜事,也是一件彰显人民情怀的好事,更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必将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农尊农爱农的时代氛围!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最简单质朴的一个字,背后是民生之要、执政之基。从远古先民的“祭年”庆典,到历代帝王亲耕的“籍田礼”,千百年来,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祈盼丰收、歌唱丰收、欢庆丰收,表达对暖衣余食、安居乐业的向往,对盛世宏基、长治久安的渴盼。

几千年风雨沧桑,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今日,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中国这艘巨舰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作为最基础的产业、最广阔的区域、人口最多的群体,农业不能拖后腿、乡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农民渴盼丰收,市民需要丰收,国家更离不开丰收。

农民丰收节,它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既寄托着农民的追求、农民的希翼,也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深情与追忆;既传递着乡间田野的草根力量和基层脉动,更体现了庙堂之高的顶层设计与深远谋划。

这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象征。它的设立,标注着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的更高要求、更新使命,必将调动更多的目光关注“三农”,更多的资源投向“三农”,更多的力量建设“三农”。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农民巨大贡献的由衷肯定,是对父老乡亲们最真诚的敬意和嘉许。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他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力量的写照。中国农民,顶天立地;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

是他们,在贫穷积弱的旧中国努力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敢教日月换新天”,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巨大的牺牲,在“工农剪刀差”下为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提供了丰厚积累;

是他们,敢于突破旧体制的禁锢,以“大包干”的形式,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是他们,勇于冲破城乡樊篱,以令世界惊叹的姿态,支撑起中国经济四十年的跨越发展;

是他们,辛苦耕耘,创造了以占世界7%多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是他们,在广袤的乡间田野点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火把,孕育着经济新常态下支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到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农民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这些从草根民众中蓬勃而出的改革勇气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不仅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最强大的动力,更是不断书写这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

然而,很多时候,他们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和待遇,他们的贡献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用节日的形式为农民呐喊,为农民加油,为农民点赞,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民、关心农民、关爱农民。既在经济上让农民享丰收、得实惠,也从政治上让农民被肯定、受尊重。

这是一个节日,也是一枚勋章。丰收节,农民收获的不只是甜蜜蜜的果实,鼓起的不只是沉甸甸的荷包,更是满满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农民主体地位的高度认可,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再动员和新鼓舞。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成为农村大地上最响亮的声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丰收节描绘了最深远宏伟的时代背景,为这个节日注入了更深刻的内涵与使命。

它按下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快进键,通过节日搭建大平台,把乡村潜在的公共产品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互相发现价值,促进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加速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它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精气神,让农民看到了自身拥有的特色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激发农民的身份自信、文化自信、情感自信,唤醒农民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奔赴乡村振兴大战场。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对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更是一种能见实效的鞭策与推动。

这就是农民丰收节的生命力所在。它不是一个空洞的文化符号,其背后有全社会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实际举措支撑;农民不只是这一天的主角,而会以更加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发光发热;全社会支农惠农强农的气氛不只集中在这一天,更要永远地持续下去。

这是一个节日,更是一声号角。它发轫于乡村振兴元年,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足迹拾级而上,必将凝聚起亿万农民的宏伟力量,共同浇灌出乡村全面振兴的璀璨之花。

春华秋实,春种秋收;岁月更替,年复一年。但农民的丰收节日不会落幕。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为契机,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正确对待农民,真诚善待农民,让农民丰收的喜悦点亮未来,让乡村振兴的美好理想照进现实!

父老乡亲们,节日快乐!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谁发明了作文 我的母校作文500字 原来这就是幸福作文 初一军训有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200字 意林作文素材电子版 写我的爸爸作文400字 介绍钱学森的英语作文 走铁索桥作文 议论文作文怎么写 关于亲戚的作文 初中生满分作文800字 我的愿望300字作文 描写鱼池的作文 爬泰山作文600字 游浯溪公园作文 三年级作文三十字 游日本环球影城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写物 校园正能量作文 蒜苗的生长过程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300字 梦想700字作文 周记作文500字 被打的作文 英语作文英语作文 手机的自述作文 优势与劣势作文 人间真情作文600字 myhobbies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