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平台引领 生态赋能 市南区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0-12-05 19:45:01
相关推荐

在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新赛道上,市南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市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第一次(扩大)会议部署,聚焦平台引领、生态赋能,做到提早谋划、提早筑基、提早起势、提早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悄然迈出坚实步伐。

一、抓观念先行,通过培训交流明晰发展方向

全市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后,市南区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全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暨“新基建”专题报告会,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专家授课,围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重要作用及其机遇,深入分析产业结构、投资与创新创业、市场、人才等多方面的变化,结合国内外数字经济的竞争现状,为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提出突破创新的建议。通过培训,全区各级各部门加深对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带来变化和机遇的理解,对新基建与现代产业、城市发展融合创新的方向和举措进一步明晰。

2020年6月6日,市南区科技局牵头组织了市南区“5G+工业互联网”主题论坛,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CEO张文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孙松林、青岛华通集团智能研究院有公司总经理明磊等专家作了现场演讲,20位企业家代表与专家现场互动交流,对市南区及区内企业如何抢抓机遇、乘势发展进行了头脑风暴。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和产业生态变迁看,真正的工业互联网,是一种战略思维、生态思维、平台思维和协同思维,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战略性变革的理念。它不只是简单的网络、平台、模式,而是新的系统化工业形态和组织形态,其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信息通信网络平台,让企业、人、数据、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多层次公共平台,可实现跨企业、跨领域、跨产业的广泛互联互通,推动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实现开放融通发展。因此,工业互联网发展,市南区大有可为。

二、抓产业支撑,筑牢工业互联网发展之基

一是聚焦5G基站建设筑好网络设施之基。5G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工业互联网是5G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为加快推进5G基础网络建设,今年以来,市南区建立5G基础网络建设管理联席会议机制,与铁塔和三大通信运营商协同攻坚,在全市5G网络建设方面实现“四个率先”:率先开展5G网络建设试点、率先实现主城区和主要道路连续覆盖、率先建成全国领先的精品路线、率先实现地铁站点5G应用。当前,正精准锁定建设场景,推进5G网络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特色园区、重点企业、商务楼宇、党政机关等重点部署。目前已由铁塔统筹完成5G基站618处,覆盖率居各区市第一,年内将开通基站970处,2022年达到1300处。

二是聚焦软件产业彰显软件定义之核。当下,在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的工业互联网时代,软件定义已经成为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市南区有良好的软件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全区拥有软件信息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工信部纳统企业396家,纳统限上软件企业36家,均占全市总量的20%以上,培育了一批成长性好的优秀信息技术企业。截止2019年底,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家,国家及省瞪羚企业6家,省级标志性软件产品企业10个,拥有国内外标准及资质的企业4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中,50%以上为软件信息企业。全区共有工业互联网入库培育项目35个、工业互联网优秀服务商52家、工业互联网产品与解决方案供给企业50余家。医合网科技的凯象平台(供应链对接类)、道可云科技的VR营销平台搭建(数字化运营类)入选今年首批全国中国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产品名录。当前,市南区正以构建高端产业生态为主攻方向,以推进软件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要路径,扶持并引导企业重点突破关键基础软件,聚力做强高端工业软件,协同发展行业应用软件,深化发展嵌入式软件,推进软件信息产业乘势高歌猛进、努力迭代,不断增强软件产业赋值、赋能、赋智效应。

三是聚焦科技驱动强化技术要素支撑。发展工业互联网,离不开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力,离不开产业联盟、平台机构、企业的多层次沟通对话与融合发展。市南区科研院所、高校、人才、项目等资源集聚,2019年初成立了胡敦欣、王子才等6位院士领衔、112家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的山东省首家综合性产学研创新联盟,强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城市大脑等领域的产学研协同,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科技创新体系。如松立集团与青岛大学联合成立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成为校企深度融合创新的成功案例;青岛微恒工程与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合作研制的A60型空心胶囊智能制造系统,已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打造了青岛国际技术交易市场,集聚技术、项目、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正在加快筹建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技术转移中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未来将成为面向上合组织成员国、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新平台。

四是聚焦产业融合构建跨界融通发展底盘。市南区有较为明显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并对推进消费服务重点领域(医学影像、远程诊疗、可穿戴监测、智能化健康养老等)、研发设计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作出明确部署。市南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物流、金融、文化创意、技术服务、法律、医养健康等领域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当下正在“5G+”、“工业互联网+”布局下要快速规划设计、快速聚力发展。

三、抓平台赋能,打造市南产业升级新引擎

一是引进华夏基石,落地顶级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加速运营平台。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是中国目前最专业、规模最大的专业咨询机构之一,是首家获得国际管理咨询协会颁发的君士坦丁奖的中国企业,先后为超过一千家企业、五百多家上市公司提供过咨询服务。2019年6月28日,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与青岛市科技局、市南区政府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加速运营机构落户市南。2019年12月28日,举行入驻市南签约仪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签约仪式。2020年8月28日,举办华夏基石(中国)企业总部基地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以及市有关部门、市南区、上市公司、头部企业代表出席启动仪式。目前,华夏基石已引进国内2家头部企业、5家上市公司和2家深圳行业协会在青岛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同时,华夏基石正在为市南区打造建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建筑工程领域产业集群、时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时尚服饰领域产业集群等提供支持。

二是打造行业平台,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加快重塑。在向工业互联网进军的赛道中,市南区把握“平台为王”原则,立足区域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优势,重点打造4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是打造建筑工业互联网平台。自2019年6月起,市南区在市科技局指导下,与华夏基石围绕打造全球性“建筑工程中心”的目标,创新“政府+头部企业+产业生态+横向纵向贯通”的建筑行业发展模式,积极构建建筑工业互联网平台。2020年8月30日,举办建筑工业互联网闭门峰会,发布了建筑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战略,青建集团等多家建筑业行业龙头企业及相关知名企业签订了入驻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建筑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正式启动。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南区、莱西市主要领导和多家建筑业及相关行业企业家代表参加了峰会。下步,市南区将以建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链接引入建筑业头部企业落地市南区,带动并辐射青岛市建筑业上下游产业发展。市南区还将与莱西市政府、华夏基石以“总部基地+飞地”模式开展跨区域合作,三方各有所长、各尽其责,实现多方共赢。二是打造时尚工业互联网平台。2020年初开始,市南区在市科技局指导下,与华夏基石探讨立足青岛时尚名城优势及市南时尚基因,集聚意大利米兰时装周等欧洲顶级时尚产业要素,整合国际国内时尚产业上下游优势资源,发起成立国际时尚产业联盟,打造全新的时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联盟成员提供涵盖设计、面料、品牌、生产、渠道、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产业赋能。2020年8月28日,市南区与华夏基石举办了时尚工业互联网峰会暨国际时尚产业联盟发起人签约会,发布了时尚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发展战略,举行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签约仪式和国际时尚产业联盟发起人签约仪式;华夏基石、远望谷、歌力思、酷特智能、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单位代表,围绕工业互联网驱动数字化转型、时尚产业发展战略、时尚品牌塑造等进行了主题演讲。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南区政府有关领导和150余位行业代表参加峰会。未来,将建设青岛国际时尚总部大厦、青岛国际时尚产业园带动产业集聚,引领中国时尚产业升级风向,并以青岛为支点,以中国、日韩、一带一路为覆盖目标,将青岛打造为时尚产业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与产业创新中心,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探索打造“文化旅游+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工业互联网思维,链接市南区名人故居、海滨浴场、栈桥等文化资源,搭建历史、文化、娱乐、商业、旅游、会展等相融合的文旅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及北京有关企业对接沟通,争取工信部工业文化产融创新中心尽快落地市南。四是规划打造国内高端航运服务平台。抓住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机遇,按照“围绕航运做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发展路径,支持中远海运、中外运、无车承运、青岛港集团等对接合作,规划打造国内高端航运服务平台,发展智慧航运,引导和聚拢各类企业在平台上交易、交割,联动发展航运经纪、航运保险、航运租赁等业态,推动航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加快发展。

三是扶持企业平台,壮大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市南区通过组织平台赋能对接会、政策扶持、市场开放、资本助力等多措并举,在交通物流、医疗、教育、工控等领域培育出一批有一定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当前正努力推进这些行业子平台百花齐放,并聚力将行业子平台汇合起来,逐步向全行业、跨地区、跨领域拓展,推动承载起越来越大的市场,使其真正赋能百业、复兴百业。例如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慧停车”平台、青岛思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的“青岛市工业物流物联技术创新中心”平台、青岛医合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凯象”平台、青岛美迪康数字工程有限公司的“5G远程诊疗影音交互”平台、青岛华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华正Tunny Pass和华正ThingsHive物联网”平台、青岛道可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道可云VR营销”平台、青岛无车承运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的“无车天马网络货运”平台、青岛跃海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的“跃海供应链”国际货运代理综合服务平台等,都已初具规模,市南区将全力扶持,培育壮大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智能+”新业态、新模式。

下步,市南区将着力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深化顶层设计。进一步细化调整《工业互联网.市南在行动》推进方案,围绕“三大攻坚任务、四项重点工程、六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力争到2022年,为青岛建成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贡献市南力量。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扩大政策支持覆盖面。发挥政府引导杠杆作用,促进资本、技术、项目、人才在市南区加快集聚。优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降低工业互联网企业融资成本,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工业互联网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加大精准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开展精准化“双招双引”。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争取工信部工业文化产融创新中心尽快落地。充分发挥华夏基石、商协会、产业园区、大企业等平台机构的作用,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积极开放场景,搭建区域间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场景对接活动,多种形式促进项目落地合作。四是完善人才体系。聚集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领军人才。通过重点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培养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加大在居留、住房、医疗、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区开展产业发展创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云的作文 理解作文 中学生作文 一封信作文 观察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300字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 新年趣事作文400字 我爱我家作文300字 自我介绍作文400字 珍藏的记忆作文 关于消防的作文 我的一家作文 梦想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 漫画老师作文 菊花 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 搜索作文 温暖的作文 我的寒假生活作文500字 雅思作文评分标准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我的中国梦作文 初中写景作文 莲花作文 我喜欢的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我的烦恼作文600字初一 幸福的眼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