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尚佐文|改革开放背景下浙江当代诗词楹联创作之个人观感

2020-12-06 09:45:01
相关推荐

尚佐文,杭州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编审。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著有《楹联概说》等。

改革开放背景下浙江当代诗词楹联创作之个人观感

尚佐文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草就此文,以致敬前辈,并与诸同道交流。本文仅述个人观感,隔靴搔痒之讥,挂一漏万之憾,均在所不免,聊用抛砖引玉。

一、四十年来浙江诗词楹联创作历程简要回顾

浙江当代传统诗词楹联的复苏与发展,与改革开放相伴偕行。四十年来的历程,个人认为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8年。随着“文革”结束,传统诗词从劫后馀灰中茁芽抽叶,展示其顽强的生命力。1980年,西湖诗社在杭州成立,为“文革”结束后全国最早成立的诗词组织之一。随后,全省各地陆续成立诗词组织。这一阶段浙江省诗词楹联创作的主力,一部分为解放前即已打下诗文基础的20后、30后,如叶元章、徐通翰、戴盟、蔡堡、余明、张学理、吴军、蒋杏沾等前辈;一批40后也擎帜登坛,如王其煌先生和王翼奇、方春阳、徐弘道、吴亚卿、李官火、徐儒宗、杨一擎等“六桥诗会”诸子。潘杰在省文化会堂组织的诗词讲习班及其他一些诗词培训班,则为浙江诗坛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1982年10月,《浙江日报》发表系列关于当时浙江诗人中秋诗创作的争鸣,让传统诗词进入大众的视野。

第二阶段为1988年至2003年。1988年,浙江省诗词学会成立,拉开整合全省诗词创作力量的序幕。各地诗词组织逐渐健全,开展多种诗词楹联活动。浙江省语言学会设立楹联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培养楹联作者、开展楹联创作与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叶元章、徐通翰编《当代中国诗词精选》、毛谷风选编《海岳风华集》是两部浙江诗人选编当代中国诗词佳作的选本,是浙江诗坛为全国做出的贡献。

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2012年。2003年,浙江省诗词学会更名为“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在整合全省诗词楹联创作力量、开展诗联活动服务社会建设等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取得不少成果。同年,钱之江等在杭州发起成立“留社”,标志着在改革开放后学习诗词创作的70后、80后成为浙江诗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四阶段为2012年至今。2012年省诗联学会换届后,祁茗田会长提出“团结办会”方针,进一步发挥各市地学会骨干的作用,吸收网络诗坛和高校、研究机构中的优秀诗人入会并承担重要职责,推动全省诗词楹联创作与研究力量的融合;提出“以提高会员创作水平为中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诗教、普及、对外合作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省学会组织选编《浙江当代诗词选》,展示了浙江诗坛传承脉络和当代浙江诗人的实力;毛谷风选编《海岳天风集》,选录全国青年诗人优秀之作;薄松涛、楼立剑主编《简金录》,精选33位浙江籍作者的楹联作品。2017年省诗联学会召开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班子代表性更为广泛。一年来学会的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王骏会长对学会建立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有全面的总结,兹不赘述。

四十年来从事传统诗词楹联创作的作者及其作品,来自各行各业,涉及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就其定位和特点而言,我试以花取譬,分为四类:根植于深厚而全面的传统文化素养,发而为诗词楹联的,为“木本之花”;直接从诗词楹联入门,登堂入室的,为“草本之花”;重点在应征参赛上下功夫,以切题合用见长的,为“瓶花”;无门无派,自得其趣,而能遵传统诗联之路径的,为“野花”。读者因价值取向不同,会有不同偏好;但这四种“花”各有所长,共同造就诗坛联苑的丰富性,无需厚此薄彼。另有为数众多的临摹练习之作,属于“纸上画花”“剪纸为花”,也有其存在的必要,但不必以真花视之。

二、我省诗词楹联组织的优势与不足浅析

四十年来,浙江诗词楹联事业的发展,各级诗词楹联组织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在全社会关注中华传统文化、诗词楹联迎接复兴的今天,诗词楹联组织加强自我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很有必要。

个人认为,从四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省诗词楹联组织发展状况来看,主要的优势可归纳为“四个积累”:

一是人才积累。多年来,我省各诗联组织吸引、汇聚了一批诗词楹联专业人才和热心人士,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组织能力的团队。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是资源积累。经过二三十年的辛苦经营,我省的诗联组织积聚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一些担任过领导职务的退休老同志担任诗联组织的骨干,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为推动当地的诗词楹联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经验积累。省学会和各团体会员多年来成功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诗词楹联创作、普及活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是诗词楹联组织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底气所在。

四是成果积累。在创作和研究方面,我省诗联组织都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初步形成浙江品牌,在诗词楹联界和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既要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在传统诗词复兴的征程上,各级诗词楹联组织理应成为主力军,但目前我们的这支队伍,与我们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个人认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自身定位与形势要求之间的差距。我曾提出一个观点:诗社与学会的定位是不同的,诗社主要是同好之间交流的平台,而学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传统文化的复兴,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诗词创作”,而要着眼“诗词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当前,很多诗联组织还止步于小圈子里的唱和交流,限制了诗词文化在社会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二是专业水准与受众期望之间的差距。无庸讳言,和书协、美协等机构相比,某些诗词楹联组织的门槛偏低,以致成为“由业余水平的人组成的专业机构”;而一些代表诗联组织对外展示形象的骨干人员,其作品质量令人汗颜。这些现象,降低了诗联组织的专业性、权威性,影响了诗联界对诗联组织的认可度,也对社会上的一些受众产生误导。而有些专业水平较高的作品,又往往缺乏时代气息,难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重视与思考:有些功底深厚的高手,至今仍对主流诗联组织抱有成见与偏见;而像“老树画画”这类不按传统诗词基本规则写作的“诗人”,拥有大量的读者。从这两个极端可以看出,主流诗联组织在专业性和普及性两个方面,都还存在巨大的努力空间。

三是能力储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成功地让传统诗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令人尴尬的是,这些节目存在专业方面的硬伤,却鲜见诗联组织专业人士的身影。诗友们在吐槽之馀,是否思考过:如果电视台请诗联组织参与这类节目,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储备与人才储备?或者,由诗联组织策划实施诗词楹联活动,能否取得相似的社会效果?

这三个方面的差距,是全国存在的普遍问题。应该说,我们浙江的诗联组织在这几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是处在全国前列的。但任重道远,只有坚持标准,努力缩小差距,才能彰显诗联组织的存在价值。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就传统诗词楹联的传承而言,当前是五四以来最好的时期。诗词楹联组织如何顺势而为,无愧传统、不负时代?个人有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是要转变观念,创新手法。诗词楹联组织要从过去的“卡拉OK”转向“舞台演出”。诗词楹联的卡拉OK,以个体即兴创作为主;而舞台演出,需要有创意的策划、高质量的实施,需要剧本、导演、演员、道具,也就是说,需要我们从诗词文化的高度,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诗词楹联这种传统形式在当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近年来我省不少诗联组织作了可贵的探索,今后应该更加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迈进。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水平。诗联组织要上档次、有影响力,关键看两个水平:诗联组织开展活动的水平,会员创作与研究的水平。还是要继续坚持以提高水平为中心,不断推出品牌活动、品牌诗人、品牌作品,提高浙江诗联组织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争取更高的认可度、美誉度。

三是要加大普及力度。当下制约传统诗词楹联复兴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水位”普遍较低,大众甚至一些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不了解传统诗联常识,对诗联作品缺乏鉴赏水平和鉴别能力。只有整个社会“水位”提升了,诗词楹联的传承才有生根发芽的土壤,优秀作品才能得到真正的赏音,误导公众的“李鬼”们才能被逐出市场。

四是要有包容的心态。传统诗词楹联的春天,必定是百花竞艳,而不是一枝独放的。诗联组织转向“舞台演出”,并不意味着排斥个人创作的“卡拉OK”。要容许并鼓励多种题材、多种体裁、多种风格,面向不同对象的诗词楹联佳作。

以上是我的一己之见,思之未深,成于仓卒,不当之处,敬俟诗友方家不吝指正。

(尚佐文副会长在浙江省诗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暨诗词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开题报告)

作者 | 尚佐文编辑 | 章雪芳 审核 | 黄浴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活动作文 水仙花作文 英语作文春节 路作文 作文结尾 作文写作 作文英语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 假期见闻作文600字 美丽的乡村作文4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 my dream英语作文 有关传承的作文 出发作文600字 关于元宵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 过年作文开头 作文封面图片 五年级作文题目 我的弟弟 作文 过生日的作文 看电影作文 作文300字优秀作文 美食 作文 有关春节的作文400字 岁月的礼物作文600字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