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每经专访中国环科院生态所研究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实行“高门槛”动态管理

2020-12-06 23:15:01
相关推荐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编辑:陈旭

2018年底,山西省芮城县等45个市县达到考核要求,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加上2017年命名授牌的46个,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地区已达到91个。

荣获这一称号,既是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也能让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享受到更多政策倾斜,更能成为地方发展的一张名片。

那么,申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有哪些条件要求?称号又是否可能被摘牌?示范市县如何做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平衡?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总工程师韩永伟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总工程师韩永伟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示范市县实施动态管理而非终身制

NBD: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的背景是什么,申请地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韩永伟: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1995年原国家环保局(总局)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

2000年以来,原环境保护部在生态示范区工作基础上,推动开展以生态省、市、县、乡镇、村、工业园区为抓手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2013年,经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从2017年开始,已经分两批命名了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东中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是当前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也明确要求,要“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目前生态环境部为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在2016年发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的基础上,修订完成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管理规程,规定了申报的程序,包括怎么去申报、怎么去核查、怎么去动态管理等。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还有六方面的负面清单。

这三个方面基本条件是:创建地区编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国家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到严格执行;自我核查达到创建的相关要求。

六方面负面清单是指群众信访举报的一些生态环境案件办结率低等六种情况不能申报。

与此同时,具体的指标上也有要求,具体分了六大体系40项指标,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体系的考核、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意识提升、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节能减排、产业循环发展等。

NBD:申请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后,有没有可能被摘牌呢?

韩永伟:申报创建成功以后,称号的有效期是3年,3年内如果创建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明显下降,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破坏事件,或被生态环境部约谈、挂牌督办、实施区域限批,称号将被随时撤销。

另外,获得称号满3年的时候,生态环境部会组织专家根据相关指标体系进行复核,如果复核达不到指标要求也要取消称号。如果能够满足相关的指标要求,称号可再延续3年。因此这属于一种动态管理,并非终身制。

图片来源:新华社

示范市县要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指标

NBD: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可以有哪些发展模式呢?

韩永伟:现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市县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

一是以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为核心的绿色驱动模式;第二种模式叫均衡发展模式,五位一体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制度建设等都相对比较均衡;第三种是生态环境保护主导的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产品的产出和推动生态质量提升。

应该说生态、经济、社会相对比较类似的地区,在选择相匹配模式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相近性,但不同模式之间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态环境部特别强调,各地要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在做规划的时候,要求尽可能研究提出能体现自身特色的一些指标。

NBD: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如何发展生态经济呢?

韩永伟:从大的层面来讲,生态经济首先涉及产业布局的问题。对一个区域来讲,有些地方可以布局产业,有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要求不能布局产业,包括资源消耗或者污染排放企业的选址,这些都涉及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问题。

再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怎么去优化产业结构,站在生态环境的立场,肯定是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具体到每一个产业,也有不同的要求,比方农业可以发展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的代价就会小一些,工业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产清洁性、生态化也会比较高。

总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做到良性互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生态环境优良了,各类投资才会来;生态环境优良了,才能有足够的生态环境容量支撑经济持续发展。

事实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手段。地方政府要达到一定的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要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服务产品,满足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就要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中国环科院生态所研究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实行“高门槛”动态管理 可有效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人性的作文 落叶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大学 关于关注的作文 写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00字 描述猫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左右 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记叙文初三 心存善念作文800字 作文秋天的故事 高考作文1000字 有关理性的作文素材 一袋麦子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300字 以凝聚为话题的作文 邂逅春天作文 关于感谢同学的作文 美丽的西湖作文 四年级六单元作文 劳动与分享作文 写老师作文300字 我的作文450字 养乌龟作文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800字 学习计划作文300 春天校园里的景色作文 如何写介绍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