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天眼时评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破解基层难题中锤炼初心

2020-12-07 02:10:01
相关推荐

核心提示:下基层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接地气才能使各项事业富有活力。要深入基层解难题做好为民服务,赢得群众信任支持,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把贵州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强调:“守初心、担使命必须切实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防止脱离群众。要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作为衣食父母,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办好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这是对“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深刻阐释和具体要求,落实好这一要求就需要深入基层解难题做好为民服务,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们欣喜地看到,贵州各级党员干部心系基层冷暖、情牵民生疾苦,积极到脱贫攻坚一线了解实情、谋划方略、推动工作,不少党员干部还长期在前线艰苦奋战,把初心和使命写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民服务解难题,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检验初心使命,衡量工作成效,最终都要看群众难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改善。而这一切的前提,都离不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都需要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要求,更是对贵州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贵州立足实际,勇于自我革命,在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山地特色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农民赚了票子鼓了腰包。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贵州通过“六个坚持”“五个三”“五个体系”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各个阶段的工作,山沟沟里的“农民”变成了“市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深入基层解难题做好为民服务,首要的就是要把党中央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小落细落实,让基层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深入基层解难题做好为民服务,要自觉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勤务员”是个朴素亲切、温暖人心的称呼,党员干部要发自内心体悟认同这个称呼,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摆在勤务员的位置,履行好为民服务的职责。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当好勤务员,就要避免“官老爷”习气,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把人民作为衣食父母,时刻不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己任,深入项目一线,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营商环境的大改善,促进产业大招商的提速增量、企业的提质增效。

深入基层解难题做好为民服务,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顶云经验”到农村“三变”改革,都能看到贵州人民群众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的非凡勇气与智慧。在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实干汇聚民心民智民力,凝聚发展力量。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深入基层解难题做好为民服务,既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初心的拷问,也是主题教育成效的最好检验。我们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继续新的长征,奋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基层直接连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下基层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接地气才能使各项事业富有活力。只要我们坚持深入基层为民众破解难题,就会赢得群众信任支持,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把贵州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 吴旭

编辑 林晓明

编审 马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猜我是谁的作文 做文明少年作文 秋雨作文800字 好想好想作文 爱一直在作文600字 对妈妈表达爱的作文 他600字作文 以奋斗为题的作文 海边游玩的作文 描写景物的作文300字 数学老师作文 校园一角450字作文 第一次哭的作文 cet4作文模板 运动会作文好词好句 妈妈的唠叨作文 四年级国庆趣事作文 二十年后再相会作文400字 话中秋作文 曲径通幽处作文 师恩难忘400字作文 这不是小事作文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600字 描写四叶草的作文 梵高的向日葵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句子 公园的一年四季作文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花坛作文 考试准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