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两张芜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2020-12-04 17:50:01
相关推荐

一张“六一”赭山游玩合影照

小时候,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都是我最向往和盼望的日子。因为我所就读的学校芜湖师范附小每年都会在“六一”前夕举行大型篝火晚会和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1963年,我小学即将毕业。那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照旧要举行篝火晚会。篝火晚会主要的筹备工作就是需要大量的燃料,学校发动学生自筹。同学们提前一周争先恐后地从家里带来各种木棍、树枝等,每人最少一根,多多益善。各班收集起来后,陆续堆积在学校操场的中间,然后大家就急切地期盼着“六一”快快到来。

终于到了5月31日的晚上,天空刚擦黑,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按红领巾中队的编制沿着操场跑道排好队,形成一个大大的圆圈。七点钟左右,校大队辅导员宣布篝火晚会开始,点火!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只见老师用沾过汽油的火把往柴堆上一扔,火堆立刻就熊熊燃烧起来了。全体同学一边兴奋地拍手一边高唱着:“篝火烧起来了,篝火活泼地闪耀,我们围着篝火跳着欢乐的舞蹈………我们象篝火一样,长起来了长起来了。”大队旗手和护旗手举着少先队队旗绕场一周,我们全体少先队员高举右手行队礼,集体齐唱《少先队队歌》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歌曲。仪式完毕后,各班同学们整齐地围着篝火坐在地上,看学生文艺表演和各中队之间的拉歌等,欢歌笑语响彻云霄。最活跃的是各中队抽出的围在火堆旁的男生,他们迫不及待地往火堆上添加柴火,渴望把火烧得更旺更旺。通红的火光映照在每一个同学兴奋的脸上,我们的心像篝火一样在燃烧,同学们都沉浸在无比欢乐和幸福的时光中。一直到篝火快熄灭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第二天是“六一”儿童节,班主任郑淑云老师带我们第二中队(六二班)全体同学游赭山。由于前一天晚上过于兴奋,我一夜没睡好,“六一”这天早晨起床后头脑昏昏沉沉的。七八点钟左右,我们在中队旗的引领下,排着队从师范附小校门口出发,沿着花街、太平巷、北门一路兴高采烈地步行到赭山公园。进了赭山公园大门,我们争先恐后一口气爬到了赭山顶,从赭塔上眺望芜湖市容和镜湖、青弋江、长江等美丽的风光。接着我们又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动物园。临下山时,在赭山“江山如画”的牌坊前,郑老师和我们一起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六一”合影。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五十七年过去了,在我的人生中,这是最后一次过儿童节,也是唯一一张摄于“六一”儿童节的照片。虽然多年来我也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照了无数的照片,但唯有这张黑白照片给我留下了满满的幸福的儿时记忆,珍贵无比,情义无价。

感谢郑老师!感谢师范附小!我爱你们!

一张小学毕业合影照

打开尘封57年的“芜湖师范附小1963年度全体毕业生合影”的老照片,顿时芜湖师范附小——我的小学母校影象在我心里油然而生。从1957年至1963年,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师范附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是芜湖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另外还有一个芜湖师范附属幼儿园,三位一体。芜湖师范学校解放后为我市培养了大批小学教师和各方面人才。而师范附小和师范附幼是师范学校的实训基地,每年该校的优秀毕业生大都分到这里任教。所以师范附小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水平,在我市都是首屈一指的,并且是全市两所重点小学之一。

师范附小坐落在花街的中心地段,坐东朝西。校门前的一条街基本上是一家紧挨一家的竹篾铺子;校门南北两边各有一家在花街来说规模较大的土产日杂门市部和正大旅社。那时我家住在金马门,每天上学放学,都穿过熙熙攘攘的商业街,走在长条石、大片石和鹅卵石铺就的小街上,沿途的南门湾酱坊、水火炉子、琳琅满目的小日杂铺子、布店、香火铺和挑担沿街叫卖等等景象,都给我留下了一生抹不去的印象。

记得当时学校还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创办了红领巾化工厂,工厂就在校少年楼的东边。为了开拓学生眼界,学校还组织我们学生代表到南京进行了对口参观。我们的校办工厂产品主要有粉笔、象棋等教学文化用品,学校不定时组织学生到厂里学工,既增强了劳动意识,培养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又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

师范附小身处繁华热闹的花街上,校园里却是闹中取静。这所学校既见证了花街的繁荣,又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祖国的花朵。如今,从师范附小走出来的人才遍布我市的各行各业。

我保存的这张照片是我们六三届两个毕业班全体师生和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在学校先锋楼前的合影。睹物思人,看到深受学生爱戴的校长蔡方正、教导主任张宗华、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郑淑云、数学老师邢永平、音乐老师晋泽保和我的启蒙老师王新芬等等,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和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师范附小无论是学业上或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工作都开展得风生水起,在全市小学中名列前茅。至今,他们的名字我都耳熟能详,他们的形象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他们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

看了照片上有些小学同学,虽然名字依然烂熟于心,但自1963年7月分手后,57年间却始终没有机会再见上一面。在此“六一”之际,问一句埋藏内心深处多年的话语:“老同学,你还好吗?”

1971年后师范附小更名为花街小学,师范附小作为花街小学的前身,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作为经历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为纪念母校,2018年在我的校友、当年一中入学考试第一名的安师大原外语学院副院长余尚文的倡议下,成立了“一中中三年级师范附小微信群”,在这个群里,我们还经常回忆当年在学校里的点点滴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小实验作文300字 放风筝作文300字优秀 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500字 学习雷锋好榜样作文 以友情为话题的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 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600字 推荐一个好地方400字作文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一份满意的答卷作文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作文 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 高考作文网 关于环保的作文题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关于食品安全的作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800字 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战争与和平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 关于长城的英语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作文 写狗的作文400字 美在我身边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平均分 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