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3万个“龙”字组成《万龙图》 八旬老人耗时3年创作巨幅书法

2020-12-05 14:10:01
相关推荐

王凤成的巨幅作品展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家住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城区的84岁老人王凤成,用特殊的礼物——历时3年多创作的两件巨幅书法作品《福寿中华》和《中华龙》,来庆祝伟大祖国的70华诞。

近日,在贵州师范学院室内体育场里,王凤成向都市新闻记者展示了他的两幅巨幅书法作品《福寿中华》和《中华龙》。当轴卷慢慢打开时,一个个不同形体的“福”字、“寿”字、“龙”字跃入眼帘,轴卷慢慢延伸,分别为70米长、56米长。

说起巨幅书法作品《福寿中华》和《中华龙》,王凤成老人特别激动,满心欢喜地说,这两幅作品都有其特殊的含义。

王凤成展示他的巨幅作品《中华龙》

6万个“福”字“寿”字的《福寿中华》

先来说说巨幅书法作品《福寿中华》,作品长70米、宽50厘米,由6万多个“福”字和“寿”字组成。“基本上汇集了整个中国从古代象形文字到现代仿宋文字等,不同时代、不同字体、不同写法中的‘福’字和‘寿’字。”王凤成老人说,其中还包括藏文和朝鲜文的“福”字和“寿”字。他书写这幅作品用了3年零8个月,直到今年5月才完成,为庆祝建国70周年而作。

“新中国刚刚建立时,国家很贫穷,人民生活很贫困。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艰苦卓越的奋斗,发展社会经济,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幸福了,人民有福就有了寿。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感恩和祝福,我书写了这幅70米长的《福寿中华》书法巨幅。”王凤成老人感动地说。

王凤成老人的这个创意设计起于3年多前,有了想法后就立刻着手干。创作之前,王凤成到各个图书馆、大学等相关部门和学校,查阅了大量文字、文史、史料等相关资料,去搜集“福”字和“寿”字的各种写法,还专门与贵州民族大学联系,去找少数民族老师和学生,搜集少数民族文字中的“福”字和“寿”字写法。他将搜集到的字视如珍宝,认真地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回到家后再整理。

尽最大努力搜集到尽可能全面的“福”字和“寿”字后,王凤成就开始创作了。由于年龄大了,眼睛和腰腿都不太好使了,站着书写毛笔书法很不容易,王凤成每天只能写4个小时,4个小时站下来很累,两眼昏花,腰腿也很酸痛,但休息一晚上后,第二天他又接着书写。王凤成就这样凭着对党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坚强的毅力,日复一日地进行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今年6月,70米长的《福寿中华》书法终于完成了创作。

1万3千个“龙”字的《中华龙》

据王凤成介绍,《中华龙》(也叫“万龙图”)书法巨幅长56米、宽70厘米,共有13000多个“龙”字。该作品创作历时1年多,是在创作《福寿中华》过程中同时创作的,今年5月才完成。

王凤成说:“《中华龙》巨幅书法寓意为: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56米长代表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13000多个”龙“字代表13亿中国人(开始创作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是13亿);70厘米表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整个作品宗旨是‘中华民族要复兴,中华龙要腾飞’。”

创作完成后,王凤成找到一家很好的书画裱糊店,花了1.5万余元把这两幅巨幅作品裱糊起来。在裱糊过程中,王凤成向店家千叮咛万嘱咐,还多次到店里去“督办”,生怕别人把他的这个献给祖国70华诞的宝贝礼物弄坏了。

店主也不敢“怠慢”,在裱糊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小心翼翼、特别用心,花了比裱糊其他作品长得多的时间,才完成巨幅《福寿中华》和《中华龙》的裱糊。

曾创作10万个“寿”字《万寿图》

据王凤成介绍,10年前,他曾创作过十万个“寿”字《万寿图》迎接北京七运会。

为了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书法家对“寿”的写法,从1986年起的数年时间,他和老伴把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研究上,购买相关的字典和书籍1000多册。并且到全国一些地方去查看古文碑记的写法,并向民间匠人讨教。

当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王凤成决定将2万多种“寿”字写法写在长208米、宽1.3米的纸上,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礼。当年3月,王凤成完成208米的万寿长卷作品后,朋友建议他申报基尼斯世界纪录。专家审定后,认为他的万寿长卷是世界之最,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向他颁发了《最长的万寿图》证书。2008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还和他合影留念。

2008年后,他并没有停止创作,开始创作《中华十万寿》长卷。从2万多寿字到10万多个寿字,老人付出的心血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从2008年11月到2015年5月,老人的《中华十万寿》书法长卷终于大功告成。

经过7年的潜心研究和书写,他的《中华十万寿》书法巨幅作品终于完成。在这副长130米、宽0.5米的长卷上,累计有100800个字体字形完全不一样的“寿”字。

据王凤成介绍,除了收集资料和书写的艰辛,老人在经济上的付出也不少。《中华十万寿》仅装裱就花了1万元,20多年来,他购买各种字典、书籍、笔、墨、纸共计花销10万元以上,都是他和老伴节衣缩食省下来的,这对于一个退休工资只有2000多元的老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创作巨幅书法谢党恩

对于84岁的王凤成来说,为祖国庆祝70华诞意义非同一般,他早在3年前就有给祖国献生日礼物的想法,经过构思后,下定决心创作巨幅书法作品。当记者问他创作的初衷是什么时,王凤成不假思索地回答:“感谢党,感谢国家!”并给记者讲述了他的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故事。

1936年农历冬月十九日,王凤成出生于山东章丘甯(宁)家埠镇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的飞机轰炸王凤成的家乡甯家埠镇。当炸弹从天上砸下来时,父母为了保护才1岁的王凤成,母亲将他紧紧抱在怀里匍匐在地上保护他。结果,母亲被炸死了,父亲为了保护他和母亲,也被炸死了,只剩下两个年幼的姐姐和他。

为了生存,8岁的大姐和4岁的二姐背着他到处要饭,艰难地把他带长大。1947年至1948年,王凤成的家乡章丘甯家埠镇解放了,当地政府得知他家的情况后,每月给他家粮食和生活费,让他们过上了稳定的生活。1949年,政府把他们三姐弟送到了孤儿院,那时他已经上学了。

1954年,17岁的王凤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被分到天安门国旗班。因他只读了小学三年级没多少文化,后来又被分到天安门外卫部队。在部队里,王凤成表现很好,又勤奋学习,半年后就当上了班长,他更加努力,带领整个班的战友勤奋训练规定的军事项目。

经过艰苦训练,王凤成的枪法很好,特别擅长于自动枪射击,在参加1956年全国解放军大比武中,他获得了北京地区第二名的好成绩。1958年,王凤成所在的部门撤消了,整个部队的人员都要转业,当时正遇上支援三线建设,王凤成就跟两个战友一起来到了贵州,后来又到乌当区工作。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没有中国共产党更没有我。所以我创作了《福寿中华》和《中华龙》这两幅书法作品,以表达我对党对祖国最衷心最深沉的感恩之心。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王凤成说。

都市新闻

万丽萍 记者 贾华

编辑 郝梦

校对 高琴

编审 罗玮 周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太阳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妈妈 语文会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 二年级上册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人 作文生命 作文压题 作文冬天400字 作文友谊 作文300字六年级 成长作文记叙文 那些的日子作文 友情作文开头 作文写人300字 理想的作文素材 2017 高考作文 写心愿的作文 美丽的地方作文 英语作文300字 议论文英语作文 作文北京故宫 第一次600字作文 爱200字作文 乡情的作文 英语手抄报作文 什么说作文 冷作文 400字的优秀作文 英语邀请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