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自治法治德治”治出和美汤阴

2020-12-07 02:25:01
相关推荐

在汤阴,举办低碳婚礼渐成时尚。资料图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国战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 通讯员 宋艳丽

春日汤阴,处处散发着宁静和谐的温柔气息。公路两侧,一块又一块翠绿的麦田,连接起一座又一座祥和村落。步入县城中心的人和公园,林木植物茂盛,海棠娇艳欲滴,尊礼台、武穆广场、扁鹊画廊等主题游园点缀其间。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公园一角,退休干部王女士正在练歌。去年退休后,她从省会郑州回到老家汤阴定居。“这里生活设施齐全,社会氛围和美,很是让人心情愉悦。”

最近几年,和王女士有同样感受的本地人不少,返乡创业定居的汤阴籍人增多,到汤阴发展产业项目的外地人络绎不绝。小县城成为“强磁场”靠的是啥?

“以自治‘内消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汤阴正在探索基层治理新方向,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汤阴县委书记宋庆林说。

以自治为基础凝聚共建幸福家园的群众智慧

“财务账目搞得清,定期张榜公开看,自觉接受民监督,不隐瞒!”4月7日上午,汤阴县白营镇北陈王村文化广场,村民们正在自编自导三句半节目——《夸夸咱们北陈王》。在这里,一场发自基层的乡村治理实践正在进行。

2018年3月1日,北陈王村接到通知,全村35户村民的房子要拆迁。村干部立即在“平安北陈王”微信群中发布补偿条件等相关政策,24小时微信轮流值班,随时解答群众的问题。没几天,拆迁顺利进行。

“要搁过去,非得进入信访‘备战’状态不可。”北陈王村党支部书记张来宾坦言,就因为以前“沟通”俩字做得不够。

他说,现在村民大多有微信,我们就尝试走“网上群众路线”,村内事务第一时间公开,征求大家意见,村民有啥好的建议也在群中提出。

“事事都公开、大事一起议、好坏大家评”,村级事务不再“遮遮掩掩”,而是通过各种渠道“摆上台面”;村干部不再“一言堂”,而是想方设法倾听村民呼声,回应村民期盼,接受村民监督;村民不再做被动“旁观者”,争做主动“参与者”。

在汤阴,类似的自治机制正在广泛建立。

——成立乡贤参事会。吸纳村里老党员、老教师、复退军人、经济文化能人、道德模范等,发挥“新乡贤”的号召力和带头作用;

——完善民主议事制度。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群联席会议,健全村务监督机构,规范村务公开,逐步实现农村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积分评星动态化管理。干部“上门”代替群众“跑路”,“被动联系”变为“主动服务”。

2018年,汤阴县298个行政村组织群众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出台婚丧嫁娶指导性标准,村村有了红白理事会,建起了乡村文化大礼堂。一时间,整村史村训、编村志村歌成为风尚。“一人一碗菜、能省一万块”,新媳妇进门“上好第一课”,村党支部书记带头“零彩礼嫁女”……阵阵新风在全省全国传为佳话。当地村民都夸:“村里更干净、街道更美了,邻里和睦,纠纷变少,风气好了,俺们幸福感增强了。”

“要将自治推向纵深,关键是要想方设法形成全村一致的价值认同和荣辱观念。”宋庆林表示,通过各种机制创新,汤阴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不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还解决了基层治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以法治为保障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汤阴县城关镇东关村是个典型的城中村。近几年,城镇发展步伐加快,因拆迁引发的上访事件不断。

“很多政策其实我们也不懂,有时候不知道该咋跟村民做工作。”村主任刘武英曾为此伤透脑筋。去年下半年,自从村里开设“法治讲堂”,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村里邀请专业律师,每月来讲一堂法律知识课,内容包括《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条文讲解,很受群众欢迎。”

去年以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两年前10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230多万元。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保障。2018年,汤阴在全县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律师“送法下乡”等活动,整合农村基层法治力量,让群众知法懂法。

调解组织“全覆盖”,矛盾不出村。组建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组织560个、调解员队伍2703名,在涉及教育、医疗、征地拆迁等领域建立13个行业性、专业性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

数据显示,2018年,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865起,调解成功803件,调解率达到92%。

基础投入加大,群众更安心。在村、社区组建一支12000多人的义务巡逻队,专兼职24小时巡逻,守护人民群众平安;开展“一村一警”警务模式,利用手机号码对每名巡防队员进行电子考勤,提高重点区域见警率。

在2018年省、市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中,该县稳居全省前列。

以德治为引领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

4月8日中午,汤阴县瓦岗乡政府对面一家超市里,十几个贫困户正在用“积福卡”兑换生活用品。“自从乡里开展‘三扶’积福活动,不仅能兑换生活用品,自己的脱贫干劲儿也更足了。”邶城村贫困户郑克忠拿出三张福卡,兑换了大米。

去年,汤阴县开展“三扶”积福扶贫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送福、积福”方式,把扶智、扶志、扶贫“三扶”量化为“积福”,使部分贫困群众从“坐享其成”到“劳有所得”。

礼法兼施,德法兼容,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探索形成的社会治理之道。汤阴县委、县政府认为,要强健乡风文明“软实力”,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以评立德。从2017年开始,汤阴县在全乡评选“汤阴模范”,并给榜样发“福利”,先进典型可携家人免费游览本县的中华梦幻谷、岳飞庙、羑里城三大景区。

在汤阴,村委会门口、街边路灯杆、文化墙上,纷纷竖立、张贴先进典型的事迹标牌。高位截瘫、用两个残疾手指夹笔完成18万字小说的郭永卫……一个个百姓身边的道德明星脱颖而出。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汤阴累计选树各级各类、各行各业榜样模范2000余人。

以文养德。从1月上旬开始,该县以“精忠报国·厚德传家”为主题,在全县举办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岳飞主题大型诗文朗诵会、中华武术岳家拳邀请赛;组织《满江红》千人大合唱和《易经》《诗经》经典诵读……特色活动将持续到4月下旬,构筑起全县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乡村治,百姓安。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体系构建,丰富着汤阴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让这座千年古县既有颜值、又有故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