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东北全面振兴正夯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020-12-06 23:55:01
相关推荐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东北全面振兴正夯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增资30亿欧元,德国宝马集团正在沈阳新建工厂;共同投资超100亿美元,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携手中国企业正在盘锦建设超千万吨级炼化基地……嗅觉灵敏的跨国资本,纷纷跨过山海关,大手笔布局东北,对东北经济投下“信任票”。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其中辽宁2016年罕见出现负增长。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再大的困难也要迎难而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擘画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2018年9月,在东北振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赴东北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东北三省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思想,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正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全力推进东北振兴。

用钢牙啃硬骨头,刀刃向内优化营商环境

追加30亿元投资,唐永强与公司管理层作出决定时,没有丝毫犹豫。

此前,唐永强任总经理的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建设玉米深加工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多了商海风浪的唐永强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我要为齐齐哈尔的营商环境点赞!”

距齐齐哈尔1000多公里之外的辽宁大连,投资700亿元的恒力炼化一体化特大项目,从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仅用了19个月。“多亏了‘重大项目专班’制度,企业遇到困难,政府有专人帮助解决!”企业负责人说。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也是新一轮东北振兴必须补齐的一大短板。曾几何时,“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让许多企业家望东北而却步。营商环境成为东北振兴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条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用钢牙啃硬骨头,下猛药治顽疾,动刀子切毒瘤,东北三省拿出自我革命精神,以超常规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2月1日,《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对建设平等便利的市场经济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等都有明确规定,对14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企业合法权益行为划定了红线。

辽宁的举措被借鉴推广,《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年相继出台实施。

创设专门机构是东北三省又一超常规措施。

2017年初,经中央编办批准,辽宁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2018年辽宁省机构改革,一些机构被精简,但该局得以保留,并且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黑龙江将省政府办公厅的企业和创业投诉管理、发展环境整治、网上政务平台建设、网上审批监督管理、流程再造等职能整合,组建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吉林则整合电子政务、大数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职责,组建了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并加挂省软环境建设办公室牌子。

祛除顽症痼疾,东北各地刀刃向内,动真碰硬。

新官不理旧账是营商环境中的一大问题。辽宁严查招商承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去年一年清偿政府欠款194亿元。《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不得以政府换届、机构调整等理由不履行、不兑现承诺的合法优惠条件。《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新官必须理旧账”。

“如果投资者遇事就要打点、办事就要找人,这样的政务环境何谈廉洁,又何谈高效?”黑龙江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2402项,让“办事不求人”真正落到实处。吉林以“只跑一次”改革为重点,持之以恒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的良好环境,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至3天。

“破除以官为本、权力至上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第一、平等友善的意识;破除多诺少信、前后不一的不良习性,牢固树立依法办事、重信守诺的意识……”辽宁省委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七破七立”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项目管家制度实施,全省5717个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均配备管家,各市县也配备了本级项目管家,领导干部当起“店小二”。

黑龙江省委连续两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则连续3年召开“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大会。开年大事释放丰富信号:官商之间“勾肩搭背”不行,“背靠着背”也不行;人前拍胸脯,人后不落实,不行;推着干,落实慢,不行……

既聚焦问题、重拳治标,又着眼长远、强化治本,东北营商环境为之一变。

资本的嗅觉最灵敏。华晨宝马新工厂正在沈阳加紧夯实地基,大连英特尔二期已建成投产,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一期在长春建成投产……纷至沓来的投资,跨越山海关,落地有声。

拔硬钉子,蹚深水区,国企改革跑出加速度

“是改革救了我们!”中国一重集团董事会秘书胡恩国感慨。

总部位于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集团,在装备制造业研发了不少打破国外垄断的产品,但2014年后曾连续24个月出现亏损。

“技术积淀是优势,体制机制不活是短板。”一改几十年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中国一重确立以营销为龙头的经营新机制,同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总部管理部门从19个精减至13个、中层领导干部职数由320人缩减至190人,员工则从1.1万人减少至8000人。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仅用8个月就扭亏为盈,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多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东北全面振兴一道必答题。

国有企业是东北宝贵的“家底”。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大、基础好,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然而,东北在计划经济里“睡”得太久,体制机制不活、市场意识薄弱的短板突出,国有企业一度步子沉、转身慢。

能否切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直接关系到能否重新激发、释放老工业基地活力。

“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强调,要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以贯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

克服“改革疲劳症”,防止“改革疑虑症”,东北各地瞄准短板、聚焦痛点,真改深改,拔硬钉子、蹚深水区,国企改革跑出加速度,关键领域改革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东北制药集团搅活了一池春水。作为一家老字号国企,东北制药因市场不佳、经营不善逐步陷入困境。2018年5月,沈阳大力推进东北制药混改,民营企业方大集团成为新的控股股东。混改半年多,企业近乎重生,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5%。

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吉林省国资委监管的739户企业中,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已达415户,纳入统一监管范围的资产由1917亿元增加到7841亿元。2018年,黑龙江农垦和森工两大集团挂牌成立,实现政企分开。全省重组省属国企,成立七大产业投资集团,以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和产业联动调整。

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一些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问题,也正在加快破解。

“目前一汽集团‘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移交协议已全部签订完毕,共涉及7家企业18个项目,投入改造资金20多亿元。”一汽集团体系管理部改革处处长齐立军说,“轻装上阵的一汽,将会更有活力。”

与一汽集团一样,东北地区大量国企背负着“三供一业”的包袱,影响其聚焦主业、灵活发展。2018年,吉林省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54万人、850多个“三供一业”项目。在辽宁,包括鞍钢集团、中石油盘锦油田等特大企业在内,486个驻辽中央企业和74个省属企业“三供一业”项目,已全部完成管理权移交和资产划转,涉及43万人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将于今年底前完成。

改革赋能添动力。2018年,东北三省国企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辽宁省地方重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7%、4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4%,龙煤集团从巨亏到盈利18亿元;吉林省属国企实现收入520亿元、利润38亿元。

“这次国企改革力度空前,像混改、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多年来想干没有干的事,真正实现了突破。”辽宁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惠莲感慨。

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11月13日,快舟一号甲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发射升空。浩瀚星空之中,目前已有14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卫星行不行,市场说了算。”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告诉记者,预计今年订单可达5亿元。

5年前,来自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初创团队放弃编制,投资入股,成立了民营资本占股近六成的长光卫星。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如今,长光卫星所在的长春新区已成长为一片创新沃土,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56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77户。

“天上有卫星,地上有高铁”,如今的吉林,已初步形成多元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超越延续多年的汽车与石化“二人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坚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东北三省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振兴的根本途径,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振兴发展新动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培育壮大“新字号”,风生水起。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独立研发的洁净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广受国内企业欢迎。2018年,沈阳新增机器人企业12家,实现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28.6%。

改造升级“老字号”,捷报频传。在位于齐齐哈尔的中车齐车公司,经营规划部部长赵东介绍说:“公司生产的铁路货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率达到100%。今年一季度,拿下了澳大利亚250辆矿石车、新西兰450辆平车的大单。”

“让科技创新的力量迸发,高质量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才会有底气。”黑龙江省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刚说,东北长久以来产业结构偏重化工型、资源型、传统型,“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多,这种状况如今正在悄然转变。

2018年,辽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00家,总量达到3700家;吉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增长近七成和161%;黑龙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

目前,数控机床、机器人产业、卫星应用产业、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一定优势,有效改善东北地区“一柱擎天”的经济结构,逐步成为东北振兴的新支撑。

东北振兴,如滚石上山,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要有持之以恒抓创新的战略定力。正如一位在省级经济部门工作多年的当地干部所言:“春风已度山海关,东北经济已见亮!撸起袖子加油干,离透亮的日子会更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结尾 改变真好作文 有意义与有意思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400字 观察事物的作文300字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毕业后的计划英语作文 甘肃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三年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文 团圆饭作文200字 读书笔记作文400字 我的自画像作文600字 英语中考作文范文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文 妈妈谢谢你作文40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600字 克服困难的作文8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500字 关于写景的作文500字 关于自信的作文600字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作文 大年初一作文400字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作文 小学生作文50字大全 珍藏的记忆 作文600字 话中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