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守住龙舟记忆!道滘:将龙舟文化打造成一张新名片

2020-12-05 17:05:01
相关推荐

端午临近,水乡道滘又开始热闹起来,赛龙舟等一系列关于端午的记忆又再度被唤醒。随着社会变迁,传统龙舟文化的发展背负着多重阻力。近年来,道滘挖掘本地龙舟文化资源,力图将龙舟文化打造成又一张新的名片,守住道滘的龙舟记忆,留住“乡愁”。

明清已有龙舟竞赛风俗

道滘,河涌交错,水网纵横,出门见水,举步登舟,一水环绕间,人们傍水而生依水而息,几乎家家户户都精于水性,擅于舟楫。每年农历五月初二,是道滘一年一度的龙舟狂欢节,各地游子回乡聚首,各村村民簇拥河涌两岸,水面上群龙竞渡,万众欢腾,热闹非凡。

龙舟已然成为水乡道滘难以割舍的节日情结,不仅是一项传统的民俗盛事,更是这片土地上,一代代乡亲们精神文化的传承。

道滘的龙舟记忆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时就已有龙舟竞赛的风俗习惯。据《东莞市龙舟志》记载,清代东莞境内的龙舟比赛,有记录的大多是道滘的比赛。其中清代有位叫叶金成的先贤留下了一本记录光绪五年至七年(1879-1881年)在道滘的日记,对这三年道滘“斗龙船”的盛况都有记录。

而且,早在明清时期,东莞民间就有管理龙舟活动的社会组织,道滘龙船堂是最早成立的一个,可见当时道滘民间龙舟活动的兴盛。

曾几何时,道滘龙舟赛按路程、时间是东莞最长的,开赛时间由早上七点半从马洲渡口放头,历时七至八个小时,到下午两点半左右结束,是一场比耐力马拉松式的龙舟竞赛。道滘的龙舟赛,群情踊跃,上至增滘,下至漳澎各地的龙舟都赶来参赛,场面极为热烈,观赛的有数万人,河面布满观赛的大船小艇,河岸男女老少,人山人海,街道上人流拥挤,商贩生意火爆。

之后,几经停赛复赛,道滘于1981年又恢复龙舟赛,并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二定为道滘龙舟节,每年举行游龙趁景等龙舟节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龙舟锦标赛。

增加女子龙舟项目

如今,随着岁月的变迁,道滘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莫大的变化,出门无需再举步登舟,但是龙舟仍是人们割舍不下的情结。

每逢龙舟赛,各村都会组织1至2条龙舟参赛,全村人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热闹的民俗活动中,人们传承了龙舟团结合作、永不言弃的精神,更赋予了它革新开放、海纳百川的新内涵。

2000年,道滘龙舟赛出新招,用传统龙舟趁景,用国际标准龙舟参赛。2011年举办的龙舟趁景活动中,首次增加了女子龙舟项目。

如今,道滘的龙舟分为竞技龙舟和传统龙舟两大类,竞技龙舟方面屡屡得奖,而传统龙舟文化的传承则以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通过一年一度的游龙趁景活动及民间自娱自乐的龙舟活动等得到传承。

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龙舟文化传承过程中。近年来,道滘正积极开展搜集、整理、研究和挖掘相关资料,申报、确立龙舟项目传承人等工作,挖掘道滘的龙舟文化,将龙舟文化打造成又一张新的名片,守住道滘的龙舟记忆,留住“乡愁”。

相关链接

龙舟制作:

正在消逝的民间老手艺

但依然有人坚守

道滘民间有一些手艺人在默默坚守、传承着龙舟文化。比如大鱼沙龙舟制造厂创始人黄树球退休后,到处学艺,成功制作龙舟,打破了东莞只有中堂有龙舟制造厂的局面。比如热爱龙舟文化的00后陈泳旭,18岁起开始研究雕刻龙头,设立了“道滘九曲造龙头模型”工作室,开始专注于龙头雕刻事业。

黄树球和黄志强父子

“破局”与传承

近年来,“道滘大鱼沙造”的字样,频繁出现在东莞各地及省内龙舟赛的多条龙舟上。这些龙舟都出自道滘镇大鱼沙村的一家龙舟制造厂。

在绿树成荫的江水之畔,大鱼沙村的龙舟制造厂内,该厂负责人黄志强和师傅们正在赶制一条30米长的龙舟。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龙舟订单量大大减少,但是,黄志强和师傅们仍坚守在工厂里,在不断雕琢和敲打声中,传承着传统龙舟的手工制作技艺。

黄志强的父亲黄树球是这家龙舟厂的创始人。黄志强说,“父亲年轻时当兵在部队船所造铁船,退伍后被分配到糖厂做机械工,但仍然难舍对造船的喜爱,再加上从小水乡人热爱龙舟的基因,父亲在工作之余开始按照祖辈们口口相传的技艺研究制作龙舟,退休后还到各地学艺,最终在2008年制作出了第一条龙舟,隔年这条龙舟被用来参加万江龙舟锦标赛,一举获得甲组第一名,由此为父亲在东莞龙舟制作行业中奠定了江湖地位,也打破了东莞只有中堂有龙舟制造厂的局面。”

黄志强说,起初他也不太看好父亲的龙舟生意,但看着父亲制造的龙舟屡屡夺冠,订单也越来越多,感觉父亲的龙舟制作技艺确实有过人之处,于是他便辞去工作,专心跟父亲学习,转眼间,父亲去世已经7年,如今的大鱼沙龙舟制造厂是黄志强在全权打理,除了一个跟父亲一起创业的老师傅外,有订单时请临时工,一年可以做十几条船。

为把这项传统的手艺传承下去,黄志强不断摸索、创新,如今随着龙舟比赛规则、赛程等的变化,龙舟的长、宽、弧度等都有了变化,黄志强制作的龙舟,每一条都是“高级定制”,会根据每个队伍队员的重量以及比赛的规则,来决定龙舟的尺寸。

黄志强说,如今的龙舟制作,还面临着新技术的挑战,他说,为了减轻龙舟重量、提高比赛成绩,在东莞已经出现了用3D打印的泡沫龙头,但黄志强说,如果不是顾客要求,他一般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样总觉得失去了传统的龙舟制造精髓。

黄志强说,造龙舟不仅是门手艺、事业,更是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父亲潜力研究学习来的技艺,不能到他这里就断了。

陈泳旭

热爱龙舟文化的00后

精雕牙齿要一天

在道滘民间,默默坚守传统龙舟文化的不止黄志强一人。

陈泳旭,道滘镇九曲村人,2000年出生。水乡人生来就是“龙舟痴”,陈泳旭也不例外。因为家门口就是九曲河,从小他就经常到河边看划龙舟。18岁起他开始研究雕刻龙头,无人教学,他四处学艺,一年以后,他的龙头模型有了第一个买家,从此以后,他在自己家中设立了“道滘九曲造龙头模型”工作室,开始专注于龙头雕刻事业。

制作龙头手工工序非常繁琐细致,选木、雕琢、打磨、抛光、上漆一道也不能少,倾注了工匠对龙舟的心思。而且龙头包含着一些村的习俗、信仰等文化,所以各地龙舟都各有不同,比如道滘各村龙头就因所祀神袛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陈泳旭说,为了了解各地龙头的不同,他也了解到了不同地方的龙舟文化,受益颇深。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龙头,嘴巴一定要大,牙齿要龅,眼睛要突出,这样才显得很威风、有气势。陈泳旭说,经过经验的积累,他现在雕刻一个龙头大概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其中为了精修雕刻龙的牙齿,往往就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真的爱一样东西,就会把它当作一种享受,陈泳旭就是这样。雕刻龙头,他乐在其中。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还加入了一个叫“莞壹麒麟醒狮团”的民间组织,团体里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除了到各地去舞狮舞麒麟,还和队友们到各地去划龙舟,一起交流龙舟文化。

至于未来,他并没有多做考虑,凭着一腔热情开始龙头雕刻创作,未来,他希望自己仍然能保持这份热情,把龙头雕刻事业持续下去。

全媒体记者 付碧强 赖婉莹 通讯员 焦梅 刘应林

通讯员供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