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明“细水”汇“洪流”~西安最亮城市底色

2020-12-04 21:25:01
相关推荐

草长莺飞的5月,

风景宜人的雁鸣湖景区。

一声突如其来的呼救

打破了夏日午后的宁静。

“有人落水!”正与朋友游玩的李智恒看到雁鸣湖深水洞暗流里有人在挣扎。水面上有两个人,一会儿露出孩子一只小手,一会露出一位老人浮浮沉沉的头。说时迟那时快,李智恒没有半点犹豫,立刻跳入暗流救人。没想到暗流吸力很大,李智恒在连呛几口水后,终于成功把人推上岸,自己差点上不来。事后,他才知道落入湖中的是从山西来旅游的爷孙俩,孙子只有三岁多。由于获救及时,爷孙俩都安然无恙。

这样的奋不顾身,在西安层见叠出;这样的凡人善举,在西安屡见不鲜。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这是一首久久传唱的文明之歌,这是一群人与一座城的闪耀梦想……

今年来,西安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具体行动,迎十四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举措和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必然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强组织领导、更周密计划安排,从严从实从细部署推动整改创建工作。

文明铸就城市魂,文明盛开幸福花。文明,成为了西安最亮丽的城市底色。

西安正从严从实从细部署推动创文工作。(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冯炜 摄)

文明之花

盛开在和谐的幸福之城

7月31日,在长安区郭杜街办樱花路社区西钞沁园小区,一场十分接地气的“文明养犬板凳会”吸引着小区居民前来“参会”。

为了更加充分、全面征集居民意见,樱花路社区邀请了养狗爱狗、非养狗(讨厌狗)以及中立意见的三方居民代表,同时邀请了公安长安分局限养办以及郭杜街道防疫站、西钞沁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参加。

越来越多这样的社区“板凳会”,成为我市推进和规范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板凳会”是创建文明社区、基层治理创新的新品牌,是“末梢治理、为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好方法。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理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助推城市补齐发展短板,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等要求,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列入党委重要日程,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

在大力推进和规范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的同时,我市用法治规范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尚。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基层党建、综治、城管、社保、环保、民政等网络,打造“全科网格”。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行业管理、基层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健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加强对寄递物流、危爆物品行业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文明之魂

镌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处

车让人·人守规,城市文明又和谐。(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东 摄)

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吃饭“光盘”杜绝浪费,“车让人·人守规”让城市交通更加文明;“小餐桌”让公筷公勺成新风尚;志愿者成为西安市民的新身份;西安连续八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迎十四运,创文明城。今年来,西安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亲力亲为,大力推动实施“迎十四运文明城市综合提升工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在城市形象、城市治理方面,迈向更高的台阶。而筹备十四运这场体育盛会,就是一个绝佳的契机。西安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迎接十四运和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改善工程,筑牢文明之本。

结合承办十四届全运会,我市实施迎十四运城市文明综合提升工程,广泛开展“西安是我家 文明创建靠大家”“文明服务迎全运 创先争优做奉献”“崇德向善迎盛会 文明有礼待宾朋”等实践活动,全力推进《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深化拓展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喜迎全运、美化环境、关爱互助、弘扬新风、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吸引和带动市民群众关注、关心、支持、参与全运会,积极营造“精彩全运扑面而来,文明风尚无处不在”的浓厚社会氛围。

“阿姨您好,这是咱们航空基地的15分钟交通圈、购物圈、健身圈、休闲圈等便民服务信息,您可以了解一下。还有您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不便利之处,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及时解决来方便大家生活。”

近日,市委文明委在全市广泛开展“迎十四运 创文明城”听民声解民忧大走访活动。活动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农村等基层一线,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细微处入手,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挨家挨户敲开门,志愿者们和群众拉起家常,帮助解决各类困难,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文明劝导、分类垃圾清理、互动游戏等方式,提升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度、支持率和满意度,号召大家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和迎接十四运会的行动中来。

如今,文明已成为西安的底色,成为古城人的品格,不断滋润着城市和谐宜居,也激励着每一位西安人,以主人翁精神唱响文明之歌。

不少市民由衷感叹:“涓涓文明细水已在西安汇聚成滚滚洪流。”

我们看到: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各类人群加入到创建中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各显神通,带领市民争相发力;街道、社区连续奋战,进门入户宣传创建知识。

小到小区一角的卫生清洁,大到教育医疗政策惠及民生;小到一盏路灯亮不亮,大到构建人民满意的文化服务体系;小到一块地砖是否平整,大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具体而细致,却又高屋建瓴。

文明,让城市更具活力。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安将更加从容、努力地前行,让文明的种子在古城大地继续播撒,让文明的幸福之花绽放在每一位市民心中,让文明的城市之魂深深镌刻在古城西安的最深处。

文明种子

播撒在希望的民生大地

高新第五初级中学占地约50.6亩,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实习生 金悦 摄)

从全面启动“三改一通一落地”,到大力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倡导“车让人”让出一座城的文明与温情;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补齐民生服务短板让市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西安市把文明创建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相结合,以“十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打出民生组合拳,着力让人民群众在共建文明城市中有更多获得感。

崭新的学期,崭新的面孔。

不久前,开学第一天,朝晕初染,秋风骀荡,经过排队、扫码、测温等一系列周密的防疫检验后,今年秋季新建投入使用的高新区第十二小学,正式迎来一个个“小主人”。

“以前担心上学难,一家人都愁得慌,今年也没费啥事,孩子就在家门口平稳入学了”。“听到孩子告诉我新学校很漂亮、饭菜很好吃、老师讲课很有趣,我很开心。”家长李先生说,新学校颜值实力兼备,而且就在家门口,感到非常满意。

自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西安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20年,全市财政教育经费年初预算203.13亿元,较2019年增加37.68亿元,增幅达22.7%,为历年之最。今年秋季开学共建成投运195所学校,新增学位19.4万个,是西安历史上新建学校、新增学位最多的一年,接近前20年新增学位数量总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

增长的是19.4万个学位,降温的是民办学校“择校热”。曾几何时,为一个“名校”的学位全家头疼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今年西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随机派位数据显示,55所民办初中报名人数较去年减少25163人,115所民办小学报名人数比去年减2551人,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选择在家门口上学。

一增一减之间,是民生的温度。

今年来,西安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创建理念,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 全面加强背街小巷环境秩序管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

创文成为西安关注民生、为民造福的平台和载体,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继出炉,一件件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市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本组稿件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端 实习生 梁婷/文)

挥毫泼墨传文明

150余幅书画义写作品赠市民

书画家们的创作吸引许多市民驻足品评。

15日,由西安市文联和碑林区文联共同主办的“文明西安 有你有我”书画义写惠民活动在李家村万达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市书协及碑林区书协、美协的十余位书画家们挥毫泼墨,创作了大量以倡导文明新风为内容的作品并赠予市民。

记者获悉,本次书画义写活动旨在通过书画作品,借书言志、以笔传情,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汇聚了雷好明、王文生、田天义、左权、齐军喜、张慧、计希仪、郑博文、冯晓军、李中、蒲红蕊、杨泓君、刘国俊等我市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书画家共同参加。

虽然不在书斋,案台简单,但书画家们的创作一丝不苟,“唯善是宝”“见贤思齐”“知行合一” “家和万事兴” “厚德载物”“以勤为本 以德为先” ……笔墨氤氲间,一幅幅承载文明正能量的作品,既饱含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又彰显时代精神,引发许多市民驻足品评。现场,有不少市民排起长队,等着书画家为自己“量身定制”关于家风的书法作品,让文化与文明成为家中的最好装扮。家住文艺路的周大爷,就乐呵呵拿到一幅“定制款书法”,“和为贵,俭养德——这是书法家帮我写的我家家风,我要把它裱起来,挂在客厅墙上,让孩子们把好家风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的书画义写活动中,书画家们共创作了150余幅作品免费赠送给市民。“希望这些书画作品,将文明新风带入每一个小家中。”主办方负责人表示。(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文/图)

共建为追赶超越注入活力

共享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西安,一座被历史优待的光阴之城,一座蓬勃发展的时尚之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共建文明城市,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注入活力;共享文明成果,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追赶超越,不仅谋求发展的加速度,更注重城市品质的再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新时代追赶超越,要“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既关注经济增长、城市建设等硬指标和城市外在形象的提升,又大力强化文明素养、政务环境、精细化管理等软实力;既追求城市硬件的日益现代化,更需要城市文明的深度滋养和城市气质的不断张扬。这正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不辍追求的动力源泉。

文明城市,是“金字招牌”,更是可感知的幸福。对外,文明是城市最强劲的吸引力;对内,则是市民最深厚的认同基础。“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西安创文,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而是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归依,看重市民感受,注重民生福祉,让市民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无论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都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是普惠群众的实事。一项项便民惠民举措,一次次开创性的破题之举,有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期待,让更多的人拥有越来越多的“小确幸”。

创文,既是奋斗目标,更是全民参与的执着践行。正因为西安将创文作为真实可感的幸福工程,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文明创建带来了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社会治理能力、城市文明水平、市民满意度同步跃升。我们要时刻坚守创建文明城市的初心, 牢牢坚持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人民共享,通过共建为追赶超越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共享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本报评论员 李晓莉 )

编辑:安之

审核:天乙、文岳

监制:天乙

好看的人

查看数字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文 作文范文10篇 智能机器人英语作文 一次烧烤作文400字 学滑板作文400字 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作文 作文自强不息 白雪公主的故事作文 雾霾作文600字 提升自我的作文 美丽的景色作文400字 这也是美作文600字 关于开运动会的作文 人生路作文 我真能干作文 宿舍安全作文 感谢云台山作文 乐乐作文大全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跟哪个老师 记叙作文500字 写兔子的作文500字 竞争使人进步作文 学会面对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老师 春天让我陶醉作文 秋天的枫叶作文600字 听听那冷雨作文 北京研学旅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