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让技术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VR将存在巨大的潜力”

2020-12-05 03:45:01
相关推荐

文 | 伊布

导语:一场属于未来世界的AI艺术之旅。

11月2日,《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电子艺术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林茨电子艺术节始于1979年,它的宗旨是展示一些对人类社会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长期影响的艺术与科技,同时研究、发展和普及科技艺术。

本次展会由林茨电子艺术节资深总监马丁·霍齐克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联合策划,在回顾科技艺术40年历史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在当前的科技发展形式下,我们所看到的艺术和人类社会将有怎样的更迭和拓展。

以另类的视角来定位“新技术”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媒体艺术盛事,本次展会展览的作品,除了林茨艺术节的历届获奖作品外,还包括中国本土科技艺术领域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其基于科技的艺术呈现,具有极大的研究及观赏空间。

比如英国艺术家onformative的作品《蜿蜒的河流》。该作品是一种视听装置,由算法生成的实时视觉效果和由AI组成的音乐创作而成,通过可视化和超声波对地球表面的影响重新解释了河流的波动和节奏运动。

另一位英国艺术家Anna Ridler创作的《郁金香》,也是利用AI技术的展现社会意义的作品之一。其以1630年代席卷整个欧洲的围绕加密货币的“郁金香狂热”现象为依据,拍摄了一万张郁金香照片,通过手工分类,让AI学习算法信息,揭示了机器学习背后的人性。

土耳其艺术家Refik Anadol创作的诗意流动绘画《深圳的风》,其以20秒的间隔读取、分析和可视化风速、方向等,通过一年的数据收集,将深圳及周边的无形风转变为了数字画布内的一系列数据绘画。作品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如“隐藏的风景”章节突出了风速计最激进的读数,“海风”章节探索了在寒冷的冬天从海上吹到现场的柔和温和风的悖论等。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使不可见的风成为有形,并赋予了数据集生命。

此外,还有《步行城市》、《凝视之墙》等作品,均是利用“新技术”对艺术进行的具象展示。比如《凝视之墙》,其使用到了眼球追踪技术,记录了近千人在看到某个对象时的眼球移动轨迹,并使用技术重现了轨迹使之成像。看得人越多越,成像的图片就会越清晰。

正如策展人马丁·霍齐克所说,“和传统艺术家相比,新技术形势下诞生了一批全新艺术家“物种”,他们不仅掌握全新的工作方式,且不断带给我们批判性视角,以另类的切入点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来定位社会上的“新技术”,使“新技术”得以普及,并在新技术与人类之间构建别具新意的联系。”

VR/AR技术多年前就已应用在艺术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VR/AR技术,在多年前的电子艺术作品中便已初见雏形。

在回顾过去科技艺术发展的JEFFREY SHAW展板中,包括混合现实、沉浸式可视化、交互叙事在内共三个板块。

其中,1967年的《物体影院》是一个延展的电影环境和活动结构,中心是直径700厘米,高400迷离的充气PVC圆顶,该透明的结构封闭出了一个空间,从中可以投射各种形式的图片,如电影和幻灯片。该技术层呈现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一系列露天表演。

1989年《易读的城市》,便利用了我们现在熟知的VR技术。据介绍,这是一件开创性的互动艺术装置,访客可以骑着固定在地面的自行车去穿越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城市。这些城市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字母构成,沿着街道的两侧形成单词和句子,并使用到了曼哈顿、阿姆斯特丹和卡尔斯鲁厄等城市的平面图。

2006年的《T VISIONARIUM II》,则是营造了一个沉浸式可视化的交互体验。该作品提供了捕获和重现电视信息的方法,以便观看者可以在三维全景的高级可视化交互式体验换种中浏览和编辑大量的叙事组件。

艺术和技术,中心在于人类本身

每一件被创造出来的物品,都能从中窥探到其设计者的理念和风格。正如本次的电子艺术展相比技术更强调艺术性那般,它的策展人马丁·霍齐克,虽然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和科技打交道,但他也认为自己更像是一位艺术家。

在马丁·霍齐克的眼中,艺术家们并不疯狂,他们只是想寻找最佳的方式去构建更宏大的视角,以此来回望我们所有人,“他们的思考范围远远超出激进思想。”

怎样才是最佳的方式呢?马丁·霍齐克一开始作为教育领域的艺术家,在谈论自己的作品时总是充满恐惧,某位哲学老师建议他跳出自己所处的位置——要么退后一步,要么往前一步,跳到一个能审视自己行为的高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衡量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也成为他处理生活中方方面面事情的秘诀。

比如电子艺术展这样的大型活动,“我管理一个数百人的团队,其他人在这方面都没有经验,但是我并不恐慌,因为我总是尝试着去寻找一个最佳的位置,去寻找能够看见未来的峰顶。”

2019年的林茨艺术节的主题是《出箱,数字革命的的“中年危机”?》。“出箱”经济学的概念中,是指开发了一些东西,可以将其放在货架上作为产品出售,而此处是一种隐喻:我们在箱子里,我们可以打开箱子往外看。“‘出箱’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激励,无论从事哪种专业,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需要新的外观、方法和协作文化。”

如果你“出箱”的同时,其他人也在往外看,那么彼此就可以实现文化到文化的交流。马丁·霍齐克说道,“艺术是一个强大的支持因素,能改变人们的态度和立场来解决同一问题。”

而人与艺术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与技术的关系:人创造了技术,技术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整个问题的中心在于我们人类本身。“在一个艺术展会上,从外部看,艺术和技术只是反映了这些人对我们这个社会所做的影响,它最终会以一种形式回归到人类社会。”比如电子艺术展,它能够为社会带来经济、创造行业和竞争。

因此,虽然马丁·霍齐克自称是一位艺术家,却也在反思技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影响,“我不是工程师,但是我的生活是使用技术和工具创造出来的。”比如通过技术创造出来、继而影响人类生活的互联网,“它是科学家为了更好地协作和沟通发明的,是一项全球共同发起的倡议,让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都能在相同的问题上合作。”

“VR必须用全新的结构来定义”

马丁·霍齐克一直关注互联网本身的历史和发展,他觉得当前互联网似乎步入了它的“中年危机”。一方面,一些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人类却要警惕公司如何使用这些基于道德的技术,“我们现在甚至连消费者都算不上了。”

不过,他们这一领域的艺术家,事实上还是更关注数字领域的媒体艺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展览上看到很多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先锋。但对于那些在早些年的展览上已初见雏形,又于近几年发展壮大的AI、VR/AR等技术,马丁·霍齐克却持保守意见,“我认为AI是最强大的,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只是改变,但就VR而言,我觉得必须用一个全新的层次结构来进行定义与分类。”

马丁·霍齐克并不看好目前发展形态下的VR,“人类将来不会用到这样的东西。”在他看来,技术必须为人类服务,它的智慧体现在我们能以直观的方式在界面上进行操作,而不是反过来改变自己的立场。“从技术上讲,如果VR技术保持这样的状态,它将成为一种名不符实的噱头。”而如果能让技术成为身体的一部分,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像自然眼睛一样佩戴,那么“它存在巨大的潜力。”

VR陀螺专访马丁·霍齐克

此外,他承认某些领域能够用VR的优势盈利,但也有很多“没用”的东西:“有了VR,我可以躺在沙发上,穿着睡衣很轻松自由地体验歌剧。但是看歌剧除了着装规则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和规则,VR在歌剧方面的投资是对精力和金钱的一种浪费。”

而最近成为风口的区块链,马丁·霍齐克觉得非常有趣,尤其是对于庞大的艺术装置而言。“艺术市场很庞大,一些作品需要大量资金才能创作出来,区块链结构在建立一种新的共享投资形式的文化时,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概念。”当然,虽然由于纳税问题,它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但是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谈到十年后,马丁·霍齐克清楚彼时自己已经六十岁,个人世界不会改变很多,但放眼整个世界的话,“全球经济的将被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为其他国家带来不小的挑战。”此外,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伦理道德、对公平和对人类的理解,都将比今天得到更多的认可。”

“我们能否正确行事,决定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马丁·霍齐克最后说道。

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

展期:2019年11月2日-2020年2月16日

地点: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一楼主展馆

(深圳市南山区望海路1187号)

参展艺术家

Nelo Akamatsu、Refik Anadol、AnotherFarm& Sputniko!、陈抱阳、Kate Crawford、邓碧文、Akinori Goto、Ai Hasegawa、何晓冬、蒋竹韵、Vladan Joler、Bjrn Karmann、Toby Kiers、Tore Knudsen、刘娃、龙星如、Isaac Monte、onformative、邱思遥、邱志杰、Quadrature、Davide Quayola、Anna Ridler、Mariano Sardon、Mariano Sigman、Universal Everything、吴珏辉、夏语冰

策展人

邱志杰、马丁·霍齐克(Martin Honzik)

策展团队

魏颖、克里斯特·鲍尔(Christl Baur)

项目总监

邓碧文

关于设计互联

设计互联是招商蛇口旗下首个艺术设计主题的综合运营机构,也是世界领先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 V&A 在中国参与创办的唯一一座设计主题的文化机构。设计互联作为大型设计创新聚合力平台,致力于为公众呈现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设计互联自 2017 年开幕以来,曾推出过数字艺术体验展《数字之维》、V&A 馆藏精华展《设计的价值》、新工艺百物展《造物新世代》等大型展览,并以《设计的价值——活的传统》特展参与 2019 苏州国际设计周。特设教育平台“设计互联学院”,倡导“与社会共设计”的教育理念,以及“动手设计、独立创造、互联参与”的设计精神。

关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学院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群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现代形态美术教育学科结构,在构建新世纪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 赢得国际美术教育界的高度赞誉,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 并在国际一流的美术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关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

艺术、技术、社会——自 1979 年以来,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Electronica)一直致力于探寻这三者的连结、交集及因果。林茨电子艺术节是一个位于林茨市的文化、教育和研究机构,下设多个部门,包括:电子艺术节(the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电子艺术大奖(the Prix Ars Electronica)、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Center)、对外展览部(Ars Electronica EXPORT)、未来实验室(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和定制方案部(Ars ElectronicaSolutions)。这些部门互策互励,形成了一个创造性的反馈意见循环系统,将焦点投注于未来,关注艺术、技术和社会领域交汇地带。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在“技术-文化”方面涉足之广,在全球范围内可谓独树一帜。 (ars.electronica.art)

关于中洲未来实验室

中洲未来实验室 C Future Lab 是中洲旗下致力于探索未来城市形态、专注于研究未来城市生活与城市空间公共关系的创新平台。中洲未来实验室汇聚了一批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中国等世界各地,在科技、艺术、设计、自然、创意等领域中拥有先锋视野的优秀团队与个人,共同探索未来城市的发展。

关于丝路视觉

丝路视觉作为国家动漫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立足于视觉科技与应用行业,专注于 ComputerGraphics(计算机图形图像,以下简称“CG”)应用领域。以创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利用 CG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创作,将 CG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创意设计能力,为建筑、设计、展馆、广告、动漫、影视、文体娱乐活动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涵盖 CG 静态、CG 动态、CG 视觉场景业务的数字视觉综合服务。

指导单位

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

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

主办

联合主办

协办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视觉艺术创新中心数据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视觉支持

支持单位

特约科普平台

票务合作平台

二次元合作平台

合作媒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 底气作文 雅思作文范文 我多想作文 全国高考作文 父亲节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 家长会作文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 小学生作文范文 提醒作文 语文小作文 二年级作文大全 感恩作文素材 星期天作文 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难题作文 路灯作文 父母的爱的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 小制作作文 七夕作文 奥运会作文 小小作文 作文秋 万能作文模板 考研 英语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