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取得重大突破 3位诸暨人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

2020-12-03 23:40:01
相关推荐

1月8日上午11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后,三位诸暨人兴奋地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从左至右分别是俞亮、姚航平、杨益大)

对于H7N9禽流感,很多诸暨人都不陌生,甚至有一段时间谈“禽”色变。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突发传染病的攻克跟几个诸暨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处于同一个团队,经过数年不懈的努力,在防治这种突发传染病的征程中以“中国技术”写下“中国模式”。

1月8日,他们和团队成员一起站在了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新闻联播里的诸暨面孔

1月8日的新闻联播,第一条就是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这次大会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评选出271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二等奖146项。

而最让诸暨人自豪的是,有三位诸暨人因同一个项目在这次大会上受到表彰。他们来自浙一医院,分别是姚航平、杨益大和俞亮。他们的团队获得的是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名称是“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该项目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衔,联合了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

中国模式与国际典范

新闻联播播出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俞亮,向他表达了来自家乡的祝贺。他是诸暨市暨阳街道人,浙一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于2013年加入团队。

俞亮回忆道,团队组建是在H7N9禽流感来袭的当口,当时,浙江大学牵头联合香港大学、国家CDC、清华大学筹建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恰逢H7N9来袭,所以就以这四家为核心组建团队,在李兰娟的领衔下,迅速开展针对这个新发疾病的科研攻关。

团队5天内确认病毒,公布病毒基因序列,为全球共同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随后,团队率先证实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源头。在此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国家大规模关闭活禽市场,减少了人感染的风险,迅速控制了疫情传播。李兰娟创造性地将李氏人工肝用于人感染H7N9重症患者的救治,还创建“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显著降低了病死率。在团队的联合攻关下,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研制成功,打破了我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国际提供的历史,填补了我国流感疫苗种子株自主研发空白。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新发传染病防控史上第一次利用自主创建的“中国模式”技术体系,成功防控了在我国本土发生的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为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世界卫生组织在此前评价,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堪称“国际典范”。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教育领域“零的突破”,也是浙江省科学界荣获的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团队中还有很多诸暨人

在这个团队中,三名诸暨人各有所长。姚航平対疫苗研发有研究,对我国首次成功制备流感疫苗病毒株做出重大贡献;杨益大参与H7N9禽流感一线临床救治工作,为探索形成并完善新突发传染病“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做出重大贡献;而俞亮也是连续数年参与H7N9禽流感一线临床救治工作,以及H7N9组织病理学研究,对“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的完善,以及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做出重要贡献。

回忆那几年,俞亮说,作为临床一线医生,最难忘的还是在病房。“那时候,这病是什么?不清楚。它多厉害?不知道。病房里的医生护士都不敢回家,怕传染给家人,吃住都在医院。每次进病房都得穿全身隔离衣+N95口罩,闷得要命,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全身湿透了。为了早日弄清楚它是谁,我们每天没日没夜地干,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正是这“没日没夜”的工作精神,换来了今天的辉煌成果。俞亮说,在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时候,自己特别激动。“毕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第二个感受就是自豪,听着李克强总理一个个介绍这一年国家的科技成果,真心体会到了国家强大,也为自己能对国家强大出一份力感到自豪。

还让他自豪的是,作为诸暨人的身份。他说,其实团队中诸暨人还有很多个,但是因为人数限制没能放进去。“诸暨耕读传家,向来都是出读书人的地方,各个领域顶尖的人里都能找到诸暨人,所以我作为诸暨人也是感觉很自豪的!当然,在外打拼,就更不能辱没了诸暨人这个标签!”

【浙江新闻+】

新发突发传染病 防治的“中国技术”

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在发现新病原、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开展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等方面取得六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建了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

李兰娟院士在获奖后表示:“这一项目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果,也是证明我国医疗水平在国际上地位不断提升的成果,能够取得这样的荣誉,是对新发传染病防治中取得系统创新突破的国家队伍、国家平台、国家力量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建设健康中国的决心与信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总会想起 作文 打屁股女作文 英语初一作文 时光的气味作文 作文 放风筝 好书我推荐作文 游棋盘山作文 国家情怀作文 喜欢的动物作文 努力的意义作文 污污的作文 传统作文800字 信任缺失英语作文 秋天在哪里 作文 作文十篇 防电信诈骗作文 童年的趣味作文 作文温暖的旅程 最亲近的人作文 作文我的家人 钥匙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高二 平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报道格式 打女仆屁股作文 小学教资作文 规矩作文300字 值日作文二年级作文 Sp实践作文 坚守规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